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

順治從承乾宮離開時,已是亥時三刻了。.┡m回養心殿的路上,順治一直想着董鄂病弱的身子,擔心她會離開這人世。可再擔心也沒用,太醫們能盡的法子都使了,能不能熬過去全自己了。他貴爲天子,這世間只要愛妃想要的物件,他都有辦法弄來,可偏偏對愛妃的病情束手無策,這讓他繼在揚州之後再一次有了挫敗感。

回到養心殿後,順治沒有歇息,而是叫吳良輔去御膳房弄些吃的來。剛纔在承乾宮他是陪着愛妃吃了點東西,可妃連一小碗湯都喝不下去,他又哪裡吃得下去。

御膳房都備着呢,就怕着皇帝突然半夜傳膳。吳良輔帶人張羅了下,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便擺在了順治面前。

順治也是餓着了,算起來他也是有很長時間沒有安安穩穩吃一頓飯了。在西山時又盡是吃的素食,這會見了這些佳餚,自是食慾大增。

一碗米飯就着燕窩雞翅湯吃下去後,順治只覺胃子無比舒服,他本想要添飯,養心殿的當值領太監趙全卻來報,說是蘇麻喇姑奉太后的懿旨來見皇上。

“讓蘇麻進來吧。”

順治放下筷子,有些不安,因爲他這纔想起自己進宮後竟是沒去給母后請安,不知母后那邊是不是生自己的氣。

蘇麻進來給順治請了安,然後將范文程的那道摺子遞了上去。順治疑惑的接過來摺子上赫然是范文程去年便和自己說過的恩賞擡旗之事。

蘇麻道:“太后的意思是范文程摺子所說,皇上當採納,不能再拘於從前,眼下咱大清急需漢軍漢官支持,不能再如從前般將他們分成個三六九等了,須得讓他們真正和咱滿州合爲一體,如此才能得道多助。”

“朕知道了,朕會考慮這件事的,這些日子勞母后爲朕操心了。”

順治並沒有明確告訴蘇麻他是否會採納范文程的意見,只要蘇麻先回去,他明日一早便會去慈寧宮給母后請安。蘇麻自是不會再說什麼,施禮退了下去。

蘇麻走後,順治沒了吃飯的胃口,他拿着范文程的摺子又細,神情變得很是落寞,心緒也是不寧,就好像有什麼東西丟了,可怎麼也想不起來似的。

吳良輔站在那,大氣也不敢出一聲。身爲閹人,又有前朝的教訓在,他深知太監不能幹政的道理。

半響,順治嘆了口氣,問吳良輔:“有牌子要遞麼?”

吳良輔聞言忙召來養心殿當值的領太監趙全,後者立時捧着一個銀盤跪在了皇帝面前,盤子裡擺着幾塊紅牌和兩塊綠牌。

宮裡的規矩,如果文武臣僚請求引見或需要奏事,必須在皇上用膳時遞呈牌子。宗室王公貝勒用紅頭牌;文職副都御史以上武職副都統以上用綠頭牌;來京的外官,文職按察使以上,武職副都統總兵以上,用一般粉牌。牌上繕寫姓名籍貫家世入仕年歲考績功勳等等。

遞紅牌子的是顯親王富綏和康親王傑書等王公貝勒,綠牌子一個是老臣寧完我遞的,另一個則是大學士馮銓遞的。

順治揮了揮手,吩咐道:“富綏和傑書他們,朕就不見了,叫寧完我進來吧。”

趙全依旨捧着銀盤退下,稍後,便有小內監攙扶着歷侍三朝的太傅寧完我進了養心殿。

“臣寧完我參見皇上!”

寧完我作勢要叩拜,順治如何會讓他拜,忙開口免了,賜座賜茶。

“臣謝皇上!”

寧完我接過茶盞在氈墊上坐定,擡頭治。

順治開口道:“老太傅深夜見朕,可是有事要與朕說?”

“老臣是爲了八旗議政之事來的...”

寧完我在年輕的天子面前並未有多少顧慮,坦言將他的想法對皇帝說了,便是希望皇帝不要追究葉布舒勒都明安達禮倡議八旗議政之事,而是應當安撫他們,以免八旗內部因此事更加不安,再演兩白旗作亂之事。

“皇上,現在亂不得!”

寧完我年紀大了,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有些氣喘。

“朕依老太傅的,朕不會對他們如何的。”

寧完我的請求讓順治有些憋的很,但卻沒有駁斥,因爲他本就無意收拾四哥葉布舒他們,並且他更知道眼下不是打壓非兩黃旗滿州的時候。調敦拜入京,除了震住京中蠢蠢欲動之人,更重要的是對付吳三桂,而不是在北京城同室操戈,那樣只會讓局勢變得更壞。

見皇帝無意如此,寧完我鬆了口氣,來之前他還擔心皇帝太過年輕,容不得有人質疑自己的權威,此時盡佔上風,便會和當年處置多爾袞餘黨一樣大動干戈,不想皇帝卻是知道此中厲害,懂得什麼時候緊,什麼時候鬆。不過除了這件事,寧完我還有事要奏。

“太傅還有什麼事要與朕說嗎?”

“老臣...”寧完我猶豫了下,道:“臣確是還有事奏。”

“太傅單說無妨。”

“臣想請皇上罷了圈地逃人法。”

“噢?”順治眉頭一挑。

“皇上,歷來治理天下並無成法,舊制必須日有更張。就以圈地而論,國初人民逃亡,土地荒蕪,東來將士無以爲生,圈地牧放耕作,原無不可。如今百姓安居多年,再行圈佔,勢必攪擾民間,舉國不安。再者,江南淪陷,西北告急,京畿直隸各地人心惶惶,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策,臣思來想去,唯有收拾人心一途方可挽回我大清頹勢。...除了請皇上罷除圈地逃人,臣亦請皇上重用漢臣...”

“太傅請說下去。”順治聽得很入神。

“依老臣年太祖皇帝在遼東頗恨漢族讀書士人,見了就殺。太宗皇帝卻反其道而行之,重用范文程與老臣,還有鮑承先,又招降洪承疇,重用孔耿尚等降將,方有甲申入關之壯舉!但近些年朝廷對於漢臣多有壓制,此舉誠令漢臣惶恐。”

“朕不是未重用漢臣,可漢臣是如何對朕的?張長庚蔣國柱都是督撫大員,卻一前一後叛了朕。再有那洪承疇,朕叫他做五省經略,放手讓他施爲,可他最後又是如何報效朕的?”順治有些惱怒,聲音不自覺大了些,“就這北京城,恐怕就有不少漢臣在思明吧。”

寧完我卻道:“皇上,思明者便爲不忠,不思明者便爲忠嗎?”

.........

明後天妻子奶奶“六七”,恐更新會減少。

(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章 知縣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七百章 鎮反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七章 知縣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