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

這時,那身着冷鍛甲的甲士大喝一聲,開始飛奔跑來,“射擊!”押隊也下達了射擊的命令。ww.la

二十支神臂弩一起發射,二十支弩箭脫弦而出,強勁地射向已經衝到八十步外的甲士。

黑甲士兵忽然停止了奔跑,揮舞斬馬劍向迎面射來的箭矢劈去,只見寒光一閃,七支箭被劈飛,但還是有十三支呼嘯飛來的弩箭射在甲士身上,很多人都不忍再看,扭過頭去。

強勁的弩箭使甲士連退兩步,奇蹟在這時發生了,箭矢紛紛落地,竟無一支釘在鎧甲身上,黑甲士大喊一聲,開始繼續奔跑。

衆人頓時歡聲如雷,熱烈的鼓掌聲響成一片。

這時,甲士走到李延慶身邊,脫去頭盔,赫然是統領關勝,不少人都驚呼起來。

李延慶微微笑道:“關將軍從現在開始就是重甲步兵營的統制,在此之前軍隊已經訓練了四個月,這第一千件冷鍛甲的完成,便意味着重甲步兵營正式成立,它的軍力能擴展到多少,就掌握在諸君的手中。”

工匠再一次熱烈鼓掌,關勝向衆工匠深深行一禮,感謝他們造出的冷鍛甲。

........

離開鎧甲坊,李延慶又來到了隔壁的弓弩坊,弓弩坊的佔地更大,主要是各種大型攻城器械也在這裡製造,李延慶並不缺少弓弩,他軍中的神臂弩就有兩萬餘支,普通軍弩更是超過十萬支。

他現在缺少的是大型攻城武器,包括大型火砲和巨型投石機,現在工匠們正在製造一種超巨型的投石機,太原城也曾經有三架,只是沒有發揮作用。

從去年初開始,當時還在太原城作戰的李延慶便下令京兆府工匠着手製作超巨型投石機所需的拋杆,這種拋杆一般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就算用快速烘乾法,也至少要一年的時間,工匠們不負衆望,用一年的時間造出了上百根超長拋杆。

拋杆每一根長達八丈,用這種拋杆製作的超巨型投石機可將百斤大石拋射到四百五十步至五百步外,是攻城的絕對利器。

李延慶要求在二月底之前完成五十架超巨型投石機的製作,走進弓弩坊廣場,百餘名工匠正在忙碌安裝這座超巨型投石機,陪同李延慶的軍器司司正孫啓功對李延慶道:“目前已經完成四十七架投石機制造,因爲經略要求時間很緊,所以大型火砲只能暫停,火砲到目前爲止只造成十部,後續的三十部都停止了。”

李延慶點點頭,“十部火砲足夠了,關鍵還是超巨型投石機。”

說到這,李延慶一指遠處已經造好的兩架超巨型投石機道:“我不是說過要拆散攜帶嗎?爲什麼還要組裝起來?”

“經略有所不知,投石機必須要先完成正品,測試無誤後,才拆散用油紙和布匹包裹起來。”

“原來如此!”

李延慶這才明白製造投石機的必要流程。他慢慢走到兩架超巨型投石機面前,仰望着這兩座龐然大物,就好像在望着兩座史前恐龍一樣,兩根長長的拋杆彷彿就是他們的尾巴,兩座投石機至少高四丈,四根主幹支架就像象腿一樣粗壯。

“現在已經四十七架了,還有三架幾時可以完成?”李延慶問負責投石機的工頭。

工頭是個老者,他恭恭敬敬答道:“啓稟經略使,我們現在準備的材料還能製造八架投石機,三架投石機兩天內可以完成,如果是八架,十天內完成。”

李延慶點點頭道:“就做三架,其餘作爲配件,損壞時可以隨時更換,我建議準備更多的配件。”

“小人明白了,我們會全力以赴。”

........

從軍器司出來,李延慶隨即來到軍營,在去年十月的軍事會議後,京兆軍在巴蜀、陝西路、河東路又招募了十二萬新軍,使西軍總兵力達三十五萬人之衆,其中京兆軍就達二十八萬,成爲大宋名副其實的第一軍。

京兆軍在長安城附近就有七座大營,其中最大的是西北大營,有駐軍五萬人,這座大營的條件最好,駐軍的素質也最高,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這座軍營的主將便是王貴,王貴在成都府路走向正常後,便將軍隊指揮權交給了湯懷,由湯懷率三萬軍坐鎮巴蜀三路,名義上是要保護新榷賣制度的順利進行,實際上是牢牢控制住巴蜀三路。

巴蜀三路可是西北軍的軍費和糧食來源,非常尋常,在吸取了曾秀麟打算中斷軍費的教訓後,李延慶便決定派軍隊駐紮巴蜀三路,確保西北軍的軍費和給養來源不斷絕。

這時,王貴率領十幾名大將出來迎接,李延慶在軍營前翻身下馬,對衆人笑道:“我纔是軍中的都統制好不好,現在就像我來做客一樣,居然還要來迎接。”

衆人都笑了起來,王貴低聲嘟囔道:“若不來迎接,都統又會說我們目無上司了。”

全軍將領中,也只有王貴敢這樣說,李延慶啞然失笑,給了他肩窩一拳,“走吧!就你意見多。”

衆人簇擁着李延慶快步走進了軍營,一股熱鬧的氣氛頓時撲面而來,只見廣闊的訓練場上,至少有兩萬士兵在訓練,他們並不是一起訓練,而是分爲五塊各自訓練,這時,李延慶被西南角的訓練吸引住了,那是三千士兵在列陣訓練刀法,他們手執大刀正是無堅不摧的斬馬劍。

上午從鎧甲坊回來的關勝站在第一個,正帶領士兵們聯繫刀法。

這時,王貴低聲對李延慶,“他們練的是師傅的戰刀法。”

李延慶也看出來了,正是師傅周侗曾經教過他們的一種戰刀法,只有十八招,非常簡潔實用,適合戰場上搏殺。

周侗曾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的天字號教頭,而關勝也是禁軍將領,他從周侗手中學到這套刀法完全正常。

李延慶慢慢走上前,這支三千人軍隊是他去年十月才組建,叫做重甲步兵營,三千名士兵是從二十萬大軍挑選出來,個個身材魁梧高大,長手長腳,力量十足,只有魁偉的體格架子才能支撐起沉重的冷鍛甲以及三十斤重的斬馬劍。

目前已經有一千名士兵披掛上了冷鍛甲,成爲第一批重甲步兵,不過另外兩千士兵也有重甲,是宋神宗時期打造的瘊子甲,也是冷鍛甲的一種,比起現在打造的冷鍛甲,一是稍微老化,其次防護效果也弱一點,當然,比起一般的鎧甲,它還是相當強大,百步外連神臂弩也射不透它。

王貴在偷窺李延慶的臉色,見李延慶正要說話,他連忙道:“都統,我們說好的,這支重甲步兵由我統帥,你可不準再變卦。”

“你這小子貪婪無度,騎兵你想要,神臂弩軍你也想要,現在重甲步兵營也想攬下來,你信不信,別的幾個副都統聽到你這番話,肯定會找你拼命。”

王貴是京兆軍的龍驤衛大將軍,麾下五萬人,左右副將是曹猛和高寵,劉錡是虎賁衛大將軍,麾下也是五萬人,左右副將是楊再興和劉鐵,另外還有吳階的豹韜衛,劉子羽的飛熊衛、曹性的鷹揚衛、湯懷的武德衛,最後還有李延慶直屬的天策衛。

曹性的鷹揚衛是新兵衛,人數最多,有八萬人,負責坐鎮京兆府,湯懷的武德衛坐鎮巴蜀。

至於李延慶直轄的天策衛,是由情報營、女兵營和火器營組成,一共兩萬人,現在李延慶準備把重甲步兵營也納入天策衛中。

王貴也知道自己有點貪心了,重甲步兵是特殊軍隊,放在哪個衛都不行,只能放在天策衛中。

他只得低聲道:“放在天策衛我沒有意見,放在別的衛就不行。”

“那當然是放在天策衛了,你如果需要,必須提出申請,我可以酌情批准。”

這時,王貴又低聲問道:“都統,北征在什麼時候?”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再過半個月,明天會正式向各州公佈,五天後開始民夫動員,你這邊也要積極準備了。”

王貴迅速計算一下時間,“那就是三月初二北征,對吧!”

“三月初一正式北征,這個時間官家已經批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