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

到時,朱媺娖能允許自己對宗室揮刀相向嗎?

不可能!絕不可能!以朱媺娖的心性,斷不會棄宗室於不顧。

既然如此,不如決絕!

只是吳爭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可以顧及雙方體面,愣了半天,吳爭支唔道:“臣已成婚,有了妻室,陛下美意……恕臣不敢應……。”

朱媺娖臉色漸漸蒼白,厲聲道:“吳爭,你這是在拒絕朕?”

吳爭深吸了一口氣,直視着朱媺娖的眼睛道:“臣姓吳,陛下姓朱。臣雖才學欠缺,可也能爲日後子女啓蒙。吳家雖非豪富之家,可也有幾畝薄田,店鋪若干,尚可予子女以溫飽……所以,請陛下如恕罪,臣還是想讓臣的子女姓吳。”

朱媺娖慢慢站起,目光變得異常地冷。

吳爭跟隨起身,不敢看向朱媺娖。

這種無言的僵持,持續了許久。

朱媺娖擡腳向門走去。

吳爭大聲道:“臣恭送陛下。”

“吳爭。”朱媺娖突然止步,開口道,“朕不能讓你帶走丹陽王。”

吳爭一愣,但隨即領悟到朱媺娖真正的來意。

也是,能有什麼事,可以讓剛剛登基的皇帝親自跑這一趟。

吳爭的臉色開始變化,“陛下,丹陽王在宮中不妥。”

“爲何不妥?他是朕的親兄長!”朱媺娖的語調有些尖。

吳爭平靜但堅持道:“正因爲丹陽王是陛下親兄長,所以留在宮中不妥。”

“若朕不允呢?”

吳爭平靜地道:“臣方纔說過了,臣叫吳爭。”

朱媺娖變得陰沉,她自然聽得出吳爭的意思。吳爭,無法無天的吳,爭強好勝的爭。

“你是在逼朕?”

“臣在與陛下講道理。”

道理,從來不是講的。

也只有手中有足夠實力的人,才能講道理。

朱媺娖慢慢吸氣,從起伏的胸膛看得出,她氣得不輕。

“好。朕答應你,但朕也有一個條件。”

“陛下儘管說。”

“從你此次離京起,丹陽王不得再踏入應天府一步。”

“臣遵旨。”

朱媺娖冷冷道:“吳爭,你讓我很失望。”

“臣有罪。”

……。

次日凌晨。

剛剛睡下不久的吳爭,被軍情急報喚醒。

至少有不下五萬人的清軍,分高郵州、興化兩路南下。

更讓吳爭震驚的是,蔣全義部被清軍騎兵在清水潭附近追上,幾乎全軍覆沒,蔣全義及數十殘部不幸被俘。

之前江北有清軍攻寶應、槐樓鎮的軍報,吳爭是有心理準備的。

打仗嘛,如果不是實力可以碾壓對方,那麼總會是互有輸贏,而北伐軍兵力還不具備可以橫掃一切的時候,打個敗仗,對於吳爭而言,並不是不能接受。

可吳爭這次還是震驚了。

因爲他之前的判斷是多爾袞想以戰促和。

可如果按這次軍報上清軍的數量而言,這絕對不是以戰促和的範疇,而是一場有預謀的決戰了,至少是一場規模不小的正面突襲戰。

多爾袞是真要打這一場?

吳爭心裡,對之前的判斷開始動搖。

如果真是那樣,那麼江北兩衛,必須撤退,否則,就會陷入清軍團團包圍之中。

吳爭焦灼起來,因爲可以讓他決定的時間不多。

那麼增兵,那麼撤退,只能二選一,沒有第二條路走。

可增兵,除了之前調往泰州的方國安部,吳爭手頭已經無兵可派,京衛、建陽衛遭受重創,休整還來不及,朝廷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可以說,這一仗,明、清雙方已經打得血肉模糊、都疲憊不堪了。

吳爭想到水師,能調動的只有水師,可王朝先水師如今分爲兩部分,一部在江浦水域,另一部在儀真水域,執行封鎖江面的任務。

如果調往江都至泰興一線,那麼等於使應天府喪失了在水面阻擋清軍再次侵襲的可能。

“來人,傳令舟山水師,即刻調往江都至泰興一線,十二時辰之內,必須到達指定位置。”吳爭終於決定,還是以應天府來抗清軍可能發動的進攻,而保住江北用無數生命換來的土地。

“令戚承豪部、本王此行所帶隨扈及王府府衛即刻集結。”

“派人入宮,將本王安排知會陛下。”

……在吳爭一連串的命令下達完後,聞訊而來的馬士英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

“王爺這是要在江北再打一場?”

“不是我想打,而是不得不打。”吳爭輕嘆道,“你就留在京城吧,戰場上終究刀槍無眼。”

馬士英心中涌起一陣感動,他上前一步道:“王爺是要親自前往江北?”

“是。我軍在江北兵力不足,算上方國安部,總計三萬人,如今蔣全義部覆沒,那就連三萬都不到了,軍報上說,敵人不下五萬人,可我感覺,或許還不至五萬人,我必須親自前往江北指揮,否則我在京城也坐立難安啊。”

“王爺爲何不撤兵過江,哪怕退至靖江,等北伐軍調動完成之後,再反攻回去也不遲啊?”

吳爭搖搖頭道:“撤兵的選擇,我也想過,可我答應過泰州民衆,不會第二次撤退……老馬啊,人心失不得!”

馬士英沉吟了一下,堅持道:“既然王爺已有決意,屬下不阻攔……可以屬下之見,王爺就算要離開,也得先見了清廷使團再走。”

吳爭皺眉道:“那得耽擱至少半個晚上的功夫……你是何意?”

馬士英道:“事情很蹊蹺,清廷派出使團,至少是四、五天前的事,也就是說,清廷停戰的意願是真實的,而江北清軍兵力如此之巨,調動也應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怎麼會有如此前後矛盾之事呢?”

吳爭想了想道:“之前我的判斷是,清廷確實打不下去了,不管從清廷現在手中的兵力和財力,乃至清廷如今四面楚歌的現狀而言,加上尼堪所部當時在大勝關進不得退不得的尷尬處境,他們確實沒有理由再打下去。所以我的判斷是多爾袞想以戰促和,這才突然發動。也正因爲這推測,我想江北有二萬兵力,再調方國安部前往泰州,守是沒問題的。只要等到與清廷使團談完,這一切就會迎刃而解。可現在軍報上說,至少有五萬清軍分兩路南下,蔣全義被俘,這顯然不是以戰促和的方式。”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