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天下縱橫有我,漢朝,半生狂想的打賞。)

進入縣學正堂,謝慎才發現孔教諭也在。

少年連忙衝孔教諭躬身行禮,孔教諭卻是擺了擺手,示意謝慎莫要拘束。

吳縣令輕咳了一聲道:“你的文章本縣也看過了,破題取巧,立意高深,而且文章寫的老辣得體,可謂一陣見血。便是孔教諭都對你的文章讚譽有加。”

謝慎不知道吳縣令這般誇耀是什麼意思,便謙遜的束手而立,好聆聽吳縣令的教誨。

再怎麼說,吳縣令也是進士出身,對科舉以及大明官場的許多潛規則比謝慎要清楚的多。從他這裡多聽得一些建議,對謝慎的發展只會有益無害。

“不過你鋒芒太露,本縣怕你今後會吃虧。”

吳縣令嘆息一聲,神情頗爲無奈。

“還請縣尊賜教。”

謝慎知道吳縣令話裡有話,不想和他繞來繞去,索性主動求教。

吳縣令沉聲道:“你這文章若是放到鄉試,會試定然是絕倫之作。可是放到縣試中,卻是鶴立雞羣,會徒惹人懷疑。”

謝慎沉聲道:“莫非縣尊懷疑學生?”

吳縣令搖了搖頭道:“起初本縣確實懷疑過你,不過你是孔教諭一手帶出來的。本縣特地找來了孔教諭,向他詢問了你的課業。孔教諭贊你天賦絕倫,是不可多得的英才。他看過你寫的時文,確認這是你的行文風格。”

謝慎長出了一口氣。

剛剛吳縣令的口氣實在是讓他心悸,還好孔教諭死保他,不然萬一吳縣令生出疑心,確實有些難辦。

看來他選用張居正的那篇文章確實太冒進了。歷史上張居正的科舉名次雖然並不理想,但怎麼說也是作馬屁文章的好手,他的文章拿來應付縣試這樣的入門級考試就像殺雞用牛刀--太浪費了。

“人言可畏啊。”

吳縣令頓了頓繼續說道:“若你是世家出身倒也沒什麼,可你偏偏是寒門子弟。假使有人嫉妒你的才華命僕從家奴暗中造謠生事,你連個能替你遮風擋雨的靠山都沒有。”

謝慎暗道你不就是老子的靠山嗎,不然老子費盡心機的討好你作甚。

“年輕人有志向是好事,但卻要學會隱匿鋒芒。四月便是府試,你當好好準備,切莫辜負了本縣對你的一片殷切期盼。”

謝慎本以爲吳縣令說了一大串,會給他一套紅寶書之類的資料,再不濟也得寫個條子遞給知府大人提前打聲招呼啊。就這麼勉勵了一句話,對的起謝慎寫出的那篇千古文章嗎?

孔教諭也道:“縣尊說的不錯,你一定要戒驕戒躁,切莫被縣試案首的成績衝昏了頭腦。若是放在平時,你這案首還興許會引人稱讚。但今年是大比之年,大明的才子經過鄉試遴選已齊聚京中。此時會試三場已經全部考完。三月十五便是殿試。如今莫說浙江,便是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京師。”

孔教諭的一番話可算是給謝慎潑了一記涼水。他本以爲縣試案首可以讓他名聲大噪,再不濟也可以趁勢擠入餘姚士紳圈子。可現在看來,謝慎參加縣試的時間很不湊巧。

如今是弘治六年,二、三兩月京師裡連着會試、殿試兩場大考,還有誰會關注區區一級縣試的案首是誰?

謝慎很失望,但結果已經無法改變,如今能做的也只有盡力考好接下來的府試了。

“治學當心靜。以你的資質只要心靜下來,要想取得生員資格還是很容易的。”

孔教諭看來深諳胡蘿蔔大棒理論的精髓,此刻又安慰起了謝慎。

“多謝恩師教誨。”

謝慎好歹也算孔教諭的嫡傳學生,他老人家的話少年還是要聽的。

聽了吳縣令和孔教諭的一番雞湯,謝慎心中直是有些鬱結。

待學堂的大門開啓,謝慎隨着吳縣令和孔教諭緩步走出,縣試上榜的學子紛紛向他投出了豔羨的目光。

案首的待遇就是好啊,竟然得到了縣尊和教諭的單獨教誨指導。

謝慎心中則是吐血,什麼教誨,分明是講了一通大道理。這些大道理非但對謝慎接下來的考試沒有任何幫助,還打擊了少年一番。

哎,罷了,罷了。怎麼說這也是謝慎來到大明參加科舉後拿的第一個案首。雖然縣試案首的待遇和他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但至少從信心上謝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吳縣令和孔教諭可都是餘姚城的大忙人,二人並未再對衆上榜學子多說什麼,直接拂然離去。

他們這一走,所有人的目光可就全落在了謝慎的身上。

“謝案首不愧是天縱之才,我餘姚必定又出一個進士耳。”

“狀元不敢說,怎麼也是三鼎甲了。”

“爲什麼不是狀元?說不準謝案首來一個連中三元呢。”

“嘖嘖,之前那孫公子被吹噓的如神仙一般,結果怎麼着,還不是掛在了榜尾。今日答謝縣尊他竟然都不來,還裝病,這點氣量怕是這輩子也就如此了。”

“那孫家鼠輩怎麼能拿來與謝案首作比呢。他除了出身沾了孫家的光,還有哪點能和謝案首比?”

“這話說的倒在理啊......”

不知是誰率先說了一句,之後衆學子對謝慎的讚譽便接連不絕。

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是臨考前在酒樓誇耀孫若虛的。如今孫若虛大敗給謝慎,他們又都紛紛倒向了謝慎,當真是一堆牆頭草。

對於孫若虛,謝慎已經絲毫不擔心了。能夠通過府試的學子大多是縣試排名靠前的,孫若虛考了這麼個末尾的名次,是會被府試考官直接劃歸到庸碌之輩裡的。一旦孫若虛不能考取功名,他孫家大少爺的頭銜就沒有了號召力,畢竟這些世家之所以可以百年昌盛,便是因爲可以像機器一樣不斷製造出兼有功名的讀書人。

一旦這期間出現了斷檔,這些世家便會受到質疑。如果家族中不能及時出幾個舉人進士消除質疑,流言便會毀了這些看似強盛無比科舉家族。

......

......

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聖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第六十五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無遺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邊之首第二百零二章 人事多艱第八章 拿你來做墊腳石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爲名士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氣勢,你還別不服!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報仇(一)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五百零七章 餌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鄉(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盲女紅蓮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橋碼頭血戰(一)第三十一章 縣試縣試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閣尊乎?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四十六章 小蘿莉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瘋癲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風宴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轉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七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六十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七十三章 院試風波(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內訌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識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臉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五十八章 搶頭條第四百五十七章 恨入骨髓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九十一章 這不公平!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師我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師水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四章 馬文升很忙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亂用詩詞啊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與口罩(第一更)第八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辦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師水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二十二章 龍陽君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結局)第六十四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華亭縉紳的生意經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場作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劇本不對啊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詩會(二)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識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護國寺行刺 【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籤第四百六十五章 宣府的衆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