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

還未等戴奧尼亞軍隊全面包圍耶路撒冷,猶太教的大祭司就主動前往戴奧尼亞營地,謙恭的向戴弗斯國王表達了“猶太人願意歸順戴奧尼亞王國”的意願。

對於地中海世界中這個信奉唯一神的特殊種族,戴弗斯比較慎重,他很快就接受了猶太人的投誠,並且還作出承諾和告誡:“只要猶太人忠誠於戴奧尼亞神聖王國,那麼猶太人可以擁有按照自己法律和宗教生活的權利,但同時猶太人不能因爲自己的風俗習慣而影響到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統治下的其他種族的生活權利,否則戴奧尼亞必將出面干涉!”

第二天戴弗斯國王在耶路撒冷城門口受到身穿紫紅色長袍的大祭司以及他所領導的成千上萬的耶路撒冷人的恭迎,戴弗斯效仿當年的居魯士,再一次將他所作出的承諾和告誡當衆宣讀。

ωwш ▪tt kan ▪c ○

民衆歡呼,同時猶太祭司們還將阿爾塔薛西斯任命的迦南總督、爲迦南地區的重建嘔心瀝血的尼希米及其下屬都捆綁了,推到戴弗斯面前,交由他處置。

戴弗斯並沒有當衆嚴懲這位同樣是猶太人的波斯總督,相反他將其帶回營地之後,和顏悅色的詢問尼希米:如果他願意爲戴奧尼亞王國效力,等他熟悉了戴奧尼亞的政體和法制之後,將會再派遣他前來治理迦南地區。

猶太人性格活泛而不保守頑固,尼希米顯然也繼承了這一特性,投降戴奧尼亞不但能夠活命,還有可能完成他重建耶路撒冷的夙願、找那些背叛他的猶太祭司們復仇,所以他欣然跪倒在戴弗斯的面前。

有了尼希米作爲嚮導,戴奧尼亞大軍迅速征服整個迦南地區,接着又在他的引領下順利的侵入耶路撒冷東面的撒瑪利亞地區,迅速攻佔諸多城鎮,並且還抓獲了該地區總督參巴拉,也算讓尼希米大大的出了口氣。

迦南和撒瑪利亞先後被戴奧尼亞征服,使得加沙赫然成爲了被隔絕在外的一塊波斯飛地。

波斯守軍們恐慌了,他們迫切的想要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回到故鄉。

在士兵們的強烈要求之下,守軍將領不得不讓士兵們帶上充足的食水,悄悄的離開加沙城,向東北方向行進,企圖繞開戴奧尼亞軍隊所佔領的地區,通過東邊沙漠邊緣的商道,前往大馬士革。

誰知,戴奧尼亞軍隊一直在密切關注加沙城的動向,很快就發現了波斯守軍的企圖。

在第2天ꓹ 戴奧尼亞的四個騎兵軍團和努米比亞輕騎兵軍團就追上了正在行軍的波斯守軍,輕騎兵軍團用弓箭和標槍襲擾ꓹ 騎兵軍團發起衝擊,很快就擊潰了加沙守軍,加沙城也順利的落入戴奧尼亞軍隊的掌控。

徹底的穩定了後方之後ꓹ 戴弗斯率領軍隊繼續北上,很快就進入了腓尼基地區。

可以說在波斯附屬的這些地區中最早與戴奧尼亞爲敵的就是腓尼基人ꓹ 當年腓尼基人做出派遣艦隊、遠赴千里支援迦太基的決定時,恐怕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戴奧尼亞的大軍會兵臨城下ꓹ 而且戴奧尼亞軍隊所要進攻的第1個城市ꓹ 就是當年的倡導者——泰爾。

當年腓尼基歸順波斯之後,波斯歷任國王承諾只要腓尼基每年交納一定份額的金銀、同時他們的艦隊隨時聽候調遣,就會允許腓尼基人按原來的方式生活。

百年來波斯國王也確實很少干預腓尼基人的行政事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黎巴嫩的高山將腓尼基與內陸的波斯分隔開來,陸地交通很不方便,而這種地形同樣也對腓尼基造成很大影響,他們沒有廣闊肥沃的耕地ꓹ 無法養育更多的人口,只能傾盡全力往海上發展ꓹ 從而因爲海上貿易而變得富裕繁榮。但是由於腓尼基各個城邦的商業利益存在一定的衝突ꓹ 雖然他們很早就建立了一個腓尼基城邦聯盟ꓹ 但卻始終無法組建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所以波斯王對腓尼基城邦這種各自爲政的狀態比較滿意ꓹ 而腓尼基各城邦也利用波斯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優容,在同內陸的貿易中賺取了大量的利潤ꓹ 因此他們對波斯還比較忠心。

泰爾是腓尼基諸城邦中實力最強者ꓹ 並且它的城池建在距離海岸約八里的一座小島上ꓹ 易守難攻。在前世的歷史中進攻波斯一路順遂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此遭遇挫折,足足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正是因爲有這個記憶ꓹ 戴弗斯率軍抵近泰爾時非常謹慎,準備帶領衆將領乘坐戰船仔細勘察泰爾城的防禦情況後,再考慮要不要直接攻城還是先通過長期圍困來逼其投降。

但他還沒有出發,泰爾的使者就先到了。

泰爾的使者還是一個熟人——曾經的迦太基蘇菲特泰潘拉科。

見到戴弗斯之後,他不但沒有流露出曾經的那種對戴奧尼亞的傲慢和敵視,甚至還有些諂媚,所以整個會談的氣氛還比較輕鬆。

戴弗斯順便問起了漢諾等人的近況,泰潘拉科的神情就變得有些沉重。

原來,戴奧尼亞迫使迦太基驅逐漢諾派之後,大部分人選擇到曾經的母邦泰爾定居,泰爾也接納了他們,但是漢諾等人在迦太基一手遮天的權勢不但無法在重現,而且泰爾高層還有意對其壓制,使他們很難獲得一些權力。泰爾民衆曾經無比羨慕迦太基的財富和威勢,如今卻經常鄙視這些喪家之犬,雖然他們衣食無憂(投靠戴奧尼亞的俄克里頓出於愧疚,說服迦太基議會,允許他們帶走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但是生活得比較壓抑,尤其是漢諾,曾經一呼百應的他完全無法忍受這樣的落寞,沒過幾年就鬱鬱而終。

但是自從戴奧尼亞向波斯宣戰之後,泰爾高層開始重視泰潘拉科他們,不但經常向他們詢問有關戴奧尼亞的情況,還推選泰潘拉科等幾人成爲議員,在議會上一起商討如何應對戴奧尼亞軍隊的進攻。

之所以派泰潘拉科作爲使者,也是因爲他同戴奧尼亞人是熟識,更易被戴奧尼亞人所接受。

而泰潘拉科出使的目的就是代表泰爾向戴奧尼亞投降。

對於這個好消息,戴弗斯並沒有顯得高興,反而有些謹慎,因爲在他的記憶中亞歷山大率軍隊到達泰爾時,泰爾人也是主動服軟,但當亞力山大提出要前往泰爾城內的美耳刻神廟祭拜赫拉克勒斯時,泰爾立即表示了拒絕,原來他們不過是面對軍事壓力而選擇了詐降,想等待亞歷山大軍隊同波斯大軍進行最後較量之後,再做出最後的抉擇。

所以戴弗斯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泰潘拉科稱自己無法作出決定、需要詢問泰爾議會的意見之後才能回覆。

在他乘船離開之後,戴弗斯當即提醒衆將領:做好戰鬥的準備,不要被泰爾人投降的舉動所迷惑。

誰知到了下午,泰潘拉科再次來到戴奧尼亞營地,向戴弗斯誠摯的表示:泰爾議會已經做好準備,隨時歡迎戴弗斯國王的到訪。

戴弗斯也沒有推辭,第2天就率領一支精兵登上了小島,泰爾人恭敬的迎接。

在戴奧尼亞神聖王國中赫拉克勒斯是最受民衆歡迎的天神之一,因此戴弗斯比較莊重的祭拜了它在這裡的神像,在整個祭祀過程中泰爾人始終很安分,這才使得戴弗斯相信了他們的誠意。

戴弗斯根據自己在泰爾城觀察到的情況,分析得出了泰爾人爲什麼做出了同前世的歷史中截然相反選擇的原因。

那是因爲上一世歷史中的亞歷山大雖然在陸戰中連戰連捷,但是他的海軍卻很弱小,甚至一度還解散了他本就弱小的艦隊,使得波斯艦隊多次騷擾他征服的後方,給他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亞力山大隻能通過依次攻佔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個波斯所屬城鎮來最終獲得東地中海的主導權,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正因爲如此,泰爾人欺負他沒有海軍,很難攻克他們位於海中的城市,所以纔敢以詐降的方式來拖延時間。事實上亞力山大因爲缺乏海軍,在攻打泰爾時確實遭遇到很大的困難,即使後來有塞浦路斯的投降爲他提供了一支艦隊,他攻下泰爾也花費了7個多月得漫長時間,費時又費力。

但是戴奧尼亞神聖王國不同,它本身就海軍強大,又在薩摩斯和塞浦路斯兩次大敗波斯艦隊,不但建立起海上的絕對優勢,而且完全掌控了近東海域。前不久,登陸塞浦路斯的軍隊已經征服了全島,第一、第二艦隊已經入駐塞浦路斯軍港,距離泰爾很近,隨時可以封鎖和進攻泰爾,對泰爾城造成很大威脅。

此外,前世的馬其頓軍隊雖然戰鬥力很強,但其數量不過4-5萬人,和波斯大軍相比,顯得過於懸殊,所以泰爾人對馬其頓最終能夠戰勝波斯信心不足。

第二十七章 新首領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二百二十章 賽車比賽(三)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的意圖第三百七十二章 關於戴奧尼亞奴隸第十五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西面來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三百五十三章 馬西利部落第三百二十八章 摧毀哈德魯門圖姆第二十五章 公審與新法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面和西面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雅典宣戰第一章 拜占庭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見王(一)第九十六章 拉馬託河會戰(五)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九十八章 新美塞尼亞第五十三章 向洛克裡宣戰第一百零一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一)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五十四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兩百七十六章 列奧提齊德斯的堅持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十四章 庫諾戈拉塔的建議第二十二章 阿多里斯王子第七十九章 色諾芬出使戴奧尼亞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第三章 科林斯戰爭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服斯巴達第二十五章 國王與軍務大臣第二百零六章 反包圍第一章 稅官加拉德摩斯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三十四章 圖裡伊外交事件第十八章 目標第兩百五十八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一)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兩百一十八章 梅亞羅之戰(二)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九十一章 庫諾戈拉塔的警惕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二十四章 公審第四十三章 西地中海紛爭四起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封信第三十一章 一鳴驚人(上)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復仇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雙雄鬥智第四十一章 奇襲(一)第兩百四十九章 攻陷阿萊西亞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洛斯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驚的迦太基第三百一十六章 迦太基船隊的瘋狂第兩百三十七章 錫拉庫扎的新高層第十六章 圖裡伊港口大市場第三百零六章 莫爾巴爾第一百三十一章 征服布魯提第五十八章 哈卡見俄克里頓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十一章 密謀與婚姻節第三十三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二)第一百零二章 克羅託內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一百三十章 泰格亞會戰(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一章 征服布魯提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二十一章 王國新的行政區劃(二)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