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媒人

第269章 媒人

次日,也是原定放榜的一日。

汴京卻半夜下起了雨。

雨不大,但卻是汴京開春後的第一場雨。

連綿絲雨落地無聲,甚至地上也沒溼幾分,汴京人家直到出了家門方覺昨夜下了一場春雨。

但不久雨卻越下越大,耳邊但聽嘩嘩響起,屋棚瓦片叮叮地響作好聽的雨聲,而百姓們則一個接着一個,挨家挨戶去報喜。

有了這場春雨,汴京遠近的春旱終於可以稍稍緩解了。

不少將這場春雨盡歸於天子往太一宮祈雨,也有人莫名此功德歸於省試放榜之喜。

這一榜新進士,令天公喜矣,故降下這場春雨來賀之。

如今章實的家門前,卻另一番景象。

因住在窄巷裡,車駕遠遠即是停下,然後不少人打着傘上門來,其中大多都是髮髻上扎着黃色帶子的婦人。

這樣的裝束便是媒婆了。

一早來,章實家裡如此媒婆來了好幾個。

榜首江衍在老家已是成了親。

榜三的王魁是宰相富弼的侄孫女婿,前段還傳出勾搭良家女子的事。

如此榜二的章越成了媒婆眼底的金子,即便章家已向他們吐露章越已有婚約在身了。

一個是年輕,才十七歲,二是相貌好,三是寒士。

前兩者好說,寒士爲何成了優勢?

寒士說明之前門第不高,所謂的婚約很難有個門當戶對。若之前是小門小戶的女子,如今章越爲省試第二,還是未來的進士,那麼正是身份有高低的時候。

故而不少媒婆貪着這花紅謝禮十分不厚道地來此一試。

章實推說章越有婚約了,她們便問是哪家姑娘,下了庚帖了沒有?

章實不肯說哪家姑娘,又言沒下庚帖,她們便作實認爲章實是拿話推搪,於是更不肯走了。

不過章實卻不好說,這雖有了婚約,但不過是口頭約定,這終究還沒有下庚帖呢。

章實來汴京時章越一再交代,不可以與外人說。

章越知章實是好顯擺的性子,估摸自己不和他說,這親事會傳得整個汴京城都知道,故而叮囑再三。章實倒也不是坑弟弟的,雖很想說,但最終還是守口如瓶了。

如今媒婆上門追問是哪家的姑娘,章實想起章越的話,一時也不好直言,當即被媒婆們當作了這婚約是子虛烏有之事。

故而章實的麻煩即是來了,被一羣媒婆堵在家門口。

好容易送走了衆媒婆,章實一回頭卻見堂上還坐着一位三十來歲容貌普通,但甚精明能幹的婦人。

章實見了對方忙道:“這位娘子,方纔我也是說了,舍弟真已定了婚約,實在是不堪擡愛,娘子請回吧。”

但見對方笑了笑道:“這位官人誤會了,我不是來說媒的,我來代你們說媒的。”

“代我們說媒?”章實一愣。

但見對方拿着團扇往章實肩上一拍道:“你方纔說已是定下了婚約,但還沒遞庚帖,那麼既是如此也沒請媒人上門說親吧,如此可讓奴家代勞麼?”

章實一愣,昨日章越及第後狂喜一夜沒睡,今日來了個媒婆堵門,令他倒是真的一時沒想到這事。

但章實見對方難免狐疑,這提親的事你能麼?

那見媒人輕搖着團扇道:“奴家姓莊,當初也是大姓旁支,如今也是沒落了,操持起這行當來。不過汴京城裡達官貴人家,我平日沒少走動,就算有些沒去過的,也知門朝那邊開。不敢說是包說包成,但這汴京城中各大戶人家的當家主母,閨閣女子也多是聽過我這莊大娘子的名聲。”

“如今我雖不知你們章家定得什麼婚約,但有一句話說在前頭,若是商賈人家那就罷了,請我我也不說,免得日後壞了我的名頭。”

章實不由問道:“這是爲何?咱們官員與商賈結親的可是不少啊。”

莊大娘子笑道:“旁人可以,你家郎君卻不可。”

“爲何啊?”

莊大娘子道:“你家郎君省試第二,那文章才學定然是極好的,日後勢必要入館閣的,但要入館閣最好不娶商賈家的女子。”

章實與一旁的章丘對視一眼,章丘道:“似有如此聽說有這一回事,但不知從何而起。”

莊大娘子笑道:“你這有所不知了,這還是歐陽學士定的規矩。”

原來確有其事,宋朝前期官員貪圖商賈的錢財,與之結親實在不少,甚至還有兩位宰相爭娶一位有錢寡婦,將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的事呢。

也因如此官場風氣有些敗壞。

慶曆三年召試館閣時,有一位叫的凌景陽官員館試合格,但歐陽修卻站出來說你這個人不能入館。

理由就是凌景陽與在京酒店戶孫氏結婚。歐陽修在奏疏裡說‘推此一節,其他可知,物論喧然,共以爲醜’。

意思就是衝你這結婚對象就知道你這人人品不怎麼樣了。

此事後來還被細扒了一陣,凌景陽當初爲了求娶孫氏,怕對方嫌自己年紀大,於是謊報年齡,自匿了五歲。

直到凌景陽與孫氏成親之後,得知女方竟也謊報了年齡,女方更過分,居然隱匿了十歲。

此事被汴京人上下傳爲了笑話,連宋仁宗也是拍案大笑。

聽這莊大娘子細細一說,章實章丘都大漲見識。

當即莊大娘子即告辭離去了。

章實章丘回到內房與於氏說了提親的事。

章實道:“當初說好了中了進士再定親,但三哥兒這不還沒殿試麼?但我看這事是不是要早定下,若是不然,我看這幾日汴京的媒婆都要把我們家裡這條門檻都給踏破了,如此傳出去吳家還以爲我們有什麼別的心思,最後落了個埋怨。”

“說實在咱們家都是實誠人,這吃着碗裡看着鍋裡,這山望着那山高的事辦不出來,我看這莊大娘子倒是挺好,不如請她作大媒替我們到吳府上門說親好了。”

於氏也正爲章越中進士歡喜,如今聽了章實言語於是道:“莊大娘子倒是個細心人,不過此事咱們還不好拿主意,還是問過了二姨再定奪,此外也要問問叔叔意思。”

章實道:“誒,三哥一貫聽我的,此事咱們二人定奪就好了。”

於氏道:“之前在老家還好說,但三哥這一路至汴京,解試第三省試第二,如今這番見識肯定是勝過我們二人多了,咱們怎麼好替他做主,還是問問他的意思纔是。”

章實道:“再如何他也是我一手拉扯大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這是變不了的,不過還是等他回來再說吧,溪兒怎麼不見你三叔回來。”

章丘道:“三叔省試第二,太學裡的同窗們肯定是要好好賀一賀纔是。料想在哪裡喝酒吧。”

章實道:“誒,這不早回家裡,還要派人給老家宗祠報喜呢。想當初因我家是寒族,二哥三哥連族學也不得入。如今兩個哥兒都中了進士,同族之間哪個敢如此看我們,消息傳至老家,不說是舊的街坊鄰居,同族親戚,咱們章家列祖列宗在上也是顏面有光啊!可惜不能親自回家一趟。”

於氏斥道:“省省吧,還好在汴京,若在老家你不知又要散多少錢財了,又有多少人來沾咱們家的光。想想當初咱們家離開浦城時,又有多少你當初接濟過的人念着你的好。要不是你將家底都揮霍乾淨,咱們家犯得着來汴京寄人籬下麼?要不是三哥兒黃榜提名,好不容易出息了,咱們家咱們家……”

說着於氏邊說邊哭了起來。

章實聽了倒有些愧疚道:“娘子今日大喜的日子,三哥省試第二,如何也該高興高興,你怎數落起我來了?”

“不說能行麼?虧你還有臉說什麼照拂了三哥,還將昔日恩情提起來反覆說,家都被敗光了,以後……”

章實當即抽身道:“溪兒隨我去逛逛,採買些東西分給街坊鄰居。”

章丘臉色一變道:“爹,你還來啊。”

“不值幾個錢的。反正這家裡的事我是不管了,都給你娘管去。”

“我管又如何?”於氏道,“叔叔給咱們爭得了這天大般的榮耀,我們爲他作些許事算得什麼,你讓人備車,我這就去找二姨商量。”

章實章丘聞言都是大喜。

當即於氏坐着馬車即到了章府見了楊氏。

楊氏一見了於氏即邊是笑邊是流淚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於氏陪着流淚道:“是啊,我知三哥兒省試第二,歡喜得一夜沒睡。”

楊氏笑着落淚道:“這長嫂如母,還不歡喜麼?如今越哥兒他熬出頭來了,我也是替姐姐姐夫高興,兩個兒子中了進士,他們若泉下有知,不知該多歡喜纔是,可惜啊,可惜啊。”

於氏心道,你這不還分走了一個麼?

不過於氏忙勸道:“二姨你這身子不好,莫多流淚。”

楊氏拭淚道:“這高興得無妨,但我昨夜也是一晚上沒閤眼,若不是這身子骨不好,我早去你們家裡坐坐了。你今日上門來有要事與我說吧。”

於氏點點頭。

當即二人坐下,於氏幫着楊氏捶肩,楊氏笑道你這手藝還沒拉下。

於氏一面幫着楊氏垂肩,一面將一大早十幾個媒婆上門打探章越婚事的事說了,她擔心如此下去,吳家會不會以爲章家發跡了,要重新議親,如今來請楊氏拿個主意。

楊氏笑道:“越哥兒是省試第二,殿試再高第,日後不說京朝官,就是館職也可。最要緊是越哥兒不過十七歲,這宦途有幾十年那麼長,難怪你說有了婚約,也推不走這些媒婆。除非把吳家搬出來,不然誰也不信。”

“不過也怨我,近來身子不好,要不然此事應是我出面張羅纔是。我看既是如今這麼多媒婆上門,咱們家再不拿個說法,不僅吳府那邊,保山歐陽學士那也沒法交代。不過說親的事還是再三慎重……”

於氏道:“二姨爲咱們家操心這麼多,我們一家上下都是感激你的,但咱們是小地方出來的,汴京官宦人家結親的事我們一竅不通,萬一有什麼疏忽的鬧了笑話……如今越哥兒的事還是要你來拿主意纔是……”

楊氏笑着道:“你可是擔心我對越哥兒婚事,不肯幫忙?故出面來求我?”

於氏遲疑道:“我哪裡有……”

楊氏道:“越哥兒好歹是章家子弟,不論他與惇哥兒如何,到底是血親兄弟,就算二人不相認也無妨,只要越哥兒中了進士結親於吳家,不止是我們,咱們章家和族上下都可跟着沾光,更何況我還虧欠你們家的。”

於氏聞言鬆了口氣道:“二姨這是哪裡話,你哪有虧欠我們的。”

楊氏道:“我不是不上心,但如今顧慮卻不是在此。你說沒錯,汴京官宦人家結親本就規矩極多,甚至議親個兩三年也是常有的事。”

“不說其他,就聘禮多少,嫁妝多少這一項,兩家因此談崩的就不在少數。還有我們章家如今是要發跡了,但吳家更是顯貴,人家還是宰相門第。雖說吳家先看中了咱們越哥兒,但是男婚女嫁,畢竟是咱們要出面求娶人家姑娘的,故而禮數上是一點也錯不得。萬一哪裡不是,就易讓他人挑禮。”

於氏連連道:“是啊,二姨,我就是如此擔心,生怕哪裡作得不好,哪不是負了越哥兒麼?”

楊氏笑道:“無妨,畢竟吳家真是相當看重越哥兒的,咱們是什麼家境,人家也是一清二楚,就算有些作得什麼不好,人家也不會如何。但咱們替越哥兒操辦的卻不可這麼想,你想兩家這是秦晉之好,天作之合,吳家老爺賞識越哥兒於寒微,越哥兒不負所望中了進士,這傳出去一段佳話。若是因作得哪裡出了差錯,令他們夫婦二人日後心底生出芥蒂來,那就是我們的過錯了。”

於氏道:“二姨這話說得我心坎裡了,這當家主母不易啊。”

楊氏道:“你放心,能操持我會幫你操持,但唯獨有一事,那就是上門說親的媒人,我倒一直拿不定人選。”

於氏想到這裡,於是將莊大娘子的事說出。

楊氏聞言笑道:“這莊大娘子,我也聽過她的名聲,雖說花紅謝禮要的不少,但經她的嘴說諧的婚事還真不少,之前還擔心請不動她,如今真是趕巧了。”

(本章完)

第578章 齊道德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948章 第三人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217章 拜訪第875章 女色第256章 審卷第687章 廣銳軍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91章 釋懷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170章 家宴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918章 彈劾我?第385章 說辭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444章 風波第377章 宮中第736章 章質夫第55章 考試第770章 玉帶第144章 心事第159章 上奏第304章 光陰第547章 比喻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301章 瓊林宴第251章 梅香第1017章 書局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217章 拜訪請假第183章 二三事第391章 仁君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238章 商量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50章 行卷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379章 心底話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160章 見面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890章 國是第107章 見識第207章 不累心第59章 潑天富貴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849章 潼關道第434章 演講第225章 放榜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159章 上奏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663章 底氣第235章 結識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29章 寓教於樂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239章 相聚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449章 小人哉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890章 國是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242章 玉簪第243章 心意第238章 商量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385章 說辭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286章 東華門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692章 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