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

乾清宮東暖閣內,安親王嶽樂、簡親王濟度、信郡王多尼、敏郡王勒都,貝勒尚善、戶部尚書車克、蒙古固山額真明安達禮、內大臣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索尼、達素,兵部尚書伊圖、吏部尚書杜爾瑪等在京議政王公大臣跪了一地。在家的大學士寧完我和范文程也被宮中派人緊急叫進了宮。

“潮州吳六奇奏報稱,哈哈木、噶來道噶以下滿州將士盡數殉國,平南王尚可喜在廣州城破後自殺成仁。又查,耿繼茂並藩下大小將校、英德總兵宋銳、南將副將孫義、廣東督標參將胡啓立以下一百六十八員將校於旬前歸降太平軍....”

“據悉,總督李率泰被俘,現生死不知,另南贛總兵孔國治戰死,肇慶總兵許爾顯被亂軍所殺,肇慶府城已被明軍佔據,府轄各縣亦已被明軍佔領。惠州同樣如此,胡啓立自稱爲明惠州總兵,日前率部進逼潮汕,幸被吳六奇率部擊退...據廣州流民言,滿城已叫....”

兵部尚書伊圖不敢再說,他擡頭向順治看去,發現後者臉色已是鐵青一片。

“滿城已叫什麼,說啊。”順治的聲音雖然並不大,但聽着卻叫人害怕。

伊圖猶豫了下,咬牙道:“太平軍在滿城縱兵三日!”

“叭!”

一隻青花瓷碗被暴怒的順治砸到了臺階下,一塊碎裂的磁片蹦到貝勒杜爾佑的右臉,劃開一道口子,頓時血流出來。杜爾佑卻是不敢拿手去抹,動也不動的跪在那。

“死了一個王爺,降了一個王爺,折了一個滿州將軍,還被人家抓了一個總督,滿城也叫人家給屠了!可笑,可笑!廣東的仗是怎麼打的!你們告訴朕,廣東的仗他們是怎麼打的!”

順治怒極反笑。嘶啞的笑聲迴盪在閣中,迴盪在王公大臣耳中,直叫他們個個心驚。

一衆王公大臣誰也沒有想到廣東竟然會發生這等大變,大清損失之慘重甚至要比當年李定國兩蹶名王來得還要嚴重。折了漢人的王爺倒也罷了。可要命的是派駐廣東的滿州將士竟然無一得活,滿城的上萬八旗婦孺還叫太平軍給屠了!這讓從來只屠漢人城池的滿州王公大臣們感到恐懼,亦是無法接受這突然的噩耗,比當年他們聽到親王尼堪戰死還要可怕。

“皇上息怒!”

安親王嶽樂領着衆王公大臣一齊磕頭。

“息怒?你們叫朕如何息怒?當年李定國不過斬了朕一個親王,逼死朕一個藩王。可朕的滿州兒郎沒叫他給打得全軍覆沒!現在可好,兩千多滿州兒郎就這麼沒了!你們讓朕如何息怒!”

年輕的天子真是叫這噩耗給氣極,給怒極,他怎麼也忘不了瑪法聽到這個消息時臉上怎麼也無法掩飾的失望。

哈哈木該死,尚可喜該死,耿繼茂該死,李率泰該死!

他們都該死,他們讓朕顏面無存!他們讓朕的瑪法失望!

順治心中滔天怒意,只想咆哮一通發泄心中怒火,可他知道自己不能這樣做。他不再是當年那個聽到親王尼堪叫李定國殺了就嚇得要和南明劃江議和的小皇帝。他已經長大了,他也成熟了,咆哮發泄於事無補,膽怯畏戰更不是他天子應有的表現。現在他要做的是如何應對廣東失守的局面。

“你們說,怎麼辦!”

順治一雙要吃人的眼睛狠狠掃視着玉階下。

濟度面容極度扭曲,猛然擡頭喝道:“皇上,臣早說過漢人不可信,不能給漢人委以大任,他們都是牆頭草,靠不住!可皇上偏不聽。非要重用漢人,現在好了吧,廣東一下子這麼漢軍漢官投降,連耿繼茂這個漢人藩王也降了!所以臣以爲當務之急必須馬上清查漢軍。讓咱們的滿蒙官員去接管漢軍,免得再出現這種事!”

貝勒尚善也是一直反對重用漢官的,聽濟度一說忙也憤然說道:“簡親王說得對,漢人靠不住,得派咱們的兒郎去接管漢軍,要不然再降一批。這局面就無法收拾了!”

“是該清查漢軍和綠營了,若不是有人出賣,太平軍如何知道我滿州兵馬行進,又如何設伏!”

“定是耿繼茂與太平軍早有勾結,這才讓廣東局勢崩壞!”

“耿繼茂不是好鳥,綠營那幫人更不是好鳥!”

“......”

有濟度和尚善出頭,一直嚷着要收漢官權力的滿州王公大臣們頓打了雞血般,你一言我一語的,竟然是要藉此事將漢官的權力給收了,甚至還有要說罷撤綠營的,讓寧完我、范文程這兩個最早投效大清的漢官重臣聽得駭然失色。

順治也呆了,沒想到濟度這個混帳竟把事情扯到漢官身上去,他是不是要把天下所有的漢官全罷了才甘心!

嶽樂聽這些人說得越來越不像話,再看順治已被氣得說不出話,不由怒道:“現在不是追究是不是耿繼茂出賣咱滿州將士,也不是討論漢軍是不是可信,而是如何應對廣東失守的局面!”

伊圖反應過來,忙道:“安親王,廣東尚未全部失守,潮州和韶州還在我們手中。”

一直沒說話的蒙古額真明安達禮也是管兵部的堂官,他道:“肇慶副將唐三水八百里加急送來奏疏,他帶兵退到韶州及時堵住了太平軍,現在正在搶修韶州城牆,不讓太平軍從韶州北上。”

嶽樂聽後想也不想就道:“給唐三水升官,叫他做總兵,韶州的錢糧都給他,讓他招兵,無論如何也要把太平軍擋住,絕不能讓他們出韶州進入湖南!”

信郡王多尼年紀不大,但可不像濟度那般糊塗,他也道:“給吳六奇也升官,叫他做廣東提督,節制唐三水,總之一句話,廣東全給他,他若是能收復廣州,朝廷給他封王,耿繼茂的靖南王叫他做!”

“你們這是叫漢人給灌了**湯不成。廣東那麼多漢官降了太平軍,你們還要重用漢人!”

濟度氣不打一出來,嶽樂和多尼這是鐵了心的要和他唱反調啊!

“吳六奇沒降,唐三水也沒降!”嶽樂恨恨的盯着濟度。叫道:“若漢人都不可信,潮州和韶州就早歸了明朝!”

多尼也氣不過濟度這幫人瞎咧咧,他哼了一聲道:“簡親王把漢官都罷了,誰個替咱們辦事,誰個替咱們賣命!別的不說就說廣東。把吳六奇和唐三水罷了,潮州和韶州怎麼辦?你是要再把這兩個忠心大清的漢官也逼反嗎!縱是他二人不反,你把人罷了,誰個替咱們擋太平軍,難道簡親王自個去嗎!”

“你!”

濟度咬牙切齒,多尼這小兒真是吃了豹子膽了,敢對他這般無理!

一直唯濟度馬首是瞻的貝勒杜爾佑這會卻沒支持濟度,而是插嘴道:“憑吳六奇和唐三水怕是守不住潮州和韶州,得調兵去!”

“從哪調?”尚善有些不滿杜爾佑沒有幫腔,反說調兵事。

杜爾佑不加考慮就道:“要洪承疇從湖南調兵入廣東!”說話時。臉上的血口子還在流血呢。

“不可!湖南的兵要對付雲貴的明軍,如何能調到廣東!”說話的是內大臣遏必隆,他是議政大臣中身份最高貴的一位,其父額亦都是太祖皇帝天命建元時設置的五大臣中的第一位。遏必隆是額亦都的第十六子,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兒和碩公主。他的家族最受皇家信任,他有五個嫂子是公主,一個姐姐做了太宗皇帝的元妃。

遏必隆年歲不算大,由於和皇室的姻親關係,輩份卻不低。他平日不愛說話,遇事也很少有主見。議論以來他半天不出聲。但一聽杜爾佑要洪承疇調兵打廣東,卻忙出聲反對。

“廣東明軍不過小患,只要潮州和韶州在我們手中,廣東明軍就沒法北上。另外廣西也在線國安手中,他們沒法和昆明的永曆朝廷取得聯絡,鬧得再兇,也不過在一個地方打圈。可現在要是調湖南兵入廣東,那就是爲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內大臣蘇克薩哈也是不同意從湖南調兵入廣東的,他道:“洪承疇有過上疏。他得到的情報顯示孫可望和李定國正在雲南曲靖交戰,勝負不日可出,洪承疇也一直做着入滇部署,吳三桂和李國英已經入了四川,只待孫李決出勝負便直撲貴州殺奔雲南,若是現在突然從湖南調兵到廣東,那麼原先的三路入滇方略就只能由由四川一路執行,這怎麼打?”

“不趁孫李內訌一舉擊敗南明,難道叫朱由榔喘過氣來再去打他不成?”索尼悶聲道。

尚善冷笑一聲:“洪承疇的三路入滇方略現在已經沒了一路了!”

“廣東那路本就不是主力,四川和湖南的兵纔是主力,缺了廣東那一路有什麼打緊的。只要廣西在我們手中,廣東那邊就是全丟了也不打緊,何況潮州和韶州還在我們手中!實在不行就讓線國安去打廣東!”性子本就暴燥的鰲拜頂了一句。

“線國安能有多少兵,能保住廣西就算不錯了,他哪裡有兵去打廣東,他去了廣東,廣西不要了?”尚善不理會鰲拜,徑直向順治道:“皇上,現在唯有湖南有兵,不讓洪承疇出兵,難道讓太平軍就在廣東坐大不成?萬一韶州擋不住太平軍,他們進入湖南怎麼辦?到時還不是要洪承疇調兵去打!”

尚善提出的這個問題倒很現實,萬一韶州的唐三水擋不住太平軍,叫廣東的明軍從韶州出來,那勢必就會威脅湖南戰場的清軍,到時也由不得洪承疇不調兵打這左翼冒出來的明軍了。若不解決這支從廣東出來的明軍,湖南戰場的清軍就沒法安心南下入滇。

內大臣們被尚善這個問題難住,一個個都不吱聲了,因爲誰也不敢保證韶州就不被太平軍奪下,就如誰也不會想到太平軍能佔了廣州一樣。

“依老臣看,洪承疇的兵不能調,我大清的心腹之患乃是雲貴的永曆小.朝廷,只要解決了朱由榔,南明剩下的兵馬就不足爲慮。”范文程終於說話了,卻是不支持從湖南調兵入廣東。

范文程開了口,寧完我也不再觀望,咳嗽着說道:“老臣以爲是否調湖南兵入廣東之事當聽取五省經略洪承疇的意見,畢竟他在湖南坐鎮掌握的情況比咱們要多,調兵之事當聽取他的意見。”

這是老成持重的意見,湖南戰場的清軍都歸洪承疇指揮,且以綠營兵爲主,洪承疇又在湖南針對雲貴部署多年,倘若不問洪承疇的意見就做決定,未免有些草率了。這節骨眼聽取前線統帥的意見肯定沒錯。

兩位漢官重臣開了口,殿內竟然冷了場。

許久,順治突然開口道:“濟度,你去福建帶兵入潮州,廣東的事歸你管。”

此言一出,王公大臣們都是一驚,濟度更是措手不及,慌忙道:“臣已領旨往福建平定海寇,怎能分身往廣東?”

“前番聖旨作廢,朕重新擬旨,你依舊爲定遠大將軍,不過不去福建平海寇,去廣東平太平軍!”順治一言九鼎,根本不容濟度不答應。

“臣去廣東,福建怎麼辦?”濟度沒想到順治竟然這麼兒戲,又急又氣。

順治冷冷看他一眼,喝了一聲:“達素!”

“奴才在!”

護軍統領、內大臣達素忙向前應聲。

“朕授你爲安南大將軍,往福建平海寇!”

“奴才遵旨!”

達素二話不說就領了旨,這讓順治心中欣慰,畢竟是自家的奴才,用的就是得手。

授濟度爲定遠大將軍的聖旨上午才發出,現在就作廢,未免有些兒戲,按理說,大臣們現在應該一擁而上,務必要說服順治收回成命。但衆臣看着一臉平靜的順治,卻誰也不敢說話。

“臣遵旨!”

順治的眼神不再如先前那般可怕,可看得濟度卻是額頭滲汗,猶豫一下後,他終是不甘心的領了旨意。

(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十九章 晦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爲了帝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六章 敬佩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