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

熊孩子小心眼兒裡一直留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念,誰對他好,他領誰的情,誰若是對他不好,他就會加倍奉還……說好聽點兒這叫做禮尚往來,說難聽的話那就是錙銖必較,年歲不大報復心卻很強。

想到歷史上,朱厚照登基後對文官集團無情的打壓,沈溪大概便明白了朱厚照的叛逆思想有多重。

沈溪微微皺眉,道:“不管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再怎麼專權,這大明江山終歸都是你的……你現在只是太子,着什麼急?”

朱厚照坐下來,嘿嘿笑道:“還是先生看得明白,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哪怕他們現在叫得再歡,一副大明江山離開他們便維持不下去的架勢,看我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但只要我當了皇帝,我就要他們好好見識一下我的厲害……”

“他們總以爲我是孩子,成天都在父皇面前說我的壞話,我做的好他們不認同,做的不好他們更是口誅筆伐,最讓人氣憤的是,連父皇也認可我的地方,他們居然也能挑出毛病來,簡直不可理喻!”

“沈先生,將來我登基爲帝,你來當首輔大臣,我們師生同心,你幫我治理好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我當個悠閒自在的皇帝,又或者我們一起領兵去草原,打得韃子滿地找牙……您看如何?”

沈溪不知道朱厚照哪兒來的這麼心思,但細細一琢磨,便猜想或許跟張皇后平日耳渲目染有關。

張皇后雖然在歷史上多有清譽,沒有干政的舉措,但不管怎麼說始終是個妒婦,朱佑樘一脈自朱厚照而絕,與她脫不了干係。張皇后給兒子灌輸的思想,是讓兒子真正掌握朝廷,擁有絕對的權力。

朝中人對朱厚照的貶低之言,只會引來張皇后的怒火,張皇后時常在丈夫和兒子面前發牢騷,久而久之,朱厚照便把母親的話奉爲經典,深信不疑。

沈溪道:“打仗可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仗其實就是打錢,只有國庫充足,才能放心大膽地用兵,而不用隨時擔心朝廷會破產。等你將來做了皇帝,國庫又有錢,你徵調我打仗,我身爲臣子自然不能反對,但具體的戰略戰術制定,都要合符規矩……唉,一切等你真正登基後再說吧!”

朱厚照聽了沈溪這話,大爲興奮,道:“嘿,只要先生能聽從我的命令就好,那時我是皇帝,你是首輔大臣,這事兒光想想就覺得激動,只是……還得父皇病故我才能繼位,想想便覺得沒勁。”

“如果我現在能做主的話,會立即重用沈先生,不讓沈先生留在湖廣這種地方……唉,這兒終歸還是沒有江南和京城繁華啊!”

朱厚照大多數時候都是孩子心性,調皮搗蛋,任性妄爲,但他本性善良,就算偶爾會逞強出風頭,也是他好面子所致,許多基本的事理他是明白的。

沈溪道:“江南乃魚米之鄉,湖廣更是承載天下百姓衣食飯飽,‘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便是此道理。”

“太祖開國後,兩湖地區的糧食產量提高很快,到現在已經是天下糧倉,這裡出產的糧食與百姓生活休慼相關。京城繁華,卻是因其爲首都,乃全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的緣故。”

“湖廣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承載着全天下人溫飽的希望,你身爲太子,國之儲君,可不能看不起這片沃土!”

朱厚照撇撇嘴,道:“切,我看這裡就是不毛之地,虧先生還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先生,先說好了,我當上皇帝第一件事便是調你回京,那時你再教我治國和做人的道理,你想進什麼衙門,我通通批准,哪怕你要當宰相也行啊!”

或許是朱厚照聽沈溪講的歷史故事多了,對於曹操、李林甫、王安石這樣的丞相、宰相的故事很熱衷,小小年歲便有廢除內閣制度重新設立宰相之意,這也跟他老爹朱祐樘推崇內閣文官,對熊孩子一再壓制進而對內閣制度心生厭惡有關。

其實到了弘治朝,內閣首輔的地位基本跟宰相的持平,尤其到了弘治末年,朝廷大小事項基本都出自劉健和李東陽之手,說他們是無冕的宰相也不爲過。

只是洪武朝留下的規矩,即便是實質上的宰相也不能承認,大明不立宰相已是定規,內閣大臣所受限制,畢竟比宰相多多了,六部不在內閣統轄便是最好的證明,劉健權力再大,也始終無法跟明初的胡惟庸相提並論。

沈溪不想再跟朱厚照探討這無稽的問題,道:“一切等你登基那天再說吧!”

師生之間交談,沒有太多避諱,就好像談及朱厚照登基這事,沈溪也沒刻意迴避,該說的都說了。

按理講,作爲臣子,不能妄議皇位傳承這樣的大事,因爲這會顯得對當今皇帝大不敬,但因沈溪跟朱厚照間很多時候都沒大沒小,覺得說說也沒什麼。即便朱厚照說出去,在朱祐樘和劉健等人眼中,也是朱厚照童言無忌,沒人會計較。

大明承平已久,到現在已無文字獄的顧慮,文官只要不是誹謗皇帝,基本上還是敢說話的。

朱厚照或許想到自己就要走了,想要跟沈溪多聊幾句,嘻嘻哈哈一直鬧到很晚還沒有睏意。

沈溪算是看出來了,這時代的人都習慣早睡早起,只有他這樣後世穿越而來又或者是朱厚照這樣混吃等死的傢伙,到了夜晚纔不會覺得困,要熬到很夜才睡覺。

……

……

翌日清晨,沈溪讓人準備好馬車,準備送朱厚照離開武昌府。

還沒等出發,布政使司衙門來人,沈溪原以爲馬中錫會隨便派個小吏過來,誰曾想堂堂藩臺大人居然會親自光臨。

沈溪對朱厚照道:“不想被人知道你私自出逃到湖廣,就上馬車去!”

“嘿嘿,是先生不敢讓人知道吧?不過,我可以給你面子!”朱厚照說完,嬉皮笑臉上了馬車。

馬中錫從轎子上下來,到了沈溪面前,簡單行禮。馬藩臺顯得極爲謹慎,沒往沈溪送行的馬車打量,直接道:“剛得到來自京城的消息,昌國公諡金夫人於五月己未過身,朝廷以地方縞素,命各地不得承以喜慶之事!陛下龍體有恙,着內閣宰輔劉少傅爲首,執領治喪之事。”

沈溪微微有些詫異。

這位剛過世的昌國公金夫人,不是別人,正是朱祐樘的丈母孃,張皇后的母親,同時也是朱厚照的外祖母。

朱厚照的姥姥死在京城,可惜他這個外孫人還滯留於兩湖,不能及時趕回去奔喪。

斯時弘治皇帝朱祐樘自己也在生病,治喪的事情便交由劉健和李東陽負責。

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