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

謝遷目光在沈溪身上轉了幾圈,才用不確定的語氣問道:“你是想從魏彬身上着手……那究竟如何才能把這個閹黨骨幹拉下馬來?難道是彈劾其貪贓枉法,圖謀不軌?你手裡有什麼證據嗎?”

沈溪笑着搖頭:“我需要什麼證據?我不過是給某些人指明個方向罷了……要證據,屠尚書自然會幫我們找,朝中清流也會幫我們找,要是實在找不到,說不得外戚黨也會幫我們,這是我們需要擔心的事情嗎?”

謝遷聽到這話,背脊一陣發涼。

“這小子到底有多大的心,才能想到如此陰狠毒辣的手段?幸好這是在針對劉瑾的黨羽,如果我和他是對手,恐怕連渣都會被他吃得不剩下一點……”

沈溪知道,自己想問題的方式跟這時代的人不同,不會拘泥禮法,就好像對付劉瑾,沈溪不會想走正常途徑去皇帝面前攻訐,而是設下圈套讓劉瑾自個兒往裡鑽,必要時甚至可以以惡制惡,這是謝遷這樣思想守舊的文臣不能想象的。

沈溪繼續道:“先從兵權入手,讓劉瑾在京城最穩固的權勢旁落,再對官員任免和審覈大權入手,最後纔是題本和奏本的批閱……這三個環節,只要跟屠尚書說明白,他自然會幫我們把事情做好……至於謝閣老,只需躲在一旁看好戲便可,連我也不需要親自參與其中!”

沈溪說的這番話對謝遷內心產生巨大的衝擊,呆滯了好一會兒,謝遷才問道:“這就是你之前跟屠元勳所說的計策?”

“算是,也不算是。”

沈溪微微一笑,說道,“有些話,適當點撥一下便可,我不想讓屠尚書認爲我這個後輩做事太過不擇手段,我只是跟他說,要瓦解閹黨勢力,必須要先從宮內宮外盤根錯節的勢力入手,失去劉瑾庇護,這些勢力甚至不需要跟陛下提,就可以輕鬆瓦解。”

“若要彈劾劉瑾,非要陛下準允不可,但以目前的情況看,陛下對劉瑾不至於棄如敝履,就因爲劉瑾對陛下有利用價值。”

謝遷想了下,最後無奈地說道:“或許你把事情已看透徹了……若果真如你所言,能將劉宇、劉機和魏彬之流剷除,那的確是可以還朝廷一片朗朗乾坤,但就怕外戚黨和新的閹黨勢力會趁勢崛起。”

沈溪微微一笑,問道:“閣老是怕張氏兄弟?還有張苑、李興、李榮等人?現在劉瑾的問題都未解決,便去想未來誰會當權,實在沒那必要。或許旁人還在想,將劉瑾鬥倒後,就是謝閣老您掌權之日……您老的做事能力,還有陛下的信任程度,比任何人都更有可能大權獨攬,難道不是這道理嗎?”

謝遷望着沈溪,很想說這個當權人明明是做事更有能力、更得陛下信任的你這個兵部尚書,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他不想把事情挑明,怕自己一語成讖。

謝遷最後道:“之厚,你要鬥倒劉瑾,是你回朝初時老夫向你交待的事情,你要答應老夫,即便劉瑾倒臺,你也要在兵部任職滿五年……五年後你去什麼衙門,做什麼差事,老夫不阻攔,但若五年內你離開,老夫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要防備我的意圖如此明顯,還想讓我答應你?當下問道:“若是陛下調我出兵部呢?”

謝遷斷然道:“即便抗旨也不走……兵部是你回朝第一個衙門口,也是你積累聲望人脈的關鍵所在,在你羽翼未豐之前,絕對不能離開兵部,這算是老夫跟你之間的約定,你切要遵從!”

面對謝遷咄咄逼人的語氣,還有嚴厲的目光,沈溪不知是否應該應允下來。

當五年兵部尚書,對於謝遷提出的這個要求,沈溪看來多少有些霸道。不過在不入閣的情況下,能當五年兵部尚書其實不錯。

沈溪望了一眼謝遷,給予一個淡漠的表情:“既然謝閣老提出,那我遵從便是,五年兵部尚書之約,只要不是有人勒令我離開這個職位,那我就一直當下去。”

“很好。”

謝遷欣慰地點頭:“這幾年把兵部尚書的差事做好,或可調任吏部……”

到此時,沈溪發現謝遷是在爲他預設未來的發展道路,明顯是強人所難……我當不當兵部尚書,進不進吏部,跟你謝老兒什麼關係?說是你把我調回朝來,但其實背後推動的人是當今皇帝,提議人是許進,你謝老兒把手伸得太長管得太寬,只會讓我跟你之間的嫌隙愈發增大。

不過,沈溪沒有跟謝遷爭辯,他現在還需要謝遷在朝爲他提供便利。

謝遷看起來沒什麼價值,但總歸是內閣首輔,站在文臣之巔,現在劉瑾當道體現不出首輔的價值,但若劉瑾倒臺,首輔的地位就將突顯。

謝遷在前,沈溪在後,二人來到前面院中,屠勳看着老少二人,問道:“事情商議好了?於喬,該說的事,是否具體落實了?”

“落實什麼?”謝遷反問。

屠勳側目看了沈溪一眼,好奇地問道:“之厚沒跟你說麼?先彈劾魏彬,他是御馬監監督太監,若讓此人一直掌握兵馬,劉瑾回來後必然爲虎作倀,作惡愈甚,應讓其交出兵權……再就是吏部和戶部……”

謝遷聽到這話有些惱火,眉角一蹙,道:“要商議,你二人商議去,這是御史言官的事情,老夫身爲閣臣,不想理會你們這些是是非非……今日是否要在老夫府上用頓便飯?”

從言語中,謝遷透出極大的不滿,因爲彈劾魏彬、劉宇、劉機等人的事情,沈溪先跟屠勳說了,這讓謝遷覺得,沈溪已經不打算跟他繼續聯盟,或者說,他已不是沈溪唯一的政治盟友。

謝遷心想,你沈溪小兒現在翅膀硬了,覺得老夫對你掣肘太多,想在朝中多找幾人支持,甚至連曾對你有成見之人,也是你拉攏的對象,這叫不講原則!

說白了,謝遷有些小心眼。

沈溪打量屠勳,他跟屠勳都能聽出謝遷的言外之意,問是否吃便飯,若是不吃,那就是下逐客令。

這意味着,他這個孫女婿要跟屠勳一道離開這裡。

屠勳道:“於喬,很多事還沒當着你的面商議,如此便急着趕人了?”

謝遷惱火地道:“誰說要趕你們走了?你們願意留下吃晚餐,老夫也歡迎之至。”

嘴上說歡迎,心裡指不定怎麼想的!屠勳和沈溪並非不識時務之人,知道謝遷心情不好,不想留下來打擾。

屠勳輕笑道:“既然不方便再說,那老夫回去吧……之厚,你留下來嗎?”

沈溪發現,兩雙眼睛同時落在他身上,好像要讓他做出抉擇,到底是留下來選擇跟謝遷站在一邊,暫且不理會屠勳等人對魏彬的彈劾,還是跟屠勳一起行動……

“今日晚生府上有喜事,在下要先趕回家去,便不打擾了,謝閣老、屠尚書,在這裡我想先告辭,抱歉了!”

管你們怎麼商議,跟我有什麼關係?

沈溪不是傻子,這時候選擇站邊,意味着以後跟另一方合作就困難重重。

謝老兒是個小心眼,屠勳實際上也好不到哪兒去。

官做到謝遷和屠勳這級別,並非冠冕堂皇的宰相肚裡能撐船,沈溪知道對付這些老傢伙,不要逆着幹,而是要哄着。

屠勳笑了笑,道:“之厚要走麼?我倒是想留在於喬府上,吃一頓家常便飯,不知於喬是否肯留客?”

謝遷正爲沈溪的“不識相”而惱火,屠勳卻要厚着臉皮留下來吃飯,這讓他更不爽了。

這正是該走的不走,該留的不留。

謝遷話已說出口,自然不能說不歡迎,冷聲道:“該走的走,該留的留,想走的老夫不送……走好!”

說完,謝遷一點沒有主人家的氣度,轉身往書房去了。

屠勳笑看沈溪一眼,似乎在說,別理會倔強的謝老兒,該做什麼便放手去做,這邊有我在,不會讓謝老兒對你有什麼成見。

沈溪原本就不想留下,既然謝遷拂袖而去,他正好圖個省心,不需對誰行禮,直接轉身往謝府大門而去。

……

……

沈溪說府上有喜事,並非只是藉口。

當然,不是他要納誰進門,也不是家裡哪個女眷身懷有孕,而是他要陪王陵之去辦一點事。

王陵之的父親王昌聶一行於日前抵達京城。

王陵之離家已有六七年時間,這中間只回去省親過一次,之後便回到邊疆當差。

之前王家就有意要讓王陵之換一個輕快些的差事,或者是王家主動搬遷到延綏,這樣跟王陵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沈溪從延綏回京前,去信給王昌聶,告知王家人自己要到京城擔任兵部尚書,還有順帶會攜王陵之回京。

王昌聶原本就將寧化縣的田宅處置得差不多了,聞訊後立即動身北上。

王家剛到京城,現住在客棧裡。

沈溪跟王陵之沒乘坐轎子和馬車,步行而去,路上王陵之有些緊張。

“師兄,你說若家父提及我的婚事,該怎麼辦?”

王陵之對於見家人這件事很期待,但想到家裡可能會難爲他,讓他及早把婚事落實,他又開始頭痛。

沈溪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年歲不小,說起來你比我年紀還大,現在我都已經成婚生子,而你到現在依然是孤家寡人,若你父親提及你的婚事,我看是好事,我不但不反對還會支持……”

“師兄,你可不能這樣,說好了你要幫我的!”王陵之着急了。

沈溪沒好氣地道:“我說過陪你去見令尊,可沒說要在你的婚事上幫你……你可別搞混了!另外,我還要跟令尊說說你未來的官途,讓他幫你選好道路。”

王陵之這下更不滿了,噘起嘴道:“爲何是讓家父選,不是我自己選?”

沈溪不再搭理王陵之,你王陵之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好,能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什麼正確的規劃?

難道自負一輩子當個單身漢,說是爲國盡忠但被人當成傻缺就好?

王陵之想得到答案,但沈溪這邊卻不想回答他,王陵之心中不安,路上不再說話,倒是沈溪帶的幾名侍衛在那兒犯嘀咕,在他們看來,這次陪小王將軍回去探親恐怕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王家暫時落腳在崇文門附近一家客棧,這裡距離兵部衙門不是很遠。

一行還沒到客棧門口,有個老人家跑了過來,見到王陵之,仔細辨認半晌,這才驚喜地道:“是二少爺啊……”

王陵之有個兄長,因營商做過幾年牢,王昌聶一直希望王家能出個讀書人,撐起門楣,但奈何王陵之對於讀書沒多大興趣,反倒是從小在沈溪“誘導”下習武,最後混出了名堂。

現在王陵之這個“二少爺”儼然是王家的驕傲。

王陵之道:“劉管家,是你啊?”

劉管家再看旁邊的沈溪,他也認得,當年沈溪是個小屁孩的時候,正是這位劉管家幫忙才讓沈明鈞帶着妻兒進城,沈明鈞和周氏對劉管家一直帶有感恩之心。

劉管家跪下來向沈溪磕頭:“沈大人,小人給您行禮了。”

沈溪笑着上前攙扶:“劉管家,都是自己人,何必多禮?起來敘話便是。”

劉管家聽沈溪稱呼他是“自己人”,頓感顏面有光,麻利地從地上爬起來,想去扶自家少爺,卻發現王陵之已先一步往客棧門口走去。

王昌聶帶着長子王陵渙早就在門口等候,見到王陵之到來,一家人瞬間激動起來。

王陵之當即跪下來向王昌聶磕頭,泣聲道:“父親,孩兒來探望您了。”

這禮數,還是沈溪教王陵之的。

沈溪看着人家一家團聚,沒有往前湊,只是在後面打量。

客棧門口聚攏不少人,路人紛紛駐足圍觀,好奇地詢問這是怎麼回事。

王昌聶老懷安慰,在對兒子噓寒問暖一番,纔看到後面站着的沈溪,趕緊走過去就要下跪,口中道:“草民見過尚書大人。”

一句話,便把圍觀的路人嚇了一大跳,有人嗤笑道:“喲,這是說書唱戲呢?這乳臭未乾的少年會是當朝尚書?”

沈溪對周邊的調侃充耳不聞,上前扶住王昌聶,道:“王老爹客氣了,我跟凌之這兩年都在西北,剛回京師不久,現在凌之在兵部當差。欣聞伯父一家到來,我便帶他過來見見家人,外面說話不方便,還是進內說話爲好。”

沈溪和王昌聶走在前面,一行人步入客棧。

外面沈溪所帶隨從趕緊隔開那些想湊上前看熱鬧的路人,有侍衛喝斥:“兵部沈尚書帶王將軍省親,不得造次!”

沈溪的侍衛一個個都很自豪,說出這番話時,腰桿挺得很直。

給兵部尚書,還是自古以來最年輕甚至可以跟霍去病媲美的沈溪做親隨,走到哪兒都可以仰起頭做人。

圍觀路人恍然大悟,都知道朝中有個三元及第的少年郎,小小年紀便爲國南征北討,立下功勳無數,幾個月前回朝任兵部尚書,沒想到現在終於見到真人了。

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