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

“陛下。”之前一直沒有出聲的安西塔諾斯在此時卻首先說道:“王國在意大利中部建立的秩序還不十分穩固,伊特魯里亞聯盟是與我們結盟的最大一股勢力,而且這幾年對我們一直表現得很友好,他們有難,我們當然應該伸手援助。

更何況高盧人一直是意大利中部各個勢力的夢魘,而它對中部地區的威脅與日俱增,我們戴奧尼亞作爲整個中部地區的盟主,和高盧人的對抗不可避免,而且是其他勢力所信賴的主力。

現在伊特魯里亞聯盟北部已經非常虛弱,如果非要等到高盧人大舉南侵之後,纔出兵救援,恐怕等到大軍彙集,伊特魯里亞人的領地已經淪陷了大半,到那時不但王國會受到伊特魯里亞人的怨恨,而且也會降低其他勢力對我們的信任,還會嚴重影響我們在拉丁姆領地內的建設,讓我們的軍事行動變得不那麼順利。

而現在伊特魯里亞聯盟自願提供這麼好的條件,讓我們可以協助他們將高盧人擋在山區之外,提前扼殺掉他們大舉南侵的企圖,保障中部的安全。而且還可以多獲得土地,將伊特魯里亞人完全納入王國的保護圈內,加速王國對他們的影響,這是一舉幾得的好事,我們不應該拒絕!”

“安西塔諾斯大人,你說的道理我們都很明白。”戶籍大臣拉菲亞斯提出異議:“但是你也應該明白,伊特魯利亞人將部分土地讓於我們,是希望我們將來生活在那裡的民衆能夠和他們一起共同抵禦高盧人,但是在那裡卻要時刻面臨高盧人的襲擾,隨時都有丟掉生命的危險,又有哪個公民願意遷居到那裡?”

“那些預備公民和登記入冊的自由民呢?”安西塔諾斯認真的問了一句。

拉菲亞斯搖頭說道:“自從上一場戰爭結束到現在,整個王國內還有不少的空餘土地沒有分配出去,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我們不將國內的土地優先分配出去,反而要求這些好不容易積累了足夠功績、即將成爲新公民的他們前往伊特魯里亞,去面對可怕的高盧人,這不但不公平,而且也會嚴重損壞王國的信譽,影響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執行的移民行動。”

拉菲亞斯說完,王宮內一時沉寂。

過了一會,監察大臣塞斯塔開口說道:“我們爲什麼不派出軍隊直接進攻高盧人的領地,徹底的征服高盧人,一次性的解決掉這個大麻煩?”

財務官阿基比德斯立刻大聲說道:“現在國庫用度緊張,沒有足夠的金銀來支撐一場大的戰爭。”

阿萊克西斯也接着說道:“根據現在所獲得的情報,意大利的大半個北部基本被高盧人佔據,由於其領地內有一條很長的大河,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使得高盧人半耕半牧也養活了大量的人口,據說正是因爲人口太多,他們纔會想要南下佔領更多的土地。

而且在這些高盧人居住的北面是連綿的高山,在高山以北還有更多的高盧人……我們的軍隊如果越過伊特魯里亞地區,向北進軍,必然會導致一場耗時長久的戰爭。現在王國剛剛從上一場戰爭中慢慢恢復過來,並不適宜在短期內再發動一場大的戰爭。”

“既然伊特魯里亞北部地區危險重重,我們沒必要在他們劃給我們的土地上建立城鎮,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個類似圖裡伊軍營一樣的軍事要塞,面積可以小一些,然後輪流派遣軍團士兵前去值守,就像拉河要塞一樣。”除了建造方面的問題,很少在其他領域上發言的營造大臣赫拉克利德難得的提出自己的建議,是因爲圖裡伊軍營的幾次改建都出自於他的設計,由他親自督導完成。他認爲這種集軍事防禦、城鎮設施和日常勞作爲一體的軍事要塞完全可以在伊特魯里亞邊境發揮更大的作用。

“赫拉克利德大人提議在伊特魯里亞北部建造軍事要塞確實不失爲一個好辦法。”阿萊克西斯先是給予了赫拉克利德稱讚,接着又慎重的說道:“但是,派遣軍團士兵前往那裡,進行輪流值守,就值得商榷了……拉河要塞位於王國的腹心,沒有任何危險,派去值守的士兵也不多,輪崗的時間也很短,軍糧供給也很方便,軍務部將其作爲軍團預備士兵轉正之前必須具備的一個經歷,所以公民們對此沒有異議。但是讓軍團士兵們到伊特魯尼亞北部邊境去值守,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阿萊克西斯清了清嗓子,語速緩慢的分析道:“首先,每一個建立在伊特魯里亞邊境上的軍事要塞要駐守的士兵人數必然不是一個小數目。因爲他們面對的將是兇悍的高盧人,士兵們既要守住要塞,又要擊退那些襲擾伊特魯里亞境內的小股高盧部隊,同時還要考慮到萬一遭到高盧人突然的大舉南侵,殘弱的伊特魯里亞軍隊是無法依靠的,而他們又遠離王國,無法立即得到有力的支援,必須要堅持防禦至少半個月以上,才能等到王國大軍的來援,因此每一個要塞的兵力至少不能低於千人,才能夠保障安全。

而伊特魯里亞與高盧人的邊境線很長,恐怕要3~5個這樣的軍事要塞,才能發揮防禦高盧襲擾的作用,這樣就意味着我們至少要派3000-5000名軍團士兵,這是一個軍團人數的3/5,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其所消耗的軍糧和物資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伊特魯里亞人同意無償提供物資援助,但長此以往,他們能不能堅持下去,這是一個問題。如果由我們自己供給,其付出的將會更多,因爲還要算上路途的消耗……

其次,前往伊特魯里亞的援軍不可能頻繁輪換,因爲我們的軍隊到伊特魯里亞北部去駐守,那裡對我們的軍隊來說,無論是對手、還是環境都是完全陌生的,要熟悉一個陌生的戰場環境,瞭解敵人的情況,瞭解友軍的情況,讓士兵們適應那裡的戰場生活……等等各個方面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只有等將官和士兵們熟悉了那裡,他們才能夠完全發揮出戰鬥力,否則頻繁的輪換部隊,士兵們對周遭環境還不熟悉、甚至是陌生,那麼在戰鬥時就可能增大傷亡,甚至造成失敗,這是《戴奧尼亞軍法》所嚴令禁止的!”

阿萊克西斯說到這裡,看了一眼戴弗斯。

戴弗斯手扶下巴,微微點頭。

阿萊克西斯神色不變的繼續說道:“因此我們的軍隊駐守那裡,所需的時間不能太短,至少要半年。而讓士兵們在一個陌生的、時刻要面臨戰鬥的地方駐守這麼長的時間,即使是距離那裡最近的第十四軍團士兵(即幾年前剛組建的兵團,軍營在羅馬附近,兵源來自拉丁姆地區和伊特魯里亞南部的部分地區,主要是凱斯雷拉和維愛)也不可避免的會思念家鄉,這將會導致士氣低落。

更何況這些士兵還是家裡的主要勞力,料理農田、放牧牛羊或從事其他勞動以掙錢養家,王國讓他們長期服役,儘管可能會給予他們一些獎勵,但是他們無法履行身爲戴奧尼亞公民的其他權利和義務,恐怕還是會引起他們和家人的抱怨——”

“西地中海戰爭時,士兵們可是在外征戰了一年多啊,我看他們的表現不也挺好,沒有什麼怨言。”安塔奧里斯不以爲然的說道。

“那是因爲陛下親自領軍,始終注意在調整着士兵們的厭戰情緒。”阿萊克西斯說這話倒不是爲了恭維戴弗斯,他神情認真的解釋道:“當年我們的軍隊在同羅馬激戰之後,陛下就幾次舉行比賽和宴會,活躍軍營的氣氛。南下到西西里與迦太基人作戰時,主力部隊還一直避免與其進行正面決戰,主要都在營地和城池內訓練、修整和防禦,再加上有擊敗原本的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的巨大榮譽激勵着他們,所以才能夠堅持到最後。

但如果讓他們去伊特魯里亞北部邊境,各個要塞的指揮官不可能有很大的威望和魅力,讓士兵們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氣,而且我們能夠認識到幫助伊特魯里亞聯盟對於維護王國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士兵們恐怕不會考慮這麼深,相反他們會認爲長時間爲一個與他們沒有多大關係的勢力作戰毫無意義,這會導致他們提不起任何戰鬥慾望。”

說到這裡,他咳嗽了一聲,加重語氣說道:“更何況只要我們沒做好準備去征服北部的高盧人,那麼幫助伊特魯里亞聯盟、在北部邊境防禦就可能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一年、兩年、三年……長此下去,恐怕會導致戴奧尼亞各個軍團的士兵們怨聲載道,甚至拒絕服從命令、前往伊特魯里亞……”

阿萊克西斯將情況說得如此嚴重,引發了周圍人的一陣騷動。

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攻佔利利俾第九章 矛盾第六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六)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爭期間的王國大會(三)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三十一章 盧卡尼亞的局勢第八十五章 伊帕密濃達的初陣第十二章 救命?第六十四章 阿萊克西斯的避戰第三十三章 克羅託內的求援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第十一章 外邦人眼中的圖阿聯盟(一)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三十一章 赴宴第兩百一十九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迦太基運糧船隊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十六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二)第九章 矛盾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是敵非友第十一章 國王與傳令官第四章 戴弗斯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八章 軍訓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七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憤怒和菲比達斯的恨意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八十五章 在西西里的戰略部署第三十二章 圖裡伊見聞(二)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十一章 密謀與婚姻節第二百一十六章 傳位第兩百二十五章 洛拉會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一百零九章 誘捕第一百四十章 強攻羅馬城(十二)第五章 到大希臘去第十九章 和談第七十七章 波斯的陰謀第五十六章 雅典的決定第七十一章 關於真理的演講第三百五十七章 迦太基海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九十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噩耗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安排(續)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四十二章 歷史名人的演講第一百零八章 摩提亞陷落 (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馬戈尼德家族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一百零一章 狼與羊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兩百九十九章 薩羅斯海戰之回馬槍第十九章 和談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一百零二章 克羅託內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四)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七十八章 衝突第兩百四十六章 撤退和進攻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二十六章 選王第三百零四章 對迦太基的制勝戰略第一百七十七章 克羅託內會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弩炮 (請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伊扎姆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斯巴達(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師比西尼亞 (求訂閱)第一章 底比斯戰爭在繼續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五十二章 佔領格魯門圖姆和埃利亞的關注第十六章 聯手第一章 小居魯士之死 (上)第兩百二十九章 對薩莫奈人的處置計劃第兩百零四章 戰局突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動會的籌備(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克立安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波斯的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