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

王直帶領葉宗滿、方廷助和龔春去船塢會見尚源道等人,尚源道讓無想丸給他們準備商會早已配置好的房間。無想丸對葉宗滿他們說道:“出海時,你們就呆在我的那艘寧字乙號船中。”

王直對龔春道:“過兩天我們就要去趟日本,你就暫時留在寧波好了。我要求你,務必每月至少要在作坊裡製出一件茗壺或酒壺,用於自給或商用。除此之外多餘的時間,你可以自行安排,去做你的舊生意,或者幫商會打理一下有關茶器的事宜,我已經跟佐治先生說好了,所有的材料和費用都是商會來出。”龔春抱拳笑道:“沒問題,都聽王大哥的。”

衆人無事又來到碼頭,龔春則被留在寄住的寓所裡,沒有陪同王直。路上,方廷助見海灘邊有艘四桅大船歪歪地漂浮在海水中,有水手在收帆,一羣人在甲板上嘶喊,不知道說些什麼東西。王直聽方廷助說起這事,便對葉宗滿說道:“小葉,你去看看怎麼回事。”葉宗滿便朝海邊速速趕去。那船體上的帆顏色,與衆多商會的標識不同,看樣子不是中原的船隊。無想丸便對王直道:“不如咱們也過去看看吧。”王直點點頭,協同衆人走向海灣邊。

船體拋了錨,靠近船塢,船塢邊有人拉着繩子,繩子一頭連接着那艘大船。靠近了打聽事情的葉宗滿,王直髮問道:“小葉,怎麼回事?”葉宗滿指着那羣水手道:“是他們的船漏水了,要擱淺。水手拉住船的一頭,防止船下沉太快。”無想丸道:“這好像不是商會的船,應該是琉球中山國的貢船。”方廷助也道:“好像是的,只是不知道怎麼擱淺在這裡。”正說着,尚源道也來到了船塢邊,老遠便對着船隊邊小船中的一人喊道:“鄭大人,你們怎麼搞的哦?船都要沉了!”那人,和幾個伴當,搖着備用逃生小船的船櫓,慢慢往船塢開來。他一臉長鬚,身着和尚源道同制式的朝服,往船塢這邊岸頭上的尚源道行了個禮,道:“王子殿下,呵呵,你也來了。我們這是沒辦法呀。”

尚源道領着幾個水手把這位大人從小船上接上岸。大人朝王直幾個人行了個作揖禮法,尚源道介紹說道:“這是鄭繩大人,我們琉球中山國的使者。這是小王,名叫王直,我們的新夥伴。既然碰巧遇上了,就互相認識一下。”王直朝鄭繩回了個禮:“鄭大人你好。”鄭繩滿臉笑容可掬,一點都沒有被船漏水要沉的境遇打擾。鄭繩對無想丸說道:“小哥,你得派點人手,幫我們把貢船修理修理呀。”無想丸摸摸腦門,道:“我們過幾天就要回國去了,你這船,聽你的水手們說,一時間沒法復原的那麼快,想必你也了行了很久的船了,讓它休息休息吧。”鄭繩笑道:“那怎麼行啊,我這領了明國皇帝的國書,要趕緊呈回琉球,然後帶到日本大將軍那裡去。要是時間耽誤了,那咱可是要掉腦袋的。”

尚源道安撫道:“鄭大人不必擔心,我們爲你多備用一艘小船,就用我們宋氏商會的寧字丙號船,加你的這條,一共三條寧字號船,正好一起回琉球,然後去日本。”鄭繩聽這麼一說,便道:“也好,就聽王子殿下的。我們一起,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尚源道命無想丸帶領鄭繩的人馬去船塢的另一側,那裡停放着宋氏的各種船隻,鄭繩命隨從們將行李從要沉了的貢船中都通過搖櫓小船運送至寧字丙號。最重要的行李,是一件錦盒,鄭大人親手捧在懷中。盒子裡裝的就是嘉靖皇帝要呈給日本“國王”(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晴的外交國書。日本天皇沒有實權,不爲明朝皇帝所知,已是舊事,但其實此時的義晴,也沒有實權。有權力的,是前文所提大內和細川兩家。足利義晴主要爲細川高國所擁立。細川高國與細川澄元爭奪細川家家督之位,甚爲混亂,兩人都是細川政元的養子。細川澄元早卒,細川晴元繼任大名。然而,細川晴元亦不過是10來歲的少年,爭奪宗主地位的操盤手,乃是幕後的家臣三好家。這些事情,王直等人不太清楚,而作爲常來往日本、琉球與明朝的尚源道、無想丸、鄭繩、樑椿等人比較瞭解:並且宋氏商團將要在細川高國和細川晴元間,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

衆人見事情安排完畢,奔波勞累了一天,早早回寓所休息了。寧波寓所,皆徽派建築質地,他們居住在一個小院落中。夜裡,王直和龔春、樑椿幾個人碰頭在一起,繼續聊天,王直詢問龔春住所情況是否滿意,龔春很有禮貌的回答很好。王直隨後走進方廷助的屋子,見方廷助在寫信。他修書一封,寥寥數字,寫清楚了短期內的計劃。王直問:“這是?”方廷助摺好書信,回答道:“這是寫給幫裡的信件啊,明天我找個熟人信使幫我郵寄回去,也好有個交代,那50兩白銀,總不能白花,沒下落,再者連我自個兒也沒了下落,那可不好交代呀。”王直笑道:“呵呵,是啊。不過你可放心,我覺得宋氏,目前權勢雖然沒有金家強大,但也挺不錯的,大家一起共事,一定有辦法有錢賺,虧不了你的。”方廷助道:“這個我倒不擔心,我只是擔心,表哥,你會游泳麼,我在鹽幫呆了那麼久,水上功夫也只不過是個練家子,你如何了?”王直點點頭,笑道:“我水性從小就不錯,你難道忘記了?”此刻葉宗滿來找王直,小葉對兩人道:“呵呵,原來你們在這裡。”

葉宗滿繼續道:“想起後日出征琉球、日本,這事啊,我心裡就有點小激動了。”葉宗滿見方廷助似乎在寫信,指着方廷助的硯臺道:“這不是咱們家鄉的‘龍尾硯’麼,不知道能不能攢個幾十臺,賣到日本交易去,也好換點銀兩回來作數。”方廷助附和道:“這不消你說,我早就想到了。我們歙縣:不外乎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那點名產。”王直問葉宗滿道:“你去過日本嗎,你怎知他國人士也喜好我中原方物?”葉宗滿道:“沒去過,總聽過吧,聽說他國人,和無想丸這樣,會中文的人很多,除了那些海盜,商人們都很懂禮儀。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日本人,乃東夷之人,《魏略》雲:倭人自謂泰伯之後,等等是也。不過那些人,我接觸的,恐怕也只有一些流浪的野武士罷了。高官、貴族,我暫時還沒打過交道。”

王直笑道:“我只當你是個莽夫,想不到也文鄒鄒起來。”王直觀葉宗滿此人文武雙全,不知其爲何看破世態炎涼,在寧波作起了傢俱商,卻不細問,打了個招呼,便回自己的居所睡覺去了。

第二日一早,王直便起了牀。出了屋子進到院子,發現鄭繩和無想丸正在交談。“東西都搬完了嗎?”鄭大人詢問,無想丸回答:“昨天晚上搬了一晚上,到了今早就都搬完了——下午還可以好好休息一番。”鄭大人高興的點點頭。無想丸說道:“鄭大人,您不必擔心你的那條貢船,在我們回來前,可以一直放在船塢裡,進行修復和保養。不會收取你的其它費用。”鄭繩道:“那就好,這船幾年來,陪我們風波里前行,離開它,我還真有點捨不得。”無想丸道:“是啊,我們這些浪裡白條,最愛的就是自己的船,船壞了,誰人不心疼。”王直跟兩人問了個早,便叫了葉宗滿和方廷助出門,找東西吃去了。之前寓所裡,尚源道給安排的伙食,王直可吃不習慣,要問好東西哪裡有,當然還是月湖集市了。

王直等人在早點攤買了些“蔥包燴兒”,邊走邊吃,然後在一家糕點店鋪裡打包了點特製的“定勝糕”。王直、葉宗滿和方廷助來到宋氏商號,王直帶兩人進了密室,前來知會亞歷桑德羅·佐治(火者亞三)。王直取了幾盒糕點送與佐治,說道:“亞三大人,我們幾個明日一起行船到琉球去。”佐治眨眨他的碧色眼目,笑道:“好啊,我之前置辦了許多蠶絲(生絲)、絲綢、絲棉、綿綢、錦繡、花布、氈毯、紅線、鐵針重量不等,合計千斤有餘,你們拿去賣給琉球和日本的商家。”

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54章 謝氏嬌花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18章 坊津水賊第61章 下西洋第56章 三請謝和第30章 祗園節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30章 祗園節第25章 去往京都第25章 去往京都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9章 龍頭鳳尾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24章 京都使者團第30章 祗園節第52章 金家小姐第56章 三請謝和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52章 金家小姐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52章 金家小姐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55章 軍師謝和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36章 素卿莊上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6章 不期而遇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44章 回到寧波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56章 三請謝和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57章 心學宗師王陽明第55章 軍師謝和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56章 三請謝和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43章 台州舵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28章 京都(2)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6章 不期而遇第14章 《紗窗外》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57章 心學宗師王陽明第44章 回到寧波第37章 堺市見聞第14章 《紗窗外》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13章 中山世土第56章 三請謝和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24章 京都使者團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54章 謝氏嬌花第22章 會合衆第27章 京都第9章 戈麥斯商會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55章 軍師謝和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51章 從寧波到餘姚途中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43章 台州舵第33章 別了,京都第36章 素卿莊上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30章 祗園節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55章 軍師謝和第28章 京都(2)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61章 下西洋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61章 下西洋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60章 雙嶼開市第52章 金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