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

送禮這招百試百靈,關渚麟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結果人還沒派出去,師爺古程嚴聞訊而至,苦口婆心地勸說:

“縣尊,您可要想清楚再送禮。我聽說沈中丞從來不吃禮尚往來這一套,前兩年他在東南三省爲官時,因別人給他送禮,他就把人給斬嘍,在湖廣時,地方士紳先是在黃鶴樓設宴款待,繼而又送禮,結果轉眼就被抄家。縣尊,您可別幹傻事啊!”

關渚麟皺起了眉頭,不屑一顧:“我說師爺,你嚇唬本官有什麼用?我就不信當官的不貪財不好色!”

“咱德安雖不是什麼大縣,但在九江府總算排得上號,這兩年雖有水患,可每年賦稅卻無虧欠,我跟前藩臺袁大人有幾分交情,他說過,要提拔我做一府同知……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不把總督大人巴結好,能行?”

古師爺苦着臉:“縣尊,感情您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如今江贛和湖廣歸沈中丞管,袁藩臺已往京城述職,下一步安排何職務尚是未知數,湖廣江贛地方他能管得着?您可是舉子出身,能繼續當知縣就不錯了……”

關渚麟怒從心頭起,瞪着古師爺破口大罵:“老子請你回來是出謀劃策,你卻總唱衰持反調,是覺得老子的束脩好賺還是怎的?現在立即派人去調查這位沈中丞的喜好,就算老子被罷官,也要死個明白……”

“憑什麼江贛那麼多貪官污吏,沈中丞偏偏到德安來折騰人,莫非是老子的祖墳衝撞了他?”

古程嚴悻悻然起身,自行去了。

關渚麟還沒想過,又吩咐人把縣衙所有官員、吏員和差役召集起來訓話:“你們給本官聽好了,今夜別想睡覺,全去驛館聽從沈中丞吩咐,沈中丞讓你們往東,誰敢往西,本官把他投江裡餵魚咯!”

“來人,給本官准備轎子,本官現在就去驛館拜會沈中丞,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

……

縣衙亂成一鍋粥,關渚麟恨不能把沈溪當老爹一樣供着,沈溪卻在驛館一派安然,吃過晚飯,二郎腿一翹,拿本書看着,只等晚點沐浴然後上牀歇息。

未到上更時分,雲柳帶着熙兒匆忙而至,將德安周邊情況詳細彙報沈溪。

“……德安轄內十三個鄉鎮,都被催繳未來半年稅賦,頭年地方鬧水災,德安東北部分地區洪澇嚴重,糧食歉收,但奇怪的是德安近年來卻從未曾有拖欠稅賦的記錄,之前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袁朝明曾向朝廷舉薦德安知縣關渚麟,言其在吏部三年小考中,成績優秀,值得提拔……”

雲柳調查得很詳細,基本上德安的大小事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關鍵在於雲柳有東廠的情報系統做支撐,地方上究竟是個什麼狀況,找那些具體負責刺探風土人情的細作問一下,再大致求證一番,就一目瞭然了。

地方上的事情,會從多個渠道呈遞到朝廷,地方官說的是一套,御史言官說的是另一套,而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細作,則基本能調查出地方從上到下方方面面的情況,可以說最準確和詳盡。

這些消息最後被彙總到京城的東廠和錦衣衛衙門。

沈溪心道:“朝廷並不是不知民間疾苦,只是很多時候知道卻隱瞞不報,任由地方官胡作非爲,甚至還以瞞報來作爲請功手段。”

沈溪拿着書本若有所思,雲柳見狀不由問道:“大人,德安知縣關渚麟貪贓枉法,其非法獲取的髒銀不下萬兩,是否將其拿下,交有司處置?”

沈溪輕嘆:“這樣的時代,想濁流獨清很難,我跟一個素昧平生的縣令計較這些作何?與其跟他較真兒,倒不如整頓一下思緒,看看到南昌後該如何處置一些事。時候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沈溪的確不想跟關渚麟計較,因爲他知道,這一路走下來,想真正找幾個清正廉明的官員,難於上青天。

大時代的背景就是如此,朝廷的俸祿定得很低,官員要養家餬口很難,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非要吹毛求疵斬殺貪官,沈溪自問沒那精力和時間,他要改變一個時代,只能從朝廷中樞入手,處理一兩個人於大局無補。

雲柳剛帶着熙兒離開,驛站外面不知何故鼓譟起來。

沈溪好奇地站起身來,來到窗前,推開窗,窗口正好對着驛館正門,沈溪大聲問道:“什麼事?”

下面的侍衛回道:“大人,有人前來送禮,說是縣衙派來的,讓小的攔在外面了!”

沈溪無奈搖頭。這些貪官污吏已經形成了定規,但凡他這個兩省總督走到哪兒,都有人送禮,似乎這些人很喜歡把他拉攏成爲一夥,非要讓他同流合污才肯作罷。

德安縣內驛館原本就沒多少人,沈溪入住後,整個驛館更是沒別人入住,被沈溪一行包了下來。由於沈溪帶來的人太多,連官驛周邊的那些個客棧通鋪上都住滿了人。

沈溪沒有關窗,回到書桌前,享受着和熙夜風送來的縷縷清涼。至於出發前傳聞的那些燒驛館、刺殺等險惡手段,沈溪並不擔心,他不信有人敢公然在鬧市行兇,如今的他可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手頭有兵,朝中有人,無所畏懼。

不多時,德安知縣關渚麟到了,說是有要事商談。

沈溪在樓下大堂接見關渚麟,關渚麟一來,先對沈溪表達一番敬仰之情,突然神秘兮兮湊上前,道:“沈中丞前來江贛,可是要視察地方,瞭解百姓民生?”

沈溪點頭:“本官乃是兩省督撫,自然不能一直待在武昌府不挪窩。此番取道德安前往南昌,或許會在省治逗留一段時間。當然,路上四處走走,關心民生疾苦,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關渚麟神色緊張:“沈中丞報國盡忠,臨政無阿,下官欽佩之至。有件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沈溪打量關渚麟,知道這名有貪贓枉法前科的地方官肚子裡沒什麼好東西,當即揚揚下巴:“有話直說無妨!”

ωωω ▲Tтkǎ n ▲℃ O

關渚麟輕嘆:“沈中丞可知,江贛地方曾有叛逆作亂,頂着的卻是寧王府的招牌?甚至有寧王府的人,公然招募打手,欺壓良善。更有傳聞,說小寧王有意招納賢士,爲的是將來能登臨大統。此般種種,實在大不敬……”

關於寧王造反的消息,沈溪已不是第一次聽聞。

之前在安慶府時,就有相關傳聞,沈溪未放在心上,現在到德安這樣的小地方,又來這套,簡直有三人成虎之意。

沈溪道:“寧王乃大明世襲永貴的藩王,你不過地方知縣,怎可在無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污衊說寧王有謀反之意?”

關渚麟一聽,以爲沈溪被寧王收買了,趕緊擺手:“回中丞,下官可未曾言及寧王有謀反之意,只是將地方不公之事言明。寧王府多年來欺壓良善,早就引起江贛百姓怨聲載道,但苦於上訴無門,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數年來被寧王府欺壓,加之有不少地方官員暗中與寧王府勾連,危害鄉里……”

“下官到任地方,也曾爲寧王府收買拉攏,但下官牢記禮義廉恥,深感皇恩浩蕩,不敢有絲毫忤逆之舉……”

沈溪點頭:“如此說來,關知縣倒是忠直之臣!”

關渚麟一臉慚色:“下官只求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子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下官願意爲沈中丞赴湯蹈火,只求您能替百姓做主,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說着,關渚麟再次跪下,給沈溪磕頭行禮。

沈溪一擺手:“行了,本官已知曉,定會詳細調查此事。若關知縣沒別的事,先回縣衙去吧,本官要休息了!”

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