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

沈溪準備組建一支完全由他指揮調度的兵馬。

雖然士兵的俸祿不用操心,但養活這支部隊需用到的兵器、裝備等,則要他全權負責,使得沈溪不想把規模搞得太大……有兩千左右常備兵,再加上聽從調度的四五千衛所兵馬,基本上來說,任何戰事都可以輕鬆應付。

連土木堡之戰,沈溪都只用不到一萬兵馬跟韃靼人周旋,在這湖廣之地,栽培兩千精銳官兵足以應對一切挑戰。

沈溪計劃在自己的侍衛中招聘軍事骨幹,先把他們訓練好,再把湖廣素質最好的士兵劃撥到自己麾下,配備火槍和火炮,按照後世的方法打造出一支鐵軍,不打仗的時候保護自己的安全,打仗的時候則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沈溪的想法得到蘇敬楊的大力支持,之前蘇敬楊已經給沈溪提供了一部分官兵,還將武昌府周邊衛所衛指揮使、千戶所千戶叫來拜會沈溪,順帶讓人回去選拔士兵,送到武昌府來聽從沈溪調遣。

在標兵未正式成軍前,沈溪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工業園區。

經過多次試驗,燧發槍正在逐步成型。這槍說白了就是把引燃火藥的火信,變成扣動扳機打火的火石,雖然火石濺出的火星要點燃黑火藥不是每一次都奏效,但多扣兩下扳機總會把火槍內的火藥點燃。

如今,鐵匠們正在想辦法,給燧發槍上刺刀,這樣即便沒有火藥了,部隊已經有再戰之力。

下一步,便是抓緊時間生產燧發槍。

沈溪打算用一年的時間,生產出兩千支燧發槍,然後裝備部隊……這將是大明歷史上第一支全部裝備火器的軍隊,如果再輔以忠君愛國的思想,沈溪相信將會成爲自己手上的一把利劍。

……

……

送走朱厚照後,沈溪一直處在工業園區和總督衙門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中。

布政使司衙門已經多番來信,催促沈溪主動肩負起防洪事宜。

都指揮使蘇敬楊想的是讓沈溪領軍平息地方少數民族叛亂,而馬中錫則一心念着讓沈溪幫忙防洪治災。

馬中錫之前從沈溪手中得到的那批錢糧,已悉數運往京城,用以補充京師保衛戰後空空如也的國庫。

馬中錫當了好人,可他手頭上就沒了治理江河急需的銀兩。

就算地方上人手充足,但購買麻袋和砂石料總是需要花錢的,不給錢先欠着也行,但老百姓前來抗洪救災,總需要管飯吧?這購買糧食的錢從何而來?

沈溪原本不想理會防洪治災的事情,但他人在武昌府,就住在長江邊上,一旦潰堤他自己跑不掉不說,工業園區也會跟着遭殃。

事關自己的安穩,同時還關係到大明科技進步,沈溪只能親自上長江大堤視察,對長江防洪情況進行更進一步的瞭解。

沈溪視察過江堤之後,發現這時代的堤壩質量很低,堤基爲沙礫基礎,堤背有歷次潰堤形成的淵塘,堤基覆蓋破壞嚴重。臨水面無灘或少灘堤段,白蟻、蛇、獾、鼠等打了許多洞,對堤壩造成極大威脅。

一旦發生潰口,堤壩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洪水無可阻擋。

因爲夏汛即將到來,作爲湖廣總督的沈溪,不能不把防洪擺到第一要務上,他暫時只能寄希望於這一年的洪水別來得太兇猛,給他一定的時間加固堤壩,防洪治災。

大明對河道疏浚、洪災應對處置,以黃河爲第一要務,畢竟黃河年年鬧水災,而長江則在大多數時候都“循規蹈矩”,因而大明只是在齊魯設立河道總督衙門,並未在長江沿岸設置相應的治河衙門。

府、州、縣三級衙門,是湖廣以及江南之地防洪主要機構,地方徵調民夫,裝填沙包、調運護堤等事項,都由各級衙門負責組織。

總督府作爲兩省最高行政和軍事機關,並不負責具體事項,但沈溪可以利用他的“聲望”,在民間募集賑災資金,用在江防上。

總督府這邊把風放出去,湖廣地方豪門大戶都捂緊了錢袋子。

都知道這位新任總督不好惹,之前沈溪只是輕描淡寫要追查毒害馬中錫的奸人,就從湖廣官紳手中坑走八十萬兩銀子,讓各世家大族苦不堪言。

現在沈溪一句治河,指不定要地方捐贈多少銀子,很多之前沒來得及離開湖廣遷徙去別處的家族,這會兒都後悔起來。

“當時沒想開,以爲留下來能逐步恢復往日的風光,結果生意被人搶了不說,現在還要被人坑一大筆!真是命苦!”

沈溪雖然把風放了出去,但他還算客氣,沒打算讓地方士紳掏銀子,因爲他知道士紳們如今的日子不好過,尤其許多世家在失去專營權後,已經從生意人變成地主,靠土地、店面維持生計。

沈溪的意思,由宋小城和惠娘拿出一筆銀子,完成地方防洪工作,順帶爲宋小城和惠娘在地方上的生意順利鋪開奠定政治人脈。

如今宋小城在湖廣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惠娘也已經抵達江贛,如果沈溪不能從政策上給予二人更多幫助,下一步兩家要發展壯大很困難。

沈溪初步算了下,初期拿出兩萬兩銀子賑災即可。

這筆銀子大半可以從總督府賬面上支取,剩下的則由宋小城、惠娘各承擔一部分,如果再有不足,則由地方士紳填補。

惠娘抵達南昌,沈溪想去探視……這會兒家眷已從京城起行,如果等謝韻兒等女到了武昌府後,他再去南昌府可能更不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沈溪終於決定,趁着自家女眷到來之前,先到南昌走一趟。

……

……

沈溪要到南昌視察的消息很快傳開,可把江贛官紳給嚇壞了。

這位新任兩省總督做事雷厲風行,“斑斑劣跡”早就傳遍官場,人人都把沈溪當做瘟神,在沈溪提前通風,說自己要去南昌視察軍務,順帶督導防洪事宜時,地方上很多士紳已經嚇得要開溜。

湖廣佈政使司這邊有馬中錫充當沈溪的排頭兵,而江贛那邊暫時沒有馬文升、劉大夏派系的人,甚至連劉健、李東陽一派的人都沒有。

連跟沈溪接洽說得上話的官員都沒一個,地方各級衙門更是提心吊膽,生怕沈溪又來之前“大清洗”的那套。

沈溪東行,隨行的人不多,他要沿江而下到九江府,再進鄱陽湖登岸陸行到南昌府,這一路雖然不算很長,但也要走個六七天。

沈溪不會急着趕路,重點是考察沿江大堤的情況,順帶找地方官府問一下防洪治災的事情,主要還是瞭解各地的實際情況。

沈溪上任後一直待在武昌府,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在武昌城紮了根,但江贛那邊各級官府、士紳早就有了覺悟,沈溪出任兩省總督,絕對不可能只在一地停留,這次來江贛,必然打着別的旗號來完成地方專營制度改革,順帶“與民爭利”,要跟士紳過不去。

沈溪在武昌府還沒出發,江贛那邊的線報就接踵而至,許多消息都暗藏殺機,說是地方上有人準備刺殺,讓他永遠沒命回武昌府。也有消息說,刺客有幾十人,會在不同的地方對他行刺,連驛館中人都有可能被收買,或許會下毒,又或許趁夜殺進房中,更有甚者乾脆把驛館一把火燒了。

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五章 選人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