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

僕人急匆匆到內院去通知人,不多時,謝丕進入書房,他沒想到父親突然回來,更沒想到自己會被父親找過來訓話。

謝丕見謝遷拿着一封信湊在燭臺前聚精會神看着,連忙走上前行禮:“父親大人,不知找孩兒來,有何事?”

謝遷瞪了兒子一眼,但又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些冤枉,以前他很少體諒家人,但在正陽門經歷一天戰事下來,忽然感覺家人的重要性,這也是他下正陽門後第一時間想到回家的原因。

謝遷神色變得緩和,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然後說:“爲父讓你過來,有個典故要考校你……”

謝丕心裡咯噔一下,自己在後院好端端地讀書,突然被叫過來說要考校學問,這其中莫非有什麼隱秘……自己已成家立業但卻被家裡逼着讀書,由於時常被父親喝斥甚至在妻子面前都不能一振夫綱,這讓他感覺面子掛不住。

但謝丕終歸不敢違背謝遷的意思,正想委婉地應承,卻聽老父已把題目問出,“……奉辭伐罪,旌麾南指。這句話,出自何處?”

謝丕稍微思索,便想出來了,畢竟對於一個立志科舉常年接觸時文和策問的人來說,這東西並不是那麼難,謝丕正色道:

“奉辭伐罪,旌麾南指,語出《三國志·吳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衆,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其意……”

謝遷聽到這裡,不由拍了自己腦門一下,輕嘆道:“我怎如此疏忽!行了,你且退下,有事再喚你過來!”

謝丕莫名其妙,自己被父親叫過來問了兩句,如此就算完成考覈?心中正感好奇,卻見自己父親匆忙收拾東西,自顧自出書房門而去,謝丕的疑問更大了:

“父親讓我退下,爲何他自己走得比我還快?他在宮中當值,如今京城正遭遇外夷攻打,可是他問我的事情卻與此風馬牛不相及,這中間莫非有什麼關聯?”

謝丕尚未想明白,徐夫人匆忙而來,跨進書房門後向四圍打量一番,問道:“爾父呢?”

謝丕回道:“父親匆忙過來,問了話便即離開!”

徐夫人臉上滿是失落,跺足道:“這便走了?也不說說京師到底如何了,如今謠言四起,咱一家人究竟該怎生應對纔是……不行,你快出門,追上問問爾父,讓他多交待兩句,也好讓家裡有個底!”

謝丕爲難地說:“娘,父親乃閣臣,現在宮中辦差,平日接觸均爲軍國大事,如何會與兒子細說?你儘管放心吧,既然父親沒有交待家事,那就說明京師安全暫時無虞,家裡像往常那樣過活便是。剛纔匆匆一會,父親面上多有煩憂,還是別去打攪爲好!”

徐夫人原本火冒三丈,但聽到兒子一聲“娘”,頓時一切惱怒煙消雲散,她疼惜地拉着兒子的手,面帶欣慰:

“也好,你父親不在,家裡便由你做主,有什麼事你多照看些……丕兒,現在家裡就指望你了,一定要用心讀書啊!”

謝丕是徐夫人親生,但過繼出去後她卻沒資格管教兒子了,這是讓她最感傷心難過的一點,這會兒謝丕表現出一定的擔當,讓徐夫人老懷安慰。

……

……

謝遷從書房出來,出了前院來到家門口,馬文升依然未露面。

謝遷心煩意亂:“沈溪小兒突然送信回來,我毫無防備,什麼都一團糟,我去何處找人哪?難道真要往皇宮面聖,跟陛下提及,要麼去內閣跟劉少傅等人商議?若如此,沈溪小兒把信與我,又有何意義?”

就在謝遷茫然不知所措時,一騎從正陽門方向而來,在謝府門前勒住馬繮。一名太監從馬上翻身躍下,大步走到謝遷跟道,恭敬地說:“謝閣老,剛得到消息,韃子突然自西直門發起攻城!陛下令您……火速帶太子回宮!”

謝遷本以爲弘治皇帝要他陪同太子往西直門督戰,聽到最後一句,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謝遷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正陽門把朱厚照給提溜下來,而是儘快找到馬文升商議沈溪所說內容。他轉過身對門房說:“馬尚書過來,記得讓他往正陽門去,告訴他有大事發生,刻不容緩!”

言罷,謝遷急匆匆上了一直等候在府門外的馬車。

馬車起行,謝遷猶自嘀咕:“沈溪小兒的意思,多半是要京師裡應外合,出動出兵響應……可是,他憑什麼帶兵回援?老老實實待在居庸關不挺好麼?話說居庸關如今也不知怎樣了,居然未有任何消息傳回,真是稀罕!”

謝遷極爲矛盾,既願意相信於大通說的話是真的,又充滿懷疑,主要是沈溪突然“死而復生”太過匪夷所思。

馬車停靠在正陽門城下,城頭上火光熊熊,幾乎每個垛口都矗立着火把,每五十步還會燃起篝火,士兵們嚴防死守,防止韃靼人突然發起攻城。

謝遷剛到,隋仲便過來行禮:“謝閣老!”

“之前抓到的細作現在何處?趕緊把人帶過來!”

謝遷迫不及待說了一句,要想知道沈溪和其統率的軍隊的情況,目前只有於大通能夠解說清楚。

隋仲臉上滿是爲難之色:“回閣老,人……人……”

謝遷怒從心起,喝問:“人怎麼了?莫不是給你們殺了?”

隋仲趕緊解釋:“閣老切莫誤會,信使……只是被太子請上城樓,這會兒太子正在問話!”

“太子?”

謝遷怎麼都沒想到朱厚照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來“搗亂”,他想了想,問道,“此事還有旁人知曉嗎?”

隋仲搖頭:“未曾報與他人……”

謝遷一擺手:“行了,老夫知道該如何處置,你且先安排城防事宜,西直門此時正有北寇兵馬夜襲,若兵部有調兵文書到來,你直接抽調兵馬過去助戰,不用再跟太子和我商議!”

說完,謝遷不等隋仲應答,徑直往城頭而去。

上了城頭,謝遷停下喘息好一會兒,這才繼續攀援,等進入城門樓三層,只見大廳裡燈火通明,朱厚照一身寬袍,正手舞足蹈地說着什麼。

謝遷憤懣地想:“太子已經十三歲了,爲何一點兒正形都沒有?跟同樣年歲便中狀元的沈溪小兒一比,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地下,怪不得沈溪小兒能成爲朝廷的擎天玉柱,連遭遇土木堡這般困境依然大難不死,以後他還怕什麼?”

“太子殿下!”謝遷上前行禮。

朱厚照興奮地說:“謝先生,您回來了?我這兒剛得到個好消息,原來沈先生……咳咳,沈卿家沒死,他現在不但從土木堡順利突圍,還殺退韃靼亦不剌部兵馬,現在已帶兵進駐居庸關,正準備回京師勤王呢!”

謝遷有想一頭撞死的衝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知沈溪小兒的意圖,這般折騰一番,尚不及太子問詢一番來得實在,我這不是自找麻煩?”

心裡因爲確定沈溪“活着”而開懷不已,但謝遷嘴上卻猶自帶着幾分質疑:“太子殿下,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家之言不可盡信,誰知此人是否爲狄夷細作!”

朱厚照本來興致盎然,聽到此話有些掃興:“謝先生盡說喪氣話,此人對土木堡內的情況知之甚詳,還把時間地點都說得一清二楚,怎會是韃子細作?”

“喂,你不用怕,跟謝先生說說你知道的事情,說的好本宮重重有賞,提拔你做將軍,以後跟着沈卿家建功立業!”

於大通原本跪在地上怕得要死,聽到朱厚照的允諾,膽氣頓生,站起來講述他知道的情況。

“……沈大人領兵往宣府,那時小人只是普通士卒,沈大人一路上被幾位將軍刁難,未到宣府已下發三次犒賞鼓舞士氣,結果剛到雞鳴驛便突然撤兵,小人也不知怎麼回事,兵馬糊里糊塗就進駐土木堡,隨後韃子殺來,我們很快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絡……”

於大通腦子靈活,嘴巴也不笨,說話有條理懂得撿重點,所說內容儘管不盡不詳,但卻把沈溪在土木堡經歷的大小事情基本交待清楚了。

這頭剛說完跟火綾的一戰,朱厚照已然握緊拳頭,興奮地說:“打的好,打的好,仗就該這麼打,傾巢出動,把火炮藏在軍陣中,等韃子殺來時,突然把火炮亮出來,讓韃子知道咱大明步兵方陣的厲害。接下來怎樣,你接着說……”

於大通開始講解之後第二場戰事,正是用“馬雷”跟韃靼人交戰,逼迫韃靼人撤出土木堡周邊五里,而後掌握時機,抓緊時間構築戰壕,最終形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堅守一個多月。

不但朱厚照聽得熱血沸騰,連謝遷都有些失神,因爲於大通講述的每一場戰事以及取得的戰果,在謝遷看來都是一個奇蹟。

謝遷心想:“沈溪小兒的成功並非偶然,他能把銘刻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土木堡,用自己的方式改造,能抵禦韃靼數萬雄兵連續攻打,最終成功帶兵回居庸關,這場戰事一定能載入史冊。”

朱厚照聽了於大通的講述,追問:“快說,還有呢?沈先生跟亦不剌部的那場戰事你還沒說呢!”

於大通瞠目結舌,結結巴巴道:“小……小人那時奉命前出調查居庸關南面的敵情,對於交戰時的情況並不是很清楚。”

“等全軍進駐居庸關後,沈大人馬上給小人派遣差事,往京城送信,至於居庸關北口那場仗怎麼打的,小人不是很清楚,但卻知道沈先生有一位很厲害的師弟,領兵衝殺在前,所向披靡,軍中上下無人不服!”

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