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

吳爭聽了方國安的回答,心中一動,固山貝子博洛之前便是多鐸的麾下,他可是與方國安有私信往來的。

雖然無法確認方國安是否真的叛國投敵,但暗中通信這一點,確定無誤。

吳爭並不反對這次出兵反擊,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這次反擊都是有可爲之處的。

就算最後沒有成功,也是一次展示明軍實力和決心的機會。

但如果這是方國安與清軍的合謀,那問題就嚴重了,明軍可能因此而全軍盡沒。

這個險,該不該冒呢?

吳爭突然明白了張國維等人爲何面無表情,恐怕也象自己一樣,心中對此有顧慮所致。

方國安見吳爭不再問,便轉向朱以海道:“有興國公率水軍渡杭州灣,在嘉興府阻擊從江寧府來援的清軍,臣率麾下大軍由富陽渡江而擊,殿下可令吳爭率部由蕭山渡江,進逼鹽官,牽制杭州府清軍兵力,與臣部形成東西合擊之勢,如此勝算至少可有地六七成。”

吳爭心裡有些疑惑。

如果方國安真與清軍合謀,欲將紹興府勢力一網打盡,那麼這樣三路出兵的意義何在?

這樣的出兵方略,中規中矩,根本不可能對明軍形成合圍之勢。

也就是說,方國安現在的部署建議,顯然是真的在爲這場戰事盡心。

吳爭不由得躊躇起來。

那邊朱以海一聽,擊掌叫好,他笑容洋溢地對吳爭道:“吳爭,你可還有異議?”

吳爭知道,這時如果打退堂鼓,自己將面臨消極怠戰、不思進取等等地非議。

而且吳爭心裡,也確實想打這一場,如果方國安真是忠臣,那失去這次機會,太可惜了。

失去這次機會,一旦多鐸率軍到達杭州府,那麼紹興府就只能被動地迎接來年清軍進攻了。

鑑於此,吳爭一咬牙道:“臣沒有異議。”

這一聲引來張國維等人的側目,吳爭發現他們的目光中流露着深深地擔憂。

朱以海則大聲叫好,“那就這麼決定了,吳爭你速回樑湖備戰,諸位愛卿各司其職,後日凌晨,三路大軍開拔,進攻杭州。”

“臣等遵命。”

……。

吳爭是真沒有想到,一向優柔寡斷的朱以海這次會如此果斷地開戰。

退出王府門口,吳爭沒有走。

等方國安出來時,吳爭迎上去,施禮道:“越國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方國安心情顯得很好,雖然驚訝於吳爭主動找上自己,但依舊笑着應道:“好。”

二人走到一邊,方國安問道:“吳千戶有何事?”

吳爭道:“杭州府有兵力三萬多人,與越國公兵力持平,但清軍終究是防守,佔據地形之利,加上需要應對多鐸的援軍,越國公只能選擇率軍強攻,越國公難道就不擔心麾下軍隊傷亡巨大嗎?”

吳爭的話,令方國安臉色陰沉下來。

方國安不是傻子,反而他非常地敏感。

吳爭的話聽起來很舒服,好象是在關心他和他麾下明軍,但方國安聽出了些別的。

首先,吳爭點出了此戰方國安的不利之處,那就是方國安所部是此戰最大的承壓方。

王之仁的部隊大都是水軍,登陸作戰不利,他麾下步兵僅八千人,起得也只是阻滯敵人援軍的作用,並不需要硬拼。

而吳爭只是率軍渡江佯攻,起得是牽制作用,更不需要硬拼。

可方國安所部,承擔着攻城任務,這是需要強攻的。

也就是說,此戰的壓力,是六三一,甚至是七二一。

而提出此戰,並極力推動此戰的,也是方國安。

這就有了問題。

吳爭做爲一個舉告過方國安通敵的人,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聽在方國安耳朵裡,自然覺得刺耳了。

“吳爭,你是在質疑本公對朝廷的忠誠嗎?”方國安厲聲責問道。

吳爭微笑道:“下官不敢。下官只是以事論事,說出了心裡的疑惑,同時也在爲越國公麾下三萬多明軍擔憂。”

方國安並指,指着吳爭的眉心喝道:“在本國公眼中,你就是一隻螞蟻,只要本公提足一輾,你便會粉身碎骨。”

吳爭依舊微笑地看着方國安。

這種平靜讓方國安非常憤怒……不,是非常心虛。

他突然後退一步,“嗆啷”抽出腰間佩刀,架在吳爭脖子上,“你信不信本公一刀殺了你?”

吳爭一瞥頸左側的鋼刀,看着方國安道:“越國公這是想在王府門前,公然殺害一個剛剛爲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的明威將軍、上騎都尉、樑湖千戶?”

方國安兇悍的眼神漸漸收斂,但依舊沒有撤回刀。

吳爭平靜地說道:“下官剛剛剿了平崗山盜匪,在山寨庫房裡,下官找到了一本帳冊。越國公可知道上面記錄了什麼?”

“是什麼?”

“紹興府八縣被人截留的每一筆賦稅。”

方國安額頭,微微有冷汗浸出。

“你究竟想做什麼?”方國安聲音有些顫抖,吳爭這時是真有些擔心,他會突然想不開,一刀割斷自己的脖子。

“下官不想做什麼,只是想提醒越國公,很多過去的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日之後。雖然下官之前對越國公有所冒犯,但下官還是願意相信越國公是大明的忠臣。”

方國安齧牙一笑,輕蔑地問道:“你以爲你能左右本公?”

吳爭也笑了,笑得很燦爛,“下官麾下三千將士,定會按越國公的部署到達指定位置,越國公放心,除了牽制杭州府敵軍之外,下官還會替越國公看着,如果越國公麾下有膽敢叛逃者,下官定能替越國公將其就地正法。”

方國安的眼神再次變得凜烈,“你膽子不小!本公麾下可是有三萬多人。”

吳爭道:“下官麾下將士雖然少,但絕不怕拼命。”

一個是威脅,一個是硬抗。

二人針鋒對麥芒,僵持起來。

這時,張國維等人出來了,一見這形勢,趕緊上前來勸阻道:“這……二位這是爲何?”

錢肅樂一側身擋在吳爭面前,對方國安道:“越國公有話好好說,怎可如此?”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