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

王一林冷冷看着吳爭道:“你誤會了,我沒怨你。家叔之死,你雖有見死不救之嫌,但主因並非在你身上……但我也不欠你的,家叔堂堂一朝國公,水師主帥,竟戰死在江中,我就算不能替叔父復仇,也不想再爲朱家效力,所以,你是在強人所難。”

吳爭皺眉道:“你認爲,收復大勝關是爲朱家效力?”

“長公主已經登基,你沒機會了。”王一林戲謔地看着吳爭,“聽我一句勸,回杭州去吧,任由義興朝滅亡,你纔可以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吳爭怒道:“你太讓我失望了……滾,我再不想看到你!”

王一林無所謂地拱手道:“惱羞成怒……嘿嘿,告辭。”

吳爭惱得抓了抓發癢的頭皮,“回來!”

“改主意了?”

“故意的?激我?”吳爭冷哼道,“你心有怨言不假,將仇記下朝廷頭上也不假,畢竟朝廷明知令叔危急,沒有派兵救援。可你不傻,真正的仇恨,在韃子頭上,你很清楚。說吧,你究竟想做什麼……別告訴我你什麼不欠我之類的廢話,你若真是這樣想,也不會在聽到我有危難,就隨陳勝回京了,也不會至此時,還跟在我身邊。”

王一林咧了咧嘴,證明他在笑,“你遇刺的事已經很清楚,先是北門橋數百禁軍,後有陛下口諭,令黃大湛率大部禁軍追殺,人證物證俱在,你此時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自立……爲什麼?你也別跟我說什麼大局,我就知道,只要朱氏在位一日,我就沒興趣爲朝廷效力,因爲我不想步家叔的後塵,家叔當時完全逃得了,可他就是不逃,他心裡的絕望不是因爲沒有援兵,而是對朝廷徹底的失望,吳爭,你明不明白!”

吳爭用力地嘆了口氣,“我今天已經向人解釋過數回了……好吧,王一林,我再解釋一回。篡位、自立,甚至率軍殺進宮去,對我而言輕而易舉,可之後呢,登基稱帝,時局改變了嗎?朝堂上的官員,依舊是那些人,有區別嗎?”

“那就全部罷免、甚至下獄……儘可殺人立威!”

吳爭長吸了一口氣,“就按你說的,將他們都罷官、下獄,甚至誅殺……然後換上來一批官員,科舉取仕?那麼選上來的,還是與原來的無二,甚至更加不堪。大明留下的讀書人,已經有了兩百年的思維習慣,這是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知道爲什麼他們明知道我的實力足以顛覆義興朝,也沒來投效我的原因嗎?”

“爲什麼?”

“利益相悖,這纔是他們對我敬而遠之的真正原因。”吳爭嘆息道,“利益訴求不同,決定了他們的屁股絕不會坐在我這一邊,並不是他們對明室有多忠貞,真要是忠貞,也不會有那麼多文臣降清了。”

王一林遲疑了一會,“就算你說得在理,可你完全可以坐視不理,任由這些奸倿將這義興朝搞垮纔好,到時你再率軍收復應天府,新朝新氣象嘛。”

吳爭深深地看了王一林一眼,“那這一來一回,枉死的百姓算什麼?戰死的將士算什麼?耗費的糧草、物資、軍械又算什麼?”

王一林漲紅了臉爭辯道:“可陛下下旨殺你算什麼?禁軍在魚市街屠殺民衆算什麼?清涼山上,同爲禁軍,相互廝殺又算什麼?”

吳爭無語,好一會,他仰天喘息道:“兩害相權取其輕,數百人命和數萬人命之間,我只能選擇前者……我說服不了你,但你也說服不了我,所以……你自去吧!”

王一林再次拱手離開,這次,吳爭沒有再開口挽留。

……。

定淮門,原名馬鞍門,因臨近城內的馬鞍山而得名。

城門外便是秦淮河,河水由此入江。

然雖說也是秦淮河,可與秦淮八豔的十里秦淮,那完全是兩回事,可謂天壤之別。

秦淮八豔的十里秦淮在皇城西南方向,一水相隔河兩岸,一面是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另一畔則是教坊名伎聚集之地。

府學、夫子廟皆在於此。

其實從這就可以看出,大明亡得不冤。

但凡國朝盛極而衰,皆有這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奇異景象。

將馬鞍門改名爲定淮門的是太祖皇帝朱元璋。

定淮門以西,江汊縱橫、蘆草連天,地勢開闊,直通長江。

改名之後不久,偏僻的定淮門外突然喧鬧起來,江蘇、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六省船廠全部遷來此處,組建成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廠——龍江寶船廠。

之後,超過三萬能工巧匠在此勞作,開作塘(船塢)七條,建造了近三百艘巨大的木帆船。

尤其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巨型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排水量超過千噸,可頂住遠洋驚濤駭浪,這纔有了日後的鄭和下西洋。

可現在,這七條船塢已經荒廢,成了繁華京都的一處無人問津的荒地。

定淮門以東,清涼山以北之間。

有一處方圓十里的荒地,因爲近山,被應天府民衆叫作“亂墳崗”。

同是天子腳下,同是秦淮河周邊,然而此地人跡罕至,連偏僻都稱不上。

可此時,夜幕之下,這方圓十里的亂墳崗,卻是火光通明。

絕不是鬧鬼,如果有數千的鬼走動在火光裡,那就不再是鬼。

如果王之仁在天有靈,知道他麾下僅存的水師將士,就被安置在此,怕是會氣得從棺材裡爬出來。

可世道就是如此,數千水師潰兵,在朝廷的眼中,怕是連新兵都不如。

這沒什麼奇怪,潰兵如寇,難以教化,還不如重新徵召良家子。

最關鍵的是,水師沒有了戰船,那還能叫水師嗎?

王之仁確實被追諡,授於了死後哀榮,可謂是死得光榮!

連王一林也被封伯爵。

可沒有人去關注這些潰兵,如果不是王一林想辦法將他們收攏起來,安置在此,自掏腰包爲他們買些口糧,怕是之前的民亂會因這些人的加入,更加暴烈。

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