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

世人常說窮學文,富學武。

但那是老黃曆了。

在大明朝,文貴武賤已是共識。

雖然也有那武舉,但若非實在讀不下書的有誰會去硬着頭皮考什麼武舉。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太祖皇帝早就把大明的百姓劃定了身份,軍戶這一層身份禁錮下來,你便是想學文也不可能啊。

只聽說過普通民籍的去考武舉,可從沒有聽說過軍戶身份的孩子能夠去考科舉的。

當兵的娃註定還得當兵,子子孫孫如此。

生來就得當兵,讓這些士兵有一種異於文人的情愫。

他們雖然也偶爾會懷疑爲什麼就得這麼過一生,但大體來講還是認同這一使命角色的。

可是這不代表其他人也認可他們。莫說是他們這些大頭兵了,便是千戶、總兵見了文官還不是該下跪下跪,該奉承奉承?

當他們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來就是低人一等時,總督楊大人在天子面前疾呼,請求賞賜他們這些大頭兵,並聲稱他們纔是大明的脊樑。

這讓他們感動的同時生出一股爲大明死戰的豪情。

誰說文官就一定是瞧不起武人的,楊總督不就是和他們站在一邊的嗎?

誰說君父視他們若草芥的,天子不就是誇獎了他們嗎?

原來人心的轉變只在一念之間。

......

Wшw ⊙тTkan ⊙C O

......

正德皇帝在校場觀看了軍隊操練,心滿意足的返回臨時行宮——總督府。

在來宣府之前,其實他是對楊廷和略微不滿的。

加之有人彈劾楊廷和懼敵畏戰,正德皇帝甚至傳了聖旨給楊廷和,叫他擇機出戰。

但當正德皇帝真的來到宣府後,才發現楊廷和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懼怕作戰。

相反,他將軍隊捏合的十分完美,這可不僅僅是靠威勢,而是靠情感維繫。

“陛下,楊總督一片丹心,有他出任這三鎮總督,於我大明真是一件幸事啊。”

謝慎笑着說道。

“嗯。”

朱厚照點了點頭道:“先生說的不錯,楊卿確實不錯。這次朕不但要準他獎賞軍隊士兵的奏請,也要重重獎賞他。朕是賞罰分明的,總不能叫他受委屈。”

謝慎見縫插針道:“臣早就說過,楊總督是個有大才的人,一定能夠當好這個總督。現在看來,士兵都對他很服氣啊。”

朱厚照眉宇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

謝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補救道:“當然這都歸功於陛下天恩。”

“先生就別恭維朕了。”

正德皇帝苦笑道:“楊卿家能把軍隊調教成這個樣子是他的本事,朕可什麼都沒做,也做不了。”

稍頓了頓,正德大手一揮道:“先生也當賞,說吧,先生想要什麼?”

謝慎微微一愣道:“陛下,臣何德何能,爲何要獎賞臣?”

“先生爲國舉賢,若是沒有先生舉薦,楊卿怎麼會做這個三鎮總督。先生若是不當賞,這滿朝文武怕是就沒人當賞了。”

謝慎心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意。

從小看大的娃,就是感情親啊。

正德皇帝對謝慎這個老師真是沒得說,除了內閣首輔這個位子能給謝慎的都已經給了。

“臣不敢居功,若陛下執意要賞,便將臣的那份賞賜給將士們吧。”

這倒不是謝慎虛僞清高,而是他確實不太需要什麼賞賜。

皇帝的賞賜所圖的無非就是個名頭,真要說財物什麼的,能得賞賜的臣子有哪個缺?

無非是希望藉着天子賞賜向朝臣同僚們釋放一個信號,老夫很受寵。

可謝慎偏偏是最不需要釋放這個信號的,因爲滿朝文武恐怕沒有人不知道他纔是最得聖寵的人。

雖然李東陽和謝遷把持着內閣的頭兩把交椅,但他倆都上了歲數,還能有幾年幹頭。這內閣將來還不是小閣老來掌舵。

“那豈不是讓先生受委屈了。”

正德皇帝是個直腸子,沒有文人的那些彎彎繞。在他看來有功就當受賞,憑什麼謝慎就得例外?

“要不,朕便賞賜先生一套宅子,就在豹房旁邊。先生可隨時來見朕。”

我靠!

謝慎虎軀一震,險些暈倒。

皇帝陛下能不能靠譜一點啊。

這近臣可不是好當的啊。

遠的不說,便說江彬、錢寧之流哪一個不是被貶的下場,這不是把謝慎往火坑裡推嗎。

謝慎與錢寧、江彬不同,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是人人羨慕的狀元郎。

這麼尊貴的身份,卻去做什麼近臣,簡直就是作踐啊。

最重要的是,這將極大的影響聲譽。雖然沒有人敢在明面上說什麼,但謝慎在文官心目中的印象勢必會受到影響。

作爲一個致力於成爲內閣首輔的人,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

謝慎立刻恭敬道:“陛下,豹房乃陛下寓居之所,其周圍應按照宮城戒備,臣萬萬不敢當此賞賜。”

“罷了罷了,先生不願,朕也不勉強。”

朱厚照有些意興闌珊的揮了揮手道:“反正先生想要什麼,直接對朕說就是。朕只要能給你的,一定不會猶豫。”

“謝陛下隆恩。”

謝慎連忙拱手作謝。

“朕要聽曲兒了,先生要不要一起?”

朱厚照聽說宣府一地有個當紅的歌妓,立時叫人招入了總督府。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朱厚照看來這完全是屬於他私人的事情,外臣不應置評。

“呃,這便不必了吧。”

開玩笑,朱厚照的性子謝慎還不知道?

光是豹房裡就養了無數美女。這些美女什麼類型的都有,什麼寡婦、人妻、蘿莉,孕婦,簡直是辣眼睛。

這可比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還要刺激,畢竟各種口味都有不會膩啊。

此番朱厚照來到宣府,招來歌妓當然不會是爲了聽曲子那麼簡單。

謝慎要是這時候還要留下來,就是真的不識趣了。

“恩,先生也累了,朕便不強留了。”

正德皇帝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目送着謝慎退出了總督府正堂。

“去把那個歌妓叫進來吧,朕可等不及了。”

他搓了搓手掌,衝在正堂外侍立的御用監太監張永吩咐道。

......

......

謝慎回到巡撫衙門,除下外袍仰頭倒在牀上。

伴駕這活真不是人乾的啊。

“老爺,要不要用晚飯?”

魯種田不知什麼時候湊身近前,嚇的謝慎吃了一驚。

“你走路沒聲音的?”

謝慎笑罵道:“沒看見老爺我正休息呢嗎?”

“嘿嘿,某家這不是看老爺辛苦,想替您分憂呢嗎?”

謝慎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我這憂你可分不了。”

“那到底要不要用晚飯?”

“不吃!”

謝慎半坐起身子道:“隨便來點羹湯就行,老爺我現在整個人都是乏的,沒什麼力氣。”

“好,那我去安排。”

魯種田退出屋子,謝慎便起身走到窗戶前。

望着窗外漆黑色的天幕和點點繁星,謝慎竟然有些惆悵起來。

比起京師,宣府的節奏明顯慢了不少。除了伴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要悠閒的多。

免除了俗物雜事,謝慎可以靜下心去想一想朝政大略。

眼下開了海禁,海外商貿極大的衝擊着大明本土經濟。

這種自耕農式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一旦遇到強有力的外敵入侵,便顯得羸弱不堪。

以至於需要朝廷出大力政策扶持才能維持。

但開海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開海禁,大明勢必固步自封,離世界的中心越來越遠。

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人比謝慎要了解開海禁的利弊,在其後遺症出現之前想出應對之法纔是最需要做的。

正當謝慎神思之時,魯種田急匆匆的折返回來。

謝慎見他一臉焦急,有些好奇道:“怎麼,難道你親自給老爺我去做羹湯了?” WWW▪ttκΛ n▪c o

魯種田面露難色道:“老爺您就別打趣了。出大事了。”

“怎麼了?”

謝慎面色也陰沉了下來。

“楊總督很急,叫您去一趟,具體的某家也不知道。”

如今總督府被充作天子的臨時行宮,巡撫衙門則被用來給楊廷和和謝慎住。

二人各住了一個跨院,相隔不遠,要去敘話是極爲方便的。

“嗯。”

楊廷和的性子謝慎是知道的,沒有大事他不會如此緊張。

在魯種田的侍候下換了件儒衫,謝慎便催步往楊廷和暫住的跨院而去。

到了院中,見楊總督揹負雙手在庭院中踱步,謝慎趕忙迎了過去。

“石齋公,究竟是什麼大事?”

“小閣老,這回可是糟了。”

楊廷和麪色陰沉,拉着謝慎走到石桌旁,二人各自撩起袍衫下襬坐定。

“韃靼人打來了。”

“石齋公,這種玩笑可開不得。”

謝慎笑了笑道:“在謝某印象中,韃靼人可從沒有直接衝着宣府來過。”

九邊之中,被韃靼人光顧最頻繁的應該是大同了。

因爲大同的地勢平坦,只要韃靼人攻克後就是一馬平川,可揮師東進,飲馬中原。

反觀宣府,雖然離京師更近但攻克後卻要面對險峻的太行山脈。

韃靼人馬戰野戰一流,可要是讓他們翻山越嶺急行軍就有些爲難了。

要想去往京師,得走飛狐徑,從太行山西端入,從蔚縣口出。

這個無論是從時間成本還是糧草消耗上看都不是最佳選擇。

如果韃靼人是爲了直取京師,大可以從居庸關破關,亦或是從居庸關和山海關之間的古北口猛攻,攻克後京師將是案板上的魚肉,比攻克宣府有價值的多。

故而遍觀大明歷史,真沒有什麼韃靼人猛攻宣府的記錄,也就是劫掠襲擾宣府周邊,攻克焚燬些附屬的堡壘泄憤而已。

倒是明末李自成攻克了這座堅不可摧的要塞軍鎮,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小閣老,這種事情下官怎麼會開玩笑。”

楊廷和嘆了一聲道:“據斥候來報,賊酋達延汗親率二十萬騎繞過大同,直撲宣府。看這來勢洶洶的樣子,恐怕不是打秋風那麼簡單啊。”

楊廷和這話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擊碎了謝慎的所有幻想。

韃靼人這是抽風了吧,二十萬騎?這是傾巢而出啊。

雖然草原遊牧部族是全民皆兵,但控弦之士能有四五十萬就相當不錯了。在謝慎的印象中小王子達延汗只是統一了漠北蒙古,並沒有統一漠西蒙古和漠東蒙古。

也就是說這二十萬騎兵幾乎是他能夠調集的全部兵力了。

孤注一擲來撲宣府,難道是他得知了大明天子北巡的消息,想要學也先再來一次土木堡之變?

“韃靼人號稱二十萬騎,少說也得有十萬即戰力。其餘的是後勤婦孺老幼。不過即便如此,也是個不小的威脅。下官不敢大意,便請小閣老來商議對策。”

楊廷和聲音裡滿是疲憊。但他是三鎮總督,眼下大敵當前最不能倒下的便是他。

“宣府現在的兵力是六萬,只要堅守城池也不是不能抵擋。”

謝慎沉下心來細細分析。韃靼人馬戰雖然厲害,可攻城卻是軟肋。他們最多隻能製作簡易的雲梯,撞城錘有沒有都不一定。

再說了要想實現強攻城池,攻城方至少也得是守城方人數的五倍,最好是十倍。

只有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才能用消耗戰把守軍耗死。

眼下韃靼人最多隻有十幾萬人,勉強可以做到圍城。

但宣府城牆之堅固是僅次於薊縣的,謝慎相信韃靼人不可能短時間內攻破這座堅固的要塞。只要耗下去,韃靼人的糧草供應跟不上,肯定就會主動撤離。

不過就怕正德皇帝少年心性,忍不了韃靼人的挑釁。

要是天子親自下旨出城野戰,那可真是神仙難救了。

顯然這也是楊廷和所擔心的,他可憐巴巴的盯着謝慎,試探着問道:“這件事要不要馬上稟報陛下?”

謝慎猶豫了片刻,還是嘆了一聲道:“自然是要稟報陛下的。”

“那......”

楊廷和欲言又止道。

“我去說吧。”

見楊廷和一臉爲難的樣子,謝慎一字一頓道。

......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有人(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無所不用其極【4000字二合一大求雙倍月票!】第九十三章 參悟玄機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錢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子禁臠【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五章 餘姚米貴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詩會(三)第六十章 拜謁座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聖第五十章 積攢聲望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雙倍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第七十一章 院試風波(一)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與王守仁談心學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燒吧,新政!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百五十四章 巡撫設宴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羣之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誠佈公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五章 何方人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灘塗種棉花(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監也有溫情時(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三十章 蓄力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下反轉了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檢舉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姚江茶與雅集第六十五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四百七十二章 改造神機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灘塗種棉花(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嫁給我!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一百五十八章 爽朗的合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七十章 說文解字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風波第三百零八章 不膠不離即可(第四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二百一十三章 賢侄要代筆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閻王要你三更死第十一章 拜師教諭第五百五十三章 徭役、隱戶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章 別離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圍攻哈密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織造局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