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平時江東之事,孫權沒多少話語權。但現在是決定江東乃至於孫氏未來興衰榮辱的時刻,孫權覺得自己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來。他不能放任不管,這樣兄長孫策會把孫氏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孫策面對咄咄逼人的二弟,把拳頭捏了又捏,最後還是鬆開,忍住了一拳砸到孫權臉上的衝動。兄弟倆打架無所謂,讓老孃看到了,又要落淚了。孫策不忍心。

孫權或許是被父兄壓制得久了,現在父親去世了,兄長也對自己忍讓,於是越說越痛快,越說越大聲。唾沫星子四濺,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最後還是驚動了他們的孃親吳夫人。

吳夫人自幼聰慧,素有主見。年少時以才貌雙全聞名於郡內。當時孫堅聞其名,乃使人娉之,欲求爲妻。吳家乃江東望族,吳夫人之父也是漢家二千石的高官,只是不幸很早就去世了。而那會孫堅不過是區區一縣丞,吳家人自然不肯,就打算婉拒孫堅。

吳夫人也聽說過孫堅殺賊平亂而得官的事,深恐孫堅懷恨吳家,於是就勸家人說何必爲了我這樣一個小女子而給家族招禍呢。若孫堅對我不好,那是我命該如此。遂便與之爲婚。婚後,給孫堅生下了四子一女。孫堅在外征戰的時候,家裡就全靠她一個人撐着。

家裡的兒女們,對吳夫人的話,那是無有不從。吳夫人這些年保受打擊,先是丈夫孫堅病逝,接着又是弟弟吳景離世。先後失去了兩位至親。尤其是吳景,他們姐弟從小父母雙亡,相依爲命長大。感情特別深厚。接連而至的打擊讓吳夫人終日以淚洗面,陷入哀痛之中難以自拔。

這日她正在後院佛堂中拜佛,祈禱佛祖保佑夫君與弟弟。忽然就聞得前院隱有激烈的爭吵聲。便命人問之,不一會,使女前來回報,說是大公子與二公子在吵。

吳夫人聽說是兒子在吵架,就坐不住了。自己這幾個兒子,向來乖巧聽話,今日怎麼會吵起來?於是便忙命人扶了,出來要問個究竟。

孫策眼尖,在房中遠遠望見府中使女把母親給扶了出來,不由狠狠瞪了孫權一眼,忙快步走了上去,彎身扶住了吳夫人,道:“娘,你不在後院靜養,怎的出來了。”

吳夫人在圈椅上坐了下來,嘆道:“我再不出來,你們就要掀房揭瓦了。”此言一出,孫權就羞愧的低下了頭。剛纔有些忘乎所以,聲音大得居然連後院的孃親都聽見了。

吳夫人把目光在兩個兒子身上轉了一圈,然後便一手一個,拉住孫策與孫權的手,柔聲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你們父親不在了,你們兄弟倆萬事得商量着來,千萬別鬧。伯符,你是老大,得多讓着點。仲謀,你要尊敬你兄長,不可無禮!”

兄弟兩個唯唯諾諾。同時點頭稱是。吳夫人這才臉上露出笑容來,她道:“我兒,你們剛纔因何事在爭執不休?”

孫策本不欲把此等大事說出來,免得母親傷神。見孃親溫和的眼神在看着自己,又見二弟在一旁躍躍欲試,只好就如實告之:“北方劉備兵來,我欲與之戰,仲謀卻欲降,是以與之言語相爭。”

吳夫人又問孫權爲什麼要降。孫權就老老實實的把自己想到的理由給說了一遍。吳夫人一一記在心裡,然後點了點頭就道:“江東名爲我孫氏所有,然則孫氏之所以據有揚、交二州,多賴諸文武之力。今大敵前來,我兒可召羣臣議之。若江東可保,則保之。爾父之基業不可輕棄。若羣臣皆言江東不能保,則順應人心,玄德仁厚,爾父在世,言語多嘉之,料將來也不至於爲難你我母子。”

吳夫人看得很透徹,現在北方強盛,來勢洶洶。江東人心浮動,不問個虛實究竟來,她實在是不放心。孫氏要是違逆江東文武之意願,強行抵抗,下場只怕就會如孫權所說的那樣,不是太好。而要是江東文武皆言江東可保。她也不會輕易就讓孫策兄弟把這一份家業拱手讓人。君臣上下團結一心,打不打得過,那也得先打了再說。萬一贏了呢?再說了,不還有個外援曹操嗎。脣亡齒寒的道理他應該懂得吧。

原本歷史上,吳夫人就幹過這種事,當時孫策去世,孫權統領江東,那會孫權年紀小,吳夫人就親自出面,參與處理政事。當時她也召集過大臣,諮詢過江東能不能保全的問題。這一點很重要,這不但關係到孫氏政權的延續,還關係到孫氏滿門的性命。

在吳夫人眼裡,自家兒孫的安全,那是遠遠要大於江東的。揚州、交州這些地盤可以沒有,但兒女一定得要齊全。歷史上也是張昭與董襲等人一再保證,江東有山川之固,吏民又承討逆恩德,有地利有人和,萬事無憂。這才安了吳夫人的心。

孃親吩咐下來的事,孫策只能照做。於是在孫權得意的眼神中,孫策喚了親兵來,命其去通知麾下諸文武大臣,擇日在殿中共議大事。

孫靜、程普、黃蓋、韓當、周瑜、魯肅、張紘、顧雍等文武在接到消息後,不敢怠慢。忙安排人手接替自己,然後星夜就往建業趕來。

也得虧劉備這會還沒有做好渡江的準備,不然的話,如此大規模的動靜,要是被劉備抓住了機會,那江東這邊可就危險了。

程普、韓當、黃蓋等孫堅的老班底第一批趕到,先見過孫策之後,得知孫策竟然是要與諸人共議降或戰,不由大感忿然。

他們跟着孫氏近二十年,從黃巾軍時期一路奮戰到了現在。一心想着要保孫氏成就不世之業,然後他們也跟着飛黃騰達,成爲開國功臣。沒想到現在劉備率軍南下,他們這些前線領兵打仗的將領還沒有慫,後面的主公就要退縮了。這叫什麼事?

再一細打聽,原來孫氏是現在內部聲音不同,主公孫策要戰,二公子孫權要和。此乃孫氏家事,他們不好插手,卻是忙忙去尋其他人搞串連去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七百八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八百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