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

勸降信的最後,依次列了一列列名單,卻是南寧城中文武官員的名單,上至知府總兵,下至主薄把總,無一不登記在冊。蠅頭大的小楷字,密密麻麻寫了不下百餘個名字。也不知太平軍費了多大功夫,才從俘虜的清軍口中把南寧城的底細摸得如此清楚。

這份名單讓清軍上下都吃了一驚,但讓他們更駭然的是,明軍開出的這份名單不但將南寧城的大小官員一網打盡,還在每個名字的後面詳細標註了籍貫。

標註籍貫是何用意?

清軍上下全體啞口,當官的沒有傻子,他們如何猜不到明軍的用意。

非廣西籍的官員對這名單倒不怎麼有切膚之痛,廣西籍及家鄉在明軍控制區的官員們卻當場都變了臉。

太平軍這是拿他們全家老小,不,是拿他們的家族來威脅他們!

降了吧

有幾個兩廣籍的官員在震驚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降了吧,他們可不敢去賭太平軍是在恐嚇他們還是真的準備這麼做。他們實在是賭不起。況且,再守下去,除了讓戰事再慘烈一些,讓死的人再多一些,讓太平軍的怒火再高漲一些,對於局面又有什麼益處?

兩廣籍官員及家眷在南寧的定南藩下軍官相互張望着,他們已經沒有了堅守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南寧知府謝君膽子較小,太平軍攻城時他一直躲在府衙裡,連上城頭的勇氣也沒有,可聽說太平軍弄了這麼一出殺全家老小來逼降的劇目後,他卻不知哪來的膽子代表城中官員向王國維委婉表達了投降的意願。

謝君的膽氣和底氣來自於那些暗中已經串連的定南藩下軍官,或者說,此刻城中,有超過八成的官員意見達成了一致,那就是這城不能再守了,再守下去,死的不光是他們,更是他們的妻兒老小,弄不好整個家族都會被太平軍給血洗掉。這時代,在官員眼裡,升官發財遠遠是不及宗族存續來的要緊的,太平軍真要大開殺戒,那後果可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

迫於主降官員的壓力,王國維派人出城前往太平軍大營,請求太平軍派人入城商談投城事。

十一鎮的副將、豐正伯熊朝佐主動請令願爲使者入城,他說自己十多年都被清軍攆的跟狗一樣,今日終是能看到清軍跟狗一樣被大明的軍隊逼迫,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進城去看看城內那幫清狗的嘴臉。高進庫和王興商量之後,認爲城中清軍不可能有膽量殺害太平軍的使者,所以同意了豐正伯這個請求。

熊朝佐只帶了兩個親衛入城,進城後發現清軍搞了幾百人擺了個刀槍陣,不由冷笑一聲,絲毫不懼的從那幫清兵面前走過,然後來到一衆清將面前,四下緩緩打量了一眼,朝坐於正中的王國維說道:“你們何時降?若降的話,這便開城迎我大軍入城。若不願降,那便莫要廢話,各憑本事,你們若能守住算你們本事大,若守不住,那便帶你們家小一同赴黃泉便是莫怪我沒提醒你們,桂林、柳州、潯州三府已盡被我太平軍攻佔,你們是指望不了什麼援軍了,所以要降便早降,莫要磨磨嘰嘰的不爽快。”說完,又嘿嘿一聲:“柳州那邊開城晚了半天,我家大帥便叫人將知府蘇謹和提督學政黃鼎全家老小都宰了。”

熊朝佐的聲音遠遠傳揚開去,守在外面的南寧文武官員幾乎人人聽到他的話語,聞聽柳州知府蘇謹和提督學政黃鼎二人只因晚開城半天就一家老小被殺,當真是駭得無不變色。

王國維更是臉色鐵青極爲難看,熊朝佐斜眼瞧他,根本不懼他的表情,嘴角一翹,冷笑一聲。

“放肆!”

那曾提議要誅盡城中青壯的軍官見熊朝佐一點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怒不可遏,拔刀上前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熊朝佐卻是夷然不懼,只是看着王國維冷笑不停。他是真的不害怕,因爲換作他是南寧守將,也斷不會將唯一的活路給斷絕。

果然,王國維開口了,卻不是要殺人,而是道:“貴使好大膽子,隻身入我城來,還敢當我將士面前如此羞辱本鎮,難道你就不怕本鎮將你格殺嗎?”

熊朝佐聞言,搖頭道:“你若殺我,這南寧城中官員便一個也跑不掉,他們跑不掉,他們的妻兒老小也跑不掉我太平軍辦事向來說一是一,說殺你全家就絕不留一個活口!所以我很樂意看到幾千顆腦袋爲我陪葬。”

熊朝佐語氣極爲森然,一邊說一邊掃視那幫官員。被他雙目掃到的官員,個個都是心生寒意,很多人都自覺的避開他的目光,不敢與其直視,就連王國維身邊的一些將領都不由的感到頭皮發麻。

王國維心中暗歎一聲,知道這場談判從一開始自家就落了下風,處於劣勢之中。他無力的揮手示意手下將刀拿開,然後擺出談判的架勢,對熊朝佐道:“本官若開城向貴軍投誠,將來有何待遇?”

太平軍要誅家小的威脅已然讓南寧城中官員分化,現在大多人都是主張投降,餘下少數仍堅持不降的不外乎家眷不在南寧,也非兩廣籍貫。王國維固然可以死撐不降,但他可以肯定,城中很多人恐怕不會讓他撐下去。畢意城中大半官員都是廣西人,誰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宗族被太平軍連根拔起,又誰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妻兒老小被殺死呢。

熊朝佐也不含糊,說道:“你的兵馬必須開出城接受我軍改編,除此,我軍不會追究你們從前所作所爲,也保證你們所有人性命無虞。”

聽到改編二字,王國維心中微微一跳,顯然是心中有所猶豫。熊朝佐對於他的心思也明白,不過卻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改編是太平軍大帥周士相對於接受廣西清軍投降的最低要求,一直以來軍帥府都在刻意打破兵爲將有的舊軍模式,這一點太平軍上下包括新編幾鎮都看的明白。雖說新編的幾鎮目前仍在太平軍體系中保持獨立性,但這個獨立性的代價卻是戰鬥力遠不及太平軍老鎮來的厲害,在政治上也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可以預見,新編數鎮若是一直保持這種獨立性,那麼他們能夠從周士相那裡得到的資源便極其有限。(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八十五章 出售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