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

“吳爭啊,別客氣,今日你可是大功臣,先請。”說着,張國維將油膩的手指伸進自己的嘴巴里,吮吸了幾下,還咂巴出聲音來。

吳爭有些發愣,這是當朝的兵部尚書?

哪怕是個普通人家的漢子,也不至於有這種待客之道吧?

可吳爭的心中確實涌動着感動。

大難臨頭時,方知人心啊。

果然成名之人,必有可取之處。

吳爭慶幸自己站對了隊列,能與這三人站在一起,是幸運。

是幸運,就該珍惜。

錢肅樂今日不同於往常,對吳爭一向冷漠、苛責的他,臉上笑容幾乎沒有收斂過。

吳爭私下認爲,這與錢翹恭平安有關,也與自己報功時,將錢翹恭部列爲首功有關。

錢肅樂笑道:“吳爭,本官謹以此酒,向你祝賀此戰大捷。”

張煌言也順勢起身道:“吳爭,真沒有想到,我大明朝也有對建州人三戰三捷的一天,無以爲敬,煌言借張大人的酒,聊表敬意。”

吳爭不好意思地起身道:“三位大人言重了,此戰能勝,除了將士用命,說到底還是僥倖。若非沈致遠戰前一策,恐怕此戰我軍的傷亡爲很大,最多也就是個慘勝。如果不是韃子運氣不好,在我撤退之時正好顯露形跡,那麼恐怕已經得手。每每思及這一點,爭心裡冷汗欲滴,惶恐不止啊。”

張國維聞言點頭道:“確實兇險,如果你早撤半個時辰,戰局就會改變。以你六百多人的軍隊,要與一千韃子野戰,恐怕凶多吉少。要是你部潰敗,那麼翻過平崗山的韃子就會進擊紹興府,而紹興府其實已經沒有可抵禦之兵……哎,我大明竟到了這付田地。”

在場另外三人,都明白張國維的嘆息是因爲朝廷的兵力不足,更是因爲六七萬的明軍,皆掌握在興、越兩個國公之手,身爲監國和兵部尚書,竟無法調動。

被張國維這麼一嘆,氣氛就凝重起來。

吳爭勉強笑道:“不過總算是撐過了此劫,離明年開春,還有數月的時間,夠訓練一支可戰之兵了,爭雖不才,可自信帶兩三千人,與韃子決一死戰的勇氣,還是有的。”

張煌言激動地應和道:“經此一戰,煌言也深信,明人之中還有不少象你這樣的可以仰仗之人,只要這樣的人再多一些,大明就還有救。”

張國維再次舉杯邀道:“爲了反清復明大業,你我再飲一杯。”

幾圈酒下來,說話開始隨便起來。

張煌言道:“吳爭,可知道殿下爲何此次絕口不提轉進嗎?”

吳爭搖搖頭,他也想不通,難道其中還有隱情不成?

張煌言苦笑道:“正如你在朝堂上所言,舟山總兵黃斌卿拒絕接納殿下和朝廷,派人回覆,說是除非殿下自卸監國之職,奉隆武帝爲正朔。”

吳爭悄然大悟,這就說得通了。

無處可逃,自然只有“坐以待斃”了。

想到這,吳爭心中有股子抑鬱之氣。

一時間場面就冷清起來。

張國維適時轉換話題道:“對了吳爭,此戰你部至偉,殿下讓我等議功。老夫估算着,至少該讓你升一級纔是。”

吳爭聽了,心中想起趙史的提醒來,便搖搖頭道:“升官晉爵,非爭所願。”

不單張國維驚訝,錢肅樂也面露古怪。

“吳爭,你這是何意?”張煌言不解地問道,“以你總攬此戰之功,升個指揮僉事或者同知,都不爲過。”

吳爭苦笑道:“升了指揮僉事或者同知,能帶多少兵?還不是樑湖衛所千把號人?既然如此,升官何益,爲朝廷省點俸祿,也算是吳爭爲國立功了。”

這話說得有些疹人,朝廷再窮,官員的俸祿總還是發放得出來的。

但話糙理不糙,按朝廷的境況,吳爭升了指揮僉事或者同知,所帶的兵也絕不會比現在多多少。

反而在朱以海和吳爭之間,平添了幾個發號施令的都指揮、僉事指揮使。

千把人,上官卻多了幾個,這種事誰能願意?

張國維、錢肅樂自然能聽懂,可就算如此,吳爭能不爲官位所動,也讓二人心中感慨。

錢肅樂道:“你能這麼想,錢某之前倒是低看你了。”

吳爭笑了,“錢大人還是低看我吧,我倒是想升官啊,可這種有名無實的官,不當也罷。不過官可以不升,賞可以不領,兵還得給我補的。”

說到這吳爭的表情嚴肅起來,“此戰雖然勝了,可明軍傷亡也不少。單我部,三界一戰,錢翹恭、沈致遠部,傷亡也有二百多人,我在平崗山一戰,傷亡也有近二百人,合計起來,四百人左右,已近總兵數之三成,萬一再有敵軍來襲,恐怕戰力就會不支。”

張國維、錢肅樂豈能聽不出吳爭的意思。

文臣之所以可以揚威於朝堂之上,骨子裡還是在於,每個勢力都與軍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強大的文官勢力,手中沒有掌控住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朝堂上就沒有話語權。

雖說張國維、錢肅樂三人都沒有什麼私心,但對於這一點,他們很明白。

除了張煌言,張國維、錢肅樂一再對吳爭示好,並容忍吳爭時而的胡言亂語置若罔聞,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吳爭能打,手中有一支虎賁。

這一點很重要,吳爭是不能依仗這支軍隊爲自己爭得朝堂上的話語權,但張國維、錢肅樂能,他們會因此在朝堂上說話響亮,有人聽。

有實力的話,再輕也有人聽。

然後再反過來幫助吳爭壯大,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也是相互利用。

當然,四人的私交也確實很好,這是因爲四人的最根本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反清復明,絕不投降”。

這八個字,足以讓四人建立攻守同盟,互爲犄角。

張國維道:“朝廷現在只有八百壯丁,廖仲平部此次也傷亡不少,按殿下的脾性,你能得到四百人,已經是極限了。”

吳爭微微皺眉道:“吳爭並非是要爭權奪利,只是想在開春韃子南下時,有一支可以抵抗韃子的軍隊。僅憑現在一千多人,恐怕杯水車薪了。”

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