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

一晃又是十來天,夏四月癸亥,益州郡蠻夷又扯旗造反了,太守李顒率兵迅速掃平了叛軍。朝中又有人上疏,說盜賊四起乃是天子失德云云。皇帝也懶得去理會諫臣,天子只覺得這種官員的存在簡直就是莫名其妙。你訓斥他吧,他滿天下說你是昏君;你置之不理吧,他又四處嚷嚷說你默認自己是昏君。。。。。。這次皇帝主動了一把,下詔大赦天下以施恩,順便堵住言官的烏鴉嘴。

這日,劉備正在和徐子平,張玄子幾個相熟的同門種地,好吧,不光是他,比他家世好到哪裡去的同門,都在種地。沒法子,這麼多人要吃喝,除了少量土豪供奉外,更多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忽然間便聽得一聲熟悉的朗笑:“五郎!我來啦!”

劉備擡頭望去,不由大喜:“子達,你終於來啦!”一別匆匆數月,盧敏終於北上青州與劉備等一班舊友相聚。

盧敏一身風塵,看樣子是剛來還沒沐浴更衣,就來尋劉備了。盧敏哈哈笑着與劉備身後的諸人一一見禮,好不熱情。他一個人待在盧植跟前,實在是無趣得緊,盧植對這個長子又極爲嚴苛。現在逃脫了盧植的掌控,只覺得天地都變得遼闊。

劉備看盧敏風塵僕僕的便問道:“子達,你還沒拜見老師罷?”

盧敏道:“我一到此處,便去求拜,童子說老師進山去了,不知何時才歸。我想着見你們,便一路尋到此處了。”

諸人又聊了一陣,盧敏纔回居所清潔更衣。

盧敏來了,劉備大喜過望,自己的格物學便又添了一員大將。他在這裡待了數月,徐子平等人也和他說了,他的理論雖然得鄭玄讚賞,也有一部分人在研究,但終究還是太小衆。最要命的是有一部分人去格物,搞得雞飛狗跳又沒甚成果,於是被嘲諷的同時,也被一些人視爲旁門左道。

盧敏與自己待在一起的時日最久,默契早生。對格物學的理論認識得也最深,由他來協助自己推廣格物論,再好不過。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劉備和盧敏等人一起,就開始忙碌起來。在提出了引力,壓力,重力,浮力等一系列力的概念之後,又把自己曾經的格物成果,也就是那些小實驗,一一作出準確的描述。

原諒劉備不是一個理科生。他打小就理科不好,是以大學是文科,畢業任職也是在文學系。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初中高中那點可憐的理科知識,早就因爲用不上而遺忘得差不多了。有些知道的,他目前也無法來解釋什麼是質子,粒子。且劉備也沒準備在這裡成爲一個學術大師或者是科學家,他只把他知道且能夠準備解釋、符合目前環境的觀點提出來,然後在後面推動下。具體的研究工作,可以讓感興趣的人去做嘛。自己只要培養大家的興趣愛好就好。這裡的聰明人,可一點也不比後世少。關於這一點,深切領會過的劉備是無比肯定的。

有了盧敏的積極參與,這樣類似於後世興趣小組的一個小團體便初步成型了。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壯大。

五月,太尉陳耽罷,司空許訓爲太尉。皇帝在位也快十年了,隨着年歲的增大,手腕也越發嫺熟起來。官兒是走馬燈般的換,錢財也是流水般的往自己腰包中塞。天下都是皇帝一個人的,卻偏偏愛好私財愛到這份上,上下數千年,也是獨一份了,可能着實是小時候受苦窮怕了的心理陰影吧。可惜這個年代沒有專職心理醫生做輔導,否則以皇帝的聰明勁兒,大漢國勢不至頹敗如斯。

閏月,永昌太守曹鸞上疏要求開黨禁,赦黨人。這老頭,也是耿直,他說:“謀反大逆,尚蒙赦宥,黨人何罪,獨不開恕乎?。。。。。”意思就是說皇帝您四月都大赦天下了,謀反的這種大罪您都給免了,黨人到底有什麼罪,偏偏不能饒恕他們呢?請您爲天下黨人平反昭雪!

皇帝看了奏章大怒,尼瑪你當我想大赦天下啊,還不是被逼的。年輕氣盛的皇帝被這封奏章勾起心底怒火,事情過去這麼久了他又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去治當初言官的罪,於是新仇舊恨一股腦全算在曹鸞身上了。便命司隸和益州方面一起出動,檻車收鸞,送往槐裡獄掠殺之。

這還不算完,天子又重新下詔,再次強調:州郡去查一查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只要在位的,不論官職大小,一律免官禁錮。不要再給我玩虛的了,否則查出來讓你們好看。

此詔一出,天下洶然,哀鴻一片。鄭玄門下,也多有痛哭流涕、捶胸頓首者。皆以爲從此天下正直之人廢放,而邪枉之人熾結。國朝就此一片黑暗,再也看不到希望。。。。。。而劉備等人,卻依然我行我素,爬山涉水,觀雲察霧,玩得不亦樂乎。

便有許多自以爲正義之士看不過眼了,天子昏暗,正道艱難,曹太守蒙冤。。。。這麼多悲傷之事,不見你哭二聲罵幾下以明志,也不見你就此憤發讀書以待來日。你倒好,帶了一幫人整天不務正業去鼓搗什麼格物。簡直是有辱斯文,不知所謂!這樣很危險,我們不能看着劉備你步入歧途,作爲兄長,我們有義務教導你,爲你指明人生道路的正確方向。

劉備對這股暗流懵然不知,他正帶了一票人在小河邊,把木頭,竹子,木盆,鐵盆以及秤砣等物一一放入河中,然後讓大家記錄各種數據。之後劉備就問道:“大家也看到了,木頭,竹子,以及木盆皆是木屬,然木盆入水最淺,竹子次之,木頭則入水最深;鐵盆與秤砣皆爲金屬,且重量相同,然則秤砣入水則沉,而鐵盆浮於水。這是爲何?”

不待衆人反應,又道:“既然此鐵盆能浮於水,那麼,十倍之鐵盆,是否也能浮於水?若能,是否能造鐵船浮於海上?”

衆人皆驚,造大鐵船浮於海上,也虧得劉備能想得出來。劉備目視衆人,緩緩道:“格物乃是新論,最不怕的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若無豐富的想象,怎麼去造就未來那無限之可能?諸位,今日我等力薄勢單,只能用鐵盆試之,待來日我等爲官爲紳,錢多力廣,便可試造十倍於此之鐵盆試之。若能成,諸位,鐵船還遙遠麼?試想,有史以來,第一艘鐵船出於我等之手,是何等壯舉?豈不快哉?”

仔細想想劉備說得很有道理啊,格物重在實踐,一步一步來,如今劉備帶領大家證明了鐵浮於水面是因爲浮力。那麼,在浮力足夠的情況下,大鐵船載人浮於海上,應該也是可行的。想想要是這等壯舉由自己創造出來,那不得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啊?大家頓時熱血沸騰了。

劉備心中卻是在苦笑,他只能啓發、引導大家,甚至是以名利誘之,讓大家對格物感興趣,然後在以後的生涯中多多少少的貢獻自己的一些力量,去影響能影響的那一些人,那麼就足夠了。至於大鐵船,還是先想想吧,這個年代,就算造出來了,只怕也是入水即沉。

這一日,又是一場例行的辯論會,劉備按照慣例坐在角落,在他看來,這種專門扯淡的辯論除了磨礪自己的嘴皮子,浪費時間外,便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不過閒來無事,聽他們爭來吵去也蠻有意思的。劉備甚至還琢磨着以後是不是選幾個厲害的師兄專門當他的外交使者。

“。。。。。。如今天子被刑腐之人所矇蔽,而放逐清直大臣,親小人遠賢臣。自黨錮事起,被難之志士不計其數。我等處江湖之遠,雖不能謁見天子,分說正邪。但我等卻可以發聲援之。使天下人,使天子與朝堂知我正直之士不絕,閹宦之流必將敗亡。。。。。”衆人大聲喝彩。

“。。。。。。然則有人卻不發聲,不讀書,率衆嬉戲于山水之間,又曲解聖人之意,終日所論,不過歪理邪說。。。。我觀之在目,痛則在心,劉備!”炸雷般的一聲大喝,把劉備驚醒。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曹太守蒙難,黨人遭禍,天子昏暗,閹宦恣橫,而你居然率衆終日嬉玩、不務正業!劉備你簡直枉讀聖賢書!”

“。。。。。。”

劉備正聽得滋滋有味,未曾料這戰火突然燒到自己頭上,聽了這人的一番言論,劉備不禁愕然。曹鸞蒙難,黨人遭禍幹我鳥事?天子昏暗,閹宦驕恣那是朝堂上的大臣沒本事,換我去當皇帝、大將軍或三公試試看?當然這話只能想想,不能宣之於口,否則就要被活活打死。

劉備覺得自己還是忽略了這班正義值爆棚的同門們的感受。雖然他沒什麼不對。但他還是決定以後裝裝樣,表示出自己對黨人的同情憐憫和對天子宦官的氣憤厭惡。

不過馬上他又改變主意了,因爲這個傢伙對他搞人身攻擊了,說他搞歪理邪說,說他枉讀聖賢書,入他娘,真是忍無可忍!劉備怒火中燒,騰的一起便站了起來。

ps:再一次感謝書友江湖過客,,,,,的打賞,再一次感謝大家的點推支持,道人在此拜謝!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七百零九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七百七十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百十六章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