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

吳爭掃了一眼衆人,衆人都把頭低了下去。

這時,姜伯禮道:“若大人信得過學生,學生可以留下。”

吳爭看着姜伯禮許久,搖搖頭道:“不行,這不是信不信得過的事,本官還須考慮的是如果派人留下,那三百多歸降的匪衆也得留下,或許日後還有平崗山上另外的土匪送進來。這兒需要一個能練兵的人主事。”

陳勝想了想道:“要不……屬下率一營留在這兒。”

吳爭斟酌了一下,道:“也好,有你在這,我很放心。那就這樣,陳勝負責練兵,姜伯禮領僉書職,總攬寨中內務。”(僉書,百戶麾下內務官,從七品職。與趙史的僉事職不同)。

姜伯禮一聽,臉色頓時變了,從一個朝廷要犯、一個山賊,就憑着吳爭一句話,變成了從七品官員,這如此不讓他激動?

他雙腿曲膝,跪於吳爭面前,哽咽道:“學生蒙大人看重,日後必定盡心輔佐大人。”

吳爭伸手攙扶道:“姜伯禮,本官看人看得不是過往,而是將來。聽得也不是你表態,而是你日後的行止。好好做事,本官不會虧待於你。”

“謝大人指點,學生謹記。”

“姜伯禮,你還有一個任務是在寨中建造兩個糧倉,注意防火、防潮、防老鼠。二憨,將之前囤積的萬石糧食,轉移到寨中。”

“遵命。”

……。

如果說吳爭之前對韃子三戰三捷,得到了紹興府八縣底層百姓的敬重。

那麼這次剿匪的成功,使得吳爭與紹興府八縣的鄉紳、富商有了直接的聯繫。

他們在聽聞吳爭捷報之後,欣喜萬分,回去迅速募集了六千兩銀子送到樑湖衛所,用來犒賞此戰有功將士。

這種全民的熱烈氣氛,加上吳爭在各縣的佈告張貼,極大地震撼了平崗山上的各路土匪。

五日之內,七股土匪向衛所派人請降。

其餘幾股土匪都不敢再逗留了,紛紛向西逃竄。

不足五天的功夫,平崗山一帶,海晏河清,不管是過路人還是商人,都不再爲人身、財物安全而擔憂。

吳爭的名頭,一時無量。

而吳爭,此時在偷着樂。

除了劉老三那夥歸降的匪衆,請降的七股土匪,爲他帶來了二百多人的兵員,還有上萬兩的銀子和雜物。

當然,吳爭也清楚這不是七股土匪的所有財產。

但吳爭裝作不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吳爭是懂的。

山坳中的兵員人數達到了六百人。

在陳勝的統率下,他們在被刻意地“折磨”着。

他們每天只有兩件事,漫山遍野地瘋跑和寨中相互格鬥對抗。 Wωω. тt kān. ¢o

前五十名,按序被臨時任命爲試百戶、總旗、小旗等職,並賞賜銀子。

十天一輪換,連續三次排名前五十者,授實職。

於是,這些剛剛成爲官兵的土匪們,嗷嗷叫着顯露着他們身上的狼性。

吳爭此舉,一是爲了消磨他們身上的土匪習氣,但保留他們的剽悍脾性。二是想利用這些匪衆熟悉平崗山中地形的優勢,和矯健的腳力,訓練出一支適合山中作戰的特殊部隊。

爲日後的游擊戰做準備。

此時的樑湖衛所,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加上朝野上下一致地認可,可能說風光得很。

但這種美好的時光,真得不長。

五天後,廖仲平來衛所傳監國令。

令吳爭即刻赴紹興府商議要務。

能讓廖仲平親自來傳信,必定是有天大的事。

於是,吳爭隨廖仲平去了紹興府。

……。

讓吳爭意外的是,越國公方國安、興國公王之仁已經在座。

“臣樑湖衛所千戶吳爭參見監國殿下,見過二位國公。”

朱以海擡擡手,面露興奮地說道:“吳爭,你來得正好,我朝要舉兵反攻了。”

吳爭聞聽心中一驚,不過現在的吳爭城府已經有點了,並不出口詢問,而是拱手道:“這是朝野臣民日盼夜盼的好事。”

朱以海呵呵笑着,指向方國安道:“多虧越國公得訊早,否則就失去了這次反擊的好機會。吳爭,且坐下聽越國公把詳情於你講講。”

吳爭默默地與廖仲平坐在下首位置,坐下時,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張國維和錢肅樂。

那二人面無表情的站着,完全沒有象朱以海那樣的喜悅神色,他們眼神也不與吳爭相碰,吳爭只能按捺住心中的驚訝,聽方國安解說情況。

“本公也是昨日才得知清軍撤出杭州府的情報。”方國安一邊說,一邊掃視着在場衆臣,“清廷多羅貝勒、平南大將軍勒克德渾已經奉命調往湖廣,杭州府僅有三千韃子精銳及三萬降兵。以如今錢塘江兩岸的兵力對比,我朝可以發起一戰。”

王之仁道:“王某贊同越國公的想法,清廷江寧府援軍就算聞訊趕到杭州府,估計至少也需要五天,王某麾下定海水軍,可渡杭州灣,對來援清軍進行阻擊,至少也能拖延三天以上。如此我朝有八天時間,可以對杭州府發起進攻。”

吳爭終究按捺不住好奇問道:“勒克德渾率軍撤退幾天了?會不會中途突然撤回?”

方國安答道:“已經離開杭州府五天了,就算要撤回,恐怕也得至少五天。但據本公估計,撤回的可能性很小,隆武湖廣總督何騰蛟,招納了原大順軍餘部李過、高一功、郝搖旗、劉體純等殘部,正對荊州、武昌發起進攻,與荊州、武昌兩座重鎮相比,杭州府就變得次要了。”

吳爭點點頭,他認同方國安的判斷。

荊州、武昌如果落入隆武朝手中,那麼與紹興府就可能連成一片,這樣清廷就會徹底喪失對江浙的控制權。

而杭州府如果丟失,還有長江天險,無非是幾座城池的拉鋸爭奪罷了,起不到對戰局關鍵性的影響。

吳爭再次問道:“敢問越國公,此時江寧府清軍有多少兵力?其中騎兵有多少?清廷又派誰來接替勒克德渾的職位呢?”

方國安答道:“聽說是豫親王多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