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

清軍平南藩下將領在營中決定揹着尚之信撤兵,又有靖南藩下和督撫標兵決意撤兵,這情報新會城內的周士相自然不知,江上的陳奇策也是無從知曉的。

現在的局面有些詭異,城中的周士相在等待江上的水師動手,他好率部出城接應配合,然而江上的水師自到來後卻是按兵不動,沒有絲毫上岸的意思,清軍那邊也是一點動靜也沒有,只沿江駐防的綠營兵四下調動佈防。

眼看日頭向西,江上的水師卻仍無動作,周士相眉頭不由深鎖,猜測統領水師的明軍將領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若是那明將真是率部前來支援新會,便應在到達之後即刻向清軍發起進攻,以收奇兵之效。即便不能一舉擊潰清軍,也能在太平軍的接應下開進城中,如此也能令守城力量倍增。可現在水師卻是按兵不動,坐視戰機流失,這不能不令人疑心重重,猜測這支明軍水師是否爲支援新會而來。

“先生以爲水師那邊在想什麼,爲何半天不動?”苦思無果後,周士相想從宋襄公這裡得到答案。

宋襄公微一沉吟,將他的猜測說了出來,他道:“怕是水師力有不及。”

“力有不及?”周士相微愕,不知宋襄公此話何意。

宋襄公解釋道:“北人擅馬,南人擅舟。明軍水師可在粵省江海之上馳騁,然水師官兵卻大多不習步戰,故難以和岸上清軍正面廝殺,只能起襲擾,封鎖、運糧運兵作用。去年新會之役時我隨胡全下山助戰,便見過水師作戰,大抵也就如此。

再者我觀這支水師雖有戰船百餘艘。但之前卻又不曾在譚江出現,想必是岸上無法立足而竄至海島的兵馬。如此一來,這支水師實力恐怕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船隻雖多。能戰之兵卻少,因此就算是統兵之人有心派兵上岸支援我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說完,宋襄公想到什麼,又道:“就眼下情形看,水師按兵不動比動的好。”

“爲何?”

“不動,則清軍不知虛實,妄自揣測之下也是不敢輕舉妄動。無形壓力之下甚至還會動搖全軍。水師若動,清軍勢必阻擋,雙方交手,虛實便是盡知。水師若勝,新會這困局自然解了,可若敗,水師縱然可以撤走,可我軍卻是再無任何支援力量了。新得大勝的清軍士氣也必隨之提高,兩相抵消之下,新會這一戰的結局難說。”

宋襄公嘆了口氣。先前水師到來的着實讓他興奮了一陣,以爲勝利有望,現在卻不由再次擔憂起來。

周士相沒有說話。只在腦海消化了宋襄公的分析,思來想去,怕水師的按兵不動真如宋襄公猜測那般乃是力有不及所致。

可水師按兵不動他能接受,然爲何清軍也不動呢?

他對宋襄公道:“若照先生說的,水師不動自有道理,可清軍爲何也不動?尚之信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水師在江上對他形成威脅吧?況且這接連幾天強攻,清軍損失不下數千,營中糧草也是不剩多少,我軍沒有援軍。尚之信還能孤注一擲和咱們耗到底,現在我軍來了援軍。他如何還能堅持不肯退?這不合常理。”

“這....”

周士相的問題讓宋襄公也是糊塗,尋思道:“估摸尚之信這會比咱們還頭疼。我曾聽聞這平南王世子乃是個性子暴躁之人,這種人多半倔犟,屬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想必他不甘心就此退兵。”

“若尚之信真是這種人,那咱們還真別指望清軍撤圍了。他是平南世子,他不肯撤,麾下那些將領又如何敢撤。嘿,尚之信這可真是鐵了心要和咱們太平軍拼到底了。不過...”

周士相咬牙拿定主意,用力一拍城垛,重重道:“他不肯退,咱們就逼他退!”

宋襄公被周士相這突來的舉動嚇了一跳,顫聲道:“千戶的意思是?”

周士相目光閃動,“若我軍現在突然出城攻打清營,你道尚之信會如何想?”

宋襄公不加思索便道:“尚之信見我軍突然出城,肯定以爲我軍已和江上水師取得聯繫,相約共同出兵夾擊於他。”

“不錯,尚之信能孤注一擲,我周士相又爲何不能破斧沉舟,背水一戰!我便是要讓尚之信誤以爲我軍已和水師取得聯繫,夾擊於他,我倒要看看他尚之信還能不能穩住陣腳,亦或是他的骨頭硬,還是我周士相的骨頭更硬一些!”

周士相決意破斧沉舟出城決戰的想法讓宋襄公一驚,旋即便想到現今也只有這一條路走了,或許這條路也是太平軍的唯一生機。但他擔心太平軍這邊動起來,萬一水師那邊卻還是不動怎麼辦。

兩軍夾擊和孤軍出戰意義大不同,前者有動搖清軍整個防線的可能,後者卻是絕無半分機會。

周士相卻灑脫一笑,他道:“水師真要還是不動,那也是天意要亡我太平軍!”話鋒一轉,“不過我太平軍自羅定興兵以來,不就是一直和賊老天在鬥嗎!左右城中也要斷糧,於其困死餓死,不如拼了!”

周士相話說到這份上了,宋襄公再無異議,拱手朝周士相作了一輯:“那好,屬下便在此祝千戶出城大破清軍!”

周士相微一點頭,再不遲疑,傳令下去立即選鋒出城隨他和清軍作最後一戰。

早在明軍水師到達江上時,周士相已做好出城作戰準備他令各營百戶挑出一半精壯之士組成選鋒敢死隊,不過宋襄公卻提議五大營全部出城,此提議讓周士相一愣,卻聽宋襄公道:“千戶若敗,城內留下之人又能濟得什麼事,既然千戶已決意作最後一戰,那便全軍盡發,是死是活便在這一回了。”

聽後,周士相也不二話,改令全軍隨他出城決戰。

宋襄公這邊卻是去取來當日從大樵山帶出來的牛皮大鼓,要親自爲出城將士擂鼓以壯聲勢。

心底裡,他卻是已做好一旦周士相敗亡,便從城頭一躍而下的準備。

“出城,與清妖決戰!”

東門緩緩打開,周士相縱身躍上有些瘦弱的大青馬,拔刀向着城外衝去。(未完待續。)

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二章 家恨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