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

卻說徐盛與潘璋引軍與李通在章山江灣大戰,兩支船隊在江面之上展開了殊死搏鬥。江風浩蕩,卻吹不走這處江面沖天而起的血腥味。

落水的士兵們,不管死活,大多數都做了那魚鱉之食。屍骨無存。揚州軍是以逸待勞,擊敵之不備。荊州軍卻是料敵機先,防守穩固。雙方勢均力敵,竟然是打了個難分難解。

徐盛和潘璋兩個親自率衆衝陣搏殺,卻仍然殺不進去,被李通穩穩的擋了下來。徐盛見狀,心中便有退意。於是與潘璋道:“文珪,賊既有備而來,恐有後手。今久戰不下,宜當速退!”

潘璋把鋼牙咬得嘎吱響,好好的一場伏擊戰,結果成了夾生飯。這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要說心中甘心,那是絕無可能。但徐盛說得對,既然敵軍做了防備,又豈無後手?那就先退吧,來日方長。

揚州軍這邊令旗一舞,大小船隻便開始後退,意欲撤出戰場。李通在大船之上看得真切,暗道一聲不好,敵軍要跑。他已派人通知曹仁,正是兩邊合圍,夾擊敵軍的大好時機,現在敵人要跑,他如何肯放?

於是便下令三軍,咬往敵軍不放,欲拖到曹仁軍至,然後再發起全面反攻。曹軍這一動,徐盛和潘璋就明白了,這敵軍必定是有着後手,所以纔想把自己留住呢。

徐盛和潘璋互望一眼,心中立時就下了決斷。這西來第一戰,絕不能給弄砸了。無功而返可以接受,但敗仗絕對不行。

於是便把令旗一搖,身邊的傳令兵們齊齊離開。不一會,只見江面上,屬於揚州軍的十幾艘大船,便緩緩停了下來,開始掉頭,主動迎向荊州軍的船隊。而其他的船隻,卻是鼓足了風帆,加速離開。

李通見狀,心道這隻怕是敵將看出了端倪來,要斷尾求生了。也罷,現在子孝未至,想憑自己的力量,把他們全部留下也不太現實。就把這支斷後的船隊吃下來好了。也算是小勝一場。

於是便下令各艦,不再去追徐盛、潘璋,而是把留下來斷後的這支船隊給團團圍住。揚州水師的船隻,讓李通也是眼熱不已。他知道,荊州落入曹氏手裡未久,水軍也是新建,雖有蔡瑁、黃射之力,但水師的力量,不能全靠荊州降將和降卒。現在要是把這麼一支船隊給勸降了,想來主公與子孝定然是高興得很吧?

想到這裡,李通就讓麾下先不進攻,而是進行喊話勸降。李通做了兩手準備,一邊勸降,一邊嚴陣以待,緩緩迫近;萬一要是勸降不成,直接開打也不會措手不及。

揚州將士卻皆沉默不言。直到荊州水師的船隻已經靠得非常近了,李通這時雙目已經泛現笑意來。這個時候,卻是由不得揚州軍了,這樣短的距離,他們的生死,便全在自己一念之間了。

李通正要下令進行奪船戰,忽然,只見前方一艘大船下的幾艘艨衝,就憑空騰現出一團火光來,然後這些冒着熊熊火光的小船,被水底下的揚州將士們,迅速推向了曹軍的船隻,又是順水,又有人力。火船在李通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時候,便轟的一聲,撞上了曹軍的船隻,頓時,曹軍大亂。

與此同時,其餘大船上的揚州軍將士,也一邊拋射火箭,一邊操舟向曹軍船隻橫衝直撞而來。這個時候,李通已經反應了過來。揚州軍竟然也準備了火攻之策!

若不是他見機得早,若不是他心有提防。他與麾下將士,只怕早就被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灰。李通心中一寒,又見火勢沖天而起,自己這邊已經有幾艘船着火了。這火油無物不燃,又遇江風,更是肆虐。火舌亂舔,火星四閃。江上,頓時就濃煙滾滾,一片大亂。

李通看着這混亂的場面,大怒,本以爲勝券在握,誰曾想事到臨頭,揚州軍給他來了這麼一出。李通一邊指揮人救火,若是救不了的,就棄船轉移;又一邊指揮完好的船隻,對揚州軍的船隻發動無情的反擊。

揚州軍留下的船隻本來就不多,爲的只是要發動這最後一招火攻。這自殺式的襲擊雖然也造成了李通的損失,但這一部分揚州軍,卻在李通的無情打擊下,除了小部分水性高超的,潛了回去,其餘的,不是被當場擊殺,就是葬生火場,無一生還。

荊州軍這一發動,頓時就是矢石俱下,如同狂風驟雨般。揚州軍那寥寥可數的船隻,又如何經得起這般打擊,沒多久,就都四分五裂,隨着火苗,沉入江中了。

等到曹仁趕來時,不禁大驚。他只看到這一處寬闊的江面上,四處都是船隻的殘骸,而江面上,屍首伴隨着木塊,布條等物浮浮沉沉,而自家的船隊也是煙熏火燎,處處冒着濃煙和焦味。

曹仁登上船,見到李通之後,聽李通一說,這才知道發生了何事。曹仁心中一陣後怕的同時,也暗自慶幸是李通親自率軍來。不然換作其他人,只怕還真是要着了揚州軍的道。想着自己這一支軍隊被一把火燒成灰燼的後果。

曹仁頓時就對李通表示了誠懇的歉意:“文達,我來得晚了,我之過也。”作爲主將,沒有及時趕到戰場,不管是什麼原因,姿態要做足。

李通其實也知道,這跟曹仁一個五銖錢的關係都沒有。是自己派人去通知的,而且曹仁的速度也不慢了。怪只怪揚州軍太過狡猾,見勢不妙拔腿就跑。而最後關頭,揚州軍來這麼一出自殺式的襲擊,卻是連自己也沒有想到的。

不過,細算起來,自己這邊還是佔了便宜的。畢竟人數、船隻都佔優勢,揚州軍雖然剛開始讓他的部隊意外的亂了一下,但後來穩住陣腳之後,便迅速佔據了上風。兩邊斬獲一對比,自己也算是略有小勝。

只是想起來,首級拿不到,船隻也被燒了,心中實在是有些鬱悶罷了。不過,李通也是豁達之人,哪裡會因爲這點小事而耿耿於懷。他笑道:“子孝,今次一戰,足見揚州軍來者不善。竟陵之戰,卻是要小心了。”

通過這次小規模的交戰,李通就知道,揚州將領不是庸材。竟陵只怕沒想象中的好打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七百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