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

錢肅樂突然道:“要不錢某再召集之前的義軍,上次召集之後,我兒已經將在紹興府滯留者登記在冊,要召集不難。”

吳爭聽了有些不樂意,因爲樑湖衛所中,錢家的勢力太大了。

吳爭不想自己的麾下,有一個山頭尾大不掉。

於是找了藉口道:“可如果不是兵部補充,這擅自召集兵員,可是大罪。”

不想張國維卻道:“就算是在大明朝,戰時衛所千戶也可召集散兵,這倒沒有違制。”

張國維的話自然是沒錯的。

大明之所以設立衛所,以百戶、千戶做爲基礎單位,就是有個戰時民變軍的考慮。

千戶所滿編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但如果到戰時,可從千戶所轄內囤田軍戶中,召集兵員,人數不限,但只能是在自己所內軍戶中召集。

做爲區分,那一千一百二十人叫做正兵,臨時召集的稱爲散兵。

所以,吳爭確實有自己召集兵員的權限。

被張國維這麼一說,吳爭就無法堅持了。

想到畢竟是爲了明年開春的備戰,於是點點頭道:“那就按錢大人的意思辦吧。”

說到這吳爭突然向錢肅樂拱手道:“先向錢大人告個罪。”

錢肅樂一愣,問道:“吳千戶有何事得罪錢某?”

“如果吳爭不升官,怕是令郎也升不成官了,這不是得罪了錢大人嗎?”

吳爭的意思是,他是千戶,此次爲了繼續將樑湖衛所捏在手裡,不願升官,那麼做爲下屬的錢翹恭自然也升不成官了。

因爲錢翹恭已經是百戶,吳爭不動,他就沒了往上升的機會。

錢肅樂三人先是一怔,而後皆大笑起來。

張國維拿手指點點吳爭道:“你也是個從軍數年的老兵了,千戶所除了千戶,還有副千戶難道不知道嗎?”

吳爭突然冷下臉來,“吳爭之見,爲了明年抗擊韃子,樑湖衛所不可設置副千戶。我要的是令出一門,上下同心,設了副千戶,等於埋下了一顆分裂的種子,朝廷要設副千戶,我自然不能阻攔,但我希望是開春抗擊韃子之後。”

這話說得沒錯,軍中嘛,最忌諱令出多門。

副千戶的職能,與後世團長與副團長之間的關係不同。

後世是團長負責一切軍事,副團長是輔助團長。

可副千戶是有相當大實權的,象樑湖衛所這樣一個上等千戶所,十個百戶的編制,副千戶至少可以掌控三個百戶所。

也就是說,副千戶是千戶的補充。

張國維聽明白了,不僅是對吳爭所說字面上的意思明白,還聽出了吳爭言下之意。

錢肅樂自然也明白了,心中暗罵,這混小子不傻啊。

錢肅樂其實很看重吳爭,雖然對吳爭的妄言不敢苟同,但對於吳爭的人品,還是很欣賞的。可也正因爲如此,才忌諱吳爭,防備着吳爭。

生怕吳爭年少輕狂,一時頭腦發熱,作出不可挽救的錯事。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嘛。

而此次作戰,錢肅樂更是對吳爭有感激之心。

在他看來,吳爭兌現了他的承諾,錢翹恭活得好好的,還被吳爭推爲首功。

吳爭是這次朱以海臨時任命的三界之戰主將,主將議功推薦的首功人員名單,如果沒有什麼重大疏漏,按慣例兵部是不會輕易否決的。

所以,錢肅樂感激吳爭。

但感激歸感激,防備還得防備。

錢肅樂借吳爭索要兵員之機,再將當年自己組織的義兵塞進樑湖衛所,自然也有操縱衛所的意思,這不容置疑。

這意思張國維也明白,但張國維不說破、不阻攔,自然也是默認的意思。

加上反駁了吳爭臨時找的藉口,自然是站在了錢肅樂一方。

聽吳爭答應下來,錢肅樂突然道:“吳爭,錢家當年雖不能說是富可敵國,但在當地也是富足之家,錢某毀家紓難,爲得就是反清復明,別的,錢某一無所求。錢某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將犬子置於你的麾下,爲得不是升官晉爵,更不是爲了左右、分裂樑湖衛所,這一點,你不必猜疑。錢某爲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太年青,不使你走上岐路。還有,此次你不願意升官,犬子自然更不該升官,你不必爲此向錢某道歉賠罪。”

看着錢肅樂清澈的眼神,吳爭心中一嘆,拱手道:“錢大人恕罪,是吳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張煌言適時起身緩和道:“我等四人爲着同一目標聚在一起,只要初心不變,各有各的脾性、做法無可厚非。今日是個好日子,既然誤會已經解除,不妨盡興飲酒,共謀一醉。”

其實吳爭絕對不信錢肅樂所說不爲左右、分裂樑湖衛所,大明朝以文抑武、派駐監軍的風氣由來以久,這絕不是因爲吳爭當初在四人聚會時,發表了復漢人之大明的說法。

雖然這種說法如果在朱媺娖他爹之時,如同謀反。

但今時不同往日,紹興府監國的不是皇帝,只是個王。

也就是說,不管吳爭年青還是年長,不管吳爭是不是忠臣,監督、制約這是必須的。

但這不影響吳爭對錢肅樂的敬重。

無欲則剛,在這一點上,錢肅樂可以碾壓很多人。

一個可以毀家紓難,將獨子送上抗擊外族戰場的人,僅憑這兩點,足以讓世人敬重。

……。

出乎吳爭的意料。

這次朱以海的手筆很大,他逼着戶部尚書董應第籌措了三千兩銀子,給吳爭、魏文遠、廖仲平三部各發放了一千兩。

一千兩,分到吳爭麾下將士,一人一兩還差點。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朱以海在大肆地發放官帽。

就這麼說吧,次日封賞之後,吳爭麾下一千多號人中,已經找不出太多的大頭兵了。

所謂錢不夠,官來補。

這一招被朱以海用得是爐火純青。

還別說,將士們都很高興,大大小小都是官了嘛。

可吳爭、魏文遠、廖仲平三人都不高興。

吳爭呢,是在發愁這以後還怎麼管理?

每月多出的餉銀誰來出?

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