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台州舵

滿堂桌子盛滿食物,但是數量仍不夠,因爲這裡坐了王直爲首的賓客20餘人(王直、尚源道、樑椿、金良、金言、葉宗滿、方廷助、紅花、荒木道陳、無雙丸、一尺屋綾、納屋才助、楊雋、黎順、阮寶龍、易藥師、巖卷惡兵衛、胡三七、戴仙等),無雙丸抱着宋五右衛門,外加徐惟學三傑及部衆10個,共計30餘人,所以徐惟學讓曹姐和那位亦姓李的後廚持續給大家上菜。

無雙丸安撫五右衛門,叫他不要哭鬧,宋五右衛門很乖,靜靜地看着桌子上的飯菜,由於家教好,他沒有露出任何歡喜之色。徐惟學兩手敷在椅子上,道:“好在你們這行人中,這幾個都待在倖存了的船上,不然那船也沉了的話,小孩兒如何搭救?”尚源道便道:“是啊,我們甲號船,運氣算是不錯了的。幸虧王兄弟他安排了無雙丸他們上了我們的船。王直,你這是有預知的嗎?”王直回稟道:“王子大人你這是讓我羞愧啊,我要是早有知曉,怎麼會讓乙、丙兩艘船沉了?沒有安排鄭大人到甲船去,纔是我的罪過!或者嚴厲督促黎順、易藥師兩個兄弟好好保護他就好了。唉,現在說來,也沒多大用處了。”黎順和易藥師起來向王子請罪,拜伏於地,尚源道說道:“你們二人,自己保命了要緊,沒死就好,不要自責了。這裡沒人會怪罪你們。快起來快起來。這事情,就算過去了。勿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徐先生他們!”

徐惟學道:“不打緊。這淹沒在海里,是我們航海人的常事。我們也司空見慣了。來來來,我們一起喝杯黃酒,算是把這位鄭大人祭了吧!讓他好生安歇!”尚源道說道:“徐先生說的是!”王直亦道:“徐大哥說的好!”說着,大家一起舉杯,然後飲下黃酒,再默哀半晌,算是簡單地祭了一下淹死的使者鄭繩。

過了一會兒,王直道:“徐大哥,我們這裡還有無想丸等幾位弟兄沒有看見蹤影,也不知道他們是死是活呀!按道理,如果活着,他們自會找方法回寧波去的。但是就怕他們還漂在水裡頭。”

徐惟學回答道:“沒事,不要着急。我們過兩日纔去杭州。去杭州之前,我請我們的船隊,在臺州港附近以及海面上繼續嚴加蒐羅,看看有無他們的下落。你告訴我他們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就好了。”王直簡單地描述了一番,徐惟學點點頭表示明白,並叫人傳令去食堂,告訴衆水手這件事。

王文素撥撥算盤,道:“只恐兩日不夠用啊,賢弟,再多加1天吧,反正離杭州大會還有許多時日。”徐惟學想了一想,道:“好吧。我們在海上撈三天。李大哥意思如何?”他在詢問李金鉤。李金鉤聲音渾厚,答道:“當然沒問題,既然大家決定了,就這樣辦吧。希望老天爺保佑小王的兄弟安然無恙!”聽他這樣講,王直朝其抱拳進了個禮。一邊的無雙丸聽他們準備找尋哥哥,心便安了下來,暗念道:“菩薩啊,保佑哥哥安全……”

小議完畢,王直拾取一塊糖心糕,咬了一口,味道不錯,接着看見那圓圓的開口炊圓,光滑的表面,白白淨淨,沾了點露珠,有油滋滋的裡子露在開口處,每個炊圓整體看似一座小火山。他忍不住用筷子夾了一塊炊圓,喂到嘴裡,咕嚕咕嚕地咀嚼了起來。

“大家嚐嚐骨頭粥吧。熬了許久的。”徐惟學提醒大家,“這些食物都是我們台州特產。雖說檔次不高,但是味道還是很好的!”

王直道:“檔次已經很高了。我們在船上,還吃不到這幾味呢。”說着,想了一想,繼續對一側的紅花姑娘道:“紅花啊,趁這兩天,向他們的曹姐、李後廚學學吧,把這幾樣台州名點學會。對了,還有戴仙小兄弟可以教你,他可是本地人。”王直趁着大家吃得熱乎,給大家介紹了戴仙這個新夥計。

王直吃完一個炊圓,隨即又看到了豆麪碎。“這面?”王直問了兩個字,心中想:“好像南方各府的米粉嘛……”曹姐前來介紹說:“這面啊,是紅薯做的。”王直道:“哦?那就可以叫‘苕粉’嘛!”說着他拿起碗,用筷子夾了吸食起來,面裡頭還放了幾粒小型肉丸子以及小油泡。吃罷豆麪碎,王直又想嚐嚐骨頭粥。因爲早晨沒有吃早飯,他肚子的容量是比較寬裕的。程小商對王直道:“王哥,吃吧吃吧,不要客氣哦,這‘椒江骨頭粥’多的是呢!”

骨頭粥裡頭加了兩塊骨頭,是調味用的。此外還鋪撒了一層蝦皮、榨菜、蔥段和最重要的調料:芝麻粉。王直以湯匙品了一口粥,只覺一股鹹香入喉。粥熬得很稠密,但是味道適宜,一點也不葷腥,和剛纔的糖心糕、開口炊圓真是最佳的搭配。最後曹姐又給衆人上了一道點心,名叫“涼菜糕”,這道菜極像王直他們在京都吃的“琥珀寒天”,只不過顏色不太一樣——因爲它是用水將台州本地的涼菜衝的,是淺青色的;除了使用蜂蜜液外,還灑上了一些薄荷汁。王直快樂地吃起來,讚道:“好吃好吃。”

酒足飯飽,便到了下午。大家決定出海尋找無想丸等人。“事不宜遲,要找就早點找。”徐惟學道,他還另外還派了一隊人馬,去沿海各村子探索。王直留紅花在鹽幫學做菜,並讓戴仙陪同紅花。因紅花身體還未痊癒,葉宗滿自告奮勇向王直要求留下,照看她。尚源道、樑椿、金良、無雙丸、五右衛門、惡兵衛、道陳、才助沒有出行,在寨中廂房裡休息,餘衆人中體力好的,隨徐惟學的船隊出海,或駕駛搖櫓在近海遊弋、搜尋。在海門鎮的搖櫓小船,基本是鹽幫自有的。而在南方沿海一線的,則是向漁民借用的。漁民知道是救援用,多主動提供,沒有附加要求,只是說:“要按時還我呀!”之類,畢竟跟鹽幫打交道多了,就熟稔了,只聽那徐惟學名號,誰敢不從。

不過可惜:到了黃昏,毫無進展——一個人也沒找到,海里茫茫一片,只有一些漂浮的木頭和空箱子等雜物。夜裡不便行船查探,衆分隊便先後草草收工了。出海的三艘大船,一艘又一艘悠悠地回到港灣,收帆下錨,繫好繩索,等待明日再出工。第二天,徐惟學號令大家再度行船。王文素年邁,之前行旅已久,心生倦意,加上2號船需要整修,徐惟學只好叫他休息,自己與李金鉤兩船出行。

王直令黎順、易藥師去李金鉤的船上,自己攜方廷助、阮寶龍等人登徐惟學的1號大船。金言、楊雋等人已隨漁民船出海,四下查探,具體情況此處不表。阮寶龍對王直道:“我們前天之前墮的海,於今有好幾日了。不就是幾更的路程嗎?海風颳的厲害,按理說,他無想丸先生早該登陸了。”王直道:“那也不一定,這兩天不是刮南風麼?要是沒上岸,說不定漂北方去了。”徐惟學聽他兩人對話,接過話茬道:“我們從東北方向找起,順着一圈,找到東南方向去。”王直道:“這個主意不錯,就是有勞徐大哥了!”徐惟學道:“沒事沒事。”

船兒沿着椒江出行,往東行駛。有水手往北方的臨海郊區濱海沙灘遙望,沒有異常。直至船行到以頭門鄉爲中心的羣島,轉了舵,拉了帆,船轉向南方開去。

“前方不遠處,應是‘一江山島’地界。那島位於頭門鄉以南,台州和黃琅以東,是唯一的一處救命島嶼。分爲北一江島和南一江島兩個島。”徐惟學站在甲板上,望了望四下風景,向王直解釋道。

王直便道:“那就請徐大哥命船長開船到這兩個島周圍,讓大家查探查探。”徐惟學說了一聲:“沒問題。”便指示舵手、操帆手把握好方向。

王直攛掇徐惟學讓他的舵長將船開到北一江山的東面去,因爲北面是山和樹林,其它全都看不清,而東方則是一片空曠的沙灘,王直揣測:如果無想丸漂到一江山島,只可能在東面登陸。一號船和三號船便往島的東方行駛。一號船在島的東面,靠近海岸的地方拋了錨。徐惟學讓水手們往西方探視。頂桅監視塔處的水手吶喊道:“西邊沒有異常!”的確,海灘上除了沙子,什麼都沒有。徐惟學便道:“那起航吧,我們到‘南一江山島’看看去。”

船便朝東南方行駛,繞了半圈,然後南下轉西,到了南一江山島東南側。見海灘上又飄着零星浮木,王直敏感道:“上島上探視一番吧!”徐惟學應道:“好。”說着便去指揮舵手將船斜靠於海灘寬闊處,水手拋撒了鐵錨,另外一艘船尾隨而來,亦停靠在邊上。待甲板伸到地上,船員們大都涌了下去。徐惟學站在甲板的上一頭邊,大聲道:“大家就在這四周查探,以1個時辰爲限,屆時找不到人也立刻回船。”船員們都“哦”地高呼了一聲。

王直協同方廷助、阮寶龍下船,意圖親自尋索。徐惟學囑咐王直道:“這南島比北島稍大一些,周圍有些林子,靠近北面中央處所,本是一座小型補給站,是平時沿海居民在此島休息、整理用的。”王直道:“那我們幾個就去那補給站看看,說不定無想丸找到那裡去了。”徐惟學喚來一名身着南方海盜馬甲的水手,介紹給王直道:“我讓這夥計帶你們去吧。”那人向王直稟告道:“我係黃元太,朋友們賜我諢號‘八臂金龍’。”徐惟學說道:“此人武力甚勇,背上有一條金龍紋身,聽口音你也知道吧:他是廣東廣州府人。”

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36章 素卿莊上第42章 鹽幫三傑第36章 素卿莊上第27章 京都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37章 堺市見聞第28章 京都(2)第52章 金家小姐第10章 出使琉球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36章 素卿莊上第10章 出使琉球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13章 中山世土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43章 台州舵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6章 不期而遇第28章 京都(2)第30章 祗園節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21章 堺第18章 坊津水賊第51章 從寧波到餘姚途中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27章 京都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40章 鄭繩之歿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59章 龍頭鳳尾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4章 宋氏商團(2)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18章 坊津水賊第61章 下西洋第25章 去往京都第52章 金家小姐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29章 細川高國第50章 約瑟菲娜第50章 約瑟菲娜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57章 心學宗師王陽明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59章 龍頭鳳尾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27章 京都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40章 鄭繩之歿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10章 出使琉球第50章 約瑟菲娜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43章 台州舵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56章 三請謝和第35章 回到堺市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2章 宋氏商團第37章 堺市見聞第44章 回到寧波第55章 軍師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