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坊津水賊

“那是與灣大親的水賊衆,是奄美本地的海盜。”無想丸對王直說道。所謂“海盜”,即是“海賊”,也稱“水賊”和“海寇”,與大名、君主建立了聯繫的也可叫“水軍”。如果有日本人在裡面,一般稱“倭寇”,但其實倭寇的組成部分主要是中原沿海的漢族海民,佔7分至8分之多,有時候還摻雜許多葡萄牙人在裡頭。“倭寇”的“倭”字,有一種說法認爲是“日本”、“大和”的簡稱;另外一種說法,是“僞”字含義,譬如貿易品“倭鉛”之“倭”即“僞”,故倭寇也就其實是“僞寇”。兩種解釋各有道理。總之,海盜是一個畸形的羣體。自明朝建立以來,明朝皇帝就無數次下令清剿,然而屢禁不絕。莫說那是在中原沿海,這裡是大海中央的琉球,天高皇帝遠,你想管也管不上。海盜就在海面上作打劫的買賣,搶你的船和貨物是其次,有時候還會殺光被俘虜的船員和船長——想來就很恐怖。

中國沿海作亂的海寇,尤其是倭寇,在明成祖朱棣時代,是曾經被清理過的,那時候三寶太監鄭和爲使者,於海上進行經營方略,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源道義)聽從其號令,將日本本土倭寇都剿殺了的,以換取“日本國王”的金印。但百年後,由於它國家動亂,各路水賊再次活躍起來,大有侵攻中原之勢。那時候的海賊,主要都是吳王張士誠、漢王陳友諒或者別人的殘餘部衆,不過過了這麼多年,歷史的淵源逐漸消散,除了鹽幫裡的人,沒幾個人曉得張士誠是誰。現在的明朝和日本水賊,大都是新起來的,所以有實力的沒有幾家,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勢均力敵、各自爲政,互相不統屬。

無想丸繼續說道:“與灣大親是大島的豪族,所以你看那旗幟上有個‘與’字。”王直道:“尚清公主似乎已經火力全開,命5艘貢船全部用佛郎機炮擊。”無想丸讓楊雋打了左轉舵,讓右側船舷對着海盜羣落裡的小船,便帶着王直走向甲板炮牀方向,邊走邊道:“那我們也開火吧。轟死那羣壞蛋。”王直心想:“沒想到現在的海盜還是‘文化人’,知道在旗幟上寫文字、畫符號,要是人家不認識咋辦咧?”

無想丸似乎看出了王直面有猶豫之色,便道:“對待他們,馬虎不得,手軟不得。你看我來操作大炮,好好學下炮術。”無想丸搬起已經灌好火藥和彈丸的“子炮”,往“炮腹”裡塞去,然後用一隻帶着棉花頭的粗粗的木棍捅了捅,清潔了“炮管”。無想丸將子炮填裝好。無想丸道:“這裡面原先就放好了火藥的了,配比也都算好。”待移動炮座,炮頭瞄準目標,說着便點起了筒子底下外圍“火門”中伸出的引線。火星“噝噝”的閃爍,望着引線越燒越短,王直迅速用兩手掩好耳朵,跟無想丸一起站後開去。不一會兒,只聽“嘭”一聲,大炮將炮彈轟了出去,一道漂亮的拋物線,炮彈正好砸到了敵方小船中央的水裡,兩艘小船飄搖不定,晃來晃去。這批海盜,除了主力3艘方型近海帆船,其餘的都是改造過的小漁船,大約有7到8艘跟着大船後面,試圖伏擊尚清所引領的艦隊。無奈大船,有兩艘都被尚清擊破,船體進水,不能動彈,還剩一艘,轉舵逃亡,以其餘的小船爲其掩護。

尚清指揮之下,毫不留情,炮手繼續炮擊,將那七八艘小船打得七零八落。王直也在搬運已經準備好的“子炮”,按照無想丸的指示,將原先用過了的子炮取出,將新的子炮放入炮腹,然後點燃引線開炮。炮彈飛出去擊穿了一艘小船的船帆,船上的兩個海賊都嚇得跳到水裡去,看來不想被炸死。被擊中的,則抱着木板,遠離下沉的船隻。甲號和丙號也都按照旗令趁機遠程攻擊。這場勝利來得太容易,與灣大親的奄美水賊不過如是。

這不愧是佛郎機火炮:長約6尺,口徑4尺,子炮中的彈丸重約10斤。如果按後來的統計計算和命名,王直船上,以及寧字甲、丙號,都是這種“四開加農炮”。尚清每艘船上裝的,是4門賽寇長炮,形制與四開加農炮雖然不同,但性能差不多,只不過射程更遠一點。

待尚清炮擊完畢,她也不再率艦隊追擊逃走的那唯一的一艘方船。與灣大親畢竟是土著領主,殺了他也不利於將來平定奄美諸島。所以尚清的艦隊5艘船來了一個急轉彎,由北轉而朝南行。尚清旗艦行過了王直的船身邊,王直望見尚清在跟他招手告別,這次任務算是順利完成。王直也朝其揮了揮手,心想:“下次再遇公主,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分別後,尚源道繼續擔任旗艦艦長,領着王直的乙號和鄭繩的丙號,朝東北方向航線行駛。王直遙望着尚清的船隊很快消失在海平線。王直對無想丸說道:“琉球真是人間仙境,如果可以,將來還要多來幾次。”無想丸安慰着說道:“在東亞,作爲各種航路的中轉站,來琉球是必須的,你無需擔心以後。”王直繼續琢磨着火炮的使用方法,無想丸在一旁指導。王直說道:“看來有必要招納火炮行家,不然人手又不夠了。”無想丸說道:“慢慢再說了,強求也無用。”聽他們交談,一旁的葉宗滿說道:“不如也教教我吧。我覺得我得膂力不比王大哥差呀。”王直便站起身道:“好呀,就讓你來。別說累就是。剛纔我拿子炮,手都酸了。”葉宗滿笑道:“我不怕,就讓我試試看。”無想丸讓其取用過了的子炮,然後換裝新子炮。葉宗滿之前已經偷看過王直的換取方式,很快的就演示完畢。無想丸誇道:“不錯嘛,挺有資質的。”葉宗滿道:“這火炮用起來很靈活啊,看,準星還能調整。也不知道發明者是誰?他一定是個聰明人。”無想丸說道:“你一定不知道,這炮的發明者其實是一位愛好和平的航海士,並且他也是位葡萄牙籍的傳教士,隸屬‘方濟各會’,所以這炮名才翻譯爲‘佛郎機’。”

“原來如此。”王直和葉宗滿皆道。“方濟各會”是天主教托鉢修會的一個派別,教士常着灰色修士服,它是一個名叫聖弗朗西斯科(聖方濟各)的意大利阿西西城人創立,所以那個人的全名叫聖·方濟各·迪·阿西西。無想丸指了指王直胸部掛着的宋素卿所送的十字架,說道:“這便是天主教的聖物。”王直點點頭,他這個十字架上有耶穌受難標誌,同時代的基督新教已經逐漸將這個標誌取消掉。

船隊繼續北行。大約用了2天時間,經過了名爲薩南諸島的一羣小島嶼,前方又有座大島出現在眼前,無想丸道:“那是屋久島。”過了屋久島,無想丸的神情變得激動起來,他用望遠鏡望了望,然後指給王直看:“瞧,右邊那細長的島嶼,就是種子島了。看到了種子島就意味着到了日本區域。”王直“哦”地應了一聲。無想丸繼續道:“日本國分三個部分: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外加7大海道中的一個北海道,實際上是4個區域。但若按古國名計算,大概有66個國。”王直說道:“這我聽你說過。”無想丸用望遠鏡朝北方指了指,然後撫摸鬍鬚道:“前方就是九州南部的3個國家:薩摩國、大隅國和日向國。其中薩摩國爲伊作島津家和島津宗家的地盤,大隅國是豪族肝付家的領地,日向南也是島津宗家的地盤,日向北則由伊東家割據。”王直等人繼續傾聽無想丸的指點,畢竟他是日本人,對日本最爲了解。

“這一帶需要注意的是‘坊津水軍’,一羣以薩摩國坊津爲根據地的海賊。”無想丸叉着腰肌說道:“不過他們嘛,已經跟盤踞在南九州的納屋商人有來往,所以他們應該不敢襲擊我們宋氏商團的船。”王直道:“我說嘛,你別嚇唬我呀。雖然我已經有心理準備。”無想丸說道:“你不是去過南洋嗎?難道那裡沒有海盜?你沒遇到過?”王直答道:“那倒不是,你不說我還忘記了。我們那時候行的船,名爲沙船,比我們目前的船要快上許多,那時候都沒有裝大炮,所以沒有那麼多的擔心。”

正說着。船正準備繞過種子島,忽然左面出現兩列共計9艘大船,其中形制同寧波船的,倒有2艘,還有一艘小的拿屋船,其餘都是方船。形制同寧波的船的2艘和拿屋都在一起,其中一艘爲旗艦。它們都掛上了黑色帆,黑帆上畫有“十”字形中文,寧波船的每列旗幟上印有“陳”(陳)字——王直和無想丸都用望遠鏡看到了。過一會兒,那9艘船就靠近尚源道的船隊了,此時不用望遠鏡也能看得清楚,那些正是“坊津”來的海盜船,不過兩邊似乎都沒有要打架的意思。

“服務於島津家的坊津衆,他們的首領叫坊津彥一,左右有兩大副官,都姓陳,一名陳惑,字國老;一名陳忠,字公老,兩人皆是漢人,不但是漢人,而且都是漢王陳友諒的嫡系後代。”無想丸對王直介紹道,“單論九州的海盜,這陳國老還真是無人不曉。是二把手,如果坊津彥一不在了,那接手坊津水軍的,就非他莫屬啦。”話說雙方船隊擦肩而過,那旗艦上有個獨眼龍插着雙手,一腳踩在船舷上,橫瞥着王直他們的貨船。

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28章 京都(2)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18章 坊津水賊第42章 鹽幫三傑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67章 蒙巴薩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50章 約瑟菲娜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25章 去往京都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13章 中山世土第61章 下西洋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28章 京都(2)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17章 初遇海盜第55章 軍師謝和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24章 京都使者團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30章 祗園節第59章 龍頭鳳尾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25章 去往京都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21章 堺第30章 祗園節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40章 鄭繩之歿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14章 《紗窗外》第10章 出使琉球第13章 中山世土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6章 不期而遇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52章 金家小姐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41章 鹽商徐惟學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6章 不期而遇第56章 三請謝和第50章 約瑟菲娜第6章 不期而遇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25章 去往京都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4章 宋氏商團(2)第17章 初遇海盜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2章 宋氏商團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44章 回到寧波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43章 台州舵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42章 鹽幫三傑第22章 會合衆第35章 回到堺市第11章 火長與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