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

蘇州,拙政園。.』.

日前從南都回到蘇州的太傅錢謙益和其夫人柳如是正在園中漫步。這拙政園佈局甚美,以水爲魂,園中有洞有壑有堂有閣有橋有亭,竹槐桃花山茶,錯落四布。在園中既可優遊林下,又能濯足聽鬆,叫人置身其中十分怡然。

錢謙益畢竟是上了年紀的,走了一會,便在一涼亭中坐下,笑問柳如是:“河東君可知此園由來?”

柳如是不解道:“不是崇禎初年御史王心一的歸田處嗎?”

“不,不,”錢謙益搖了搖頭,“還要更早,是正德時一位王御史獻臣所建,當時已有堂樓亭軒等三十餘景。”

聽丈夫這麼一說,柳如是頓時想起來了,道:“文徵明有二句詩作,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便是說得這拙政園了。”

“河東君好記性。”錢謙益讚了一聲,說道:“王獻臣死後,他兒子一夜之間把園子給賭輸掉了,到王心一接手時,這園子其實已有多處荒廢。”

柳如是點了點頭:“永曆元年,我爲救你而住在此地,到處是不通文墨的韃子,他們還嫌園子裡水多橋窄,行走不便呢。”

“真是苦了你!”

想到當年之事,錢謙益不禁感慨,握住柳如是的手,溫柔地說道:“當年要不是你拋頭露面,多方請託,我倆今日哪裡能舊地重遊。”

“唉,那時黃毓祺也一直幫我營救於你,只是他真是時運不濟,永曆三年原本想要一舉攻下江陰無錫,怎麼也沒想到會遇上大風。”

“黃毓祺是我老友,崇禎十五年,密雲禪師圓寂,他要我爲禪師作銘文....這都快二十年了,銘文卻是一直不得作,不知何時才能了卻此文,慰他於九泉。”錢謙益神情黯了黯。

柳如是也是有些悲傷,嘆道:“後來才知道,黃毓祺的三個兒子在武進接應,一起被韃子捉住,無一人倖免。他的長媳周氏先是絕粒,不死;再是投水,被救起;又吞金屑,仍不死;接着在府衙大堂上,當着衆人的面割喉,血流滿地,第二天已有人持香燭來拜,竟然在半夜甦醒;最後終於投環而死。剛毅至此,真是世間少有!”

夫婦二人口中的黃毓祺是江陰人。弘光帝逃亡後,先參與陳明遇主持的江陰抗清,城破之前突圍逃出,藏匿在鄉間。清軍退去後,他又召募義軍,於永曆元年春天,在舟山起兵,目標是攻佔常州。不料,出航不久就遇上颶風,大部分船隻都被大浪吞沒,黃毓祺僥倖不死。後來遭人密告,於永曆三年在南京被處死。此案當時牽扯到錢謙益,因爲黃毓祺曾向他籌款白銀五千兩,錢謙益因而於家中誦經時被清兵上枷帶走。當時情況危急,極可能性命不保,全賴柳如是多方請託,打通關節,在獄中待了四十多天後獲釋。

錢謙益道:“等我回頭上道奏疏,爲周氏請封吧,這等剛毅女子,古來又有幾人。”

聞言,柳如是有些驚訝:“你不準備回南都了嗎?”

“回南都做什麼?在那受氣麼?”

錢謙益說着起身,柳如是忙上前扶住他。夫婦二人便又在這園中漫步下去。

“皇上現在連朝會都罷了,外朝的官員也很少見了,南都現在可是冷清的很,我留在那裡也沒有意思....人家嫌我老了,礙事,於其這樣,倒不如自己退下來。”

錢謙益苦笑一聲,有些話對別人說不得,對妻子河東君,他卻是不避的。說完搖了搖頭,遠處的青竹很是神傷。

“聖嘆的事,你一直放不下?”追隨錢謙益這麼多年,柳如是如何不知丈夫心中所想。

錢謙益並不瞞她,坦率道:“我身爲舅父,卻連嫡親外甥都保不住,世人如何謙益,太傅?再說,你親自去求他,他卻見都不見你一眼,這架勢可比韃子還要大。”這話,錢謙益自是帶了怨氣的。

“不納糧,不納稅,便無國家,這話說的也沒錯。聖嘆被人所惑,聚衆哭廟爲的便是抗稅,這觸犯了國家根本,齊王以國家爲重,夫君又何必耿耿於懷呢。難道夫君就忍心將士們挨餓受凍去和韃子拼命麼?”柳如是卻是比丈夫白,她勸了幾句。

錢謙益道:“話是這麼說,可聖嘆怎麼也至死啊!...再者清欠是可,然卻是過了。你在蘇州可不知,我在南都時,那門坎都要被人塌破了,無一不是來求我出面保他家的,可這事,我哪裡插得了手。我這太傅,也就是個面子貨,現在他們都說我枉爲文壇領袖,枉爲江南士紳之了。你說,我還有臉呆在南都?”

柳如是寬慰道:“齊王已經去了松江,聽說各地清欠司正在更正,亡羊補牢猶未遲矣。”

“江南的士紳北逃的十有二三,這些人,不乏曾助我們一臂之力的,現在卻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往北地,我真是有些對不住他們。”錢謙益怎麼也放不下這件事。

“只爲不肯交納賦稅便去投韃,這種人也不用他們留下。依我們當初支持咱們,安的也不是什麼好心。”柳如是的丈夫卻是兩個極端。

錢謙益不想和妻子爭論什麼,默默朝前走去。見狀,柳如是忙岔開此事,問他:“對了,永興王的事情是真的麼?”

錢謙益停下腳步,點頭道:“陛下見過永興王了,已認了這個侄兒,聽說陛下的病情都因此好了許多,現在有傳聞,說陛下準備晉永興王爲親王呢。”

柳如是一怔:“這麼說,陛下是有意要立永興王爲東宮?”

“或許吧。”

定武帝就永興王一個侄子,不出意外,將來永興王肯定是要承繼大寶的,不然這皇位傳給誰?難道還要歸還給太上皇朱由榔不成?只是卻不知周士相日後是否願意擁戴這個半路冒出來的永興王爲帝?

錢謙益想了想,自嘲一笑,他都離開南都了,還關心這事做什麼。他現在關心的是另一件事。

“聽說周士相召顧炎武到松山,卻不知顧炎武途經蘇州,肯不肯見見我這個老頭子。”

“顧炎武什麼時候回來的?齊王爲何要召他?”柳如是有些意外,旋即眉頭微皺:“難道齊王想虛君?”厲害的屁股豐滿迷人的身材!微信公衆:meinvmeng22(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四章 投奔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十章 公庫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