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

情況已經非常危急,鄭家戰船一旦散開,目標太多,十一艘戰船火炮根本顧不過來,這就導致左右兩側已經有鄭家水師的戰船越過,可以使用一部分舷炮對王一林部進行還擊。

接二連三地,有戰船被擊中。

好在鄭家水師依舊在使用實心彈,造成的人員傷亡不多。

在這種情況下,按道理,任何一個主將,都該下令撤退了,趁雙方還有距離,加上吳淞水師在趕來,可以脫得了身。

可王一林不肯撤退,他斷然下令,戰船由橫改縱,組成一個三角陣型,向敵發起反突擊。

這就有了魯莽了。

海戰不同於陸戰,陸地上,兵員集中,形成合力,在局部以少擊多,進行反衝鋒,是下面突圍的一種手段。

可海上不行,船有強大的慣性,所以船與船之間的距離,可不是幾丈或者十幾丈,兩艘戰船的距離,以最緊密的陣型,也得保持百丈之外,爲的是防止互相碰撞。

組成一個三角陣型,對敵反衝鋒,產生的結果往往是,敵人從縫隙中順利穿過,雙方以舷炮,近距離互射。

這很恐怖,在幾乎是極限射距之內,幾乎是頂着對方的鼻子開炮,幾乎就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很少有人會這麼指揮一場海戰,因爲這樣的戰術,很難控制最後的結果。

抵近射擊,已經不需要瞄準,也不需要任何經驗技術,可以做的,就是開炮,甚至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因爲在開炮之後,再沒有時間裝填,甚至連逃跑都不必了,你不會知道,密集舷炮是不是會正好擊中奔跑的自己。

王一林,就想這麼幹!

有什麼樣的主將,就會有什麼樣的兵。

哪怕是剛剛歸附的原王得仁部的兵,也在這樣“荒唐”的命令下,不折不扣地執行着王一林的命令。

這就是與陸戰不同的地方,只要主將不逃,沒有人能逃得了。

船外就是海,跳下去,結果還是一樣,死!

於是,這場海戰最殘酷的一幕出現了。

十一艘戰船,其中一艘還燃起了大火,緩慢地調頭,組成一個三角陣型,正面衝向鄭家水師。

鄭家水師六十多條船,此時是散開的,橫向跨度近十里,它最多形成兩行。

也就是說,它沒有,縱深。

不得不說,王一林戰場應變非常厲害,至少在海戰戰場上,他的目光是毒辣的。

雖然是被逼的情況下,雖然是心中有着仇恨火焰的情況下。

但他這個命令,確實是除了撤退之外,唯一一個可以應對這種局勢的,辦法。

鄭彩慌了。

鄭彩在看到王一林部調頭時,還以爲他的計策得逞,以爲王一林部要逃了。

事實上,正常心智的將領,確實只能選擇逃。

沒有人會以十一艘去衝撞六十多艘。

王一林不是正常人。

他麾下將士也不是正常人。

本來就只有五、六裡的距離,在王一林下令調轉方向,又接近了二、三裡。

好在王一林部戰船一直沒有落帆,否則,這個距離,根本來不及加速。

也就是說,當十一艘戰船在調整完方向,開始加速不久,雙方已經接近到不足二里。

鄭彩慌了。

他突然明白,對方要的不是想逃,因爲對方的船頭已經不再轉向,而是正對着自己的旗艦進行加速。

這是要衝撞啊!

不用說象他這樣的老水手了,就算是菜鳥也知道,真要衝撞,肯定會選最大的船——旗艦去衝撞。

鄭彩旗艦在第二行,前面有三艘主力艦掩護,可鄭彩知道,這十一艘組成的三角陣型衝過來,面前的三艘船,根本掩護不了自己。

然而,距離太近,根本沒有辦法去改變方向和做出任何有效應對方法,甚至來不及掛出旗令,命令所有戰船對敵人齊射。

這種時候,沒有旗艦命令,已經沒有人敢對王一林部開炮了。

因爲炮彈不長眼,這麼近的距離,炮彈極可能擊中己方艦船。

鄭彩想不被三十斤炮彈擊中的唯一辦法,就是兩個字,跳海。

鄭彩肯跳嗎?

不肯!

在這個時候,鄭彩就算想認慫,也沒有時間了。

他能做得,就是下令,撞上去!

這個命令非常正確。

撞上去,反而有活的可能,擦肩而過,才更兇險。

因爲雙方艦船交匯,左右都敵人,兩側舷炮必然齊射。

數十門炮,幾乎炮炮命中,木製的戰船,能抗得住這種烈度的炮擊嗎?

說是遲,那時快。

二里的距離,在雙方迎頭加速的情況下,那就是一眨眼的時間。

“轟——轟——轟”三聲巨響,伴隨着滲人的木板“卡嚓嚓”折斷和鐵板等物相互撞擊的沉悶聲。

撞上了!

巨大的慣性,讓對撞上的六艘船,船頭沖天而起,破裂後比刀尖還鋒利的木尖,扎進對方的船體裡,瞬間密不可分。

在無數人驚悚的目光中,如變連連體嬰般的戰船,轟然側倒,砸回海面,激起比房屋還高的波浪。

雙方船上的人,甚至連跳海的機會都沒有,被動地從船上摔下,然後被砸回海面的船體殘骸倒扣進去。

然而,這只是開始。

鄭彩猜得沒錯,面前的三艘船,根本掩護不了他的旗艦。

看着正對面向自己撞來的對方的旗艦,鄭彩心裡閃過一絲後悔。

後悔不該招惹這麼一個瘋子。

可惜,來不及了。

看到前面三艘戰船的慘象,鄭彩在最後關頭,一把搶到了舵盤,向左掄了幾圈。

這個行動沒有任何意義,鄭彩只是下意識的舉動。

他終究是,恐懼了。

他想規避正面對撞,可這種距離,怕是神仙也難以阻止對撞了。

但鄭彩的這一舉動,確實讓船首偏轉了一些。

這就造成了兩船並非是正對着撞擊,而是有了個錯開的角度。

這一錯開,就使得兩船對撞,有了和前面不一樣的結果。

因爲船首都是尖的,尖的碰在另一方尖的船面上,就會滑開,但慣性讓船隻繼續向前,這使得兩船撞擊的船舷瞬間擠壓着向上拱起。

而這時,雙方開始相互以舷炮炮擊。

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