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

朱厚照剛到坤寧宮,就被張苑發現,迅速送到張皇后身邊,母子重逢,朱厚照便上演一次裝病的好戲。

朱厚照天生胡鬧加演技派,裝個病根本不成問題,小臉化妝之後就跟真的病入膏肓似的,再加上張皇后早就買通太醫院的人僞造病例,並出面作僞證,剩下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

朱祐樘就此成功在自己的臣子面前保持了威儀,讓劉健和李東陽在一衆翰苑臣子面前折了面子。

朱祐樘精神大振,太子平安歸來,無驚無險,感覺病情似乎一下子好了大半。但他不知太子是真的生病了還是裝病,等劉健等大臣探病結束離開,朱祐樘趕緊到牀前,關切地詢問兒子的病情。

張皇后抹着眼淚笑着回答:“皇上,皇兒沒事,他……他只是在裝病,爲您圓謊。多虧太醫院宋院判幫忙遮掩,還有張苑張公公找來喬裝打扮的東西,幫助皇兒成功僞裝!”

朱祐樘長長地舒了口氣,道:“真令朕好生擔心,萬幸萬幸!”

突然朱祐樘意識到自己對兒子太過仁慈,剛纔是一致對外,所以必須要演戲,但現在他可不能讓兒子以爲自己真的不再追究了。

朱祐樘臉色一變,朝着朱厚照發火道:“你這逆子,說!這些時日你往何處去了?人都走了,你還敢躺着裝病!起來,朕要好好審問你……”

即便朱祐樘想發火,但發現自己在很多事上有心無力,就好像對待太子,因爲他最關心的不是太子去了哪裡,而是想知道太子身體如何,一路上是否遭遇辛苦,順道表達一下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可話到嘴邊,說的就是另外一套了,這讓朱祐樘自己也覺得沒面子,但這就是他的真實性格使然。

朱厚照卻彷彿知道自己做錯事一般,身子一翻,從牀上下來,跪在地上,磕頭道:“父皇,兒臣胡鬧,之前離開京城去了地方,走了很多省份,看過黃河長江大運河,領略過地方風土人情,增長見聞……”

“擅自離開京城,確實是兒臣的不對,但兒臣也是想爲父皇掌管好天下社稷,黎民百姓,絕非是出去胡鬧,望父皇明鑑!”

朱厚照出去走了一趟,回來後說話條理分明不少,找到的理由雖然牽強,但至少在朱祐樘聽來極爲受用。

朱祐樘看了看張皇后,問道:“皇后,是你教他如此說的?”

張皇后一臉冤枉之色:“皇上,皇兒剛回來,臣妾一直在念着讓他快些裝病瞞過那些個閣老和翰苑講官,未曾對他說別的……”

朱祐樘突然想到一個關鍵問題,喝問:“你……是如何回京城的,沿途是誰護送你回來?當初,又是如何離開的禁宮和京城?”

這下朱厚照可就沒之前那麼“老實”了,因爲這事關他將來能否再次出宮的問題,而且他不想把劉瑾給抖露出來,朱厚照鐵了心要“講義氣”,至於去見沈溪還有沈溪派人護送他回京城的事情,他也沒準備說。

朱厚照眼珠子骨碌碌一轉,狡獪地說:“父皇,兒臣是從宮門回來的……”

朱祐樘真想一巴掌拍在兒子臉上,你不是從宮門進來的,難道是翻牆進來的?

之前對兒子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已經拋諸腦後,朱祐樘怒不可遏:“你這孽子,再說是如何回來的?”

朱厚照看這架勢,必然是要抖露出一些“秘密”才能順利交差,想了想道:“好吧,兒臣老實交代。兒臣乃是僞裝成小太監,從宮外混進來的,當初兒臣也是這麼溜出宮門的。兒臣用父皇的賞賜,攢了一點家當,出宮去後在京城當鋪把東西給當了,再拿銀錢遊歷四海,爲的是見識一下大明……”

“編,給我好好編!”

朱祐樘氣得直咳嗽,他怎麼都不相信朱厚照是從僞裝成小太監宮門處正大光明進來的,因爲他覺得以紫禁城的警戒力度,御林軍不可能如此鬆懈。

朱厚照道:“父皇,真的是這樣!”

朱佑樘咳嗽加劇,張皇后見狀趕緊上前攙扶丈夫,輕拍他的後背。張苑適時上前,手上捧着一套小太監的衣服,道:

“陛下,這正是之前奴婢見到太子時穿戴,陪同太子一起進坤寧宮的,是臨時安排在東宮值守的奴才,他們不認得太子,在被打棍子之後,招供是被太子所戲,太子逼着他們帶到坤寧宮……”

朱祐樘將信將疑地看向朱厚照,問道:“你這孽子,果真如此輕易便進出宮門?”

朱厚照嘟着嘴,故作委屈道:“父皇,其實兒臣之前就發現,只要太監持有出宮腰牌,進出宮門通常不會受到阻撓,甚至那些侍衛也不會加以盤查。兒臣之前曾出去過,因而知道路徑,這次進出宮門都很順利,甚至宮門前的侍衛混熟了,還跟我打招呼,以爲我就是宮裡的小太監……或許是兒臣的年歲跟那些新進宮的小太監相仿,模樣也有幾分相像吧!”

堂堂太子,居然說自己像小太監,朱祐樘氣得夠嗆,很想幾步衝上前去,打兒子幾耳光,但可惜他的身體卻不允許他做這些事情。

張皇后勸道:“皇上,皇兒能回來就好,皇兒,還不快給你父皇請罪……”

朱厚照立即磕頭不迭:“父皇,兒臣聽說外祖母病重,心中掛念得緊,想早些回來陪伴她老人家左右,誰知返家途中,聽聞她老人家已仙逝,兒臣心中無比哀慟!早知如此,當初兒臣就不該離京,以至於連外祖母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朱厚照爲了表示自己孝順,用張皇后母親的死來做文章,其實他是在得知金夫人死訊後才動身,被他一說,卻好像提前便動身一般。

千算萬算,熊孩子卻沒算到,金夫人病重時,皇宮從未對外公佈事情,一直到金夫人亡故,朝廷才發喪……朱厚照自以爲聰明,但其實聰明反被聰明誤。

可惜的是,朱祐樘患病在身,根本無心思考朱厚照言語中的錯漏,張皇后還在旁幫腔:“皇上,皇兒雖然荒唐胡鬧,但念他一片孝心,你就原諒他吧……”

朱佑樘一直以仁孝治天下,所以歷史上他去世後廟號“孝宗”,諡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便是對他最中肯的評價。在他眼裡,任何人犯了錯誤,只要有仁孝之心,那可以原諒,甚至罪大惡極也可法外開恩。

朱祐樘輕嘆道:“也罷,太子久出歸來,暫且對外宣稱再在內宮養病一段時間,待三五天後,將他遷回擷芳殿,若再有離宮之事發生,朕不但要殺了他身邊的常侍、侍從和宮娥,連他的……太子之位也要一併廢黜!”

就算是嚇唬朱厚照,朱祐樘也找不到更好的切入點,只能恐嚇說要廢太子。但這種出口,他自己都不信,因爲他的情況太過複雜,如果太子被廢,他沒其他兒子來繼承皇位,難道真要把皇位傳給尚且不到兩歲的小公主?

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三六章我是她的男人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