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

不想,此時柳如是突然道:“敢問王爺,賤妾如果將罪夫勸回,爲國戴罪立功,王爺可否給罪夫一條活路?”

吳爭微微一怔,看向柳如是,搖搖頭道:“錢謙益如果僅僅是降清,那還可以活,但錢謙益之前所爲,直接導致了錢莊弊案,隨後一場涉及數萬人的民亂,至少有數百百姓,爲此無辜送命。也由此,應天府北城城門一度失守,數千將士爲此傷亡……錢謙益的罪,無赦!”

柳如是臉色慘然,她突然跪下道:“王爺法外容情……若是罪夫立下大功呢?可否能將功折罪?”

吳爭有些感動,想起史上,錢謙益降清後,暗中與南面往來,之後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柳如是也是四處奔走,最後還真救出了錢謙益。

一個煙花女子,嫁了個六十多歲的老頭,竟還是真愛,讓人唏噓。

要將如此罪孽,將功折罪,那得是什麼樣的功勞?

以錢謙益的年紀和能爲,怕是這輩子也沒可能了。

漢賊不兩立,這是原則,吳爭無法爲柳如是破例,果斷地搖搖頭道:“你不必再求,如果連這樣的人,都可以堂皇活在世上,本王還如何要求治下子民可以同仇敵愾,決然反清?”

柳如是聞聽,知道已經難以挽回,潸然淚下。

張煌言臉色不忍,正要開口。

這時,馬士英突然道:“王爺,屬下有下情稟報,還望王爺先摒退錢柳氏。”

吳爭一愣,敢情,這馬瑤草也與柳如是老相識,也想替柳如是說項?

不過吳爭沒有當着柳如是的面,拂馬士英面子的意思。

於是揮揮手道:“錢柳氏且在外稍等片刻。”

柳如是心思玲瓏,見事情還有轉機,哪有不應的道理?

趕緊行禮退出門外。

……。

吳爭看着馬士英道:“老馬,想替柳如是說項,就別開口……你要知道,她的身後還牽着一個錢謙益。雖說這世上多錢謙益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但此例一破,民衆會如此看待本王?所以,想清楚了再開口不遲。”

這就等於將馬士英想說的,一股腦全堵死了。

在吳爭看來,錢謙益,死定了。

如果他在順天府不鬧騰,那就活到北伐成功再處置。

如果他還不知收斂,那潛伏在順天府的長林衛,也不是吃素的。

張煌言此時也道:“馬大人,王爺說得在理,我替柳如是求情,並非爲了錢謙益這叛國投清的狗賊,而是柳氏確實有恩於我,有恩於當初江南義軍,她七次親至義軍駐地,贈銀、贈糧,安撫受傷士兵,如今十一府之地中,有不少州縣官員都知曉此事。可如果真要應了錢柳氏替錢謙益求活路,此例一開,日後對那些判國賊子,如何處置?”

馬士英呵呵笑道,“張蒼水,你小看馬某了。雖說馬某也非正人君子,但與降清賊子,那是勢不兩立的。況且,馬某與那錢謙益雖有些交情,但還不至於爲他來拂逆王爺……放心就是了。”

吳爭聽了,倒有些奇怪了,皺眉道:“馬瑤草,別賣什麼關子了,有話直說。”

“是。”馬士英正色道,“馬某追隨王爺已四年有餘了,自信對王爺還有一絲瞭解。對於北伐,王爺是想一戰畢其功,同時又不傷天下元氣,有道是不動則已,一鳴驚人。可現實是,江北土地已被滿人佔了五年之久,無數人,也包括那些普通百姓,無奈之下,當了滿人的順民,就更不用說那些本就沒有多少民族大義之富人商賈、達官顯貴了。”

“說重點。”吳爭眉頭皺起,他隱約有些猜測到馬士英究竟想說什麼了。也正因爲猜測到這點,吳爭的心情,才突然變得不好起來。

馬士英正容揖身道:“天下人,也包括這些人。王爺自然也不會想將這些人盡殺之,如此總有傷天和。而這些人,不忠於明,也更不會忠於滿清,他們自始至終都是一片浮萍,朝三暮四、見風使舵,這就是他們的本性。說他們是鐵桿漢奸,恐怕還真稱不上……所以,屬下以爲,這是個好機會,讓他們反正,總好過助紂爲虐,王爺意下如何?”

吳爭搖搖頭道:“不成。法令之所以神聖,在於不摻雜人情,與其首尾兩端、惹人非議,不如捨棄一些人,來鞏固一些人……玄著兄以爲我說的可對?”

張煌言點頭道:“滌盪人心、重整河山,總會有一些人被捨棄,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律,這也是他們該得到的報應。有些人,是因故土難離,無奈降清,亦或者是受制於人,被逼降清。這些人雖有錯,但可以被赦免,但有些人主動降清,更協從韃子爲禍同胞,這些人當盡誅之。而錢謙益,便是其中之一。”

馬士英反對道:“張大人此話,恕馬某不敢苟同。張大人應該知道,天下可不盡如大將軍府轄下十一府,往往普通民衆,窮盡一生,未出過州縣,甚至不知道天子,而只知道這些人。這些人有罪,這無須置疑。但眼下,北伐尚未開啓,這些人往往在當地或者清廷,有着不小的影響力,他們的左右搖擺,着實能影響一大批人。”

“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吳爭冷冷道。

馬士英緊張起來,但依舊堅持道:“屬下並非爲這些人說情,而是這關乎王爺北伐大業,更關乎北伐之後,天下元氣的保全……王爺應該也不想玉石俱焚,將天下元氣耗盡吧?咱們可以想着去變通……譬如,賞他們一條生路,然後掌控他們、壓制他們,使得他們此生,不,數代都翻不了身。王爺,這比一刀殺了他們強,更何況,他們的反正,足以使得之後的北伐將士們能少死許多人……從這方面來說,他們如果反正,確實是有功的。”

吳爭沉默了。

張煌言看了一眼吳爭,也沉默了。

其實,這個道理,在後世的抗倭戰爭中,也是非常典型。

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