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天子棄國

程漢斌沒有任何隱瞞,將他去年在北京湯若望處所見自生銃實物構造詳細與周士相說了。爲了確認那自生銃就是燧發槍,周士相特意問了扳機和燧石方面的問題,程漢斌一一作答,和周士相認知中的燧發槍並無任何區別。

“那自生銃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從而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在下雖不精火器,但也知此銃擊發方式比之現時火銃好用得多,若士兵持自生銃對敵,要比持火銃對敵效率更高,且銃子發射的精度也要高很多,另外,據《軍器圖說》一書所說,製造一杆自生銃的成本僅七八兩銀子,這價格可是便宜得多。”

程漢斌已是將自己所知都說了出來,沒有一點藏私,現在就看“賊秀才”如何決斷了。

一杆燧發槍的成本不過七八兩銀子,而前年周士相派人跟澳門葡萄牙人採購火銃時,他們將一杆火繩槍賣出了40兩銀子的高價,氣的周士相派兵封鎖澳門關牆,在武力威逼下才從葡萄牙人手人以12兩銀子一杆的價格買了千餘杆火銃,還是老舊的,很多買回來後還得要工匠重新維修才能使用。而一杆燧發槍的威力等同三杆甚至四杆火繩槍,所以周士相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決定立即上馬製造燧發槍。

廣東那邊在宋襄公的主持下已經開辦了不少軍工廠,有生產火藥的,有生產新式軍服,也有打造刀劍鐵甲的,另外還有不少負責武器維修的工坊。匠人方面,太平軍自成軍起就格外注重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要是手藝人一律厚待,哪怕只不過會逢補破鐵鍋,打鋤頭之類的鐵匠都被太平軍網羅。佔領廣州後,六官之一的工官徐應元實際承擔的職司就是負責太平軍的軍械製造,不過其人因爲臨時充爲報捷使去了昆明,現在又被安南人給扣下,所以實際主持廣東軍械製造的是布政使司衙門。

銀子,

周士相缺,但再缺也不會短了軍工生產,只要這自生銃確實能夠批量生產出來,花再多的銀子周士相都不會皺眉頭,哪怕爲此讓廣東銀庫見底,他也絕不會收手。

鋼鐵,周士相也是不缺,廣東本身就有兩處銅礦和一處鐵礦,另外歷次戰事,太平軍也特別注重蒐羅鐵器,使得廣東布政使司衙門存有不少鐵器,完全可以化了重新鍛造爲制銃所需的鋼管。便是鋼鐵不夠,軍中火銃拿去改造也是可行的。

匠人有,資源也有,銀子也有,所缺不過就是一主事之人。只要主事之人有了,即便那些匠人們什麼都不懂,在他的指導培訓下總能掌握制銃的本領。況且,廣西戰事中俘虜了不少清軍漢軍旗隨軍的工匠,這些人中有不少一把年紀,甚至有崇禎初年就被擄去關外的工匠,而清軍留着他們的目的便是替他們生產火炮和火銃。他們之中甚至還有天啓和崇禎兩朝北京工部的世襲匠戶。

另外,潮惠大戰中也有100多隸屬漢軍烏真超哈炮營的工匠被俘,現在這批人就在廣州,被宋襄公當作寶貝一樣放在越秀大營專事武器維修。故而,其實太平軍並不缺少精通制銃的熟練匠人,缺少的只是一個領導者以及一個全新的制銃理念。

程漢斌,這個自稱是湖廣舉人,且十分熟悉火銃的主動來投者無疑成了周士相眼中一個最佳的領導者。他沉吟片刻,看向對方,開口問道:“先生可會制此銃?”

程漢斌輕笑一聲:“圖紙俱全,有何不會造的。只需匠人精細,材料充足,在下有十足把握製成這自生銃。”

“那好!”

周士相突然一臉鄭重起身,在程漢斌的驚疑之下俯身朝他拜了下去,爾後一臉懇請道:“不知程先生可否出任我太平軍軍械局大使一職?”說完,怕程漢斌不同意,又補了一句,“軍械局大使爲正四品職銜,若先生爲我太平軍成功製出自生銃,本帥保先生一省巡撫之職,他日定向朝廷爲先生請功!”

這話實則是冠冕堂皇的空頭話,太平軍現在不過實際佔領兩廣地盤,廣西巡撫已有邵九公出任,廣東巡撫不出意外肯定是宋襄公的,周士相從哪再安置程漢斌。不過對於雙方而言,這個巡撫保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程漢斌能不能爲太平軍造出這自生銃來。他若造不出來,這四品的軍械大使都不定能坐得住,造出來了,巡撫位子怕真能坐上。畢竟這自生銃威力太大,若太平軍能夠裝備此銃,相對清軍在裝備上可是強得太多。太平軍強,這天下肯定就不會屬於滿清。

當然,程漢斌的志向不是做一個專門負責生產武器的軍械局大使,而是要做一個濟世安民的良臣。但他雖是主動來投,不過再怎麼說也不過是個舉人出身,周士相卻片言隻語就委他一個正四品的職司,不能不說程漢斌自己都感到驚訝。說起來,他就算參加清廷會試得中,最佳結局不過是外放一縣,日後能爲五品就是頂天。

在清五品頂天,在明四品起步,這差距足以擊毀程漢斌心中的一切矜持。再加上他一心要參與中興大明的過程之中,而不是做一個看客,周士相初次見他便委以重任,任他怎麼權衡,也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按這時代的禮節,程漢斌向周士相拜了下去,行了大禮,如此便算他程漢斌正式投效周士相,願爲對方賣命了。

周士相激動的扶程漢斌起來,就着《軍器圖說》上自生銃的構樣就討論了起來。接着又說到軍械局的事,周士相本想將軍械局安置在沅州,但考慮湖南戰事未定,不夠安全,最後還是定在了廣州,這樣也可以就近調用人力物力。

周士相是急性子,程漢斌也有心表現,二人便約定三日之後程漢斌動身前往廣州,爭取五月底前將軍械局搭建起來,六月開始研製自生銃,九月之前將自生銃造成,爾後開始批量生產。

想到馬上就能有大量燧發槍裝備太平軍,周士相是格外高興,又想到火藥短缺的事,便對程漢斌道:“眼下我太平軍中火銃數量頗多,然現在卻缺藥子,這書上有熬糞制硝配以硫磺便能大量製成藥子法子,卻不知這法子先生可曾驗證過?”

程漢斌道:“此策漢斌沒有驗證過,但想畢大人既在這書上說了,便是能行。據漢斌所知,這硝土多存於廁所、豬牛欄屋、住房、庭院老牆角不易被水沖洗的地方,若含硝,那便有苦、辣、鹽三味,特別辣的便是好硝土。”

周士相聽着不住點頭,程漢斌所說他前世似乎也有耳聞過,但是好像是有關製鹽的事。

“具體制硝,漢斌不擅精通,只是耳聞一些方法。有將硝土放在紅木炭上,觀其是否能爆火,若能爆火便是好硝土,反之則不是。另外熬硝所用草木灰,須以桐於殼、養麥稈爲好,這樣熬出來的硝品質最佳。”

周士相聽後插了一句道:“本帥昔年曾看過一本西洋人的書,上面說若將硝放在水中溶解的話,得出的硝品質更好,卻不知是否有這麼一回事。”

程漢斌遲疑一聲,道:“大帥說的這個法子,漢斌去廣東後會着手試驗此事,否則光有銃而無藥子,又如何能打的了仗。”

周士相點了點頭,如何提取純度更高的硝,肯定得經過不斷試驗,不是他嘴一張就能行的。想到一事,便叮囑程漢斌道:“先生去廣東後,若行熬糞制硝法,則那熬煮出的糞卻不能浪費了,可以叫人拿去肥田,西洋人書中說這糞肥比一般糞力要強,可增加產量。”

“有這回事?”

程漢斌啞然,他是沒有聽過熬過的糞會比沒熬過的糞更肥田,但既然周士相這麼說了,他便試了看看,若真能增加收成,那無疑是件天大好事。民以食爲天,(uukanhu.com)這一畝土糧食不消多,只多上個兩三成,可就是能活人無數的。

“自生銃和熬製硝土就託給程先生了!”

周士相再次起身向程漢斌施了一禮,程漢斌見他接連兩次不屈下節,心中也是激動,忙道:“漢斌定不辱大帥所託!”

燧發槍若能製成,熬糞制硝法又確是可行,這槍和火藥的事便能得到完美解決,周士相自是興奮。他已命軍部開始籌備定裝顆粒火藥的事,軍部的上百次試驗都證明用這種定裝顆粒火藥可以讓火銃的殺傷距離增加十步左右。而十步距離在這個尚以冷兵器爲主的時代,可是一個大大的跨越,若是再結合燧發槍,那太平軍將對清軍擁有絕對壓倒性的火力優勢。

周士相和程漢斌越說越投機,從自生銃說到火藥,從火藥又說到火炮,最後又談到清廷及現在的抗清局面,二人真有相見恨晚之感,這一說竟是說了一個時辰。正當周士相起意要帶程漢斌去看看第二鎮軍容時,兵部官董常清拿着一份公文急匆匆的就奔了進大廳。

“大帥,廣西急遞,天子已經棄國逃往緬邦!”(未完待續。)<!--flag_qvduw-->

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開單章 求訂閱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章 土匪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二十二章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