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

呂布對於張繡的突然出現,心中很是憤怒。他並不覺得自己會追不上步度根,所以他覺得張繡就是來搶功的。自己已經打敗了鮮卑人,現在要做的就是銜尾追殺,可是中途卻來了個摘桃子的。

當然,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而是先殺光這些鮮卑人,然後捉到步度根再說。輕重他呂布還是分得清楚的。於是呂布怒吼一聲,便也率部衝了出去,加入了圍剿鮮卑人的陣容中。

鮮卑人本就大敗而還,中途被張繡截擊,心膽俱裂,此時又來了個呂布。更是讓人崩潰。於是在呂布加入進來後不久,戰爭很快就結束了。該死的都已經死了,剩下的,都伏在地上瑟瑟發抖。

呂布命自己的部將在這裡抓捕俘虜,自己則帶着呼廚泉繼續去找步度根去了。作爲老資格的大將,呂布自然是可以不理睬張繡,但不管上頭如何,侯成等人是不敢對張繡不敬的。漢朝社會階級分明,軍中更是如此。在呂布離開之後,侯成等人第一時間來拜見了張繡。然後纔開始抓捕俘虜。至於幷州軍與涼州軍如何搶人頭,那就是下面的事了。只要不鬧出人命來,他們是不會管的。

把斷後的鮮卑人一網打盡之後,張繡躊躇了會,還是率部向西了。段煨勸張繡別去了:“呂奉先過此而不見文錦,其意甚惱。恐其恨我等爭功,文錦可退也。”

張繡也知道呂布只怕是對自己有了意見,不過國事爲重。萬一因爲兵力太少而讓步度根跑了怎麼辦?要知道涼州那邊,鮮卑人可也不少。於是毅然道:“忠明所言甚是,不過步度根狡詐,恐其逃遁,我不得不往。”

段煨便不再勸。張繡心中卻是打定了主意,要是呂布能一舉擒獲步度根,那也就罷了,自己就在旁邊圍觀,要是步度根能突圍,自己卻是必定要去追擊的了。

步度根終究還是沒能逃脫。麴義在前方攔路,後面又有呂布來追。兩股漢軍兩下一衝擊,原本就已經軍心大亂的鮮卑人立時便四分五裂。而步度根的大旗和護衛是如此的明顯,不管他們奔向何方,總會有漢騎死死咬住。現在的漢軍在大勝步度根後,可不缺戰馬,尤其是麴義的部隊,在攻下受降城後,繳獲牛羊馬騾無數。所以在馬力方面,步度根甚至比不過漢人的一騎雙馬了。

很快,步度根就被追上了,沒勞煩麴義或者是呂布親自出手,一個幷州小校,帶着自己的部曲,很輕鬆的就把他給解決了。步度根一死,鮮卑人的最後一絲抵抗意志也消失了。能逃的儘量奔逃,自忖逃不掉的,便跳下馬來,五體投地請降,不敢有絲毫的異動,生怕因此而引來漢人的屠刀。

看到步度根的首級後,呂布冰冷的臉上終於化凍了。首功終究還是未曾讓張繡給搶去。呂布是個記仇的人,現在雖然與張繡一道同殿爲臣,可當年自己被涼州將趕出長安,狼狽不堪的四處逃竄的情景,他仍然歷歷在目。雖然不至於和張繡翻臉成仇。但也絕對不會給好臉色給張繡看。

現在兩家大軍掃蕩草原,呂布先敗步度根,後獲步度根以下頭領等首級無數。壓了張繡一頭去,自然是心中歡喜。打掃完戰場回師之後,在受降城中,呂布與張繡見了一面,兩人閒談了幾句,決定了軍功的分配,然後上簿大將軍幕府,便各自散去了。

張繡要回涼州,戰利品這些就暫時安置在幷州。奏表已經在呂布和他的共同簽字下,加急送往了大將軍處,他並不擔心屬於自己的東西會被呂布坑掉。

大戰過後,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終於來了。紛紛揚揚的大雪,迅速掩蓋了戰爭的痕跡。草原,還是這個乾淨的草原,到了明年,鮮血、屍體等等都會不見,而牧草會長得更快。

兩場大戰,軻比能集團與步度根集團灰飛煙滅,斬首、消滅鮮卑騎兵數萬,捕得俘虜近二十萬。牛羊騾馬更是不計其數。

劉備相信,在這一戰之後,大草原之上,應該能消停不少時間了。三部鮮卑中,東部鮮卑最弱,他們分散成無數的部落,沒有一個像步度根或者軻比能這樣的單于。又有遼東烏桓在側,想來他們也翻不起什麼大的風浪。展示了自己的雷霆手段,接下來就該是懷柔的時候了。派出大量的官吏,去安撫、招降鮮卑人,招募他們爲自己工作,放棄草原上惡劣的環境,到漢境來居住,用環境來讓他們潛移默化的做出改變,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認爲自己就是漢人……

這一個冬天,劉備很忙。

大量的俘虜要安置。青壯被劉備全部罰沒爲官奴,開始在各地採礦、冶鐵、煮鹽、修路。爲大漢王朝服勞役就是他們這一生的唯一目標。至於青壯婦人,除了一部分被劉備賞賜給漢軍之外,其餘的依然被劉備給養了起來,當然,也沒讓她們閒着。那麼多的牲口,讓她們去飼養着。至於其他的一些老弱,被劉備無情的扔到了奴隸市場。因爲漢軍不準殺降,而後來的戰爭中,鮮卑人投降得太快。所以漢軍也俘虜了大量的劉備不需要的人。比如年邁的老人和還未成長起來的孩子。

劉備覺得這是一個負擔,但既然他們沒有死在大草原上,自己也不好把他們又重新給殺了。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就去奴隸市場吧,或許會有人需要。至於被人買走之後的命運,那就不是他需要了解的了。

大草原之上,靠近漢境的胡人被漢軍屠戮一空,但是劉備卻覺得,光靠打仗並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好辦法,草原上的胡人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匈奴,鮮卑,烏桓,突厥……一個部落消失了,另外一個部落又總會出現。大草原上,總會出現它的主人。所以,遲早還是要尋個法子,把草原給佔了。漢王朝覺得草原沒用,又不能用來種田。可劉備不這麼覺得啊。後世的資料曾顯示,大草原上的黃金、銅的儲量在全世界排在前十位,還有大量的煤礦。雖然劉備不知道這些礦產的具體數量和位置,但他知道大草原就是個大寶庫。限於生產水平,此時可能很多地方都不能探明或開採,可是,能留給子孫啊。

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