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

李延慶也着實感到意外,這個士子竟然是趙玉書,兩人在相州交惡後便再也沒有相遇,李延慶原以爲會在太學遇到他,沒想到會提前到礬樓相遇,可謂冤家路窄。』

周圍一羣士子估計都是他的同窗,楊度和武邦昌卻不在其中,他們沒有現趙玉書的異常,卻看見了鄭榮泰,不少人掩口笑了起來。

有人低聲笑道:“這年頭癩蛤蟆不吃蟲了,改口要吃天鵝肉了。”

“還是兩隻癩蛤蟆!”顯然,李延慶在他們眼中是另一種癩蛤蟆。

鄭榮泰重重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他心中着實感到窩囊,怎麼會遇到這幫混蛋?

李延慶卻笑眯眯向趙玉書抱拳道:“人生何處不相逢,趙兄,我們和酒樓有緣啊!”

趙玉書本能地伸手摸了摸鼻樑,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惡狠狠地盯着李延慶,周圍士子終於看出一點端倪,紛紛問道:“簡之兄,這是何人?”

“這是我們相州的一個神童,能喝酒,會打架,還是堂堂的相州解試舉人!”

‘舉人?’

士子們眼中都露出不屑的目光,在一般民衆眼中,舉人或許高不可攀,但這些太學上舍士子早已對舉人不屑一顧,他們的目光都盯住了進士,一個相州的舉人怎麼讓他們看得上眼,況且還是和土財主鄭胖子混在一起,十有**也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Www⊕ ttκá n⊕ c○

“這位小兄弟也想進豐月樓?還是回去再好好讀幾年書吧!這是東京豐月樓,可不是相州的風月之地。”

這幾個士子嘴裡雖然沒有粗話,但說話卻相當刻薄,言語夾着一般人聽不懂的暗刺,李延慶卻並不動怒,只是面無表情地冷冷看了他們一眼。

這時,門口童子催促一羣士子道:“到底要不要進去?”

“進去!進去!”

一羣士子也顧不得李延慶,把自己的作品遞給了童子,童子卻不急着拿進去,而是望着李延慶,“這位小官人有沒有詩詞?我可不想跑兩趟!”

所有人都回頭向李延慶望來,“一個舉人還想進豐月樓,不知天高地厚!”有人撇撇嘴,嘟囔了一句。

李延慶淡淡一笑,“既然來了,總歸是要試試,稍等我片刻!”

他轉身走進書房,片刻走出來,也將一張素箋遞給童子,童子躬身行一禮,“請各位夫子稍等!”

童子匆匆走進樓內,鄭榮泰連忙將李延慶拉到一邊,低聲道:“趁他們不注意,我們還是走吧!”

“爲什麼要走?”

李延慶這句話稍微大了一點,旁邊爲士子聽到了,他立刻搖頭晃腦對衆人道:“豐月樓乃礬樓鑲金嵌玉的招牌,豈是庸碌之輩能進?癩蛤蟆尚知天鵝難覓,怎麼某些人連癩蛤蟆都不如?”

衆人一起大笑,向鄭榮泰和李延慶望來,鄭榮泰又氣又惱,偏偏又被人家說中了心事,着實令他難堪。

李延慶卻心閒氣淡,他懶得理睬這幫狂妄的士子,和他們吵架爭論只會拉低了自己,只要不越過他的底線,他也不會輕易動手,可真逼他動了手,那就不是斷胳膊短腿那麼簡單了。

這時,童子走了出來,抱拳道:“各位夫子!”

一羣士子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問道:“怎麼樣,詩官通過了嗎?”

童子歉然道:“詩官說,各位夫子學識高博,詩文出衆,將來前途必不可限量,請大家以學業爲重,不必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小小的娛樂之所上,各位夫子請回去吧!”

李延慶也不得不佩服豐月樓的詩官說話有水平,連拒絕都這麼含蓄,士子面面相覷,他們當然聽懂了詩官的言外之意,‘你們的詩作還不能進豐月樓。’

這時,童子又問道:“請問,哪位是李延慶?”

李延慶舉手道:“我就是!”

童子笑道:“小官人的詩作頗有新意,正是礬樓所需,詩官說,小官人可以進豐月樓飲酒聽歌!”

衆人一起張大了嘴,不可思議地望着李延慶,眼睛裡充滿震驚。

李延慶淡淡一笑,“我的朋友可以一同入內嗎?”

“按照豐月樓的規矩,官人可以攜帶一個朋友入內。”

鄭榮泰登時得意萬分,走上前毫不客氣反擊道:“豐月樓乃礬樓鑲金嵌玉的招牌,豈是庸碌之輩能進?癩蛤蟆尚知天鵝難覓,怎麼某些人連癩蛤蟆都不如,我老鄭聽不懂,各位,這是在說誰啊?”

士子們羞惡難當,可又不敢在豐月樓前作,只得恨恨瞪了李延慶一眼,悻悻走了。

李延慶笑道:“真是奇怪了,他們說那麼難聽的話我都沒吭聲,怎麼一個個深仇大恨地瞪着我,我哪裡得罪他們了?”

童子微微一笑,“或許是他們剛纔說話太滿了,有點下不來臺,這也沒辦法,他們的詩詞,師師姑娘實在看不上。”

李延慶一怔,詩官居然是李師師?

童子明白他的疑惑,笑着解釋道:“詩官有三人,師師姑娘只是其中一人,今天正好她在,李官人還有問題嗎?”

李延慶沒想到聞名遐邇的李師師居然也在,那今天他能否有幸見到這位美人呢?

不等李延慶開口,鄭榮泰早已心癢難耐,他忍不住涎臉問道:“不知師師姑娘能否賞臉和我們一起飲酒聽歌?”

童子心中頓時憎厭之極,這個鄭胖子真是個不折不扣的癩蛤蟆,得臉進了豐月樓還不知足,居然還想讓師師姑娘陪他喝酒,簡直太過分了。

他又迅瞥了一眼人品皆佳的李延慶,真不知道他怎麼會和這個齷蹉的鄭胖子混在一起?

李延慶也着實有點尷尬,雖然他也有這個想法,只是被鄭胖子說出來就完全變了味。

看來有這個鄭胖子在,今天休想見到李師師了,不如改天再來碰碰運氣。

想到這,李延慶回書房又寫了一詩,遞給童子笑道:“我今天還有事,改天再來豐月樓,這詩送給師師姑娘,煩請小哥轉遞。”

童子見李延慶不進豐月樓,心中有點遺憾,但也有幾分慶幸,他便接過詩箋笑道:“邀請不會消失,小官人隨時可以來!”

李延慶抱拳行一禮,不管鄭榮泰的抗議,強行將他拖走了。

“你這個混蛋,豐月樓啊!我還一次也沒進去過,高衙內都進去兩次了,這麼好的機會你居然不給我.....”

鄭榮泰極爲不滿地大聲嚷嚷,李延慶卻一句話堵住了他的嘴,“你想不想讓李師師陪你喝酒聽歌?”

“想!”

“想就聽我的安排,咱們下次再來,我給你寫詩,你直接進去找她!”

鄭榮泰不再鬧騰了,他眨巴眨巴綠豆小眼,“你是不是哄我啊!真有這麼好的事情?”

......

豐月樓二樓,一間佈置華麗的大堂內,一名須皆白的老者正在細讀今天的入樓詩詞,這名老者年約六十歲,身材高大削瘦,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他叫周邦彥,是宋朝頗有名氣的詞人,現在朝廷主管音樂的大晟府出任提舉。

他的另一個身份便是礬樓的席供奉,爲礬樓的舞姬和樂女填詞作曲,他在朝廷事務比較清閒,大量時間都在礬樓內享受美酒,這也是北宋很多詞人的特點,才華橫溢,同時嗜酒如命。

“月娘,這幾詞都寫得不錯嘛!爲什麼不讓他們進豐月樓?”

周邦彥心中不解,這羣太學生的水平還是不錯的,看得出這些詩詞都是精心準備好的,絕不是臨時的倉促之作,以前比這個還差的詩詞都進了豐月樓,怎麼到今天卻被師師駁回了呢?

在周邦彥的對面坐着一個正在調整琴絃的年輕女子,她年約十七八歲,穿一身素白長裙,臉上不施粉黛,長着一張清麗絕倫的臉龐,一雙深潭般的美眸如寶石般閃亮,長長的睫毛,肌膚晶瑩如雪。

但她的美並不在於容貌,而在於一種奪人魂魄的氣質,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極具美感,令人心動神搖,她就彷彿是一件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瀆。

這個年輕女子便是號稱大宋第一名妓的李師師,宋朝的娼和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娼是指以賣身爲生,她們大多生活在青樓妓院,地位低微。

而妓是指賣藝爲生,往往都有極高的藝術修養,在宋朝的地位也和平民一樣,並不受到歧視,她們主要生活在樂館、舞館和教坊,尋常人家迎親祝壽都會請舞妓、歌妓到家中歌舞助興,甚至新娘的伴娘也往往由女妓擔任。

不過妓也分等級,等級較低的妓混跡於酒樓茶館,在賣藝之餘,也往往會無奈賣身,而等級稍高的妓則服務於宮廷教坊以及各大名酒樓,興之所來,也偶然會爲客人獻身,這就看她們自身的興趣,比如鄭榮泰用了三百兩銀子纔打動礬樓的一名歌妓爲他陪寢。

而到了頂級名妓,象蘇小卿、閻惜姣、謝素秋、李師師、梁紅玉這樣的名妓,她們的出名卻是靠才藝,而且守身如玉,絕不會輕易把自己的貞操獻出,很多客人爲她們一擲千金,也只能博得美人一笑。

李師師極爲擅長音樂和舞蹈,三年前,還只有十四歲的她便以一曲天籟之音轟動汴京,她在象棚演唱時,原本只能容納五千觀衆的象棚竟擠進去了兩萬餘人,她從此聲名鵲起。

李師師並不是她的真名,而只是藝名,象婆惜、小小、師師、紅玉都是一些常用的藝名,神宗以來汴京已經有兩個名妓李師師了,她只是因爲出身李記樂坊,才得了藝名李師師,至於她的真名則沒有人知道,連她的乳名月奴也只有極少人知曉。

周邦彥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李師師忘年知己,和李師師情同父女,也只有他才真正瞭解李師師的心境,瞭解她的孤苦無依。

李師師淺淺一笑,“旁邊還有一詩,醉翁爲何不看?”

周邦彥這才拾起旁邊的一張素箋,上面是一七律詩。

礬樓

梁園歌舞足風流,

美酒如刀解斷愁。

少年空負幽燕志,

夜深燈火上礬樓。

周邦彥細細讀了一遍,不禁啞然笑道:“就因爲一句少年空負幽燕志嗎?”

“周兄覺得好笑嗎?”李師師擡起頭,一雙妙目注視着周邦彥。

周邦彥淡淡道:“我只是覺得你太認真了,只是一羣太學生出來喝酒散心,不能因爲他們出來喝一次酒,就認爲他們不憂國憂民,不思進取,在商言商,礬樓只是一座酒樓,賺錢纔是主業,豐月樓稍稍設點門檻,根本目的還是爲了賺更多的錢,我勸月娘還是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到酒樓中來。”

李師師沉默了,她從來不會和周邦彥翻臉,如果兩人想法不一,她就沉默以待。

周邦彥心中暗暗嘆了口氣,把李延慶的詩遞給她,“把它燒了吧!若被有心人看到這詩,會給這個士子帶去災禍。”

李師師明白周邦彥的意思,她將素箋放在香爐內點燃,默默望着它燒成灰燼。

這時,小童出現在門口,“姑娘,那個叫李延慶的士子沒有進豐月樓,他已經走了,給姑娘留下一詩。”

小童對李延慶的印象很好,便替他做了掩護,絕口不提他和有名的紈絝子弟鄭胖子廝混在一起。

李師師心中奇怪,別人巴不得進豐月樓喝酒,這個士子有了進樓喝酒的資格卻又走了,當真與衆不同。

她接過素箋細細讀了一遍,頓時呆住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她一遍又一遍細讀品味,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不知不覺,她的人已經癡了。

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聊聊新書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