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

太平軍解決三江口清軍後,即傳檄廣州府所轄各縣,至九月底,實際控制香山、增城、番禺、順德、東莞、三水、新寧、清遠等縣,另有南海、佛山、新安、連山州等縣或被迫反正,或主動反正。

廣州府轄十五縣一散州只龍門和叢化兩縣據城自守,不願歸降太平軍。龍門叫尚可遠所領平南藩下漢軍攻破,叢化則叫南雄副將孫義部並太平軍一部攻破。二部破城時對城中百姓多有殺戮,言稱有辮者即爲刁民,逮之便殺,造成二縣萬餘百姓喪命。

消息傳至廣州,周士相立即發下嚴令,稱日後凡破府縣,不論有辮是否無辮,都不得濫殺。有辮者爲難民,無辮者爲順民,除非該城守軍對太平軍造成重大傷亡,否則不得屠城。

爲嚴明軍紀,以正太平軍大明王師之名,周士相下令斬攻破龍門軍百戶,原任平南藩下協領一員;總旗二人,原任平南藩下佐領兩員,以爲懲戒。同時派員接管叢龍與龍門縣務,調香山縣永樂鄉長宋達明、龍眼鄉長萬長隆爲二縣知縣。另令廣州府立即調運錢糧安置二縣難民,接濟百姓,建鄉設村,以爲長久之計。

反正諸縣,只名義上屬廣州府管轄,南海、佛山、新安、連山州四州縣仍舊由原先清廷委任的知縣管事,這幾縣的營兵也不過是換上明軍的紅色軍服而矣,除此之外,一切並無改動。

南海千戶王兆興、佛山千戶趙自強,新安千戶林興國、連山州千戶吳安遠都是綠營將領,王兆興與趙自強是主動率兵反正,林興國和吳安遠則是見勢不妙被迫反正。四人雖授太平軍千戶職,但其部屬營兵仍爲其私兵,縣中事務也由原清廷委任的知縣負責,對於廣州只是名義上服從,縣內錢糧並不上繳,甚至境內軍民都不曾割辮。明顯是在明清雙方搖擺。若太平軍敗,則四縣再次易幟也是轉瞬之間的事。

對此,周士相不予理會,叫廣州府不必對四縣有何攤派。也不必派人到四縣,叫四縣就這麼保持現狀。之所以如此,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收復廣州不過月餘,周士相既要整合降兵,又要在實際控制的幾縣進行土地整並。還要派兵剿匪,安置難民,恢復生產,一樁樁事情實在是壓得他不得一刻喘息,又哪裡能顧得上那四個陽奉陰違的縣。

這四縣保持現狀,名義上服從廣州,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便是周士相氣不過,或是擔心有隱患,派兵去剿,短時間內還是得讓四縣保持現狀。甚至連知縣官吏都派不出。既然無法實際控制這四縣,又何必派兵去打。

新成軍的步軍第一鎮入駐清遠,皆因該縣爲廣州最北端的重鎮,與韶州接壤,若韶州有事,則第一鎮便可直接攻入韶州。新會和肇慶是廣州的南大門和西大門,清遠便是廣州的北大門。

四鎮組成後即在駐防地內清剿土匪和散兵,對於那些打着太平軍旗號卻不願接受太平軍指揮的綠營兵也一律清剿。原增城守備胡明義部“奉命”讓出增城往新安縣去,增城由第三鎮蔣和部接管。經過整整一個多月的剿匪,共殲滅大小土匪4000餘人。挑選青壯1000餘補入太平軍,其餘老弱一律發往香山安置,劃給土地實行屯墾。

爲有效控制平南、靖南、綠營降兵,除將其家眷遷至各處分別安排。剝去其中高級將領的帶兵之權外,周士相另外人爲製造漢軍之間的裂痕,使他們不能齊心。

具體做法是將攻破廣州前加入太平軍的漢軍定爲銳兵,攻破廣州城後來投的漢軍定爲選兵,最後面一批即三江口被俘的漢軍則定爲備兵。

銳兵家眷和選兵家眷與備兵家眷並不打散安置,而是集中一處安置。如香山龍眼鄉安置500戶漢軍家眷。則選兵家眷和銳兵家眷、備兵家眷各佔三分之一。

但是銳兵家眷和選兵家眷所分得土地和獲得的糧食、農具要比備兵家眷多,且安置地新建的村公所人員多選銳兵家眷和少部分選兵家眷充任,如此便讓先期投奔太平軍的漢軍家眷在政治地位上壓制了後投奔的漢軍家眷,通過一系列的特權讓他們自覺高備兵家眷一等。

人都是貪利的,在發現太平軍給自己的待遇較另一部分人優遇要好後,銳兵和選兵的家眷自然而然就會向着太平軍,而不是和那些不如他們的備兵家眷一樣對太平軍心生不滿。即便軍中的漢軍降兵作亂,他們也不可能得到全部漢軍的支持。

當然,周士相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軍隊處於長期人爲製造的裂痕之中,因此他制定凡備兵在太平軍中服役滿三年即可享受銳兵待遇,選兵則服兩年役即可。如此,便給了那些選兵和備兵獲得更好條件的出路。三年時間,足以改變一切,只要太平軍不亡,可以預見,三年後,這些降兵的家眷就將真正和太平軍融爲一體。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太平軍給予的,如果想保住這一切,則勢必要以鮮血捍衛太平軍。

同樣,在軍中的漢軍也按加入太平軍的時間先後進行區別對待,早期加入太平軍的漢軍優先獲得軍官任免,後期加入的除了有重大立功表現,否則在相同條件下是爭不過先期投入太平軍的那批人的。

這個政策長期不變,若是太平軍日後俘虜更多的漢軍降兵和綠營降兵,則現在這批受壓制的也可翻身去壓制下一批,從他們身上獲得優越感。

權力是味春藥,對付降兵,這昧春藥雖然霸道了點,副作用也大,但在當下,卻是周士相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當初給三路清軍運輸糧草的民夫有七八千人,奪取廣州後周士相又從城中徵了4000多青壯,現在這一萬多青壯全部被強行編入太平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從軍當炮灰的,他們的來源也十分複雜,有廣州附近府縣的,也有惠州、肇慶的,甚至還有一部分是潮州的。這些青壯不想當兵,他們想回家,在整軍補兵時,青壯們通過各種途徑向周士相表達了他們想要回鄉的請求,對此,周士相明確予以拒絕,他告訴這些青壯,若他們想回家,可以,但必須在太平軍服役滿三年,三年後便可以回家。

這個條件容不得討價還價,有誰不願意的,直接砍頭。周士相不願濫殺無辜百姓,可爲了太平軍的壯大,他又需要這些民夫青壯,因此只能狠下心來。

面對殺頭的威脅,想回鄉的青壯只能無奈答應留在太平軍,好在太平軍給了期限,三年期滿他們就可以回家,若是在軍中立了功還可以升官,不願意在軍中的可以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錢財,回鄉以後若是此地被太平軍佔領,也可獲分土地。如此條件,比起現在兩手空空的回鄉肯定要強得多。(未完待續。)xh:.74.240.212

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九百五十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十六章 洗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