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

天子棄國出逃讓得知消息的太平軍將領和官員感到震驚之時,貴州通往廣西的官道上,四千多滿蒙騎兵瘋狂的打馬向着東方狂奔,騎兵的後面緊跟着一支一眼望不到頭的步軍,粗略估算怕不下萬人。

這支正着急趕路的兵馬便是接到線國安求援急報後,由清軍統帥多尼從雲南緊急調往增援廣西戰場的清軍。統帥是固山額真、寧南靖寇將軍羅託,另有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等滿州將校隨軍,漢軍將領則有原屬五省經略洪承疇統帥的左標提督李本深、右標提督張勇、總兵劉芳名、高第、白廣恩等將。

多尼原是想調吳三桂的兵馬北上增援平郡王羅可鐸,以求打通出黔通道,不想吳三桂卻百般推託,託辭其部在磨盤山之戰損失太大,嫡系精銳幾乎盡喪,現在部下皆是未經整合的降兵,實難放心使用。若冒然率領這些降軍北上,恐有再次譁變危險。

多尼年輕氣盛,知這是吳三桂藉口,大怒之下便欲往吳三桂軍中奪其兵權,卻被五省經略洪承疇苦苦勸住,說吳三桂部下損失太大當不假,未必就是託辭。再者,吳三桂新納馬寶、高啓隆、馬惟興等明將,降兵之數已超其本部兵馬,此時無事尚可,明將各安其命,也各自認命。可若真驅這些降將北上,一旦叫他們知道北面已叫太平軍封鎖,廣西和湖南也被太平軍所佔,恐立時就有復亂風險。並且滇西尚有李定國、白文選等部明軍活動,元江等地也是新近平定,需留吳三桂鎮守。否則,吳三桂北上之後,李定國等人必率軍再來,那麼好不容易打下的雲南地盤就會再次易手,弄得不好,那逃到緬甸的朱由榔也會再回來。

洪承疇說的句句在理,多尼無奈,只得聽了他勸,另調羅託所部和左標提督李本深、右標提督張勇等漢將領軍北上增援平郡王羅可鐸。

羅託接令後,對於多尼不調吳三桂的漢兵北上,卻調滿蒙子弟北上感到不滿,但軍令如山,

羅託不敢違令,只得率所部四千餘滿蒙騎兵並李本深、張勇所部綠營兵北上,抵達貴陽時,線國安柳州敗捷傳來。

線國安之敗讓本以爲廣西戰局穩操勝盤的多尼亂了方寸,在和洪承疇商議之後,多尼認爲羅可鐸那邊可以暫緩增援,反而是已經打通廣西缺口的線國安必須馬上增援,否則廣西缺口就會被太平軍再次堵上。到那時,廣西太平軍很可能會和湖南太平軍一樣,在兩省交界處修上叫人望而生畏的血肉防線出來。那樣就意味着清軍若想打通北上通道,不論是在貴州還是在廣西,都要付出比現在多得多的傷亡。而這個代價,顯然是清軍難以承受的。不想付出代價,則只有走川陝一途,可真要選擇走那條路,同樣也意味着幾十萬大軍,幾年的準備,無數錢糧和資源投入才取得的雲貴兩省重新被明軍所佔,這同樣也是清廷無法承受的,更不是多尼這個年輕氣盛的王爺能夠承擔下來的。

於是,多尼改了軍令,命羅託軍改向奔廣西,而這時羅託部已經從貴陽出發數日,接到改向軍令後不得不再次回頭,一來二去耽擱不少時間。加上糧道被斷,清軍補給困難,不得不沿途打糧,這一路進展自是緩慢。

線國安在慶遠久盼援軍不至,急得一連往雲南發去數求援快馬,多尼也沒有辦法,只能催促羅託加快行軍。太平軍再次發起攻勢後,線國安苦撐數日,只感慶遠隨時都會失守,於是手書一封派人送往羅託軍中,請羅託無論如何也要在七天之內趕到。

看到線國安這份只差說你再不來,我就完了的求援信,羅託知道不能再耽擱了,要不然線國安一敗,他就是趕到廣西也沒用。

在羅託的嚴令下,清軍輕裝急行,風疾火燎的朝着廣西增援而來。退往都勻的廣西巡撫陳維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籌措糧草供應羅託所部。當清軍終於從貴州趕到廣西南丹州時,又一個敗績傳來,卻是線國安已經放棄慶遠府城,正向河池州退卻。

從接到線國安書信到現在不過才五天,線國安卻已經丟了慶遠府城一路後退,羅託下意識的就感覺到情況不妙,急忙派隨軍額真阿爾津領人快馬趕往河池州,要線國安務必守住河池州城,絕不能再後退一步。可是,當阿爾津趕到河池州城時,看見的卻是大羣清軍潰兵,不管漢軍還是綠營,都在頭也不回的往南邊跑。而不遠處的河池州城中火光四起。

阿爾津被眼前所見嚇了一跳,拉過一個正在逃跑的漢軍旗軍官,問他線國安在哪裡。那軍官見是滿州將領,忙領着阿爾津去找線國安。

阿爾津找到線國安時,線國安正領着一衆部下在收攏潰兵,看到阿爾津到來,線國安先是一喜,隨後卻是面色再悲,怎麼也喜不起來。阿爾津只道河池州城已叫太平軍佔領,便上前寬慰線國安不用擔心,羅託正帶着大隊援軍趕來。不想,線國安卻搖頭說河池州城並沒有叫太平軍佔領,而是那些潰兵在城中搶劫放火。

阿爾津一愣,u看書(ww.ukanhu.com)問線國安太平安現在何處。線國安苦笑一聲,說自己也不知道。

連敵兵的影子都沒看到,就一路倉皇逃跑,手下的潰兵還把州城給放了火,阿爾津氣不打一處來,喝斥線國安道:“你是如何帶的兵,怎生亂成這樣!”

線國安理虧,沉着臉不吱聲,一衆清軍將領也是個個不敢言。

阿爾津揚鞭指着濃煙四起的河池州城道:“你們馬上回去把城中火滅了,羅託大軍馬上就到,不管太平軍在哪,河池州城不能丟。要是太平軍來攻,我們可以殲敵於城下。”

阿爾津這番話,如果是在從前,線國安真的會心動,可是他現在是真的一點信心和底氣也沒有。無論是柳州北城野外的那場會戰,還是慶遠的攻城戰,太平軍的表現都讓他震憾,原本自視甚高的信心也被太平軍極大的打擊,特別是慶遠城被太平軍用藥子崩塌那一刻,險些讓他當場崩潰。

線國安真的是沒有膽量再和太平軍打下去了,他不以爲羅託能帶來多少援軍,更不以爲這河池州城能被守住,所以他默不作聲,根本不答阿爾津的話。(未完待續。)<!--flag_qvduw-->

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十九章 晦氣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四十章 公庫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十七章 豪傑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