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同時參觀完鋼鐵廠和兵工廠後,朱樹人才發現,過去這大半年裡,還是鋼鐵廠、選礦廠以及其背後的磁學研究所進步最快。

畢竟,馬鞍山這邊的鋼材質量穩定性明顯提高了,短短磨合了一年多,就把礦石和煤炭原材料含硫量較高的不良影響完全壓制了下去。

後續的問題,只是降本增效——也就是怎麼花更少的錢,實現同樣的效果,減少能耗的浪費。

相比之下,機械物理研究所那邊,就沒有什麼理論進步,只是笨辦法堆實驗數據,看不到負責人有什麼實驗設計的思路。

膛線設計的思路,也都是朱樹人自己撥一撥動一動,下面人只負責堆體力活。

“鋼鐵廠幹得不錯,比兵工廠好。原料除雜有進步,今年要獎勵,明天再重點去選礦研究所看一看吧。”

離開馬鞍山兵工廠後,盤點了今天一整天的見聞所得,朱樹人便如是吩咐。

顧炎武聞言,也立刻在旁邊解說提點:“果然如此呢,聽說研究所那邊,由湖廣方巡撫偶爾親自提點,他每年抽時間過來一兩個月。

方巡撫還派了他栽培的一些心腹研究人員,來這兒蹲點,還找親戚助手常駐於此,幫他整理數據和文稿,完善他的《物理》撰寫。”

朱樹人聞言,這才恍然,原來兵工廠主要是靠沒有理論基礎的工匠們自己摸索,而鋼鐵廠和研究所背後,好歹還有方以智在幫他抽空操心呢。

方以智雖然跟同時期西方科學家有一定差距,也沒接受過系統邏輯學教育,但在廣博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多少能觸類旁通。

朱樹人揉了揉太陽穴:“《物理》?方兄總算開始寫《物理》了?哦,孤是說他居然開始寫《物理》了,這東西可不好寫啊,別寫着寫着,最後成了純粹的博物學着作。

方兄雖然算是在這方面學識很不錯的了,但還是失於理論不夠系統,太零敲碎打了。他要真想寫,年底鄭成功去打大員時,我讓他多抓點紅夷俘虜。

到時候放一條船回去帶信給紅夷執政,讓他們交出笛卡爾,換回所有在大員被俘的將士和東印度公司僱員,不然咱大明就把所有俘虜槍斃。”

對於歷史上方以智的名着,朱樹人還是有點期待的。

原本他還擔心這一世方以智仕途順暢,就把着書立說的事兒丟得一乾二淨了,那也算科技史的一點損失。

現在聽說他還能稍微分心着作,朱樹人當然要支持。

鄭成功還沒打下大員呢,但朱樹人心裡已經把荷蘭俘虜的用途都想得明明白白了。

只可惜,如今的笛卡爾年紀也已經老了,用不了幾年了。

朱樹人倒也不是沒考慮過牛頓,但牛頓現在還是個三歲小孩兒呢,來布尼茨更是剛剛纔進入受精卵狀態。

所以,只能是先設法留個引子,就當是用笛卡爾千金市骨,向西方科技人才宣傳大明這邊求賢若渴的姿態。

這個時代西方很多有志於科研的人才,境遇還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是三十年戰爭還沒徹底結束,而天主教國家對科研的迫害態度是非常嚴峻的。

笛卡爾年輕時在法國就待不下去,境遇甚至不比幾十年前的哥白尼好多少,這纔不得不常住荷蘭,誰讓法國是天主教國家呢。

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未來近百年內,西方科技也主要在荷、英和北德意志地區等新教國家快速發展,因爲新教國家沒有強大的殘害科學家的教會力量。

而法、意、奧、西四大着名天主教傳統強國,仍然要當近百年的科研荒漠。直到第一次工業歌命前幾十年、發現自己的國力已經被英荷甩開太遠,才被迫扭轉。

所以,如今是1645年,如果能趁着1648年、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徹底結束前,向西方傳播一些“東方的大明對科學完全沒有宗教迫害,而且還允許自由選擇信仰,在不干涉信仰的前提下想研究什麼就研究什麼”的消息,再配合重金酬勞,說不定能把歐洲科學的種子挖過來相當一部分。

此消彼長之下,怎麼看都是爆賺的,這事兒必須上心。

……

一番考察,心裡存下這個念頭後,後續的視察工作,朱樹人也就更加有的放失,處處以百年大計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工作。

當天晚上,顧炎武帶回消息,說是明兒鄭成功還到不了。

但鄭成功派出的加急快馬信使已經先期抵達了,說鄭成功一行算行程現在應該剛過太湖、抵達溧陽一帶,後天一早能到。

畢竟鄭成功如今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了,不可能日行數百里趕路。

朱樹人也沒說什麼,本來就是自己來早了,先視察視察,怎麼能臨時對屬下提高要求呢。

於是一行人在江寧鎮上住了一夜,次日一早洗漱用過早膳,朱樹人就讓人臨時安排,說今天一天要多視察幾座研究所,別的行程不用安排。

反正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那些,明天鄭成功到了之後,開會也要去,要指點鄭成功如何適應熱帶雨林動植物環境,現在不急着參觀。

讓朱樹人沒想到的是,抵達磁學研究所後,他居然見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故人。

當時他一進門,就跟管事官吏吩咐:“聽說密之兄派了心腹來幫他蒐集數據、着書立說,怎不見負責的人來見?”

事務所的負責官員一臉尷尬,連忙解釋:“王爺,方撫臺派來的幕僚助手中,有女卷,平時只管查驗實驗結果,接收數據,等閒不與研究人員當面交涉。王爺要視察點撥,可至別院書齋。”

朱樹人微微一愣,很快也反應過來,就不着行跡問了地方,揮退衆人。獨自來到研究院內一所獨立清幽的別院。

這處別院應該是方以智今年剛徵用的,重新佈置過了,但既然是爲了工作,朱樹人也不會怪他搞特殊奢靡。

走進內院,看到的都是穿着方巾書生裝的女人,但顯然不是純粹端茶遞水的那種,看上去都有一點書卷氣,像是能輔助做學問的。

遇到朱樹人進來,幾個女子還微微詫異想要驚呼。好在朱樹人也沒搞惡俗的微服私訪、扮豬吃虎,他是大大方方穿着王爺的蟒袍進來的。

所以那幾個女子吃驚歸吃驚,但一看清他的衣服,立刻就不再多事反抗,任由他自行走動,還主動上來行禮,殷切地詢問有什麼能幫王爺引導的。

而朱樹人大致也猜到了方以智派了誰來,隨口對行禮的女吏垂詢:“方巡撫是派了子翎小姐來這幫襯麼?”

女吏紛紛斂衽:“正是,我等也都是方姑娘調教的書辦。”

朱樹人自然而然地莞爾一笑:“她幾時還會‘物理’了。”

女吏當然要幫着說好話:“方姑娘博學多才,只要她肯用心的,無有不能學懂。”

朱樹人也不再廢話,一個眼神示意帶路,很快被領到方子翎的辦公室。進門前,他還示意噤聲,要突擊看看方子翎做學問是否嚴謹。

女吏們不敢違抗,沒有通報,就讓朱樹人悄咪咪入內,看到一個久違的倩影,同樣是頭戴方巾穿着書生服。

方子翎果然毫無知覺,他進門時,方子翎還對着一臺裝在瓷筒裡的怪異銅鐵機器,拿着賬本記錄着數據。

朱樹人隨便掃了一眼,那機器是一個瓷筒的外殼支架,外殼內壁有層層嵌套的溝壑,上面纏着天然膠漆包裹的細軟赤銅柱,內部還有一個靠着左右兩端支撐凌空的奇形怪狀磁鐵機構。

雖然看起來跟後世的發電機形狀差異還是太過巨大,但朱樹人好歹能認出這玩意兒是試圖做什麼,沒辦法,這一切也是他此前隨口點撥的,說要研究一下“磁鐵和包裹阻隔材料的銅線圈互相旋轉切割”的實驗效果。

下面的人就瞎鼓搗做出了這麼些玩意兒,不過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哪怕工業價值不大,爲了將來的科學啓發,也是好的。

朱樹人看了幾眼,這纔出聲:“什麼時候來的?密之也不通知我一聲。”

方子翎拿着炭條筆的手這才一震,凝在筆記本上,炭條筆的筆頭也被這股力量折裂,從絲線纏繞的筆桿上斷落。

“小妹拜見王爺,不知王爺駕臨,失禮之處還望海涵。”深呼吸了一口後,方子翎調整好情緒,這才轉身斂衽行禮。

朱樹人內心,這幾個月其實已經存了一點心思,如今諸王串聯桉剛剛過去,是時候籌備納妾的事情了,他也想找個機會跟方孔炤、方以智商量呢。

沒想到倒是方子翎自己先來到了南京周邊,提供了一些接觸的便利。

現在方子翎這麼大大方方的,反而讓他有些尷尬,更確切地說是有點內疚。

他連忙岔開話題,先問對方最近過得如何,是否適應:“子翎,你我也算知己數年,怎不知你讀書涉獵這麼廣,連這些都懂?密之兄也真是的,怎呢讓你操心這些。”

方子翎大大方方一笑,找旁邊的位子款款坐下:“雖說不喜歡這些,但只要是書上能寫明白的,什麼不能學懂?家兄能懂的東西,小妹多花點時間總能看懂。再琢磨琢磨就是了。”

一邊說,她還隨手從桉頭拿過一本手稿,正是方以智未完成的《物理》,看得出來,方子翎的娟秀字跡,也在上面補充和批註了很多內容。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科學技術作品更多停留在博物學和經驗層面,最多再加上一些近似談玄的所謂規律總結,讀書多的人要理解還是不難的,只要思想別僵化。

朱樹人看了幾眼,順便誇讚了幾句,又看了看眼前做出來的機器原型,讓方子翎演示一下。

這機器當然不是方子翎做的,甚至可以說設計環節跟她都毫無關係,她只是負責記錄一下做好之後的實驗數據,總結一下失敗現象。然後自然有人再改。

方子翎倒也坦蕩,並不急着轉移話題,反而是很專注地演示起來,看樣子確實是對這份工作保持了好奇心。

“要演示還不簡單,勞煩王爺蹬一下那個連接綁了磁鐵的軸上的踏輪,讓磁軸轉起來,然後就可以看到連出去的線圈那兒,微微有些吸力變化,能把鐵砂吸起來。”

朱樹人順着指點看過去,果然這臺奇怪的機器沒法遠距離輸電,機器繞組引出來的天然膠漆包裹粗銅線,只能稍稍引出去數尺遠,然後就又擰成了一個線圈,線圈下面放着鐵砂。

這場景,倒有點像後世科技館裡看到的那些兒童發電實驗,讓人蹬自行車就能發出電來,只不過眼前的機器要笨拙簡陋得多得多。

朱樹人輕車熟路地照樣開始蹬車,果然立刻看到遠處線圈下面的鐵砂有微微跳動,忽上忽下。

只是蹬車輸出的電磁力非常微弱,還不穩定,如果朱樹人持續勻速蹬,磁力很快會消失,鐵砂就又會掉下來。

他還沒反應過來,因爲後世科技館裡的兒童實驗,都是讓小孩持續勻速蹬的,但科技館裡的用電器都是電燈,需要的是穩恆電流來做功,蹬得越狠燈越亮。

方子翎卻立刻憑這幾個月的經驗總結出了他的錯誤,笑着指出:“不是這樣的,要忽快忽慢,由慢變快的時候會有吸力,由快變慢的時候也會有吸力,要不聽加減速,一個速度均勻着就沒吸力了。”

朱樹人一愣,這才意識到,確實,後世科技館裡的是電阻型用電器,而電磁感應是電感型用電器,要的不是穩恆電流,而是電流的變化,要的是不斷從小變大又從大變小的過程。

“變磁生電,變電生磁”,關鍵在於這個變字嘛。

看來這東西還確實不好實業化應用,要解決的東西太多了。否則將來用水車風車代替人力蹬,你還沒法保證水流速度不斷快慢變化。

朱樹人有意識地忽快忽慢蹬,爲了追求突然加速度,有時用力就比較暴力,結果那邊倒是確實持續把鐵砂吸住了,但沒一會兒電機輸出端這邊就電刷環火燒了。

方子翎連忙找來工作人員善後維修,朱樹人也只好停止這場實驗。

負責維修的女吏還有些擔憂,連忙解釋這機器平時不是這樣的。朱樹人卻只是溫和地拍拍她們肩膀:“沒事兒,是孤使用不當,修好了再優化就是,又沒花多少銀子。”

經過這次親身體驗,朱樹人也不得不承認:

說句良心話,如果不考慮工業化的應用場景,純粹實驗室用途,要“發現電的存在”,難度還真就不比造蒸汽機高。

蒸汽機好歹還要確保活塞氣缸和飛輪曲軸的加工精密度,氣缸得密封得嚴絲合縫不能漏氣,各個蒸汽輸送環節也要氣密性很好,傳動機構也要平穩減震,否則偏心慣性一大,機器轉起來直接就掄飛報廢了。

電磁感應的實驗,卻沒那麼高的精度要求,線圈不平衡磁鐵不平衡無非就是阻抗大一點,效率低一點,但實驗室裡蹬自行車那點出力,絕對出不了危險,也電不死人。

電的難度不在於機本身,而在於配套的系統工程。實驗室階段,也不用考慮儲電、傳電、用電。

雖然說,造出理論上能發現電的原始磁感電機後,到能穩定用電照明,可能還要五十年甚至更久,要造出穩定輸出的電動機要近百年,但朱樹人也沒讓他們去做那些。

如果只是用電生磁,那輸出的用電端其實只要一個固定的線圈就行了,什麼都不用做,堪稱難度最低的特例。

畢竟動磁生電、變電生磁,這是對原始工業基礎要求最低的一步,說白了只是把一堆銅和磁鐵纏繞加工成特定形狀而已。

歷史上蒸汽機比發電機早出現七八十年,那只是歷史的偶然,不代表蒸汽機就比發電機難,朱樹人又沒必要照抄歷史。

只是因爲電磁感應的發現有相當的偶然性,而且電的後續研究要產生價值和效益,需要的配套比蒸汽機動力複雜太多,整套體系的出現要比蒸汽機晚七八十年,不是電機的“機”本身難。

就好比2020年代,還有人覺得電動車是新能源,但其實稍微懂點工程原理的都知道,當年早期電車出現得比內燃機車還早呢,汽油機還沒誕生就有電動機驅動的車了。只是用電要的配套科技多,所以沒法推廣,直到現在也是,誰讓充電換電比加油站加油更麻煩呢。

蒸汽機、柴油機這些機器本身雖然比電動機複雜很多,但蒸汽機柴油機只要機器本身造出來了,哪怕沒配套系統設施(當然燃料得有),一臺機器就能單打獨鬥直接形成生產力,而電動機只有“機”沒有配套那就是一個廢。

朱樹人完全可以造出一個原始磁感電機,就像現在他看到的這玩意兒,再稍稍改良改良。只不過造出來後150年內都找不到其他電力應用場景而已,反正又沒花多少錢。

但不管怎麼說,靠着眼前這臺機器,朱樹人已經在方以智的《物理》手稿中看到了幾句總結:“電不生磁,磁不生電,磁動生電,電變生磁”。

能夠認識到電和磁能相生,但不是天然相生,只有在大小方向發生變化的過程中,纔會生,靜態穩定不能生,那就夠了。

至少這是一個定性層面的“電磁感應原理”,距離“電磁感應定律”,只是差那幾個公式裡的物理量,還沒法定量的算出來,誰讓咱數學層面上太落後了呢(朱樹人前世高中也學過公式,但多年不從事,已經忘了,他只記得原理,不會做計算題)

但這個定性的科學發現本身,就能激勵後來者探索,值得千金市骨。

……

這些科學激勵的破事兒,眼下多說實在是有些煞風景,但誰讓朱樹人再次見到方子翎,就是在這麼一個尷尬的環境下呢,繞也繞不過去。

隨着研究所的女吏們把燒壞的機器挪開,清理打掃、記錄數據,方子翎總算領着朱樹人去了另一間純粹用於書房的辦公室,沒有機器沒有實驗設備,看着很清爽。

朱樹人琢磨着怎麼開口,話到臨頭還是先試探了一句:“上次一別,還是崇禎十六年吧。”

方子翎眼神忽閃了一下,略顯闇然:“王爺好記性。”

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她十七歲,母親吳令儀曾經試探過她,要不要急着跟沉家聯姻。當時因爲種種顧慮延宕,她自己婉拒了,說不急。

如果當時答應了,次年成婚,那好歹也算十八歲成功嫁出去了。

現在又拖了崇禎十七年、隆武元年、二年,一下子就是整整三年,方子翎馬上就週歲二十一了。

放在明朝,二十一歲是何等的老姑娘了,好在也算事出有因,並沒有人給她家庭壓力。

朱樹人也知道對方肯定是想起了自己的年齡,韶華易逝:

“你今年二十一了吧,孤前些年軍務倥傯,奔波勞碌,不得不以天下興亡爲先。如今國本稍定,若是子翎你初衷未改,孤自會給你一個交代。”

方子翎臉色一紅,很快恢復正常:“王爺何出此言,這等事情,您自和家父家兄商議纔是,小妹一介閨閣女子,豈可自議此事!小妹此番也是被家兄相邀,來這裡做學問的而已!”

朱樹人被她一番義正詞嚴的擠兌,倒是不好再輕薄了,只能照顧對方的臉皮,霸道地說:“也罷,倒是本王疏於禮法了,這事兒我召密之兄商議,讓他帶信回去給世叔。”

方子翎轉過身去,假裝沒聽見,反正她只當是被父兄出賣的就好了。一切都不是她要的,她纔不丟人。

不過,朱樹人明顯可以看出來,當他霸道地說出剛纔那個決定後,當兩人再次平靜下來,討論學術問題時,方子翎的表情明顯都輕鬆了很多,似乎連學問都能讓她興奮。

……

朱樹人在幾家研究所盤桓了一整日,原本都沒打算去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遊覽,但既然遇到了方子翎,肯定也要改改行程。

哪有帶着妹子一天到晚只鑽研究所實驗室的,去博物之所寓教於樂,賣弄見識,讓妹子崇拜,也是一種很好的消遣。

短短半日遊覽後,原本已經因爲三年未見而顯得生疏的方子翎,也重新熟悉了朱樹人,對王爺的見解博學有了新的認識和傾慕。直到暮色沉沉,朱樹人才讓女吏送她回所裡。

看樣子,以後學術研究領域,倒也能適度放開對女性的任用了。大明本就是有宮廷女官的,還有秦良玉這樣的女將,爲什麼那些非管理型的學術崗位不能用女人呢,又不是什麼拋頭露面很多的活兒,完全可以是閉起門來做學問做實驗的。

存着這些胡思亂想,朱樹人回到下榻之處,胡亂歇息一夜。

次日一早,顧炎武來報,說鄭成功一行已經抵達。朱樹人清醒了一下,把昨日的一切暫時拋諸腦後,重新開始嚴肅操心國家大事。

“速速召鄭賢弟來見我,有些軍中防瘴癘的用兵注意事項,正要跟他探討。”

第16章 忠奸難辨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52章 奇葩說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197章 有始有終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94章 一波又起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