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

PS:感謝書友“黃何明”、“I have been always looking for you!”投的月票。

想到此處,黃應運收起了他的激昂和興奮,開始沉默下來。

吳爭看黃應運的神色,便知道他大概是聽明白了。

於是接着道:“這還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北地的人心其實已不在明,光復土地容易,收復人心卻不是短時間的事,一旦下手狠了,人心就會轉向滿清,如果手段溫和,如何剔除那些漢奸、害羣之馬?”

說到這,吳爭長吁一口氣道:“況且,你這幾天所見到,北伐軍看似強大,但人數還不夠,發起突襲,攻佔揚州不難,但攻佔之後要守住卻不易……實力還須積累啊。”

黃應運憂鬱地問道:“那得等到何時?”

吳爭輕哼道:“不會太久,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容易得,人和麻煩些,但也不是做不到……你看,你不是來了嗎?”

黃應運一愣,“學生雖有心回報吳王,但恐怕能力有限……。”

“誤會了。”吳爭搖搖手道,“本王的意思是,你都能從數千裡之外而來,而更近些的江西、湖廣等地,自然也會有人來……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三五成羣嘛。”

黃應運這次立馬聽懂了,他點點頭道:“吳王的意思是,以自身實力吸引各地人才來投?”

吳爭笑道:“雖不中,但相差不遠矣。人才重要,民衆也同樣重要,君子可欺之以方,但民衆需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只有本王治下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周邊各地百姓,纔會有真正向往之心。待人心所向之時,便是本王誓師北伐之日。”

黃應運鄭重長揖道:“學生受教了。”

……。

三日後,黃應運準備要回安順覆命。

他提前一天,來向吳爭告別。

吳爭再次接見了他。

“學生明日一早啓程回黔,特來向吳王告別。”

吳爭點點頭道,“路上注意安全,老馬已經替你準備好了盤纏……回去之後,將在這見到的、聽到的和理解的一切,都一一說於李將軍聽,至於李將軍作何理解,那便是他自己的事了。”

“多謝吳王賞賜。”黃應運欲言又止。

吳爭笑道,“你已經來此六、七天了,應該知道,在本王這,什麼都可以說,就算說錯,也不會以言獲罪。”

黃應運道:“吳王說得是,江南學院言路之廣,確實令學生驚訝。”

吳爭哈哈大笑起來,“本王聽得出來,你這是在調侃……那些個學生確實什麼話都敢說,不過本王不在意,與其讓他們在心中壓抑、憋屈着發酵,不如傾倒出來,大夥辯論嘛,理越辯越明,說清楚了,也就沒什麼事了……不妨事。”

“吳王誤會了。”黃應運忙解釋道:“博採衆長、各抒己見,做學問的自然是最歡喜不過了……學生哪敢以此來調侃殿下……學生想說的是,此次出使江南,見到殿下麾下北伐軍火器犀利,如果吳王應允,可否贈一些於我主,有助於收復貴州全境……。”

吳爭微笑着看着黃應運。

黃應運老臉一紅,急道:“吳王放心,如果殿下肯應允,我主定會出銀子高價購買……。”

吳爭哈哈大笑道:“黃應運啊黃應運,敢情你欲言又止,心裡想得是從本王這弄點東西回去交差啊……你當本王是見錢眼開之人?”

黃應運一愕,心中有些失望,道:“學生知道此請荒謬,吳王也正當備戰北伐,這等重器,自然是多多益善的……殿下此次款待於我,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學生竟還想着得隴望蜀……還請殿下見諒,就當學生沒提起此事。”

吳爭打量了黃應運一會,讓黃應運有些侷促起來。

“你當本王不肯?捨不得?”

黃應運驚訝地注視着吳爭。

“這等武器,只要是用來抗清,拿在誰手裡都一樣,本王怎會捨不得呢?”吳爭正色道,“也不瞞你,你到杭州府之日,本王便已經吩咐下去,準備一支沿江商船船隊,用來給李將軍輸送武器。”

黃應運聞聽大喜,躬身正要道謝。

吳爭伸手攔道:“可你也別高興的太早,本王說過,北伐軍勢力向西最遠也就是九江、鄱陽湖一線,再往西就進不去了……所以,就算本王應允,你也運不回去。”

黃應運臉色黯然,他知道吳爭說得是實話。

“多謝吳王殿下。”黃應運寥落地躬身道,“雖說無法爲我主運回這等重器,可殿下磊落之心,學生定會帶回安順,稟報於我主。”

吳爭又微笑起來,“你就沒有想過,李將軍可以揮師東進?”

黃應運驚愕地看着吳爭,這不開玩笑嗎?半個貴州如今還在清軍控制之下,從安順州東進,攻至湖廣,拓展千里之地,這是何等不可想象之事?

先不說李定國眼下只有五萬多人,就算整支大西軍十多萬人全聽令是李定國,怕也難以打通貴州至湖廣通道,甚至還得涉足江西一隅之地,方可得到吳爭的火器,這代價也太高了。

吳爭看着黃應運的神色,猜到黃應運心中的失望,於是笑道:“你誤會了。本王沒有要李將軍此時就東進的意思,他此時的根基未穩,首要目標還是壯大自身的勢力。”

黃應運問道:“那殿下方纔之言,何意?”

“先壯大,再東進,打通貴州、湖廣、江西的通道,如此這天下便會被斜向切割成兩半,閩粵清軍就成了孤軍,除了下海之外,就只有投降一途……當然,清廷自然是不肯坐視閩粵清軍投降的,定會集中兵力南下,而本王的北伐軍,便可用來阻擋北方清軍渡江。”

說到這,吳爭指着面前的地圖,對黃應運道:“眼下義興朝與清廷有停戰協議,本王尚未能做好決戰的準備,如此長江天險就成了僵持狀態,需要一股外力來打破這種僵持,換句話說,我能休養生息,但不能讓清廷也積蓄實力,得讓它不得安生……所以,本王想請李將軍於明年啓動東進,來配合本王戰略。”

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