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樑

將太監派駐到軍中出任監軍在唐朝已有之,但在全國各地主要府縣都派駐鎮守太監還是大明朝的發明。

其實細細想來,這和大明朝的君主不信任文官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武將再囂張在大明的軍戶衛所制度下也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風浪。

而文官卻全然不同了。

大明朝的文官已經進化到了一種境界,可以左右輿論民情。

如果皇帝敢和文官集團作對,很可能被噴的體無完膚。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定下的這個制度是有很大缺陷的,他和朱棣這樣的強勢君主可以一個人處理朝政,但後代卻不具備這麼強的能力。

故而朱元璋苦心費力的廢除的丞相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死灰復燃。

內閣的設立其實就是因爲皇帝力有不逮,無法一人獨自處理政務。

天子一人幹不了,這才引入了內閣,希望內閣大學士能夠完成大部分奏疏的票擬。

有的皇帝十分懶,連將票擬好的奏疏進行批閱都不願意,故而司禮監便被授予了批紅權。

準確的說內閣首輔相較於丞相權力被削減了很多。內閣加上司禮監才勉強相當於歷朝歷代奉行的丞相制度。

皇帝需要太監這一羣體對文官加以制衡,這一點從內閣和司禮監的運作模式便可見一斑。

其實謝慎本人對太監倒也沒有偏見,與他們打交道多了也多少明白了太監的處世準則。

相較於文官,太監更講義氣。或者換句話說,是文官太不講義氣了。

座師?業師?只要在利益面前,文官們統統能夠出賣。

反觀太監,對於拜過山頭的“乾爹”卻是從一而終,很少改換門庭的。

“小閣老,您這話讓奴婢受寵若驚啊。”

何善一臉驚訝,堂堂內閣大學士,天子身邊的紅人竟然聽說過他這個小小的宣府鎮守太監。

“何公公,本官有些事情要出去一下,你且和小閣老聊吧。”

楊廷和找了個理由抽身而出,廳堂內獨留下了謝慎和何善。

“何公公有什麼話不妨直說吧,你來找謝某所謂何事?”

謝慎也不想和何善兜圈子,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小閣老真是一個爽快人啊。”

何善笑聲道:“其實奴婢來找小閣老只爲求您一件事。”

我靠!

謝慎心道我給你點顏色,你真的要開染坊啊?

咱們倆很熟嗎?你上來就要求我辦事,這不好吧?

何善見謝慎默不作聲,猶豫了片刻還是嘆聲道:“奴婢在這宣府已經待了三年了。如果可以的話,還請小閣老和陛下說一聲,把奴婢調回京師吧。”

什麼?

謝慎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何善求他是爲了回京?

他聽說過文官費盡心思爲了回到京師的,可從沒有聽說過實權外放的太監也願意往京師跑的。

畢竟京師是天子腳下,太監又是天子家奴,在深宮之中得仰人鼻息,這種日子不好受啊。

而在這鎮守太監府,何善卻是可以活的有滋有味,便是總督楊廷和也得給他幾分面子。

何善腦袋被驢踢了纔會有返京的打算吧?

謝慎想了又想,才勉強腦補了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何善是爲了權力,他想往上爬,爬到司禮監去。

可是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了啊。

要知道司禮監的位置一共就那麼幾個,便是極爲得聖寵的谷大用都不敢說一定能入主司禮監,何善哪裡來的自信啊。

“咳咳,何公公,這恐怕不妥吧。你我身份不同,如果謝某插手此事恐怕會惹人閒話啊。”

稍頓了頓,謝慎又接道:“再說了,何公公在宣府做這鎮守太監不是很好嗎,何必往京師那是非地扎呢。”

“哎呦,我的小閣老啊,這件事若是您都辦不了,就真的沒人能辦了。”

何善一臉愁容,稍頓了頓道:“奴婢想要返京自有奴婢的道理,只要小閣老能幫奴婢調任,奴婢願意出資十萬兩爲小閣老修建生祠。”

修生祠?謝慎險些暈倒。

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

且不說祠堂這玩意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即便謝慎信這玩意也斷然不會修什麼生祠的,太不吉利了!

而且謝慎現在樹大招風,最怕的就是有人借力攻訐,怎麼可能做這種授人以柄的事。

這個何善腦子看來確實有些問題......

“咳咳,這便不必了。還是謝某方纔那句話,這件事我是無能爲力啊。”

何善卻不甘心,他咬了咬牙道:“那奴婢願意把修建生祠的錢直接送到小閣老府中。”

我靠,這是抱住他大腿死活不鬆手的節奏啊。

謝慎暗暗叫苦,心道楊廷和這個殺千刀的估計早知道這何善的尿性,這纔會毫不猶豫的躲開。

估計姓楊的也沒少被這何善騷擾,何太監見楊廷和實在是油鹽不進,這纔會轉而向謝慎發起攻勢。

“何公公請回吧。”

在原則問題上謝慎是不打算做讓步的。

他不是不能和太監合作,如谷大用不就是合作的很好嗎。不過他無法接受這種沒來由的合作。

十萬兩?

且不說這很可能是何太監搜刮來的不義之財,即便是何太監經商的合法收入他也不能收。

光是錢莊、茶鋪的收入,謝慎一年就有幾十萬兩進項,何必拿這燙手的錢?

何善被謝慎這麼拒絕,面上青一陣紅一陣,良久才嘆息一聲道:“既然如此,奴婢便不叨擾小閣老了。”

何太監和謝慎的身份地位相差太大,故而即便謝慎不留情面的拒絕他,他也絲毫髮作不得。不然別說調回京師了,恐怕他這個宣府鎮守太監也沒得做了。

何太監離開後,謝慎也出了廳堂到花園中去尋楊廷和。

他知道楊廷和肯定不會走遠,果不其然在太湖石壘起的假山處找到了楊總督。

“石齋公,你這走的可真是時候啊。”

見謝慎一臉幽怨,楊廷和頗爲尷尬的說道:“呃,在屋裡悶得久了,便出來賞賞風景。”

謝慎直想翻白眼,這一眼望去全是蕭瑟之景,有什麼好賞的。楊廷和連個理由都懶得找嗎?

太敷衍了!

“不說這些了。”

謝慎知道繼續和楊廷和磨嘴皮子也磨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索性沉聲道:“石齋公。陛下駕臨宣府,少不得要觀看軍隊列陣,這一應事宜你可得準備妥當啊。”

......

......

卻說正德皇帝十分喜好排兵佈陣。

在江彬還得寵時,常常蠱惑正德在西苑大肆操練禁軍。

正德皇帝和江彬二人各自扮成一方將領,領着禁軍廝殺。

兩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經常從清晨一直“廝殺”到黃昏。

整個西苑都變成天子操練禁軍的校場。

文官們雖然屢次上書規勸天子,但卻沒有獲得什麼效果。

正德皇帝依舊我行我素,甚至叫禁軍扮成韃靼人,和江彬率領的大明官軍進行對壘。

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自然不能長久,江彬被認爲是蠱惑君父,最後被貶也算是對他的一個懲罰。

但正德皇帝卻並沒有因爲江彬的被貶而放棄這一愛好,依舊我行我素的在西苑操練禁軍。

文官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天子並不是受到什麼蠱惑,而是天子自己的意願佔了很大比重。

沒有了江彬,還會有陳彬、劉彬,要想改變天子的意念那可是難如登天的。

故而這次天子北巡,文官們只是做出了象徵性的勸阻。

宣府作爲九邊中最重要的一鎮,擁有十分闊大的校場。

雖然沒有傳言的可容納十幾萬人同時操練那麼誇張,但確實比京師校場大了不少。

正德皇帝既然來了宣府,一定會前去觀看軍隊操練,謝慎也是提前和楊廷和說一聲,免得楊總督到時手忙腳亂。

楊廷和感激的點了點頭道:“小閣老放心好了,絕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

......

卻說正德皇帝在宣府休憩了一晚,覺得氣力恢復了不少。

wWW▪ ttКan▪ ¢O

翌日一早,他便宣召總督楊廷和詢問宣大軍政。

朱厚照雖然荒唐浪蕩,但在大事上是絕不糊塗的。他明白宣府對於大明帝國防禦體系的重要性,故而只要是從宣府來的軍情奏報,他都會第一時間閱覽。

起初他對於楊廷和還是很滿意的。只不過最近賊酋達延汗幾次率衆襲擾宣大,雖然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所得,但畢竟耀武揚威了一番。

朱厚照最是看重面子,被達延汗這麼騎在頭上耍威風他自然氣惱不已。

故而他曾下了旨意給楊廷和,命其擇機而戰。

對此楊廷和也是十分苦惱。正德皇帝的命令那可是金科玉律,絕對要遵循。

可以宣大目前的駐軍和韃靼人野戰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雖然現在山西、陝西、京師經過幾十年的馬政培育了不少的馬匹,基本能保證騎兵人手一馬,但對韃靼人這種一人兩匹戰馬,甚至三匹戰馬的變態配置依然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以己之短擊敵之長,下場只會是慘敗。偏偏天子不信這個邪,楊廷和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此番天子駕臨宣府,楊廷和總算有機會當面向天子解釋。

當朱厚照召見楊廷和時,他將早已準備好的腹稿不疾不徐的向天子陳說。

朱厚照並不昏聵,無非是年紀輕些好勝心強。在聽了楊廷和一番分析後,朱厚照也陷入了沉思。

他確實將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即便強勢如成祖也無法將漠北蒙元的一舉蕩平。如今天下承平已久,軍隊疲敝,再想恢復到原先的戰鬥力需要大量的時間。

在軍隊沒有戰鬥力時就和韃靼人出城野戰,一旦失利便是連宣府都有可能失守。

朱厚照可不想做這個千古罪人,故而他同意了楊廷和的奏請,繼續實行堅守的策略。

當然,作爲一個少年天子,朱厚照還是對領兵打仗有很大興趣的。

雖然不能親自領兵,但在校場觀看軍隊操練還是可以的。

在楊廷和的安排下,天子御駕移駐宣府校場,一時間整個宣府都沸騰了。

天子在校場點將臺上訓話,侍候在側的是內閣大學士謝慎和三鎮總督楊廷和。

臺下的將士整齊列陣,屏息凝神。

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皇帝陛下竟然親臨宣府,鼓勵他們抵禦韃子,保家衛國!

在這一刻他們覺得自己揮汗如雨,奮力操練都是值得的。便是現在叫他們和韃靼人死戰,他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韃靼人一遇到饑荒就會來宣大打秋風,每次他們都眼睜睜的看着韃靼人劫掠而去。

此刻,他們在心中發誓,韃靼人要是再來,定然叫他們有去無回!

正德皇帝朱厚照也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

雖然他在西苑時也領過禁軍列陣作戰,但那畢竟只是抱着玩樂的心態,和今日完全不同。

如今在他眼前列陣的,都是大明朝最優秀的男兒。

他們都是邊軍,是見過血的。

雖然他們不見得每個人都斬殺過韃靼人,但一定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替大明死戰。

“傳朕的旨意,列陣,戰!”

朱厚照幾乎聲嘶力竭的嘶吼道。

楊廷和立刻揮舞着旗幟打出旗語。

宣府的駐軍執行力很強,立刻變換了陣型,呈兩軍對壘狀。

此刻聚集在校場的軍隊雖然只有五千人,但卻爆發出山雷滾滾的氣勢。

正德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都是他的軍隊,都是他的臣民,這大好的江山都是屬於他的!

邊軍的日常操練十分嚴格,絕不是擺擺花架子。

在楊廷和帥旗的指揮下,五千人的軍隊不斷變換陣型,交相“廝殺”。

雖然只是列陣演練,但彷彿能從中看到兩軍廝殺的激烈戰況。

不得不說,楊廷和治軍確實有一手。至少在這演練環節,他做的無可挑剔。

謝慎由衷的佩服起楊廷和來,看來他當初力薦楊廷和來做這個三鎮總督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生爲男兒,當如此!”

正德皇帝只覺得自己血液裡的激情都被激發了出來,攥緊了拳頭高呼道。

“陛下,這最後的列陣還請您來下令!”

楊廷和將帥旗交給了朱厚照,這讓天子十分驚訝。

“楊卿,朕要怎麼做?”

“陛下只需要將帥旗由西自東揮動即可。”

楊廷和恭敬答道。

正德皇帝早就手癢了,無奈他不知道旗語,不好強自指揮。

如今楊廷和告訴了他旗語,朱厚照如何還能按捺住情緒,立刻揮動帥旗。

點將臺下,軍隊立刻聞旗語而動,擺出了‘陛下萬歲,大明必勝’的字樣。

正德皇帝愣了一愣,旋即連說了三個好字。

“楊卿,你說吧,要朕怎麼獎賞你?”

楊廷和立刻跪倒在地道:“臣不要獎賞。臣只希望陛下可以多賞賜些銀兩給這些將士。他們纔是大明的脊樑!”

......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七十章 說文解字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籤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章 蓄力第四十六章 小蘿莉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八章 石頭記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東陽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人的心思你別猜第六十三章 營造一場偶遇(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子報仇(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醫他爹第二十三章 誰在佈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鄉試前夕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第五百四十六章 功勞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鄉(二)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四十四章 紹興惡痞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醫他爹第二百九十八章 誰是黃雀(第四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三十章 困獸之鬥【二合一4000字大章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言上疏刷聲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亂用詩詞啊第一百零一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報仇(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氣勢,你還別不服!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六十六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師我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九十一章 東廠的殺機第二百零五章 驗封司主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儂我儂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八十九章 滄浪之水濁兮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佈局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籤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二百二十七章 救救小生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不膠不離即可(第四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檢舉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圍攻哈密城第二百零二章 人事多艱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詩會(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今朝喜來今朝樂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華亭縣令第七十二章 院試風波(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試連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來何意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貴的謝修撰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六十四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堂第四十七章 報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氣煞人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風波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徐老大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一百八十一章 從臺閣體到茶陵派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