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

二月月考的成績很快公佈。

沈溪遺憾地再次沒有入圍前三十。沈溪府試得案首就好像一塊石頭丟到水中,在漣漪蕩過之後,水面就迅速平靜下來,甚至連士子茶餘飯後所談的,也變成蘇通、吳省瑜這些中秀才的熱門人選,對沈溪避而不談。

雖然第一次月考蘇通的成績不佳,但後兩次月考他的文章都被列爲範文在士子中爭相傳閱。

吳省瑜在清流縣的幾次月考中發揮出色,加上前兩屆因爲一些家庭原因而沒有參加院試的幾個“才子”同考,這屆也被考生公認爲近些年來競爭最爲激烈的院試。

本來院試只錄取五十名秀才,還因爲這兩年汀州府各縣縣試案首保送生十六人,其實最後只能錄取三十四人,但參加的考生卻有七百多人,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

沒到考試報名,考生已經在掐着指頭算,哪些人肯定能過院試,又會留下多少個機會給他們來競爭。

最後算來算去,有二十多個才學出衆,幾乎每年幾次月考都能名列前茅的人肯定能過院試,而偶爾名列前茅的,就要爲最後十個左右的名額而擠破腦袋。至於那些過了府試就籍籍無名之輩,在他們看來註定只能陪考,到最後顆粒無收回鄉繼續寒窗苦讀。

沈溪考得不好,最生氣的要數週氏。

周氏開始狠狠地把沈溪罵了一頓,各種難聽的話都說了出來,但在惠娘勸解下,周氏也發覺這麼要求兒子實在太苛責。

這年頭,十五六歲中秀才都會被稱爲神童,而沈溪十一歲就想中秀才,似乎有些癡心妄想了。

“這次考不過,明年又沒院試,你要用心讀書,爭取後年考個秀才回來!”

到後面周氏不再對這次考試抱有太大期望,她已經把希望寄託於兩年後,也就是沈溪十三歲那屆的院試。

院試的報名在四月份開始。

院試報名流程,跟縣試和府試基本相同,需要找具保的廩生和鄉民,還要找互結的考生。到正式報名時,沈溪要到官府填寫親供,證明是考生本人。

別的考生,府儒學署的教諭和府衙的書辦、衙役要仔細比對戶籍,查驗是否有冒名替考的情況出現,而沈溪到了,別說是考生了,就連那些書辦和衙役也都認識,笑呵呵接待沈溪,讓沈溪把東西都填好,有人還笑着打趣兩句:“小案首,您老以後當了大官,可別忘了我等。”

旁邊的考生不由鬨笑一片。

以前還有人覺得沈溪文章作的不錯,再加上一首即興的“打油詩”,纔拿了府試的案首,僅僅因爲沈溪兩次月考成績不佳,眼下考生只要提及沈溪,都會說他只是****運做了首歪詩,再加上知府那邊收了好處,這才錄取。

在衆人看來,沈溪已經被打回原形,想在這一兩年內出頭已不可能。

在所有報考的考生中,有些人是趾高氣揚來的,這些就是各縣縣試的“案首”,他們雖然同樣會參加院試,但只要不發揮失常,最後定然會被錄取,這也是規矩。這些人得到了特別優待,怎麼說這些人一腳已經踏入秀才公的門檻,只是等最後的確認而已。

沈溪報完名就從府儒學署出來,看看天色尚早,他不太急着回去,慢慢悠悠一路溜達,正是孟夏之初,天氣還沒熱,陽光暖洋洋的,清風吹在人身上,無比的愜意。

但他這一路上並不能怡然自得,因爲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見到有讀書人對他指指點點,不但是跟他同考院試的,連那些考縣試和府試的人也都聽說有這麼個隕落神壇的神童,見到之後難免在背後說三道四。

“果然是沈老弟,老遠看着我就說像。”蘇通跟鄭謙,帶着幾個狐朋狗友一起過來,笑着跟沈溪打招呼。

要說別人對沈溪市儈,但蘇通卻不像那些人,蘇通也有勢利眼,但只要跟他做了朋友,他卻能做到待之以誠。

沈溪先行見禮:“蘇兄,真巧啊。”

鄭謙笑道:“這可不是巧,是蘇兄特地在這裡等你。平日裡知道沈公子勤學苦讀,沒時間出來走走,但今日報名你必然會出現,於是相約在你回去必經之路上等着……我們可有些日子沒聚了。”

蘇通也道:“說的是啊,這開春之後,爲兄一直想找機會帶沈老弟出城踏春呢。”

沈溪心說,果然院試大熱門的心態不同,別的考生都還在臨陣抱佛腳,而蘇通和鄭謙這些人已經在悠哉悠哉遊山玩水了。難道蘇通真的覺得見過劉丙,這次考試就萬無一失,連基本的複習都不用了?

沈溪搖頭苦笑:“蘇兄,汀州頭兩天才下過雨,城外荒山野嶺道路泥濘,沒什麼可踏的吧?”

蘇通哈哈笑道:“就是雨後出遊才愜意,連續幾場雨下來,漫山遍野的杜鵑,再加上魯冰花和羊蹄甲,這種美景豈是平日可見?不瞞沈老弟,等下我們還要去邀請位朋友,他雖然不是汀州本地人,但一身貴氣,談吐不凡,或許可以結交一下。”

沈溪心想,蘇通一向心高氣傲,基本不會服誰,但這次蘇通對此人很推崇,倒不知是何來頭。

未及多想,一行人進到街口的茶樓,剛走到樓梯前,就聽到二樓傳來縹緲的琴音。蘇通停了下來,含笑品味琴音中的韻味。

那琴音綿長,極有氣勢,聽來根本不似在教坊司聽到的“靡靡之音”,而有一種胸懷江山的氣魄,也有一種對身世的感懷。

一曲終了,琴音似乎依舊流淌在人心底,蘇通笑道:“沈老弟精通韻律,以爲如何?”

沈溪實在不知該用怎樣的言語形容,總的來說……很一般,當然這時候可不能實話實說,只得敷衍一句:“很好。”

上得樓來,賓客不多,但見角落裡坐着一位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正在那兒調弄琴絃,顯然剛纔這美妙琴音就是出自他之手。

沈溪很快注意到這“年輕公子”身上的一些細節,沈溪發覺其與普通男子不同,有些文弱的書卷氣,再仔細一瞧,沒有喉結,而半遮掩於鬢髮的耳垂上,有細小的微孔,這是女兒家戴耳環的耳洞。

幾百年後,男子打耳洞不稀奇,但這年頭,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絕不會有男子自損身體。

蘇通正要上去打招呼,從那女子身邊走出來兩名粗獷的漢子將蘇通攔住,此時那女子轉過身來,一擡手:“無妨。”

從這簡單的舉動,沈溪就能覺出這扮男裝的女子來歷不凡,因爲她身邊的兩個漢子都是武人,且是久經沙場殺氣四溢的那種,氣質與普通的保鏢護院截然不同。

“蘇兄。”

女子起身,向蘇通行禮問候。

蘇通笑着回禮,絲毫也沒發現對方的異常。顯然,這女子掩飾得很好,加上她沒有一般女人特有的秀氣和靈動,反倒顯得憨厚朴實,這是個有男人氣質的女人,單從容貌上,確實難以區分性別。

換句話說,不是美女。

再加上胸前應該束過胸,將女人最基本的特徵給掩蓋了,若不仔細觀察,一般人還真難以察覺。

蘇通也不客氣,直接坐下來,爲女子引介沈溪,沈溪微笑行禮,那女子驚訝地問道:“十一歲就可考院試?”

蘇通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朱公子或有不知,沈老弟頭年裡連過縣試、府試,且在府試中奪得案首。近來廣爲流傳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便是出自他之手。”

女子拱手道:“久仰,久仰。”

這聲久仰顯然只是客套。

但沈溪卻在暗自咋舌,姓朱的,那是國姓啊,雖然這天下人姓朱的不少,可一個姓朱的女子,身邊帶着侍衛,遠近似乎還有人暗中保護,這怎麼也該是皇親國戚了。

明朝分封諸王,但在靖難後,各家諸王只能圈在自己的領地,不得越雷池一步。但對於女子則沒有那麼多限制,沈溪心裡琢磨,這女子到底是何身份來歷?

沈溪將其與分封在汀州府周邊的幾個王爺聯繫,得不到絲毫啓發,畢竟歷史對於皇室中女眷記錄甚少。

蘇通好像碰上知己一樣,說了半晌,正式邀請這位“朱公子”到城外踏春。

女子微微搖頭:“蘇公子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稍後要去拜訪一位故友,請恕不能多陪。”

蘇通驚訝地問道:“朱公子不是說剛從京師回來,準備回鄉嗎?”

女子笑道:“其實在下的家鄉並不順路,我是特意繞道汀州府城,爲的是來拜訪一位故友。蘇公子切莫以爲在下是不願同行而出言敷衍。時候不早,就此作別。”

說完,她抱起琴準備離開,沈溪注意到她腰間別着枚玉佩,上面隱約有“菊潭”二字,似乎是地名。

除了剛纔的兩名粗獷的漢子,隔壁桌還有二人相隨。人到樓下,又跟上四人,到了外面有馬車迎候,女子直接上了馬車,往城西方向而去。

沈溪心想:“京城來的,莫非是找謝韻兒?”

蘇通有些失望:“這位朱公子,學識卓絕,琴藝更是高超,本想請他踏春之後,一同去教坊司找熙兒姑娘飲上幾杯水酒……”

沈溪聽到“熙兒”就有些頭疼。

年底時官府失竊,一直沒捉拿到元兇,沈溪卻覺得這熙兒十有八九就是官府所要捉拿的女賊,加上之前“非禮”過她,再見面估計會有衝突發生。

沈溪趁機起來告辭:“蘇公子,所謂笨鳥先飛,在下得回去勤奮努力了,請恕不便多陪,告辭。”

*************

ps:一天的安排都很緊,天子抽空碼出一章!下一章估計有些晚,但天子保證一定會送上!謝謝大家理解!

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章 沈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