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每年數千萬計的商稅、關稅,就此流入了閩浙官僚財閥的腰包,閩浙官僚是誰,東林黨嘛。

當然,也有部分是落入了譬如象汪直這樣的“海盜”手裡。

這就是爲何西北張獻忠、李自成一呼百應,可江南基本不聞民衆揭竿造大明反的真正原因,江南士人還是“忠於”大明朝的嘛。

這也是爲何西北義軍每到一處就殺盡明室的原因所在。

所以,大明朝是一邊烈火一邊海水,有西、北民衆餓殍遍地的人間慘事,也有江南揚州瘦馬、秦淮八豔的風花雪月,整個世間被撕裂成了兩半。

吳爭對這一切是明瞭的,正因爲如此,吳爭心中的憤怒被瞬間點燃。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爲大明中興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水師殘部先前戰敗不假,可朝廷也確實有愧於他們。”

吳爭低沉地話音迴響在奉天殿上空,“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爲國盡忠者必須受到犒賞,如此我族英雄才會層出不窮、生生不息……。”

吳爭的聲音不大,但卻是那些吵雜、喧囂聲無法掩蓋的。

王一林在默默流淚,他是真想不到吳爭會這麼做。

連黃道周、錢肅樂也搖頭嘆息,不是他們不贊同吳爭的話,而是他們此時已經明白,吳爭是下了決心硬撼整個朝堂了,可這次花的代價太大了,不值得!

“臣附議!”錢肅樂知道,這時他必須支持吳爭。

“臣附議!”黃道周同樣不再糾結與吳爭是不是該在人前保持距離。

這二人心中涌動着一團火,被吳爭的話點燃起的火,是他們數十年前也有過的火,是他們原本以爲早已被世情熄滅了的火!

二人的屬下和吳爭的擁護者,紛紛站了出來,齊聲道:“臣等附議!”

然而,僅僅是百多人,看起來不少,可與這殿中數百官員總數相比,還是少了。

看到這一幕,吳爭心中,除了怒火,更多的是悲哀。

人心麻木如此,大明焉能不亡?!

吳爭心裡在慶幸自己擺脫了這個朝廷,在杭州府獨自爲政,可吳爭依舊在悲傷。

北伐不難,難的是重新建立起社會風氣,懲惡揚善、賞功伐罪,才能重建一個漢人的大明。

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功,又什麼是罪?

如果連爲國征戰、血灑疆場,都不再是功,那還有什麼是功?

忍辱偷生、逆來順受?

不!不是!

至少吳爭認爲不是。

吳爭沒有自立,只是不想讓這已經遍地鱗傷的國度,再經歷一場內戰。

只是不想讓自己手中的刀,僅僅因利益的瓜分,而揮向同胞,哪怕對方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人。

可現在,吳爭已經不在乎了,如果有人不想品嚐美酒,自己就不在乎揮出手中的鋼刀!

吳爭緩緩轉身,面對着羣臣,慢慢說道,“本王今日話放在此,……。”

“臣……也附議!”

這時,王翊突然出列,大聲向朱媺娖道。

隨着他的表態,數十御史言官,隨即出列附和,然後就有許多原本在吃瓜看熱鬧者跟隨。

局面頓時有了改觀,吳爭不再是少數,至少可以與反對者抗衡了。

吳爭突然感到心中一暖。

這天下,還有救!

吳爭甚至有些感激王翊起來,是他讓自己不用在今日手上沾染同胞的血。

或許感覺到了吳爭的注視,亦或者王翊本就要擡頭。

當王翊的目光對上吳爭的目光時,王翊有些尷尬地道:“會稽王不必誤會,本官並非想以此來討好你……良心,讓本官覺得會稽王方纔所言有理,時值亂世,行權宜之計、當懂得變通……但本官依舊認爲功須賞、罪必罰……水師殘部有罪,只是死者已逝,可以不追究其罪,僅賞其功……。”

“我知道。”吳爭打斷道,“但我依舊感謝你此刻尚在的良心!”

王翊一愣,默然。

縮在人後的鄭有德急了,“王大人,水師可還有百餘人活着……。”

王翊微微一愣,轉臉冷冷道:“本官未曾聽說此事,本官所知,水師殘部在大勝關以西,一戰盡沒,爲國捐軀!鄭大人想必是道聽途說吧?”

隨着王翊雙目瞪過去,鄭有德再不敢發聲。

吳爭有些訝然,這一向以剛直見稱的王翊,原來也會撒無賴,就是撒得稍稍有些拙劣。

輪到朱媺娖表態了。

朱媺娖卻沉默了。

她想支持吳爭,可她不願意爲此事去支持吳爭。

朱媺娖也一樣覺得這事雙方都有理。

但如果吳爭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朱媺娖反而願意支持,可爲了數千已經身亡的叛軍士兵,朱媺娖猶豫了。

吳爭這面雖然有了王翊等人的支持,可優勢並不大,爲此事去與幾乎半個朝廷的官員交惡,朱媺娖覺得不值得。

於是,她沉默着。

然而吳爭突然回身,向朱媺娖鄭重一禮,道:“臣恭請陛下降旨,爲我朝百姓樹立起英雄的榜樣,以此來激勵人心!”

此聲在這高大的殿宇中,尤其顯得震動人心,殿中所有人爲之震驚,一片沉寂。

口呼陛下,吳爭稱臣!

爲了那百餘個傷兵?還有那數千已經陣亡的叛軍?

所有人張口結舌,反應不過來了。

然後所有人的目光齊唰唰地望向朱媺娖。

都是人精,哪會猜不出吳爭的意思,吳爭這是在以稱臣擁戴爲代價,來換取朱媺娖對吳爭諫言的支持。

朱媺娖是震驚的,她心裡一直在擔心,擔心吳爭會以兄長派兵戧害爲由,趁機篡位、自立。

然而,這裡吳爭的稱臣,讓朱媺娖震驚之餘,心中冒出一種解脫般地喜悅,由衷地欣喜。

爲先人守住這份基業,這是朱媺娖自己賦予自己的使命。

除去這點,朱媺娖願意應允吳爭任何事。

吳爭的話,消去了朱媺娖心中所有的陰霾,生出的,是一股濃濃的柔情。

“會稽郡王爲國朝憂心費神,實爲臣民之楷模。所奏之事老成謀國,本宮一一應允……首輔,郡王所奏之事,由內閣行文……。”

接下去的事,不再重要,沒有人再敢在這事的處置意見上,對抗吳爭。

一面是即將登基的新君,一面是手掌大軍的會稽郡王,這二人一聯手,再反對就是自找沒趣、自尋死路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