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

入夜,夏州城內已經十分安靜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軍依舊實行嚴格的白天戒嚴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時分纔會允許城中百姓出門接受賑濟,城中百姓手中的糧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搶掠一空,只能靠宋軍的賑濟來維持生存。

宋軍的戒嚴和宵禁不是沒有效果,就在昨天,宋軍巡邏士兵發現有人暗中集結,便通知了斥候營,張順率領千餘士兵端了這個準備配合西夏軍奪城的死士組織,殺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餘人。

李延慶站在城頭着注視着西方,西夏援軍已經出現一百五十里外,三萬大軍,這對李延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和考驗。

“文晉,你說我們要不要把軍隊拉出去,和西夏軍痛痛快快打一戰?”李延慶注視着西方沉聲問道。

文晉就是劉錡,此時劉錡就站在李延慶身旁,他跟隨李延慶已經很多年,對李延慶的性格已經瞭如指掌,他知道李延慶問這個問題絕不是心血來潮,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一定是經過利弊權衡。

劉錡想了想笑道:“都統對這支援軍瞭解多少?”

“我知道兩萬騎兵是西夏軍精銳,被編入鐵鷂子軍中,擅長騎射,另外一萬步兵也是跟隨拓跋部的部族軍,長駐興慶府,裝備精銳,作戰勇猛,可以說這三萬軍隊是西夏軍的看家本錢了。”

“那都統認爲我們能擊敗他們嗎?”

李延慶緩緩點頭有英勇善戰的士兵,還有遠遠超過敵軍的火器,何況我們軍隊三倍於彼,我覺得可以和敵軍一戰。”

停一下,李延慶又沉聲道:“我們要滅西夏,這一關必須跨過去,必須要堂堂正正地擊敗他們。”

“既然都統已經下定決定,那就戰吧!”

李延慶的目光驟然間變得深邃起來,他緩緩道:“就讓京兆軍在這一戰徹底崛起吧!”

烏雲低垂,一陣陣大風颳過,沙塵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曠野裡,十萬宋軍紮下陣腳,耐心地等候着西夏軍的到來。

三萬西夏軍早已在七裡之外,遠遠可以看見宋軍的戰線,李察哥怎麼也沒有想到宋軍會列陣迎戰,這也是他最希望的結果,他根本沒有帶攻城武器,無法攻城,他只是來碰碰運氣,如果宋軍願意和他大戰一場,那當然果宋軍不願交戰,他也只能迅速從戈壁撤興慶府,不會在這裡耽誤時間。

看來他的運氣不錯,李延慶居然願意擺陣和自己一戰,這可是宋軍很少見的戰略決策,一般宋軍都是用謀略或者出奇兵,這種硬碰硬的大戰,自從狄青之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李察哥對身邊十幾員大將道:“宋軍有十萬大軍,三倍於我們,這是他們的優勢,我們必須避開他們優勢,不能和他們一對一作戰。”

李察哥用戰刀一指宋軍,繼續道:“京兆宋軍從去年開始進行了改變,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十萬大軍應該是龍驤衛和虎賁衛爲兩翼,李延慶的直屬衛居中,而我們的三萬軍隊不能分三路和他們迎戰,必須集中兵力打擊李延慶的中軍,只要把李延慶的中軍擊垮,兩翼也將不戰而退,所以我的戰術是一萬步兵駐旗,隨即接應,而兩萬騎兵則強攻中軍,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衆大將齊聲喊道。

“騎兵列陣,大軍進入決戰區!”

三萬西夏軍開始列陣前行,保持着隨時出擊的狀態,一步步向宋軍戰線走去,所謂決戰區就是距離對方三裡,這個距離是騎兵發動攻勢的最佳距離,可以讓騎兵充分地奔騰起來。

李延慶注視着遠處的西夏軍,他對左右副都督王貴和劉錡道:“敵軍兵力有效,必然不會和我們全面纏鬥,肯定會集中兵力打擊中軍,按照我事先的部署,待敵軍騎兵和中軍短兵相接後,左右翼長槍兵收攏,將西夏騎兵困住,騎兵則突擊對方的步兵,一切以我的令旗主。”

“遵令!”

王貴和劉錡各行一禮,飛奔去各自的隊伍了。

十萬大軍以鷹陣和西夏軍決戰,從表面上看,中軍並不多,只有兩萬人,左右兩翼各四萬人,事實上,李延慶研究透了李察哥的戰術。

李察哥的戰術也是西夏軍以及遼金軍隊的慣用戰術,利用騎兵的優勢衝擊敵軍中軍,直接擊垮對方中軍,引發全軍崩潰,宋軍的無數次失敗都是敗在敵軍的這個戰術上。

但今天李延慶的中軍卻與衆不同,他們不是一般的步兵,有重甲步兵、有火器營、有斥候營,還弩兵營,光神臂弩軍就達一萬人。

李延慶的火槍兵主要用來對付重甲騎兵,今天倒不用他們出戰,神臂弩就能射穿敵軍的鎧甲。

這時,敵軍已進入了交戰區,李延慶立刻令道:“神臂弩準備!”

令旗臺上揮動藍旗,指揮神臂弩軍的都統張衛立刻大喊,“佈陣!”

一萬神臂軍其實已經布好的大戰,他們分爲三排,每排三千人,其中第一排爲四千人,用三段射來打擊敵軍。

遠處,李察哥看得很清楚,宋軍的箭陣在他的意料之中,這也是宋軍的傳統戰法,雖然西夏騎兵會有所損失,但敗的一定是宋軍。

李察哥很清楚宋軍神臂弩的威力,一般皮甲,一百五十步外可射穿,鎧甲則是百步外能射穿,但如果騎兵拿着盾牌,那就只能在六十步內纔有可能射穿盾牌和皮甲,如果是鎧甲,那就是四十步才能雙穿,可四十步距離對於騎兵而言就是一衝而過,宋軍弩兵實際上只有一次射擊機會。

這就是宋軍在百年戰爭中和西夏打陣地戰敗多勝少的主要原因,宋軍也在不斷追求兵器先進,神臂弩的發明就是爲了取代原來軍弩射不穿敵軍鎧甲的弱點。

如果是一般西夏騎兵,以皮甲爲主,盾牌也比較少,神臂弩確實能發揮很大的威力,可今天卻不同,今天可是披掛鎧甲的西夏騎兵,還有堅固的盾牌,你的神臂弩威力再大又有什麼用?

李察哥冷笑一聲,厲聲令道:“出擊!”

“咚!咚!咚!”激烈的戰鼓敲響了。

兩萬西夏騎兵一聲大喊,開始驟然發動了,戰馬奔騰,如排山倒海般向三裡外的宋軍中軍殺去,塵土遮天蔽日,大地在顫抖,很快便奔到了一里範圍內。

張衛厲聲大吼,“舉弩!”

鼓聲敲響,一萬弩軍刷地舉起了神臂弩,可惜距離太遠,又被塵土遮擋,李察哥看不見細節,如果他到近前,他一定會大吃一驚,三段中的第一段四千弩手,他們的用的弩矢不一樣,每支弩矢上居然還綁着一根兩寸長的細管,這就是京兆宋軍今年才第一次投入戰爭的爆裂箭。

這種綁縛火藥的箭大宋百年前就有,只是那時的火藥爆炸程度不夠,只能用來放火,威力並不大,而現在的火藥箭改名爲爆裂箭,有強大的爆炸力,殺傷力強大,能炸碎盾牌,炸散鐵甲。

西夏軍的鎧甲並不是整塊生鐵打造,西夏沒有那麼多戰略資源,而是用生鐵打製成魚鱗一樣的薄片,再用繩子串起來,披掛在肩部、前胸、後背以及腹部,屬於一種輕甲。

而火藥管裡面的鐵砂子對戰馬和人都有威脅,另外劇烈的爆炸聲還能驚馬,和以前的神臂弩完全不一樣了。

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聊聊新書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誠摯道歉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