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

現在青州市面之上糧價已經破了百錢,而且上漲勢頭愈演愈烈,大有漲勢不停的架式,終於把劉備給驚動了。

荀彧見劉備來問,心中也是苦笑。這地盤越來越大,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每打下個地方,主公你又要安撫民心,免這免那。這進項少,開支大。如何不鬧糧荒?

沒糧怎麼辦?

荀彧想了想,謹慎的開口道:“糧荒之時,朝廷每有先例,可假王侯租,減百官俸;可入粟拜爵,入谷射官;或是裁軍以減損耗……”

《後漢書-馮緄傳》裡面就說:“幣藏虛盡,每出征伐,常減公卿俸祿,假王侯租賦。”劉備也想不到東漢朝廷竟然會經常幹這種事。聽荀彧解說,倒也聽得滋滋有味。東漢時期,因爲邊患,朝廷財政經常緊張,於是天子就經常下旨借錢。比如漢順帝永和元年,詔貸王侯國租一歲;漢安二年又貸王侯國租一歲;漢桓帝延熹年間,經常減公卿以下奉,貸王侯半租;或者是假公卿以下奉,又換王侯租以助軍糧……不僅如此,朝廷還經常向百姓借錢,漢順帝永和六年,詔假民有貲者戶錢一千,又永初四年,因羌寇轉盛,而輒貸於民。

這老是借錢,也不知道給不給利息。劉備心中念頭一閃而過。不過他不打算這樣幹。因爲一來是他治下的諸侯王本來就沒多少,天下已經亂成這樣了,還打他們的主意,這有點說不過去。至於朝廷公卿也是一樣。人家好不容易拼命掙扎到你青州這裡來了,好日子沒過上幾天,你又要扣工資,這不太好吧?

至於入粟拜爵,倒是可以試一試。畢竟這事,在華夏是非常古老的傳統。秦王朝時,商鞅便開始幹這事了。他在變法中實行過“粟爵粟任”的辦法,就是根據給朝廷交納糧食的多少賞賜官爵的。漢承秦制。晁錯便是力主“入粟拜爵”的人,他曾說過一句老實話:“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爵位這東西,是皇帝壟斷的,皇帝可以隨口創設出來,無窮無盡,沒有任何成本;而糧食是農民在土地上種植的,也是永不枯竭的。皇帝拿自己不費一文隨口創設的爵位,去換農民實實在在的糧食,有什麼不划算的呢?

後來這一政策,被漢武帝給發揚光大了。漢武帝是個戰爭狂人,打了幾十年的仗,朝廷財政哪裡吃得消。爲了解決財政危機,他搞過募民買復、入羊爲郎的政策,在桑弘羊上臺之後,這入粟拜爵就起到巨大的作用了。普及人羣從官吏向普通百姓蔓延不說,還增加了贖罪的內容。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

到了漢靈帝時,好吧,這買官賣官就更加明目張膽了。而且漢靈帝還賣出了心得:官員和富豪現錢交易,概不賒賬。窮人可以按揭還款;名士買官可以打折。大郡、富庶之地價高;邊郡、窮地方便宜……

總的來說,買賣官職來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這事古今中外都幹過。只是增加上財政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許多難以挽回的惡果:比如富農和大地主們買爵之後可以免賦稅,那麼這些賦稅便不可以避免的轉移到普通百姓身上去了,從此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同時也破壞了律法和選官制度,造成貧富異刑,進一步擴大了司法不公,同時也導致了管理效能的下降和吏治的敗壞。當然,在古代講法治很多時候就是個笑話。

劉備其實一個也不想選。只不過比起減俸借錢和裁軍來,入粟拜爵看起來是個比較好的選擇。畢竟沒有侵犯到百官和諸侯王的切身利益。而這事,他們應該也會贊成。

當然,這中間具體如何操作,還得仔細磋商。不能馬虎了。這口子一開,不看嚴實了,搞不好就要出亂子。

衆人又商討了半天,這才各自退去。劉備滿身疲憊回到後院,卻見盧珻在發脾氣。一問才知道,自家兒子和劉恪家兒子打架了。劉瑾和劉琛被劉瑜、劉琪兩兄弟打得哇哇大哭,回來就向盧珻哭訴。

劉備哈哈大笑,劉瑾和劉琛被盧珻管教得素來乖巧,這次哭成這樣,只怕是吃大虧了。盧珻見劉備大笑,不禁沒好氣道:“自家孩兒兄弟互毆,你還能笑?”

劉備全然不當回事,擺擺手道:“舌頭和牙齒還打架呢,兄弟之間些許點小事,何須在意?”

盧珻一嘆,道:“那夫君可知瑜兒、琪兒爲何要打瑾兒、琛兒?”

劉備心道這裡面難道還有隱情不成,於是便奇道:“爲何?”

盧珻道:“瑜兒說之前阿姐也是老欺負他們的,所以他們現在要翻身欺負回來。”

劉備聽了不禁愕然,半晌才反應不過,忍俊不禁,笑道:“我家二個女兒還有這本事?”

盧珻柳眉倒豎,把銀牙磨得嘎吱響:“妾身也是這才知道,一問之下,卻是那兩個瘋丫頭欺負弟弟之後,卻又不許他等來告狀,說要是誰敢告狀,見一次打一次!這許多年來,卻是把妾身瞞得結結實實。若不是這次事發,還真不知道哩!”

劉備想起劉琳與劉瑤這兩個小丫頭,哦不,她們已經嫁爲人婦了。還有這一面,心中好笑的同時,不禁搖頭,這性格也不知道跟的誰。又想她們如今也不過只是十八歲,在後世正是青春年少、好玩愛鬧的年齡。如今卻在婆家侍奉舅姑、丈夫。心中便不禁一陣心疼。

盧珻與劉備說了半天,見他神色恍然,不禁道:“夫君可是累了?”

劉備搖搖頭,笑道:“無事,久不見琳兒,瑤兒,改日派人接了回來,我們一家人好生聚聚。”

盧珻應了下來。劉備又走到兩個兒子跟前,蹲下身來,摸了摸他們的頭,笑道:“以後不要和兄長打架,他若再敢欺負你們,你們就跟他們說要去喊叔父來。”

劉瑾似懂非懂,收了眼淚看着阿父:“可是七兄(劉瑜)說不許喊大人來!”

劉備一笑,道:“無妨,這是爲父說的。不過你們不要真的去告訴你叔父,只是嚇一嚇你兄長,知不知道?”

若是劉恪知道了,只怕那兩個小的屁股上又要吃竹片了。見自家兒子應下,劉備便道:“來,不哭了,阿父給你們做紙鳶好不好?”

兩個娃瞬間臉上轉陰爲睛,紛紛拍着手圍着劉備轉了起來。盧珻看着劉備,忽然就想起當年來,自己的紙鳶也是夫君給做的呢。不知不覺一瞬間就這麼些年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七百七十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