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

劉表在荊州,得了南陽張繡告急之信,大驚。此時荊南危急,江夏大戰一觸即發。偏偏曹操也不甘寂寞,引兵南來。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劉表忙把衆臣給召了來,商討對策。羣臣除了讓劉表速遣援軍往南陽外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出來。荊州南邊是交州。

交州被士燮兄弟把持,荊州方面好不容易安排了兩個釘子進去,吳巨卻與賴恭不和。交州指望不上,東邊的揚州、西邊的益州、北邊的曹操,都是劉表的仇家。放眼望去,諸臣僚也有點傻眼,我荊州一向與人爲善,怎麼擡頭一看,實然就有種舉世皆敵的感覺了。

蒯越出衆獻策道:“主公可先援南陽,以堅張繡之心。而後遣使往長安、袁紹與青州此三處求援。若有一路援軍來,我荊州無憂也。”

劉表心想,對啊,着急也是無用,且先讓張繡與援軍一道抵禦曹操。再遣使求援四方。料袁本初與劉玄德等必不欲見曹操伐我也。

於是遂從蒯越之言,命蔡瑁率二萬步騎往南陽,增援張繡。然後又派了三路信使日夜兼程求援去了。

劉備在青州,得了劉表援信,與諸臣道:“荊州危矣,不得不救。”遂命關羽擊朱治,陳到自彭縣攻沛縣。以解荊州之危。

孫策與周瑜率了舟師,攻打鄂縣甚急。黃祖率了衆將拼死抵住。孫堅於長沙敵住文聘與劉磐,孫策若再把江夏給攻破。到時荊北震動不說,文聘與劉磐後路便會被截斷。這樣一來,荊州將會盡爲孫氏所有。所以孫策和周瑜兩人在鄂縣,抖擻精神,攻勢如火。而黃祖也同樣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也親冒矢石,前臨指揮。

兩家是打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亦不肯罷休。這日,孫策見鄂縣屢攻不下,便對周瑜道:“鄂縣不下,甲士不敢死也,今我親率諸將前往,定破此城。”

周瑜勸道:“爲將者,豈能不顧三軍而爲悍卒乎?伯符可自鎮軍中指揮,吾與諸將往。”

孫策自詡驍勇,哪裡肯聽,道:“公謹還留軍中,吾自往之。”於是遂留周瑜坐鎮軍中指揮,自己則率了身邊諸將,披甲執刀,前往攻城。

臨行,與諸將士道:“鄂縣小城耳,吾自起事以來,江東諸城攻無不拔,今被阻此,深以爲恥。吾將前行,爲諸卿擋矢石,諸卿且隨我身後殺賊。”

衆將聽了,滿面羞慚,鄂縣久攻不下,竟然逼得主將親冒矢石,親臨前線。這讓他們這些自命武勇的傢伙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於是人人奮勇爭先。甲士們見主將與諸將先登,亦拼死而戰。

城下鼓聲隆隆,士卒鼓譟吶喊。空中兩軍弓箭手不停對射,城頭上不時潑下滾燙的開水,扔下裝滿石灰的灰瓶。無數的揚州兵攀援到了城頭,又慘叫着從高處跌下。這一戰的勝負,將由荊州和揚州士兵之間勇氣的對決來決定。什麼指揮藝術之類的,到了此處,通通已經失效無用。

黃祖和周瑜,各自立在己軍望樓之中,遠遠望着這如地獄一般的殺戮場。一邊體會着戰爭的殘酷與慘烈,又一邊冷漠鎮定的調兵遣將。一隊隊的生命,在他們眼中只如棋子,隨時投放至己方的薄弱處。

這邊,在孫策的帶領下,蔣欽、周泰、鄧當、呂蒙、凌操、淩統諸將,率了一夥死士,皆口銜利刃,手持小盾,迅速從一角開始攻城。

城下,弓箭手們在孫策堪堪爬到城頭時,箭矢呼嘯而至,孫策藉此機會,一個翻身,便躍上了城頭。然後手中大刀橫掃,擋住刺來的無數槍尖,爲身後的袍澤們爭取了上來的時間。

城頭這一片地方,箭矢將許多荊州兵釘在了地上,橫流的鮮血和不停的哀嚎,告訴孫策,這就是機會。

此時,一隊隊的荊州士卒又涌了過來,邁着堅定的步伐,揮舞着尖銳的長槍,眼睛裡迸發出兇光,嘴裡嗬嗬咆哮着,不住前行,只欲把這羣侵犯他們家園的賊兵給亂槍捅死。

孫策大喝一聲,不管不顧,便迎着槍陣衝了上去,旁邊蔣欽周泰護住孫策兩側,隨其廝殺。身後諸將看了,也發一聲喊,個個持了利刃,奮勇而來。

有了這麼一羣如狼似虎的傢伙,荊州兵的抵抗便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一隊隊的士兵被割麥子似的砍翻在地,鮮血浸紅了這片城頭的每一塊地磚。

孫策率了諸將在城頭越戰越勇,而一批批的揚州甲士也自此處登上了城頭,長槍兵,刀盾手,弓箭手,陣營越來越全,孫策進攻起來,更顯得遊刃有餘了。

黃祖很快便發現了這處城頭的異動,他早先不以爲意,只派了一隊隊人馬去守城。結果己方將士很快就覆滅了。黃祖正欲派人探時,小校已來報:“孫策率諸將攻城,勇不可擋,是以敗退。”

黃祖得報大喜,孫策竟然如此輕率胡爲。他以爲他是不死之身麼?黃祖遂命道:“死活不論,獲孫策者,封侯拜將!”黃祖暗暗打定主意,便是拼得鄂縣失守,也要把孫策給拿下。讓孫堅來犯我荊州,到時孫堅先失其甥,再失其子,看他心痛不心痛。

荊州諸將士聞之,又驚又喜。驚的是孫策居然親率甲士先登,喜的是有這麼一條大魚,要發達了。於是紛紛往孫策處涌來。

孫策率了衆將大殺四方,所向披靡,只殺得荊州軍節節敗退,好不痛快。正自打算一鼓作氣,攻到城門處時。忽見四面八方,敵軍源源不斷而來。孫策環視四顧,知道自己被黃祖給發現了,卻也不懼,哈哈大笑,道:“諸卿還能戰否。”

諸將齊答道:“力能死戰!”

孫策把刀一橫,道:“隨我殺敵!”隨後便猱身而上。

瞬間,刀光乍起,血肉橫飛。在勇猛和彪悍上,荊州軍因爲境中多年無戰事,比起連年大戰中錘鍊出來的揚州兵來,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本來有着鄂縣堅城爲依託,對付揚州兵自然也是無所畏懼。但這一當面交鋒,更多的差距便瞬間顯露了出來。

除了勇悍之外,戰陣的配合,殺人的技巧,以及臨陣的反應。荊州兵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又兼有孫策等虎狼之衆,雖然荊州軍人多勢衆,卻仍然奈何不得孫策。兩軍糾纏在一起搏命廝殺,漸有久持之勢。黃祖看得心煩意亂,城頭這塊拿不下,城下的攻勢卻是更猛了。受了孫策的刺激,一波一波的揚州兵拼死衝擊。城下屍體已經堆積如山了卻仍不肯停。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縱然是連日攻防,荊州兵皆已雙手血腥視生死如無物。見了揚州兵的悍不畏死,那顆堅硬如鋼鐵的心臟也不禁爲之顫抖一下。

Www¸t t k a n¸C〇

甘寧在遠處,心道前番我陣斬徐琨,黃祖你不賞,此次若我獲了孫策,如此殊功你若無賞,有何面目統率三軍耶?遂挾箭持刃,來取孫策。

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六百七十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