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新差遣

第401章 新差遣

這日韓琦召章越至政事堂議事,言及是除授差遣。

章越一聽當即振作精神,趕往政事堂。

章越身着緋袍銀魚袋步入政事堂,但見堂外不少等待接見的官員側立言談。衆人看到一名身着緋袍魚袋的官員入內時,皆是本能地行禮。

要知道即便在京師着緋袍銀袋的官員也是不多,等他們見到對方如此年輕時不由驚訝。待有熟悉的人言是狀元公時,衆人方纔露出釋然之色,且隱隱露出羨慕嫉妒之意。

章越目光一掃將衆人神情看在眼底,他明白在場大多數官員爲官十幾年都混不上一身緋袍銀袋,自己年紀輕輕,爲官不過兩年即獲此殊榮,怎叫人不眼紅。

不過章越並沒有得意,而是笑着客客氣氣地向衆人作了一個團揖。

這時堂吏上前道:“章學士,韓相公命你一到即入堂議事。”

已是開始了?

章越稱是一聲趨步入內。

章越抵至政事堂內時,但見紫袍金袋的韓琦高坐於案上,正與堂下一名官員說話。

章越看了一眼這名官員,但見雖是坐在交椅上,仍可見此人身材魁梧,且眉目秀髮,端的是相貌堂堂。對方面對韓琦奏事時,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一見即知是端肅穩重之人。

章越在門旁停下腳步,宰相與官員正在議事,自己不好貿然上前,以免有窺聽之嫌。

等韓琦看見自己招了招手時,章越方纔上前。

下首官員面對韓琦應答之時聲如洪鐘,只聽得對方言道:“下官在青城縣任事時,地方祭田粟米用大斗收進,再以公斗放出,獲三倍之利,百姓雖是怨聲載道,卻不敢上訴官府。”

“下官任官後均定納進以平其事,民稱其便!”

韓琦聽了微微稱許道:“此事先帝早已知之,本欲以法令頒佈四方,可惜未成而駕崩,如今我當上稟官家,下詔重推此事,立以法禁。”

對方聞言道:“相公如此爲之,真可謂天下百姓之幸。”

章越聽了此人還是一位能吏啊,聽口音似乎是對方關中人士。

章越走到韓琦面前行參拜之禮。

韓琦示意章越坐在右首的椅上。章越坐定後,趁着堂吏端上茶湯的功夫,韓琦言道:“這位是呂微仲,京兆府藍田人士,因在青城縣政績卓著,此番爲知成都府的韓子華所薦入京,我打算堂除你們二人爲鹽鐵判官。”

章越聽了不由心道,韓琦這話信息量太大了。

原來眼前這位(呂微仲)便是呂大防啊,又是一個牛人。呂大防因在青城縣政績卓著,而被知成都府的韓絳所推薦,此事章越是知道的,韓絳不僅將呂大防推薦給韓琦,還稱他有王佐之才。

韓絳是韓琦的心腹,也是馬前卒。他親自開口給韓琦推薦的人,韓琦肯定是要大用的。故而韓琦直接安排入鹽鐵司。

而自己當初與歐陽修要求也是三司,本來也只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而已。沒料到韓琦還真給自己安排進三司了,簡直是太給力了。

章越看了身旁的呂大防一眼,以後二人要一起共事了。

韓琦道:“鹽鐵判官之職,以太常博士,員外郎充任,你們二人本官都是著作佐郎,序資皆差了一等,故你們二人且先權判鹽鐵司。”

官員任官有判與知。

如果資序差一等,就要稱權判或權知。

如果資序差兩等,則稱‘權發遣’。

鹽鐵判官序資最低爲太常博士,章越與呂大防本官都差了一等,因此都加了權判二字。治平年間韓琦還以知東明縣的皮公弼,爲權發遣度支判官,那麼他的本官應比章越與呂大防還低一等。

無論是權判還是權發遣,都是高職低配的意思。

王安石變法時,因爲手頭沒有可用之人,於是提拔了大量年輕官員充任朝廷要職,故而熙寧年間‘權發遣’三字可謂滿天飛。

要知道大宋朝的特色就是冗官多,高職低配擠佔了大量按班序資的官員的位置,此舉導致了權發遣也變得臭名昭著。

比如兩位宋朝官員路上碰到,一人問道:“你是權發遣啊,我也是權發遣。”

另一人回道:“你纔是權發遣,你全家都是權發遣。”

當然韓琦不是王安石那樣手頭上沒人用。他驟拔章越和呂大防爲鹽鐵判官,也是他要賣面子給歐陽修與韓絳兩位心腹。

韓琦見章越沉默不出聲,於是示意呂大防先行退下。

政事堂內章越言道:“下官資輕而驟進,雖怕難負衆望,但蒙相公提拔,唯有傾其所能,效命於相公。還請相公吩咐……”

章越心知官場上無論是低職高配,還是高職低配都有特殊的意義所在。韓琦身爲宰相,對於官員的選用,他選擇自己爲如此要職,那麼既有他講人情之處也有他不講人情之處。

故而不是傻乎乎地去赴任,而是要先搞清楚上面的意圖所在。

韓琦微微露出笑意,攏袖伸出手指依次數道:“如今鹽鐵司副使一人,勾管一人,判官三人。”

“鹽鐵司之下設七案,分別是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由三名判官分轄。”

韓琦伸出七根手指後然後道:“我的意思,讓你獨巡都鹽案一案!”

章越一聽頓時精神大振。

都鹽案,也就是大宋朝裡有關於鹽的事,他都可以管。

宋朝實行官鹽制度,官鹽的收入是財政的大頭,這權力實在大的驚人,竟安排給自己。

但話說回來,自己雖說沒有經驗。不過真正操作起來其實也不難。

因爲都鹽案具體事務下面由孔目負責,孔目下面還有積年老吏打理,這些人對於案事可謂相當熟練。

正所謂‘流水的官員,不動的胥吏’。

官員流動性太高,經常是幹個一兩年就調走了,對事務的專業性其實不強,具體事務都是由胥吏負責的,王安石當初上萬言事時就抨擊過這一點。

故而即便沒什麼經驗,章越照樣可以出任三司判官這樣的要職。

那麼章越能做主的權力大不大?

其實可操作的空間也不大,章越上面還有管勾司事管着,管勾上面還有鹽鐵副使,鹽鐵副使上還有三司使。

更不用說其他監督的官員。

三司使名義上直接向官家彙報,但其實大多事還是要聽宰相的。

但縱是如此,鹽鐵判官,而且還是主巡鹽案,是一個相當相當有實權的事務官。

韓琦道:“歐公保薦你爲三司判官時,我曾猶豫,畢竟你沒有在地方歷事的經驗,驟然爲之三司此等要職有所難處。”

“不過既是你主動相請,我也就姑且用之,實話說如今鹽務真有樁棘手之事,我思來想去唯有你方可勝任,是了,聽聞你妻家有經手鹽事?”

章越心底一凜,沒錯,似乎吳安詩,吳安持有插手鹽事,不過這些事吳家一向不與自己提及,十七娘也沒與自己說得仔細。

韓琦道:“你若爲難,我可讓你另謀其他的差遣,不一定非要爲之。”

章越毫不猶豫地道:“既是相公有命,在下義不容辭。”

韓琦道:“莫要答允太快,界身去過否?”

章越道:“未曾。”

韓琦道:“界身的金銀彩帛交易之所,裡面的每一交易.動即千萬。其中那上百家的交引鋪子,你先去走一走,看過之後再來回話。”

“若是你仍堅持,三日後我安排你與呂微仲一起面見太后。”

章越聽了韓琦的言語後答允了,退出政事堂來。

此刻他的心情可謂是非常的激動,好容易才緩下來,等走出了數步方可見面前有一個熟悉的身影,這不是方纔在政事堂裡見過的呂大防麼?

但見對方向自己行禮道:“見過章學士。”

章越忙道:“不敢當。呂兄是皇佑元年的進士,應是在下先見禮纔是。”

呂大防道:“豈敢,章學士兩魁天下,又得賜緋銀,在下望塵莫及。”

要換了以往,章越很願意與呂大防結識一番,但今日自己得了韓琦的言語,急着要往界身一行,故而也沒什麼功夫與呂大防閒聊,簡單地道了幾句,請對方到府上一敘即是離開。

章越走後,呂大防目送章越的背影不由道:“正叔曾屢贊章度之,此番同在鹽鐵司共事,倒得機緣可結識一番。”

章越辭別呂大防後,即匆匆趕到界身。

所謂的界身,即在潘家樓大街附近。

潘家樓大街堪比大宋之華爾街。

此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界身,界身所在又被稱作南通一巷。行走在此,章越大體可比作行走在後世金融街上,極目所見都是上百層的高樓大廈。

當然大宋朝沒有這般高樓,反正體驗也差不多。

這裡每棟樓都是建得規模宏大,僅僅是一個門面,就堪比大街般寬闊,在門口望去幽深幽深,若身上沒些錢財作底的,連走進門的勇氣也沒有。

而這裡就是大宋的金銀彩帛交易之地,每筆交易動則就是千萬錢出入。

這等鋪子被稱作交引鋪,僅在這界身這樣的鋪子就有上百間之多。

章越既來到此處,便選了一間看得規模最大的鋪子走了進去。

PS:呂大防是仁宗駕崩前出任權鹽鐵判官的,而小說還是以服務劇情爲主。

(本章完)

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224章 表白第263章 真相第327章 奏對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637章 夫妻第210章 暢談請假第181章 楊氏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65章 信約第748章 補償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864章 上日第828章 叛亂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283章 平邊策第36章 不學有術第727章 回京?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444章 風波第202章 給他第228章 秋夜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44章 寒門貴子第249章 關撲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808章 書信第82章 雪景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929章 拉攏第206章 成功第392章 改變第273章 論名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865章 會食第269章 媒人第668章 福將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284章 論名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17章 朕不是漢元帝第8章 三字經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251章 梅香第663章 底氣第365章 拜師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111章 江賊第524章 省元第691章 鹽井第272章 逛逛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90章 策問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161章 手段第621章 任用之道請假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224章 表白請假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366章 先生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424章 婚姻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920章 執政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55章 人才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249章 關撲第390章 圈套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83章 二三事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954章 萬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