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

凌海將軍陳奇策所統上下川島水師終在午時出現在新會西面的譚江之上。

江上突然出現的上百艘戰船使得新會城內太平軍和城外清軍俱是震動萬分。

廣東水師數日前剛剛被焚,現下就是瞎子也看得出那打着赤色旗幟的船隊絕不是大清的水師。

江邊駐守的綠營急忙來報,說是江上的船隊打着南明凌海將軍的旗號。

對於南明在廣東堅持抗清的將領,清軍都有詳細探查,而凌海將軍陳奇策又是明軍在廣東境內一支實力不弱的隊伍,去年新會之役時就是那陳奇策率部一舉擊潰樑標相的廣東水師,攻佔江門,生生扼斷了廣州通往新會的唯一增援通道。後若不是李定國退兵,恐今日之廣東早成了明軍天下。因此一聽江上船隊乃是陳奇策所統的水師,清軍衆將領均是把心一沉,暗道不好。

新會之戰進行到今日,清軍已是強弩之末,糧草被斷不僅使得後繼乏力,更有全軍崩潰之憂,當下除統帥尚之信外無一不想着撤兵。這節骨眼卻生生又來了一支明軍的生力軍,這使得尚之信再行攻城的命令成了天大笑話,眼下平南王世子所慮的不是還要不要攻城,而是如何安危在明軍的追擊下將兵馬安然撤回廣州了!

雖然明軍水師自出現在江面上後並沒有對岸上的清軍發起進攻,更沒有進行任何炮擊,但一字立開排於江上的上百艘戰船卻給了岸上清軍無形的巨大壓力,再加上新會城內太平軍的誓死不屈,此刻清軍上下已是半點戰意皆無,人人思退了。

........

新會城頭,望着那一字排開橫於江上的水師船隊,周士相也是一臉困惑,不知這支水師是明軍何人所統,又是否是爲支援新會而來。但困惑歸困惑,江上明軍水師的出現仍令周士相和一衆部下興奮不已。蒼天不負有心人,堅守了這麼久,終於有援軍的到來了!

現在就看水師的下一步動作和清軍的反應了,若江上水師派兵登陸進攻清軍。周士相絕不會在城中坐視,他已做好率部出城接應水師的準備。成敗在此一舉,這支突然冒出來的明軍水師乃是太平軍取勝的最後希望!

.....

譚江上,白髮老將陳奇策卻壓住了一衆急於請戰的部將,只令各船提高警惕。嚴密監視岸上清軍動向。

強行壓住一衆請戰的部下,兵至江上卻不派兵登陸,陳奇策也是迫不得已。一來他部自上下川島出發,連日行舟,船上將士大多睏乏,匆忙登陸未必能有奇效;二來岸上清軍軍營圍城而建,層層防線相接,看不出明顯破綻,不知從何處下手;三來水師官兵水戰可以,步戰不行。因此在沒有探明清軍虛實和城內太平軍取得聯繫之前。陳奇策不敢冒然派兵登陸,否則一旦上岸的兵馬被清軍擊退,那此行增援新會就只能以失敗收場,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局。

齊豪雖也心中焦急,恨不得陳奇策能立即給他一支兵馬上岸殺進城中,但也知老將心中擔憂所在,故而只能按下那顆燥動的心,無奈觀望起清軍動向來。

命令船隊監視清軍動向之時,陳奇策又令偏將鄭成魁率三十數條戰船沿江上行,一方面查探江門清軍虛實。另一方面着手派人上岸籌措糧草。此次進入譚江,陳部水師只備了十天糧食,對於糧食的需求和新會城中的太平軍和城外的清軍一樣急迫。

...........

明軍水師按兵不動讓擔心明軍會立即上岸的尚之信稍稍鬆了口氣,以爲明軍水師固然聲勢大。但也不敢輕易上岸,只要己方不露破綻,或許事情還有可爲,但一衆將領卻不如平南世子這般樂觀。

“殿下,明軍援軍已至,我軍卻是糧草告罄。軍士苦於交戰,連日攻城更是傷亡慘重,眼下營中軍心士氣已然告無,殿下若再不決斷撤兵,末將恐有全軍覆沒之危!”

秦國成也顧不得自己會不會落下班志富的下場,“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尚之信面前,言辭懇切的請求世子殿下立即撤兵。

“末將也請殿下即刻撤軍!”

平南藩下副都統,一直不願和侄兒唱反調的尚之信本家族叔尚可遠也站了出來請求退兵。

尚可遠的表態使得一干還在猶豫的平南藩下將領都不在觀望,紛紛上前進言撤兵。

班志富也再次開口,此刻他個人榮辱已不算什麼,只要能勸得世子撤兵,只要藩下兵馬實力還在,這廣東便依舊還是大清的天下,這新會遲早也仍會歸大清所有。

“你們!...”

尚之信雖是脾氣暴躁之人,但卻不是頭腦愚笨之人,知道明軍援軍的到來更加使得己方士卒士氣消沉,也使新會城的太平軍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他卻無法說服自己接受第一次領軍就遭受重大失敗的打擊。因此明知撤兵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可是讓他開這個口卻是千難萬難,尤其是被部下們強逼着撤兵,回去之後肯定會令得他這世子威信大失。

此時尚之信已是大爲後悔,早知明軍有援軍到來,方纔就該順了班志富的勸言就坡下驢,如此回去之後也不會被人恥笑是見到明軍援軍就望風而逃。至於這個會恥笑於他的人,尚之信認定就是他的弟弟尚之孝肯定就是其中之一。

臉上陰沉不定,心中糾結良久後,尚之信知道自己是無法再堅持下去了,他無奈深了口氣,掃視了一衆讓他撤兵的將領,險些脫口而出同意撤兵,但卻鬼使神差的憤然說了一句:“不過來了支明軍水師就把你們嚇成這樣!你們自隨我父王出遼東南下這麼多年,何曾見過明軍水師能勝過我旗下大兵的!現在可好,一個個連敵人的面都沒見着卻是被嚇破了膽,一口一個要撤,如此膽怯,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我平南藩下無勇!”

秦國成見尚之信都這時候了還說這等廢話,不由氣得叫道:“殿下,非我等怕了那陳奇策,也非我等敵不過江上水師,實我軍現下已無法再在此地多堅持半刻,軍中實情殿下難道不知嗎!”

見秦國成也急了,尚可遠唯恐尚之信也如對班志富般怒斥於他,忙上前接過話頭道:“殿下,勝敗乃兵家常事,況此番我軍也未必就是敗了,只是受制於糧草不濟而矣。臣以爲殿下不若就此退兵,等來日補齊糧草後再率大軍攻打新會。這太平軍不過烏合之衆,想要滅他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沒必要在這堅城之下徒損兵將。”

“唔...”

族叔的出面讓尚之信心頭猶豫,尋思是不是就此下臺,卻見靖南藩下都統耿仲德突然朝自己一拱手,然後說道:“平南世子殿下若不願退兵,末將無語可說,但末將所率乃是靖南藩下兵馬,此番不過是聽從我家王爺之命協助世子殿下攻打新會,現下軍中已經斷糧,爲我靖南藩下將士計,末將決意領兵回返廣州,還請平南世子勿怪!”

“耿都統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臨陣脫逃嗎!”尚之信大怒,喝罵道:“耿都統莫非以爲靖南王麾下的兵馬就不是我大清的兵馬!”

耿仲德卻是不懼尚之信的暴怒,神色平靜道:“靖南王麾下兵馬自然是大清的兵馬,不過據末將所知,朝廷令我家王爺同平南王一起南征可從未定過主次,因此我靖南藩下是走是留,全由我靖南藩下自決,平南世子可不能代我家王爺決定我等去留!”

“耿仲德,你敢!”

尚之信氣得鬍子都翹了起來,秦國成、尚可遠等平南藩下將領也都是人人生怒。身爲平南藩下將領,他們如何能容忍靖南藩下的人對世子如此無禮,縱然對方的做法很可能會逼使世子撤兵,但依舊不能讓人容忍。

耿仲德卻是不懼平南藩下諸將怒目,垂手而立看着尚之信說不出的坦蕩。

局面僵持之時,突又有人輕咳一聲,衆人看去,卻是總督衙門督撫標兵參將胡啓立。

胡啓立略有愧意的看了眼平南藩下諸將,爾後對尚之信道:“末將身爲督撫標兵參將,自隨殿下出徵以來每戰必先,從不敢落後一步,只今日這局面實是不利我軍,總督大人將標兵交給末將統領,那是對末將的無比信任,因此末將斷不敢辜負總督大人期望,將督撫標兵在此葬送,因此末將也決意退兵,還請殿下見諒。”

話音一落,平南藩下諸將自然是嗡嗡一片,不勝憤慨。尚之信更是不怒反笑,看着耿仲德和胡啓立冷笑道:“原來耿都統早和胡參將一起打定主意要走了,好,好,好得很,既然你們要走,本世子我便讓你們走,省得人家說我尚之信無勇無謀,不通人情,徒有一身戾氣!”說完,竟是不顧諸將還呆在那裡,甩袖而去。

“對不住諸位了!”

尚之信離去後,耿仲德和胡啓立朝班志富他們一拱手,二話不說也帶人離去,顯是去準備撤兵的事。

平南藩下諸將你看我,我看你,均是無語。耿仲德和胡啓立這一走,軍心更是動搖,此刻也容不得世子殿下不肯撤兵了。班志富和秦國成打了個眼色,將諸將拉到一起商議起來,卻是要揹着世子殿下強行撤軍,事後平南王和世子問罪起來,皆由班志富和秦國成擔當。

有班、秦這兩個跟隨平南王幾十年的老臣做主,諸將自然沒有異議,三言兩語便將撤兵事宜定了下來。爲保險起見,班志富和秦國成去向世子通傳諸將商議結果,爾後由班、秦二人強行將世子帶走。(未完待續。)

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284章 朕發誓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二十章 風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十七章 豪傑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十一章 朝廷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