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

送走謝鐸,沈溪開始考慮是否真的要從國子監選拔人才。

國子監是大明人才匯聚之地,在這裡讀書的基本都是各省舉薦的秀才和年輕舉人,這些人文化素養很高,視野和見識也都不凡,唯一可惜的是自小學的都是程朱理學,尤重八股文,對於兵馬韜略則未必精通。

讀書人普遍看不起武人,讓其改變成見棄筆從戎,並非易事。

“沈尚書,您吩咐的事情,下官已辦妥。告示發出後,估摸需要一段時間纔會爲京城周邊讀書人知曉,等他們斟酌醞釀一番,前來學堂報名後,纔好組織進行考試。”胡璉辦事麻利,執行力很強,迅速填補了王守仁離開後留下的空白,成爲沈溪的左右手。

胡璉在衆多兵部官員中算是比較年輕的存在,且無論是學問還是對軍事的理解,都有獨到之處,沈溪用起來很稱心。

沈溪道:“告示發出就好,下一步,我想從監生中選拔人才,之前謝老祭酒過來稍微提點一下,對我大有啓發。”

胡璉先是一怔,隨即問道:“這件事,怕是要請示陛下吧?沈尚書這就要入宮去面聖?”

正德登基後,大臣們要見一次皇帝的面可不那麼容易,雖然劉瑾離京一羣人進言要恢復午朝,但奏本無法送到朱厚照手中,更沒有人能當面跟朱厚照進言。

朝中大臣都以爲沈溪可以隨便面聖,連胡璉也不例外。

沈溪道:“面聖的事情往後放一放,我還是先去問過謝閣老再說……這兩天沒見謝閣老過來,不知內閣那邊情況怎麼樣了?”

因爲沈溪所說的事情,已超出胡璉的權限,他可不敢對內閣的事情隨便發表議論,於是建議沈溪最好親自去見謝遷。

沈溪收拾好心情,繼續處置公務,準備下午纔去拜訪,畢竟這會兒時間還早,他入宮雖然不難,但沒有正當的藉口也不好擅闖,乾脆等散班後再去找謝遷,唯一的區別是在謝遷位於長安街的小院,還是在謝府相見。

……

……

謝遷此時也想見一見沈溪。

近來棘手的事情太多,讓他非常頭疼。

“……劉瑾沒走前,誰都裝啞巴,現在閹黨頭子剛出京城,一個個就好像看透形勢一樣,全都前來向我獻策……”

“……你們以爲我不知道要一鼓作氣?現在都不把劉瑾當回事,卻忘了當初是誰對劉瑾百般委蛇,以至任其坐大……”

文淵閣,謝遷拿着一堆奏本,一張票擬也不想寫。

王鏊見謝遷一臉愁苦狀,起身來到首輔大人身邊,道:“謝少傅,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議論誅除閹黨之事,正可謂趁他病要他命,你怎能坐視不理?昨日我回府,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翰林院的翰林和國子監的監生也都議論紛紛……”

謝遷擡頭打量王鏊一眼,問道:“守溪,你也覺得現在已是誅除閹黨之良機?你將張苑、魏彬等人置於何處?”

在謝遷看來,閹黨不但包括劉瑾,還包括前戶部尚書韓文羅列的“八虎”,其中最讓謝遷看不過眼的,就是一直陪同朱厚照吃喝玩樂的張苑和李興,當然還有魏彬等歸順劉瑾的閹人。

王鏊語重心長道:“總歸要步步爲營,只要劉瑾倒了,朝廷秩序便可恢復,那時即便有太監仍爲陛下寵信,也不至於出現閹黨專權之局面。”

“話雖如此,但想要實現目的,可沒那麼容易。”

謝遷顯得很惱火,“也不想想現在的局勢,劉瑾雖暫且離開京城,但硃批的權力他可沒放出來,陛下依然信任他那些屬僚,內閣這邊即便做出票擬,司禮監照樣會將不合心意的奏本打回來……如此窘迫的狀況,還想除閹黨?”

王鏊道:“正因內閣大權旁落,不更應以誅除閹黨爲當前第一要務嗎?謝尚書若不想做領頭人,不如讓朝中部堂出面,謝尚書旁觀便可。”

謝遷打量王鏊:“是那些個尚書、侍郎前來見你,想讓你在誅除閹黨一事上幫他們一把吧?”

王鏊老臉一紅,沒有矢口否認,眼睛看向別處,道:“只要是對朝廷有益的事情,談不上誰幫誰,爲人臣子者不都應爲國祚社稷思慮?”

謝遷沒好氣地看了王鏊一眼,心想,你忘了之前是誰比我還想離開朝堂,現在倒好,在我面前裝起錚臣來,好像誰不知道你是什麼人一樣。

謝遷站起身來:“這些奏章,暫且放在此處,莫要過孟陽的手……”

“那是否送去司禮監?”王鏊問道。

謝遷冷笑不已:“送去有何用?都已經亮開車馬炮喊誅除閹黨了,人家又不是傻子,會傻乎乎硃批通過?最後還不是會被打回來?況且,事情一旦爲陛下所知,情況恐怕越發不可收拾!”

“這件事先彈壓下去,尤其是你,不能跟着朝中清流走,現如今宣府戰事正急,劉瑾是功是過不能定性,一切都要看陛下對此事態度如何……”

王鏊顯得很無奈:“謝尚書爲何不肯多聽外面人的意見,到了這個時候還要偏袒劉瑾?”

“誰偏袒了?”

謝遷怒不可遏,瞪着王鏊大聲喝問,“我巴不得將劉瑾剝皮拆骨,但做事要懂得分寸,一步登天的事情是你我應該做的嗎?”

“守溪,我看你該好好反省一下了,爲何內閣權力會被司禮監把持?難道就因爲陛下崇信劉瑾?我看未必,分明是我等不作爲,這才令劉瑾有了可趁之機!”

王鏊一時無語,心道:“謝於喬這是怎麼了,以前他對劉瑾恨之入骨,現在恨依然恨,可一旦涉及劉瑾的事情他便一味推諉,反倒不如沈之厚做事果決……看來昔日賢相如今已老邁不堪,再無魄力可言!”

謝遷不知,自己一心跟劉瑾鬥,卻被王鏊看作窮途末路的老驥。

他不想跟王鏊多贅言,匆忙收拾心情,去兵部衙門找沈溪。

……

……

謝遷到了兵部才知曉,沈溪這個尚書不在。

趕到軍事學堂,依然不見沈溪的人影,倒是胡璉提醒了一句:“……沈尚書有事出去了,聽他的口氣,似乎是去找尋謝尚書您了……”

謝遷馬不停蹄往自己位於長安街的小院趕去,依然沒見到人,恰在此時,家僕過來通稟:“老爺,沈大人在府上候着,說是請您務必在散班後回府一敘。”

謝遷惱火不已:“嘿,這小子,居然自個兒到老夫府上去了,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等謝遷回到自己府宅,進入院子,到了自己書房門口,卻見沈溪正在跟人敘話,相談甚歡。

跟沈溪說話的並非是謝府的人,這會兒謝丕還沒從翰林院散班回來,此人卻是之前上門來懇求謝遷爲文臣主持公道的屠勳。

“這小子,爲何跟元勳走一塊兒去了?二人還有說有笑,難道這小子對元勳做出妥協,想盡早跟劉瑾作個了斷?”

謝遷帶着擔心,進門後故意大聲咳嗽一下,屠勳和沈溪同時看向他,連忙站了起身,各自行禮。

謝遷一擡手,道:“你二人究竟是不約而同找到老夫府上來,還是相約而至?老夫府宅廟小,怕是同時容不下你們兩尊大佛!”

謝遷成爲內閣首輔後,脾氣見長,只要心裡不舒服,說話便不客氣,就算對老朋友也不例外。

屠勳笑着道:“於喬,你這話就見外了,我跟之厚不過湊巧碰上罷了。之厚說了一些朝中趣事,我聽了甚是歡喜,可能有些忘形,見諒見諒!”

謝遷瞪着屠勳,認爲對方是糊弄自己,目光隱有殺人的傾向。

沈溪面色平靜,道:“本以爲謝閣老會在天黑時回來,未曾想,日頭剛西斜閣老便回府……”

謝遷板着臉道:“既然你們同時過來,老夫省得到處找人,正好有事對你們說!”

發現沈溪跟屠勳走得有些近,謝遷便有了危機意識,他不是怕沈溪跟屠勳走近了冷落他,而是怕沈溪被文官集團推出來當槍使。

謝遷看向屠勳的目光中,帶着一種你少來煩我,更別煩沈之厚的意味。

謝遷道:“若你們來說的是關於彈劾閹黨之事,免開尊口,老夫認爲如今朝中暫時無人可替代劉瑾,除非陛下回歸正途,或者由陛下欽定閹黨大罪,否則最好的結果便是維持現狀!”

屠勳大爲不解,驚訝地問道:“於喬,你幾時依附閹黨了?”

“你胡說八道什麼?”謝遷朝着屠勳嚷嚷,“老夫一向爲朝中文臣利益,跟閹黨相鬥,劉瑾專橫跋扈時甚至不惜自損顏面救人,如此還被認爲依附閹黨……你屠元勳可別不知好歹!”

屠勳見謝遷生氣了,趕緊道:“於喬,我這不過是句打趣的話罷了。”

謝遷口中唾沫星子飛濺,怒目相向:“你這是打趣嗎?分明是罵人!試想老夫委曲求全,頂着巨大的壓力跟劉賊鬥,卻得不得你們信任,那是否老夫從朝中退下,你們纔會滿意?”

謝遷看起來是質問屠勳,實則是在試探沈溪的態度。

之後謝遷發現,沈溪神情比屠勳還要淡定,如此一來越發惱火,心想:“這小子居然在老夫面前裝沉穩!”

屠勳看了沈溪一眼,道:“剛纔我跟之厚談論如何扳倒劉瑾,之厚對閹黨的態度,比起你謝於喬就睿智多了。”

“哼哼!”

謝遷鼻子都快氣歪了。

屠勳繼續火上澆油,道:“以前我總覺得年輕人血氣方剛,容易衝動,不能託付重任,今日跟之厚一番交談後,才知道原來年輕人比我們這些老傢伙更有魄力。”

屠勳越是對沈溪稱讚有加,謝遷越生氣。

誰都知道沈之厚是我提拔起來的年輕才俊,你屠元勳在我面前表揚他算幾個意思?要搶我的門生?

或許屠勳着惱於謝遷的推諉態度,對沈溪的誇讚幾乎是不遺餘力。

謝遷道:“你倒是說說看,他哪裡有魄力了?莫不是因爲將劉瑾排擠到宣府,就算大功告成?難道劉瑾不會回來?”

屠勳知道謝遷這個老朋友跟自己較上勁兒了。

朝中大臣中,謝遷算得上是“中堅派”,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謝遷在內閣三位輔政大學士中都是最年輕的那個,屬於“少年得志”的典型。

朝中很多人比謝遷年歲大,但謝遷成爲內閣大學士時,那些年長的老臣多半還只是布政使、郎中、郎中等職,如今屠勳雖爲刑部尚書,但資歷顯然比不上年歲不如他的謝遷,以至於謝遷對屠勳很不服氣。

這跟沈溪的情況相似。

沈溪雖年輕,但中狀元的時間早,且立下功勞後官位擢升很快,那些年老持重的前輩進士反而要當沈溪的下屬。

屠勳道:“於喬先莫要着急,不如將之厚接下來的計劃聽聽再說?”

謝遷平時很喜歡向沈溪問計,甚至把沈溪的計策當成錦囊妙計,但現在屠勳也這麼做,在他看來就不那麼爽了。

我這個老資歷在這兒站着,你問年輕人計策幹什麼?看不起我?

wωw ⊙тт kǎn ⊙℃o

謝遷厲聲道:“他能有什麼好計策?不過是後輩一點淺見,難道你屠元勳自己沒本事,只能聽從一個年輕後生調遣?”

聽到這話,屠勳不由皺起了眉頭。

現在的謝遷就好像瘋狗一樣,見誰都咬,而且是沒理由亂咬,屠勳也有些火大,轉頭對沈溪道:

“之厚,你跟謝尚書談談吧,你們是師生,關係很親密,我先到書房外候着,等你們談好了,我再進來聽個結果,總之我覺得你之前的提議很好,很多事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步來。”

說完,屠勳不想跟謝遷多廢話,目光中滿是對沈溪的欣賞,隨即轉身出了書房,這讓謝遷心頭火氣沒處撒,只能瞪着沈溪,好像要拿沈溪撒氣一般。

謝遷問道:“你到底對他說了什麼?這位刑部尚書非常倔強,你能讓他回心轉意可不容易,就怕你向他做出什麼妥協!”

沈溪攤攤手:“我只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之,並且提議將彈劾劉瑾的事情稍微延後,這應該不算妥協吧?”

謝遷非常詫異:“你說什麼?他同意延後?爲何會這樣?這會兒朝中大臣都湊在一起談論彈劾劉瑾,你竟然能讓他輕易罷休?”

沈溪顯得很淡定,往窗外花園裡正在欣賞盆栽的屠勳望了一眼,這才道:“要剷除劉瑾,必須先剷除劉瑾在京城的勢力,正可謂剪除羽翼,如今三千營掌握在魏彬手上,批閱奏本也由司禮監轉交劉府完成,至於人事任免則由吏部尚書劉宇負責……此時便談彈劾之事,是否操之過急?”

謝遷想了下,隨即問道:“你便用這個理由來勸服的屠元勳?”

沈溪道:“我沒勸過誰……我只是跟屠尚書說,爲今之計,應彈劾之人不是劉瑾,而是掌握三千營的御馬監監督太監魏彬,接下來便是吏部和戶部兩位尚書,只要劉瑾回朝前羽翼被剪斷,即便他回朝短時間內也無法東山再起,到那時是否彈劾劉瑾已無關緊要。”

謝遷先是覺得沈溪之計可行性很高,隨即又予以全盤否認,以針鋒相對的口吻道:“你想彈劾劉宇和劉機,老夫沒話說,朝臣被彈劾那是平常事,但你要彈劾魏彬,憑什麼?你覺得陛下會同意將沒有大過錯的魏彬撤職,換上別人來掌管三千營?”

沈溪道:“謝閣老,敢請教您老一句,您知道現在朝中有多少人想劉瑾死嗎?”

謝遷被問住了,思慮良久纔沒好氣地道:“誰對劉瑾恨之入骨,老夫從何而知?”

沈溪嘆道:“其實如今真正想讓劉瑾死的人,不是朝臣,而是那些置身皇宮大內,跟劉瑾有宿怨之人……太監中,張苑、李興、戴義等跟劉瑾有利益衝突,還有因私怨而跟劉瑾結仇的,諸如之前跟劉瑾鬥毆的御用監太監李榮……這麼多人都想劉瑾死,但劉瑾小日子卻越過越好,那是因爲劉瑾善於經營跟陛下的關係……他有這本事,不見得他身邊人也有這本事。”

“就好像魏彬,掌管三千營後貪贓枉法,無惡不作,之前他有劉瑾撐腰,劉瑾也要靠他來掌握軍隊,現在劉瑾離開,誰還能向他提供庇護?”

“再說戴義、張苑等太監,這些人原本屈從劉瑾的淫威,只能對劉瑾虛以委蛇,現如今劉瑾被髮配,這些人還不趕緊趁機收復失地,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讓陛下將信任轉移到他們身上?”

“現在不是我要跟魏彬、劉宇之流鬥,而是朝中自然會有人來做這樣的事情。不僅是宮內太監,那些受閹黨打壓的外戚黨,還有京城的勳貴,都把劉瑾當作心腹大患……如今劉瑾離京,到了各方勢力切蛋糕之時。”

“閣老您說,就算劉瑾回朝,他還能跟以前那樣輕鬆自在,讓所有人都懼怕他,甚至對他盲從嗎?”

沈溪的話說得很多,非常有條理,謝遷就算再是榆木疙瘩,這些話也直入心坎。

謝遷總結了一下,沈溪的話就一個意思,不是你我要跟劉瑾鬥,是全天下人都要劉瑾死,那劉瑾必然是犯了衆怒,罪該萬死!

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