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個探頭的男子竟是李延慶參加發解試時認識的朋友周春,臨漳縣人。

“原來是周大哥,真是巧啊!”

“哈哈!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賢弟,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兩人上前親熱地打招呼,已經走到店外的鄭榮泰頓時泄了氣,看樣子,這家店是非吃不可了,可是招牌這麼油膩!

“賢弟是來吃飯吧!我們這裡正好有位子。”

李延慶指了指店外的鄭榮泰,“外面還有一個呢!”

周春看見了鄭榮泰,臉上露出會心的笑意,原來是鄭胖子,“沒問題,一起來吧!旁邊有空位,加一張椅子就行了。”

“鄭賢弟,請過來坐!”周春熱情地向鄭榮泰招手。

鄭榮泰只得無精打采地走了進去。

在一張小桌前擠了五個人,周春和另外兩個朋友在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李延慶也認識,也是臨漳縣的士子洪大志,而另一人則是嶽麓書院的士子,也是相州安陽人,叫做吳蘊,巧的是他認識鄭榮泰,他和鄭榮泰就住在一條街上。

彼此都認識,關係就融洽了很多,李延慶笑着問洪大志,“洪大哥是去年中舉的吧!”

去年九月,各州又舉行了一次發解試,發解試也是三年一次,在省試的前一年秋天舉行,李延慶那年是恩科,屬於加考,去年的發解試纔是正常考試。

洪大志笑着點點頭,“因爲你們那一年名額太少,相州官府幾次和禮部協商,最後禮部終於鬆口,名額增加到三十人,我考中第二十九名,終於抓到了尾巴,可以進京趕考了。”

“那第一名解元是誰?”李延慶笑問道。

“你認識的,楊度,你那一年的第二名。”

“考中了還可以重複考?”李延慶驚訝道。

“當然可以,只要願意就可以報名再考,不過沒幾個人願意重考,如果這次考不中,以前考中的也跟着作廢了,估計楊度一心想拿第一。”

“他不是想一心拿第一,他也是沒有辦法。”

一旁的鄭榮泰插口道:“上舍中等生他兩次都沒有考過,他只有拿到解元,纔可以直升上舍中等生,否則就只能離開太學了,這是唯一的機會。”

“看樣子,他把機會抓住了。”

王大志又低聲道:“李老弟,真的很不幸,去年發解試,湯陰縣居然只有一個人考中,臨漳縣考中了十二個。”

李延慶一點不奇怪,有李大光那樣的人當學正,縣學生徒整天舞槍弄棍,湯陰縣士子考得過纔怪。

李延慶喝了口酒,長長嘆了口氣,“這就是蔣大刀的政績,他當知縣這麼多年,把湯陰縣害慘了。”

這時,夥計端來了幾盤酥骨肉,酥骨肉是將肉骨頭醃製三天後再用小火慢慢烤,烤的焦黃酥脆,噴香異常,是相州一道名菜,只是各家的醃製配料不同,所以味道都有所不同。

這家店做得非常地道,連鄭榮泰也不嫌棄檔次太低了,他一口氣啃了三根,大聲叫好。

周春端起酒杯問道:“聽說今年的主考官是太宰餘深,賢弟一直在京城,對他了解嗎?”

旁邊的王大志和吳蘊也湊上前,想聽聽李延慶的高見,主考官的性格和政治理念對科舉成績極爲重要,比如主考官是主戰派,而考生策論滿篇都是綏靖妥協,這樣的考生文采再好也是落榜。

李延慶笑道:“我去年初倒是聽過一次他的報告,我個人理解,此人條理性很強,非常注重條理,考策論的時候把自己的觀點列出來,要分成一二三四五,這一點要切記了。”

衆人聽得很認真,連鄭榮泰也一眨不眨地睜着小眼睛,全神貫注聽李延慶的講述,他忍不住問道:“他對書法有要求嗎?”

“書法應該和所有主考官一樣吧!寫成正楷和行楷都可以。”

李延慶看了一眼鄭榮泰,“你不會真要參加科舉吧?”

鄭榮泰表情十分尷尬,勉強笑道:“我當然不想,只是我那個老爹和阿姊非要逼我參加,不過我也想試一試,體會一下科舉的氣氛也好。”

旁邊洪大志和吳蘊不解道:“鄭賢弟也是舉人,還是太學內捨生,怎麼就不能參加科舉?”

周春知道一點點端倪,他不吭聲,李延慶當然很清楚鄭胖子參加科舉意味着什麼,他也不說破,打個哈哈笑道:“當初他自己跟我說不參加科舉的,現在又變卦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奇怪。”

鄭榮泰剛想解釋,卻被李延慶在桌子下面踢了一腳,他只得嘿嘿一笑,不說話了。

“主考官還有什麼特殊的愛好之類?”周春又繼續問道。

“愛好喝茶吧!”

衆人都笑了起來,周春正要解釋,李延慶卻擺擺手笑道:“和你開個玩笑,餘深比較關注柴米油鹽之類的小事,對邊疆大事不太關注,太學很多士子都說,今年可能不能考宋遼、宋夏之類的大事,而是會關注民生。”

“可餘深只是主考官,他並不管出題。”洪大志不服氣道。

李延慶笑道:“其實這種議論有一定道理,主考官的任命其實代表一種風向,比如上上屆科舉由相國蔡卞爲主考,有人從他履歷中推斷科舉會重點考財稅,結果五道策論題都是和稅賦漕運有關,或許這只是巧合,不過即使相信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各位認爲呢?”

衆人默默點頭,大家都覺得有必要再去看看一些關於民生方面的書籍。

這時,李延慶想起一事,問周春道:“你們住在哪裡?”

“在宜男橋客棧,就在瓦肆大門對面,房費不算貴,一天三十文錢,包早飯,每天都有熱水供應,比民房方便。”

旁邊一直不吭聲的吳蘊笑道:“嶽麓書院給所有參加科舉的士子每人補貼三貫錢,雖然吃飯要花錢,但住宿費就有了,再加上平時節儉的一點錢,基本上不用增加家中負擔。”

衆人又聊了片刻,時間便差不多了,大家搶着付帳,還是李延慶掏錢結了帳,衆人這才分手。

走了一段路,鄭榮泰才嘿嘿一笑,“老李在京城這麼有名,弓馬大賽的第一,寶妍齋的少東主,我發現他們居然都不知道,還以爲你和他們一樣清貧。”

李延慶瞪了他一眼,“這種事情我都不放在心上,你激動什麼?”

鄭榮泰嘟囔一句,“我只是覺得他們孤陋寡聞而已。”

“他們是讀書人,弓馬大賽他們會關心嗎?汴京又有幾個人知道寶妍齋的東主姓李?你說這些都是廢話。”

李延慶又忽然將鄭榮泰拉到一個角度,低聲問他道:“你是不是又想在科舉中作弊?”

鄭榮泰滿臉尷尬,半晌才吱吱嗚嗚道:“我真不想參加科舉,但家裡硬逼我參加,還說是太子的意思,這一次我什麼都不管了,只管答題,能否考上與我無關。”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鄭家應該是走考官路線,挾帶、抄襲、替考這些低端的作弊方式都不用了,直接在考官那邊搞定,以鄭家在京城的權勢,在省試作弊反而比在解試作弊更容易一點。

李延慶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自從有了科舉,作弊便如影伴隨,尤其到了北宋末期,官場黑暗腐敗,科舉作弊極其嚴重,鄭家的作弊不過是冰山一角,自己着實沒有必要驚訝,可就算如此,也讓李延慶覺得像吞了只蒼蠅般的難受。

“走吧!我要回去了。”

李延慶本想再找個地方喝上兩杯,可這一刻他一點興致都沒有了,鄭榮泰着實令他覺得索然無趣。

他也不管鄭榮泰能否跟上自己,轉身便向太學方向走去。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月初求月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月初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