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

張苑的苦心謀劃落空,心情無比頹喪,當他發現朱厚照態度堅決,不給他求情的機會後,認定自己是被誰給陰了。

“……一定是沈之厚,他想報復我,怕我留在京城給他扯後腿,便跟陛下進言讓我隨駕出征,除了他外,想不出還有誰曾面過聖……”

張苑很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

朱厚照揮揮手:“你回去收拾一下,準備跟朕出發……放心,朕不會讓你犯險,到宣府後你就跟在朕身邊,保管你沒事!”

張苑哭喪着臉站起來,朱厚照笑眯眯地走了過去,拍拍張苑的肩膀以示安慰。

張苑低着頭,心裡越發憋屈。

等朱厚照離開,張苑從豹房花廳出來,沮喪至極,就連錢寧出現在面前都沒發現,等對方開口才回過神。

“是你?”

張苑怒從心頭起,恨恨地瞪着錢寧。

錢寧早就習慣張苑的冷臉,笑着問道:“張公公這是怎麼了?走路魂不守舍的,莫不是陛下安排張公公隨駕出京?”

張苑一怔,隨即想到:“我之前懷疑是我那大侄子使壞,但忘了眼前這傢伙平時面聖的機會更多,會不會是他在陛下跟前說我的壞話?”

張苑冷着臉,道:“陛下安排咱家隨軍,那是無上的榮幸……你呢?”

錢寧一愣,沒想到自己居然言中,半晌才反應過來,道:“陛下也讓我一起出徵……張公公這一路不會孤獨寂寞,路上咱們能做個伴。”

張苑不由嘲笑道:“原來你也要去,居然這般嘚瑟,莫非行李已經收拾好了,隨時都能出發?哈哈,咱家還要回家準備,你老婆孩子多,可要把家看顧好了,別等回來連家主名字都換了……哈哈……”

張苑知道錢寧也會前往宣府時,心情好了許多,言語中滿是揶揄,他奉行的原則是我不好過旁人也休想好過。

錢寧臉色不太好看,但不敢跟目前風頭正勁的張苑正面起衝突,只能瞪着對方遠去。

張苑沒有回宮,直接到了自家府宅。剛進大門,他發現臧賢一臉笑容從客廳出來,錢氏在後面相送,臉色頓時不好看了,不過當他發現臧賢和錢氏都衣衫整齊時,暗自鬆了口氣。

臧賢見到張苑回府,神色平靜,笑着上前行禮。

張苑用懷疑的目光看了錢氏一眼,錢氏冷哼一聲,轉身走進正屋,門“嘭”的一聲從裡面關上。

張苑瞪着臧賢喝問:“沒事你來這裡幹什麼?”

臧賢不解地問道:“不是公公吩咐,讓我隨時來府上候命麼?夫人憐憫小的辛苦,叫進去吃了頓便飯。”

張苑心想:“對啊,確實是我喊他到府上來參謀事情的。再說他是從客廳出來,不可能發生什麼事情,看來是我想多了……不過有些事情不可不防,要是之前罵錢寧的情況應驗到我身上,那就貽笑大方了。不過我敢確定,別人或許會趁機而入,臧賢絕對不敢背叛我。”

張苑知道自己的老婆非常不安份,想治也治不住,問題就在於錢氏太過潑辣,現在能湊合着跟他一起過日子,已是心滿意足,他也知道自己的狀況,能有結髮妻子陪伴身邊乃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所以也就對錢氏所作所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苑有些悲哀:“我這一走,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家裡豈不是……”想到這裡,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頭,彷彿那上面閃着綠光,臉繃得緊緊的。

臧賢問道:“公公,您可有別的吩咐?”

張苑黑着臉道:“剛去面過聖,陛下說了,讓咱家隨軍,你回去後好好安排一下。”

臧賢嚇了一大跳,結結巴巴地問道:“陛下……爲何突然作出如此安排?公公,您……小的……”

張苑道:“你放心,咱家不會讓你去宣府前線受苦,畢竟京城這邊也需要人看顧打理,而且……這院子你幫忙照應些,咱家把一切都交給你,可不能讓咱家失望!”

臧賢臉色不太好看,不過還是點頭,當作應下。

張苑罵罵咧咧:“也不知是哪個天殺的,居然跟陛下進言,讓咱家隨駕,若查出來,非要他好看不可……你趕緊去安排,咱家離京準備要充分些,就算平時需要時刻陪伴陛下身前,日子也不能過得太過清苦。”

臧賢有些緊張地問道:“公公,您走後,朝中事務由哪位大人監理?”

張苑板起臉喝道:“怎麼,你覺得咱家就此失勢,發配充邊了麼?實話告訴你,陛下把朝堂挪到宣府,到時候天下政令還是要過咱的手,咱家仍舊是內相,六部和地方遇到事情都要先問咱家,咱家不同意,他們休想辦成!”

……

……

三月十八,黃昏時分,張鶴齡和張延齡入宮見張太后。

這是近來兩位國舅爺二度入宮,乃是張太后知道正德皇帝出兵細節後做出的應對。

張氏兄弟跨入永壽宮大殿,發現張太后已準備好酒菜,張鶴齡有些拘謹,張延齡則放肆多了,自動到餐桌前坐下,給自己面前的酒杯倒上一杯酒……到了永壽宮,他就好像進了自家門一般,非常隨便。

張太后上桌後一起吃飯,這次夏皇后沒旁聽,算是張家內部的家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太后方纔幽幽問道:“後天皇兒就要領兵出征,你們兩個做舅舅的,是否要跟着他一起趕赴前線?”

張鶴齡沒說什麼,張延齡已忍不住出言質疑:“姐姐,您這話是什麼意思?西北苦寒之地,是我們兄弟該去的地方嗎?到了那兒,別九死一生回不來啊!”

“住口!”張鶴齡喝斥道。

張延齡見張太后臉色都變了,才意識到自己說話不中聽。張鶴齡連忙辯解:“太后娘娘請息怒,舍弟並非不尊重您的意見,乃是陛下已爲我兄弟安排好差事,讓吾等留在京城駐守,穩定大局。”

張太后道:“哀家豈會不知皇兒所做安排?現在只是跟你們商議一下……你們也知道皇兒此行極爲兇險,哀家又不是讓你二人衝鋒陷陣,兵部沈尚書來的時候說了,這次皇兒統率的中軍只會留守後方,你們到宣府後隨侍陛下跟前,難道連這都不行麼?”

張鶴齡遲疑着不知該怎麼回答,但他真心不想去邊塞當炮灰。張延齡又插話:“姐姐,您也不想想,我們兄弟走了,京城誰來看顧?靠五軍都督府那幫老傢伙?誰才真正跟您一條心?若陛下在前邊出了事,有些人怕是嚷嚷着要改朝換代吧?”

“砰!”

張太后抓起面前的酒杯擲於地上,雖然沒粉碎炸開,卻也滿布裂縫。

張延齡不依不饒:“姐姐,忠言逆耳,小弟說的話雖不好聽,但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只有咱們纔是一條心……就算您覺得我這個弟弟平時胡作非爲,但敢問一句,真遇到大事,弟弟會跟您唱反調嗎?”

張太后臉色依然不好看,冷笑道:“不需你用這話來表達忠心,我看真要遇到緊急情況,不知誰會沒有骨氣!”

張鶴齡接過話茬:“太后娘娘,就算臣請求陛下準允我兄弟隨行,陛下也不會贊同,如今真的需要有人鎮守京師,陛下此刻依然沒有安排監國人選,意思已經很明白,朝廷上下事務,仍由內閣和六部衙門打理,政務不會出問題,不過防務嘛……”

張太后擺擺手,不耐煩地道:“行了行了,你們說這麼多,其實就是不想去前線受苦,非要留在京城養尊處優,是吧?”

張氏兄弟都站了起來,二人雖然面色有些尷尬,但還是大致接受張太后的說法。

“坐下吧,來人,上茶。”張太后臉色不善,揮手叫人撤下酒菜,送上剛沏的香茗。

張氏兄弟重新坐下,張太后道:“既然你們貪生怕死,非要留在京城,哀家也不勉強,誰叫哀家只有你們兩個弟弟?但現在你們可要把五軍都督府給盯緊點兒,京城防務你們要多留心……”

“這個小弟知道,絕對不會出差錯……”張延齡笑呵呵端起茶抿了一口。

張鶴齡正色道:“陛下安排的差事,我兄弟一定能完成,陛下後天就要走,臨行前應該會祭天,可是因爲陛下沒有舉行朝會,朝中文武大臣到現在還不知陛下究竟是何打算……”

張太后道:“你們不知,難道哀家就知道?一切都按照既定步驟辦吧,皇兒怎麼決定的,你們怎麼應着就是。”

說到這裡,張太后不想繼續跟兩個弟弟浪費口舌,之後大殿裡氣氛變得非常沉悶。

又過了一炷香,張太后起身回寢殿休息,張氏兄弟則趁着夜色往宮外走。

路上張延齡意氣風發,得意洋洋地道:“咱兄弟現在總算緩過來了,今後日子一定越過越好!”

張鶴齡沒好氣道:“陛下目前是沒給咱們兄弟安排危險的差事,但萬一來日讓你我兄弟親自押送糧草去前線,該當如何?”

張延齡打了個趔趄:“不會吧?”

“最好有個心理準備……就算現在陛下不想,將來也會想,或者是有人幫着想……誰留在京城誰就掌握話語權,咱兄弟絕對不能把主動權拱手讓給旁人!”張鶴齡面色兇惡地說道。

……

……

三月十九,對於朱厚照對於未來出征後的安排,朝野間已不再是秘密。

張苑被調出京,被朝中文官看作是一件大好事,除了投靠張苑的官員,沒人願意讓一個太監執掌國事,至於朱厚照說的在宣府批閱奏本,並不被人們看好。

很多人認爲,戰爭到了緊要關頭,前方跟外界的聯繫隨時可能斷絕,一切決策只能以京城號令爲準,宣府行宮只是擺設。

本來人們以爲今天會有朝議,不過上午豹房傳出消息,衆大臣於來日參加帝王出征的祭天儀式,至於朝議壓根兒就沒提及。

文官中雖然有人期待朝議,不過更多卻希望免除,確定大多數官員無需隨駕出征後,很多人懸着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不去前線置身險地,被看作是一種解脫。

這天沈溪原本想到豹房覲見朱厚照,商議軍情,不過一大早傳來消息,說朱厚照昨晚又通宵玩樂,到天亮時才睡下,根本沒有見外臣的意思。

如此一來,沈溪自然不會死皮賴臉去豹房求見朱厚照,於是乾脆決定去惠娘那邊小聚一番,等下午回到家收拾一下,然後安心等待來日出徵。

沈溪上午先去見了宋小城,涉及與佛郎機人的貿易,沈溪得安排人手去南方淘貨,儘快補足貨源送往泉州。

臨到午時,等跟宋小城交待完,沈溪纔到惠娘和李衿的宅院,二女現在也很忙碌,肩頭壓力不輕。

沈溪跟惠娘和李衿一起吃過午飯,飯桌上,惠娘說起糧食運輸的事情:“……下一批糧食,可能要到四月下旬才能送達前線,不知時間上是否來得及……”

惠娘講述的是從西南巴蜀之地調運的糧食,跟走水路不同,這批糧食基本由陸路運輸,翻越秦嶺到甘陝,即便提前半年做好準備,還是顯得非常倉促。惠娘本來無需負責糧食運送的事情,但她一心爲沈溪着想,知道現在郎君正爲糧食發愁,所以主動承擔下差事。

沈溪道:“後續糧食是爲應付長久作戰準備,就算遲一些運過去,也沒多大問題,前提是不能讓韃靼人把戰火燒到關內……只要戰事一直在草原上進行,糧道就會保持通暢。”

惠娘臉色稍顯寬慰:“老爺不着急就好,妾身就怕耽誤正事。”

李衿那邊吃得差不多,問道:“老爺,我和姐姐要跟你一起出徵嗎?”

惠娘拿着筷子正要夾菜,聽到這話不由怒視李衿,怪對方說錯話。

見李衿認錯一般把頭低下,沈溪道:“不用了,我已改變主意,前線太過兇險,這次你們都留在京城,我一個人去便可……你們只管放心,此番準備要比以前充分多了,你們不用太擔心。”

惠娘道:“如果老爺不嫌棄,就讓妾身帶衿兒過去,就算做一些瑣事也好……老爺去跟韃靼人作戰,妾身日夜擔憂,心中沒個沒落,反倒不如跟在老爺身邊吃苦來得踏實。”

沈溪微笑:“你們去了能做何?還是留在京城幫我做事,南方那邊你們不用回去了,就在京城遙控指揮便可。”

李衿突然道:“老爺的設想固然好,但就怕戰事開打,京畿戒嚴,到時候咱們的號令傳不到南方,京城內外消息斷絕,可能會耽誤老爺的正事。畢竟我跟姐姐不是官府中人,老爺要預作防備。”

惠娘這次沒怪責李衿亂說話,也轉頭看向沈溪。

沈溪想了下,道:“照理說,戰火燒不到京城來,不過也要有所防備……這樣吧,我會安排人跟你們接洽,消息會始終保持暢通無阻,不需要你們出城。戰時京城其實算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這裡到底是大明根基所在,你們安心留下來,等我凱旋。”

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三二二章 同屆考生(求贊)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十九章 底蘊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