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

吳爭擔心的是,蔣全義會由此意志消沉,這一仗太殘酷了,蔣全義部起兵時有六、七千人(其中泰州新兵四、五千人),到此時交換回來的,僅十數人。

被十倍之敵圍殲,整個北伐軍參戰序列中,唯其部傷亡最重。

加上蔣全義力戰至最後被俘,看破生死、意志消沉,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此時蔣全義中氣十足的嗓音,打消了吳爭心中的擔憂,老兵不死!

吳爭強忍着要掉落的淚,笑罵道:“我真擔心你廢了!”

蔣全義一樣強忍着淚水,然而終於掉落下來,可依舊笑道:“大將軍難道就不擔心末將降敵?”

吳爭上前擁抱着蔣全義,哽咽道:“若你降了,那這天下,就真沒救了。”

蔣全義掙脫吳爭的擁抱,單膝行跪禮,大聲道:“稟報大將軍,末將所部六千七百八十三人,此戰,無一人潰退,無一人降敵……請大將軍允我部歸建!”

吳爭肅容,鄭重道,“同意你部歸建。”

當吳爭伸雙手攙扶之時,蔣全義終於嚎哭出聲,“王爺……王爺……都死了……我愧對王爺……無顏面對泰州父老啊……就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啊……嗚嗚。”

“哭什麼?!”吳爭厲聲喝道,“給你兩個選擇,要麼受封靖江伯,然後回家買上百畝地,討個婆娘從此安生過日子,要麼打回去!”

蔣全義抹了把淚,起身筆直地昂首站着,“末將懇請大將軍,重組靖江衛!”

“可!”

……。

黃道周卸去首輔之職,但依舊以文華大學士爲閣臣。

錢肅樂入閣,接任首輔。

莫執念接任戶部尚書。

馬士英去應天府衙走馬上任。

夏完淳以十九歲之齡,正式由太平侯晉衛國公。

廖仲平晉寧國侯。

這場歷時二十多天的戰爭,短暫但異常激烈。

義興朝,連同吳爭的北伐軍,傷亡慘重。

說都精疲力竭是輕了,準確地說,打癱了!

可清軍也沒佔到什麼便宜,雙方佔損相關無幾,但金山、杭州兩衛分別控制了泰州、通州等州府,而吳爭所率的那支雜牌軍,甚至佔領了揚州府治——江都。

這等於半個揚州府,已經光復。

可尼堪部卻只能從大勝關西南乖乖撤退,渡江回到江浦。

所以,在義興朝的宣傳中,明軍大勝!

收復故土失地,自然是大勝!

就算朝廷很難派兵涉足江北之地,可畢竟半個揚州府已經是漢人之地,上面飄揚的是北伐軍的日月旗。

半個揚州府不大,但對於戰略上的意義卻是重大的。

長江天險已經規避,北伐不再需要以靖江一地爲跳板。

同時,長江近出海口的整個江面,完全處於北伐軍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說,經由大運河的南北商貿,從此置於吳爭的控制之中,再不受清廷所掣肘。

而雙方條約簽訂,讓雙方包括大將軍府在內,都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誰都明白,這只是一次妥協,可誰都在珍惜這個難得而短暫的“和平”時間。

讓自己努力地喘息着,然後,揮出不負自己、不負天下的一拳。

北伐軍第八衛——泰州衛由此誕生,編制一萬人(這是雙方條約規定),但預備役,卻高達六千人,兵員由杭州、金山、靖江三衛各抽調三百老兵爲骨幹,以新徵江都、泰州周邊良家子爲基礎,從戰俘中遴選出六千人充入預備役。

泰州衛防區爲江都至泰州、如皋,陳勝調任指揮使,黃大淳爲副指揮使。

王朝先的舟山水師返回歸建,整個江域由於張名振吳淞水師接防。

杭州、金山、瀝海三衛歸建。

蔣全義正式上任靖江衛指揮使。

……。

朱慈烺死了。

死在吳爭要離開應天府的前一夜。

聽聞黃道周前來稟報時,正在安排離京事宜的吳爭,驚傻了。

吳爭立即在書房傳見莫執念、馬士英二人。

“丹陽王死了,你們乾的?”吳爭陰沉着臉,但語氣平靜。

莫執念、馬士英聞聲跪下。

莫執念指天發誓道:“若老朽與此事有半點牽連,任由王爺處置。”

吳爭慢慢轉向馬士英,“那就是你了?!”

馬士英苦笑道:“馬某倒是想啊,可莫老榮來酒樓一番話,馬某豈能聽不出王爺的警告……哪還敢?”

吳爭凝視着馬士英,許久,“當真?”

馬士英依舊苦笑道:“事都發了……若是馬某所爲,有何不敢認的?況且沒有莫老襄助,馬某手中無兵無卒,哪有本事在宮中行刺?王爺太高看馬某了。”

吳爭仰頭吐出一口長氣,“我信!你二人隨我入宮。”

……。

朱媺娖跪在朱慈烺的遺體前,慟哭如杜鵑泣血。

數十朝廷重臣、宗室皆低頭垂目,肅立兩邊。

吳爭向朱慈烺遺體行禮之後,轉向朱媺娖,“敢問陛下,丹陽王死因爲何?”

朱媺娖泣道:“兄長在寢宮……懸樑。”

吳爭轉身,慢慢走向簾後朱慈烺遺體。

朱慈烺已經被入殮,面容平靜,甚至嘴角還似乎帶着一絲笑意。

吳爭衝馬士英施了下眼色,馬士英上前查看。

好一會,馬士英擡頭,向吳爭微微點頭。

看着朱慈烺的遺容,吳爭有種身在夢中的迷茫。

這個飽經磨難的前明太子,出現的突然,走得也略顯突兀。

自盡殉國,倒成了他家一脈相承的魔咒了。

吳爭心裡其實不恨朱慈烺,此時還涌起些同情,哪怕朱慈烺不斷地針對自己,甚至派禁軍追殺自己。如果不是二者有尖銳的利益對立,吳爭認爲,或許二人能成爲朋友,可以談心的朋友。

朱慈烺確實在做事,這一點,不可抹煞,如同崇禎帝。

性格的缺陷,不能成爲抹煞功績的藉口。

可惜的是,這三年在位,朱慈烺依舊延用了他父親的方法,想以自身的節儉、勤勉來激勵臣民的追隨、效仿和擁戴。

他依舊用他父親的方法,想以激昂的方式來喚醒皇室、士族、官員已經根本不存在的忠誠。

他依舊用他父親傳授和自己領悟的帝王之道,來縱橫捭闔。然而,這延續了千年的帝王之道,給不了他應對國破家亡危局的有效策略。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